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章節
大門前的圓柱上。
“月經?”老行腳僧納悶,三藏中有這經?
“是呀,我娘每個月總有那麽幾天要念這經給我爹聽。”童辛嚴肅臉。
“那你再念一遍,念慢點,老衲這次仔細些聽。”
童辛又念一遍,這次果然很慢,一字一頓的,“哎,哦,喲,哎,哦,喲,诶,你,爹,個,大,呆,瓜。”
除了童老爺其他人都一顆囧心看太陽,“……”
童老爺很想将這兒子按回他娘的肚子裏重造。
“其實吧,你們不知道,”童辛繼續一本正經的,“從小我就一直在做同一個夢,說我前世和師兄有段塵緣未了,今生若不能了結,定将成為孽緣。我記得,夢中的我是個女子,雖然身處陋室,一身粗布藍衣卻依然難掩貌美出衆。”
童辛邊說邊走向段君恒,“我就坐在銅鏡前,粉黛描眉巧裝扮。這時師兄一手提長劍沖了進來,對我道:‘嫂嫂,武松有話問你。’”
“你潘金蓮呀。”衆人齊聲。
段君恒:“……”他現在就很想手提長劍了。
7、家有纨绔子弟(七)改錯字
文殊樓內,童夫人揪着童辛的耳朵,繞着桌子團團轉,“又鬧哪樣,又鬧哪樣?”
童辛捂住耳朵,跟着童夫人團團轉,“要成招風耳了,要成招風耳了。”
童夫人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噴他,“該,讓你胡鬧。平時你怎麽鬧,娘都随你了,可這少林寺是随便能去的嗎?你看看老三,他這一去就是兩年毫無音訊的,你還敢往裏面鑽?”
童辛歪着頭,“娘,這次你可真的冤枉死我了。”從兜裏摸出一塊羊皮紙遞給童夫人,聲低了不少,“是大哥讓我去的。”
Advertisement
童夫人怔。
大兒子如今的處境有些敏感,前些天卻冒險暗中回來,童夫人料想定是有為難的事了,當時她來不及問童辛後又因段君恒師徒的到來耽擱了。
松開揪耳朵的手接過羊皮紙走向燭火下,童夫人看完後颦眉思忖片刻點頭道:“這事是得上少林才有結果。有你大哥在明處打掩護,你上少林的确是比你大哥方便些,行動也更自由。”
童辛揉揉通紅的耳朵,“可爹不放行。”
童夫人看向緊閉的門,“你爹那裏,娘自有辦法。只是……”說着說着童夫人兩眼淚汪汪的,“娘舍不得你啊!這一入少林不知何年月方能出來了。”
童辛知道,雖然他們家有三個兒子,但童夫人最疼愛的就是他。
他的娘親是個很神奇的人,從小便教授給他和別人截然不同的知識,還有另類的為人處世之道。
讓他脫離世俗的束縛,做個人人皆道是荒誕無稽的二世祖。
可他這荒誕的二世祖,卻比很多人看這世道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童辛怕童夫人這一哭不可收拾,趕緊轉移她的注意力,“娘,你知道一陽指嗎?”
童夫人想了下,“曾經大理段氏的傳世絕學,相傳是六脈神劍的入門武功。”
六脈神劍和一陽指,童辛都沒見過,但他是聽說過的,都屬于曾經的大理段氏。
童辛當時對老行腳僧說的話,不過是在聽了丘道才的哥哥說了什麽六脈的,而段君恒又那麽恰巧姓段,他就疑心段君恒被丘道才他們偷去的是六脈神劍的劍譜了,于是便有了那番對老行腳僧的試探。
童辛給童夫人斟杯茶,“段氏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家族?”
“段氏曾經是雲南大理國的皇室,相傳段氏歷史頗為悠久,始于春秋的鄭國。鄭武公去世,長子繼位,次子姬段(姓姬名段)奪位,後敗走,其後人有些以他的名為姓氏繁衍至今,這就是段氏的起源。”
童辛聽得津津有味。
童夫人喝了口茶接着道:“雲南大理國是段思平所創,後被前朝收服成為代替元朝管理大理的總管。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揮軍平定雲南。段氏最後一任總管——段世,效忠前元誓死抵抗,但也不過是螳臂當車,段氏世土至此而絕。江湖中傳,段氏絕頂武學《六脈神劍》劍譜也是在那時失蹤了。雲南平定後,段氏遺留下段苴仁、段苴義兩兄弟歸順,朱元璋賜名段苴仁,歸仁;賜名段苴義,歸義。這兩人後分別官居雁門衛鎮撫和武昌衛鎮撫。”
童辛抿着嘴唇疑問道:“大理段氏一脈真的就是只剩下段歸仁和段歸義兩兄弟而已?”
