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那五千精兵可不是跟人……
這是她第二次聽到紅樓這個名字。
黎纾沉思一下道:所以他對大晉的仇恨是恨屋及屋?
因為欺負他的人都是大晉的,所以連帶着恨這個國家所有的人?
細想之下又覺得這個理由似乎有些牽強,複又道:又或者是跟這個紅樓有關?
系統又趕緊掃描了一遍書中關于紅樓的描寫,卻只有只字片語。
系統道:書裏對紅樓的記載甚少,傳聞此樓在初有六國之時便已經存在,六國境內皆有一座,大晉的在盛京城。紅樓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歡場之地,實際上是一個集販賣消息,暗殺,人口買賣的超級地下組織,雇主上到王族貴人,下到販夫俗子均有牽涉。
啧……如果梁之禮對大晉的仇恨來源于這裏,那大晉亡國之禍,她是不是可以認為這個紅樓也起到了某種作用。
黎纾心中嘆息,大晉的仇人真就遍地都是啊。
前有楚國虎視眈眈,內有居心叵測的臣民等着造反,現在又出來個心思不純深不可測的紅樓。
簡直了。
想做一個鹹魚公主怎麽就那麽難!
黎纾擡頭仰望天空,心累。
突然,人群中凝視着河面的那位面上有刀痕的女子,大步上前跪在黎纾面前,大拜行禮。
“民女林藏月,願誓死效忠,懇請長公主成全。”
“想跟着我?” 黎纾一頓,低頭垂眸看她,語調平然,“給我一個需要你的理由。”
林藏月伏在地上的身體微微一抖,沉默了一會兒,聲音嘶啞,“家父林魏道。”
Advertisement
林家軍主帥林魏道!
她竟然是将軍之女。
黎纾有些吃驚,元江一役,林魏道戰死沙場,五萬林家軍傷亡慘重,不是都說其女領着殘部降了楚國,怎會落入山匪手中?
然,此時不是詢問這些的好時機,黎纾扶起她道:“你先跟着本宮。”
轉而詢問另一名姑娘,“那你呢?可需本宮給你安排去處?”
“謝長公主關懷,民女是碧水城首富秋家之女,因出門踏青落入山匪之手,家中不知該有多擔心。民女想回家承歡膝下,望長公主準允。”秋盈盈上前行禮道。
“你可知回家後會面臨什麽?”黎纾道。
深陷匪窩,失去清白,不僅她日後會被人指指點點,家中尚未出閣的姑娘也會受人鄙夷。
這事對于注重名聲家族,會怎麽處理黎纾用腳趾頭都能想到。
不外乎死路一條,以身殉節。
好不容易死裏逃生,從那些心狠手辣的匪徒手中艱難的活下來,結果最後極有可能死在自己的親人手中。
如果是這樣,值得回去嗎?
秋盈盈似乎對這件事想了很久,聞言臉上并未有猶疑之色,她堅定道:“殿下,民女知曉。但民女願意相信爹娘對民女的愛護之心,民女的心上人也曾說過無論何時,無論發生什麽樣的事,都不會抛棄民女。”
她是秋府的掌上明珠,爹娘最是疼她。何況她也是受害者,失去清白最痛苦的人是她,爹娘一定會體諒她,心疼她的。
黎纾不再多問,路是自己選的,她沒有替別人做決定的資格。
或許她的父母真的很愛她,能承受旁人的指點,也願意給愛女撐起一座遮風擋雨的屋子。
“先起來罷,如果這是你所期望的,本宮成全你又有何妨。”
秋盈盈一聽,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她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迫不及待。
林藏月的眼中有一抹不易察覺的擔憂,可是她也沒有說什麽,該說的該勸的她講了許多遍,可這丫頭就是個認死理的,怎麽說都說不通。
更何況她自己也是前路迷茫,父兄之仇未報,又如何管得了別人。
侍衛回報在村子裏打探到的情況,這些人确實不知自己的男人兒子在外做的是殺人的買賣,只知道他們是在碧水城給富人做工。
對忠義幫從未耳聞。
黎纾沉默良久。
“去個人,告訴村民就說那些人死了,至于怎麽死的,自己編個經得起推敲的故事。”
“屬下遵命。”
侍衛離開,黎纾想了想,對秋盈盈道:“我們也要去碧水城,正好送你回家。”
“謝殿下。”秋盈盈欣喜。
黎纾微微一笑,扭頭對身後抱劍的淩波雲說:“你去找李将軍抽調三千士兵和半箱銀兩,告訴範饒讓他加快速度趕往嘉定三洲赈災,順便把沈恬喊回來。”
沈恬之前是跟着帶着銀子先走的百人隊伍,所以跟匪徒一戰中才沒有他的身影。
不把他放在身邊,黎纾不能安心。
這小子最近看她的眼神奇奇怪怪的,可別是在心裏打什麽歪主意。
“屬下遵命。”
淩波雲拱手領命,擡頭恰好跟黎纾對視了一眼,黎纾點了點頭,對身後的趙岐安道:“好了,此處事了,咱們去碧水城。”
“是。”
此舉完全是莫名其妙,衆人頭頂一個大大的問號,不知道黎纾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突然不去赈災不說,還要送個小姑娘回家,就這點小事,随便派個人去就行,那用得到她一個長公主親自出馬。
更何況還要再調三千士兵過來,她領着五千士兵要作甚?
別人想不通,淩波雲算是目前來說第一了解她的人,心中模糊想起點什麽。
殿下似乎在聽到秋盈盈說自己是碧水城首富之女時,有些許不同之處。
直播間的觀衆也是一頭霧水,紛紛在彈幕上打出自己的猜測。
【上善若水】:我怎麽有種主播不懷好意的趕腳?
【一夜春香】:你不是一個人,作為一名直播間老人,我感覺主播在算計什麽~
【真真向前沖】:hhhhh,殿下又是調兵又是要銀子的,總不會要占領碧水城吧……
【老狗】:整個大晉都是她的,她不好好去赈災,跑碧水城折騰什麽!
是啊。
她為什麽要去碧水城,黎纾瞧見彈幕上的議論,被帷帽遮住的嘴角微微勾起。
她不過是突然想到需要去有糧食的地方買點赈災的糧食罷了。
怎麽就不懷好意了?
真是的——她可是個好人!
想必那些家有餘糧的大商戶大財主,非常樂意賣給她點糧食。
當然,如果不願意,她那五千精兵可不是跟人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