第15章 居然“海選”!!
皇上是有很多正經事要忙碌的。邢翊策每天天沒亮就要起床,穿戴好之後去上早朝。沒事兒還好,一有大事小情,這頓早膳就得延後了。而且批閱奏章什麽的最是辛苦,一坐就是半天。若是個糊塗皇帝也就罷了,偏偏邢翊策還是個喜歡親力親為的。所以就更是辛苦。唯一的樂趣,恐怕也就是吃到美食,喝到香茶,以及有美人相伴了。
所以什麽禦膳庭廚藝比試這種芝麻綠豆大的小事,皇上真的就再也沒有認真過問過。要不是偶爾幾次淑妃提醒,邢翊策幾乎把這件事給忘記了。而實際上,他從決定這件事,再把事情交給五弟去辦,到現在也才不過四天而已。可想而知,皇上是多麽的“重視”這件事!
“五弟,你這是提議倒是不錯,可這破格提升為禦廚一事有些不妥。自我朝開國這一千三百年來,禦膳房掌膳禦廚額定一直都是十人。你這再加一個進來,雖無不可,可也不能如此草率吧?即便是在這些宮人中有手藝出色的,與禦廚比起來,怕也有不小的差距。況且,禦廚們多是世家出身,若真憑一場小挾比試’就提升太監為禦廚,這恐怕難免會讓人不服。”
說來說去,皇上的意思無非就是太監之中做得再好,也不一定能比得了禦廚呗。邢翊鴻對此論調倒也無所謂。本來,他受命辦這件事,就是娛樂別人也娛樂自己的事。“皇兄說得自然是。可沒個好彩頭,玩……比起來也沒了樂趣。不然就不算什麽禦廚,随便安排一個什麽名號不就好了。”
既然玩字都說出來了,邢翊策也就不再端着了。想五弟說的命題比試,一次次挑選好的一場場比試,他這個日理萬機的皇帝的都想湊湊熱鬧了。說不定真的有比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美人珠玉更有趣兒的事情呢。“這個提議倒不錯。那如此的話,朕就封頭名一個‘新肴使’吧。專做一些新鮮的菜式,不然要來也無甚大用了。”
皇上那是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的人,有了新肴使這三個字做誘餌,禦膳庭的人更是熱血沸騰了。
這一決定讓楊其方興奮到了極點。也就是說,不管是誰贏得了這場比賽,他們禦膳庭裏,肯定會有一個人能成為‘新肴使’,而且還會時常為主子們烹制新鮮的菜式。這簡直就是他們這些太監揚眉吐氣的美好未來啊!!
當然了,楊其方最看好的人還是宮曉詠。畢竟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宮曉詠是有一個非常了不得的廚藝師傅的。哪怕這只是他自己胡扯出來的。但真要論起來,他的廚藝也是家傳的,又是個穿越貨,那些只是在禦膳房熏陶出來的,或者是自己琢磨出來的人真是沒幾個能跟他比的。至少在知識層面上= =。
宮曉詠在知道安遙王的比試“構思”之後,在心裏偷偷比劃了一個中指。泥煤的,你還夠前衛的啊!這跟選秀節目的差距在哪裏?難道這個什麽能吃能玩的王爺也是穿越貨麽!這一場一場下來,就等于一場一場的樹敵,也讓人越來越緊張。好吧,雖然這樣一來,比賽會更有意思,也的确會讓人鬥志上揚,可啥玩意兒有保命要緊啊!這群統治階級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就在宮曉詠郁悶的想要咬手帕的時候,宮裏其他各處的太監甚至是宮女們也都有點兒坐不住了。一個新的官職,一百兩銀子的獎賞,這可是很大的誘惑啊!要知道,一百兩在恒國,在任何一個府縣都可以買一個三進的院子。就是在京城和幾個郡城,也能買間屋子容身。這要是拿去鄉下買房子置地,可是能活十幾口人的。
于是在各宮主子們的撺弄下,邢翊策也算是大開天恩了,既然要“玩”,那就玩得徹底一點兒,索性恩準了宮中所有人都可以報名參加這場比試。其實他現在是想看看,究竟這些能人鬧騰到啥程度。尤其是自己後宮的這幾位嫔妃,到底誰是想真的湊個熱鬧,有哪些人想搞點兒是非。所以在吩咐完邢翊鴻之後,也派自己手下的禦營處時刻密切監視着各宮院的情形。
比試的人一多,就難免有濫竽充數想要瞎蒙的。一開始邢翊鴻還想從頭嘗到尾,可現在這麽多人,他身為王爺怎麽可能逐一吃一遍。這也不符合他號美食的原則。所以“海選”這件事他直接交給了楊其方和江品來負責。他只要四十個拿得出手的人來參加真正的‘比試’,其他不行的,還是該幹啥就幹啥去吧。
對于宮曉詠來說,随随便便也都能入圍了。第一場比試其實特別簡單。用最簡單的土豆做一道菜。原料只有各種調味料和各種油,其他的一律不許用。
因為能提供比試人用的竈臺不多,所以是十個人一組,一批批的來比試。居然采取的還是計分制,最後只留前四十人。雖然是挺公平,但宮曉詠覺得,這難免有敷衍之嫌。
但比試的人還是都很認真的。雖然只有一種原材料,但土豆的可塑性非常高,而且只要調料可以随便用,調料中也是有能做配菜使用的好東西。
宮曉詠選擇的是最家常的涼拌土豆絲。其實唯一的難度就是土豆焯水時時間和溫度的掌握。久了,土豆絲就軟了,不夠土豆就會有股生土豆的土腥味兒。但這對于宮曉詠來說并沒有什麽難度。而且他想要拌出來的口味是酸辣微麻的,真是想想……就下飯!
