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流氓對流氓,看誰不要臉……
黃昏時分
隊伍在距離黑虎山不到一裏的地方安營紮寨。
火影重重,香氣彌漫。
燃起的篝火上架着陶鍋,香氣便是從這鍋裏飄出來的。
黎纾蒙着眼睛帶着帷帽坐在火堆邊,身旁是李裕。
“将軍覺得他們今夜會發動襲擊嗎?”她'看着'鍋中咕嚕咕嚕發出聲響的肉羹湯,問李裕。
李裕不習慣跟女子離的近,束手束腳的坐在她身邊,瞪着火堆一幅苦大仇深的模樣,聞言細想片刻道:“末将以為今夜他們不會動手,此處寬闊不易進攻。倒不如等明日隊伍進入黑虎山,用弓箭在山上射殺,既可擾亂我方軍心,又可消減戰力,還能減少己方傷亡,一舉兩得。”
意思就是人家根本不跟你一萬精兵正面交鋒,山上放幾波箭雨,等你人死大半,再下來收割人命,豈不美哉。
打法相當的流氓不要臉。
黎纾無奈,要這一萬都是騎兵就好了,她也不用這麽愁了。
“敵人在高處,我軍在低處,對咱們很不利啊——”黎纾嘆了口氣,她是想盡量減少傷亡,精兵都是好多銀子養出來的,損失一個都肉疼,“将軍可有應對之策?”
李裕對此早就心有成竹,“殿下放心,末将先前學到一陣法,正好可以用上。”
“如此那就拜托将軍了。”黎纾松了心神,挑眉一笑,專業事果然還得專業人士解決。
吃完晚飯,衆人歇息,李裕提前安排好守夜士兵,就算對方兵行險招也可第一時間進行防禦。
第二日。
天一亮,衆人嚴陣以待。
Advertisement
在李裕一聲令下中,手持盾牌的士兵迅速結陣,百人一組圍成桶形戰陣,外圍是手持長方形盾牌的士兵,頭頂也是如此,士兵只需微微彎腰便能将全身藏于盾牌之後。
黎纾恍然大悟,這不就是烏龜殼?
流氓對流氓,就看誰最不要臉。
這還沒完,李裕讓另一波用弓箭的士兵躲在烏龜殼裏,意在趁對方不備的時候搞波偷襲。
被李裕這一手震到的觀衆們,彈幕打的飛起。
【用戶123】:啧啧,看不出來,李将軍長的一臉正氣,竟然有個流氓魂。
【老狗】:玩戰術的心都髒。
【傾城】:我已經開始為忠義幫的弟兄們默哀了……
【一夜春香】:駐守王城的将軍心都這麽髒,這大晉的邊防将領得是啥樣?
黎纾騎在馬上,也對這個問題産生了好奇,這大晉的人才真是不同尋常。
所以元江一役竟然能損失十一城,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問題?
她将此事記在心中,先把當前這關過了。
今日黎纾身後也背着弓箭和箭囊,她領的是騎兵,等對方下山後,繞後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這可是好不容易跟李裕磨下來的差事,戰場總是她要慢慢需要熟悉的場面。
前方的将士已經開始前進,山上的山匪也已經埋伏好,按照往常,他們一波箭雨就能收割大批的人頭,雖說對方有約一萬人馬,他們可是一點也不怕,不過是多射兩次箭的事。
然而,這次的情形大出他們意料,望着路上宛如烏龜移動的盾牌戰陣。
衆匪:“……”
做了這麽多年土匪突然有被惡心到。
衆匪手中的箭射也不是不射也不是,離梁之禮較近的土匪,回頭眼巴眼望着他們算無遺漏的軍師,等待命令。
這場面是真出乎梁之禮預料,但他并不想退縮,此次舉事并不單單是為了銀子,他心中對大晉朝廷恨之入骨,對鳳氏一族亦是如此。
“用石頭。”他面無表情的說。
衆人迅速站到早已準備好大石頭後面,一聲令下。
數不清的石頭如萬馬奔騰之勢直沖山下的戰陣。
然而,發動進攻的同時衆匪的藏身處也暴露在觀局的李裕眼中,他當機立斷,變換陣型,萬箭齊發……
山上山下一時間慘叫聲四起,梁之禮見勢不對,立即下令弓箭反擊。
但是,精兵畢竟是精兵,戰場上磨練出來的快速反應,不知比山匪們快了多少。山匪的弓還沒拉開,第二波箭雨已經當頭落下。
如此幾波箭雨互攻之後,雙方人馬傷亡不少,但忠義幫的山匪還是占了地形上的便利,死傷較少。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有一隊人馬悄無聲息的摸上了山,正是黎纾帶的一隊人。舊時光整理
小六子本來眼瞅形勢對他們越來越不利,趁亂準備逃下山跑路,誰知半路恰巧被暗處的暗衛給綁了,為了活命,不得不帶着黎纾等人進山。
所以當山匪跟山下的李裕打的風生水起,身後突然出現的喊殺聲讓大家瞬間傻了。
因大家從來沒想過,有人能上的了黑虎山。
黑虎山山路崎岖,常年迷霧缭繞,又有陣法遮掩,如果不是非常熟悉山路的人,很難上山找到他們的大本營。
衆匪心中立刻浮現兩個字——叛徒。
他們這些人中出現了叛徒!
黎纾可不管他們在想什麽,本着趁你病要你命優良傳統,與衆将士快速斬殺沒反應過來的山匪。
擒賊先擒王,淩波雲武功高強,直逼梁之禮而去。
半路上卻被黑老大阻擋,兩人戰作一團。
山下的李裕聽聲決斷,下令攻山。
戰場瞬息萬變,直到結束,有的人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麽。
山匪死的死,跑的跑,再無複起之力。
黑老大帶着受了傷的梁之禮不見蹤跡,黎纾帶着一隊人追擊。
一向安靜的系統,這會兒卻在黎纾腦海中叫嚣。
系統:快,宿主!必須把梁之禮弄死!這小子可是原書中男主的左右臂膀之一,大晉亡國也跟他脫不了幹系!
它這麽一說,黎纾也想起了這個人。
原書男主楚國太子蕭惟,從晉國逃回後,覺得自己一國儲君的顏面受損,立志要滅大晉。後聯合五國一同滅晉,此戰中有一人名聲鶴起,此人領兵攻打晉國領土,只做了一件事。
屠城。
只要是大晉百姓,無論是手無寸鐵的婦孺幼子,還是願意投降的怕死之輩。
無一例外,都被他殺的一幹二淨。
此人心中對大晉的恨意實在讓人心驚。
黎纾眼中寒意大盛。
不能成友那便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