Advertisement
土豆切絲焯水,在放到冰水裏冰那麽一會兒。把醬油、辣椒油、芝麻油、花椒油、糖、醋、鹽、蔥花、熟芝麻、蒜泥和雞粉調勻在一起,把冰好的土豆絲瀝幹水分,然後放到調料汁裏拌勻,再碼放在盤子裏這就已經完成了。不過自己這邊已經完成的時候,邊上的人還在緊張的制作着,他也不好意思直接端上去,自己這個味道太重,雖然把辣椒油和花椒油的比例已經調低了,但仍舊是會讓唇舌“罷工”的。為了後面的人不罵自己不知道在哪個時空的八輩祖宗,他決定再附加一樣主食,那就是土豆餅。
這玩意兒比涼拌也複雜不到哪裏去。蒸熟的土豆碾成泥,把香菇粉和一點點鹽摻到土豆泥中,再放入一小塊豬油,最後混上澱粉。把調和好的土豆泥做成餅,然後放到油鍋裏煎,兩面金黃就成了。
這一組的十個人做的土豆菜色各有不同。有炖的,有燒的,有炒的,有蒸的,還有宮曉詠這個煎的外加涼拌的。
其實除了涼拌之外,土豆餅在這個時候也不少見,但那絕對屬于是貧民菜色,在宮中給主子們的菜譜裏是極少出現的,只不過奴才們大多是窮苦人出身,有時候就會懷念這種感覺。就像楊其方這樣自小就吃苦,在宮中也苦了十幾年才一點點往上熬出頭的人,看到宮曉詠這并沒有刻意追求賣相的兩樣東西,心裏的感覺并不是不快,而是感慨。
之前嘗到的九道菜從模樣上看都比宮曉詠這個讨喜。不管是塊是絲是片,裝盤的時候都刻意擺放了漂亮的形狀。只有宮曉詠這個,土豆絲是土豆絲,也就放的順溜一點兒。土豆餅是土豆餅,就是給切開變成了一口可以吃下的大小。當然這不是宮曉詠故意的,他是習慣了而已。在擺盤和雕刻這方面,他的确是差了一些,而且他覺得也不至于的。土豆絲這種東西,要是還擺放得一根是一根的,那不可笑麽?夾一筷子起來不一樣啥外觀都破壞了。何況他又不想當什麽“新肴使”,一聽就跟“先要死”似的,不吉利啊!
品嘗菜色的是楊其方和江品,還有今天不當值的兩位禦廚,其中就有唐岸,還有一位制作素菜最拿手的禦廚張崆。
因為之前的“螃蟹殼”事件,唐岸和張崆對宮曉詠都頗有印象,加上大家夥兒都瞧得出楊其方對宮曉詠的印象很好,這一次比試還隐隐有看重之意,所以他的菜倆人嘗得也很用心。
張崆擅長的素菜并不是佛家道家的純素佳肴,當然那些他也會做,只是他平日裏也會運用葷料來入素菜,也就是用葷來為素調味。他認為,今天宮曉詠這土豆餅中的豬油用得就相當不錯。這不但讓土豆餅有一種濃香的味道,表皮的酥脆感也同焦了的土豆不同,該是豬油和澱粉混出來的效果了。
唐岸則更欣賞這涼拌土豆絲。對于辛辣他有着天生的嗜好,但在宮中,做食物一般都以濃香為主。如這種麻辣的味道并不能常用。一來是各種娘娘們注重儀态,麻辣食多了,的确會生內火。二來吃的時候受辣,失态也不好看。還有這三來,便是辣味容易與日常主子們進補的湯羹相沖。所以就連他們這些當奴才的,想起做的時候也不多。但今天宮曉詠這個就讓他另眼相看了。
這種麻辣之後立刻能感覺到酸甜的味道,被土豆絲爽脆冰涼的口感一中和,那種唇舌被麻痹的感覺立刻變成了美妙的感覺。開胃之餘也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尤其是在這濃濃夏日當中。
楊其方對這兩道土豆的菜色自然滿意無比。現在看向宮曉詠的眼神就更加贊賞了。“小詠子,你為何會最後一個上菜?”
宮曉詠如是回答:“回大總管的話。奴才覺得自己做的這涼拌土豆絲味道頗重,又用了麻椒和辣椒,若是在諸位之前端上來,怕是各位試了之後會影響後面大家的菜色。所以才最後上的。”當然還有一個理由是,吃了一大堆熱菜,他看了一下味道還各種濃郁,最後來一道冰涼爽口的,那不是比一開始吃了更好。我管你什麽上菜順序呢= =。
楊其方剛想表揚一下宮曉詠這種為他人考慮的情操,一旁憋氣的江品就開了口:“說得倒不錯。我看其實是想做一道加分吧?”
宮曉詠後來隐晦地從不同人口中得知了自己之前為何會被擠兌。對這個江品他是厭惡的,但是也同樣懼怕。對付這樣一個人,可不比跟崔西那樣本性就很直率的人。這種标準的奸狡小人,要盡可能做到他虛僞,自己比他更虛僞才行。“回副總管,這土豆餅是奴才額外孝敬幾位,為的就是讓幾位覺得辣了麻了之後醒醒舌頭的,可不是比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