倏然傳來洪亮的笑聲,“童夫人好見識。”
童夫人杏眼一瞪,厲聲喝道:“什麽人?”
“阿彌陀佛。”一聲佛號過後,一身灰衣僧袍的老行腳僧閃身出現,對童辛道:“小公子果然是猜測到了。”
童辛上前一步,“那師兄果真是大理段氏後人了?”
“沒錯,君恒正是前元大理總管段世的是世孫。”老行腳僧目光驀然悠遠,“十三年前明軍入滇,那時君恒方八歲,為保段氏血脈,段明也就是現今段歸仁和段歸義兩兄弟之父,奉命保護君恒殺出重圍,可終不敵戰死沙場,君恒被俘入營中。”
童夫人聽到此倒吸一口冷氣,“按明軍慣例,小童戰俘不但要為奴,還要被閹割的。”
童辛聞言心頭一緊,“難道師兄他……”
老行腳僧搖搖頭,“明軍知君恒是段氏嫡系倒也不敢這般待他,可君恒性烈不肯俯首稱臣,為使他屈服讓他親眼所見自己的小夥伴被閹刑,最後他們還在君恒的額前烙下印記,君恒寧死也不受屈辱,所幸我當時途徑救下的他。至那以後他便一直跟随我雲游了。”
聽完,童辛和童夫人都沉默了許久。
“為何要告訴我們這些?”童夫人幾分警覺的問到,“他可是未歸順的前朝大員後代,我們可是朝廷大員的家屬。”
“阿彌陀佛。”老行腳僧單手豎掌在胸前,“不知道夫人可信姻緣輪回?”
童夫人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是不信那些玄虛神話的,但如今她就因玄虛神話而來到了這個時代,所以她不得不信。
“老衲自知時日已不多,唯放心不下君恒。”老行腳僧說到自己的死期十分坦然,似是在說別人一般,後鄭重的對童辛道:“小公子命中與君恒卻有一段緣。”
童辛一臉沉重,長長的嘆了口氣,“我果然是潘金蓮。”
老行腳僧:“……”
童夫人:“……”
後童辛又驀然變臉,沉重消散興奮莫名道:“那我和師兄誰攻誰受?”
老行腳僧茫然,但關鍵字還是抓得挺準的,“攻?受?”
童夫人:“……”
“不過,如果是師兄的話,我萬受無疆也願意。”
童夫人:“……”
老行腳僧繼續不知所謂。
童辛不等老行腳僧的下文便匆匆跑向歸功閣,只見樹影下段君恒依然一身黑紗笠帽玄衣黯然。
“師兄,你有什麽不開心的事,說出來讓我們開心……”雖然看不見段君恒的眼睛,但童辛還是感覺到了段君恒淩厲的目光,“呃……分擔下。”硬生生地将話拐個彎,童辛差點沒閃着舌頭。
“哼。”段君恒冷哼一聲,沒再理他。
童辛哪裏是那麽容易就被打發的人,舔着臉繞到段軍的面前,“師兄,那是真的,痛苦要與人分擔,這樣痛苦才會減半。”
段君恒再轉身。
童辛再貼過去,“就像我,每次被我爹揍完了,我就去揍他的馬。”
段君恒:“……”
童辛得意的,“然後看到我爹他蛋疼馬的時候……”
“……”
“呃,不,是心疼馬的時候,我屁股就真的不那麽疼了。”
段君恒垂首看童辛,“……所以你想我揍你,然後你再去揍你的父親的馬嗎?”
“……我爹是無辜的。”
“……”
8、少林路漫漫兮(一)
童老爺目送着馬車的遠去,送兒遠行的心情倍是難以言表。
童夫人安慰童老爺,“你不是常說辛兒游手好閑,遲早會闖出大禍來的,如今難得他自願去少林受約束,你應該高興。”童夫人也知道,自己的丈夫雖然平時對兒子責罵棍棒不少,但心中對這個一直帶在身邊錦衣玉食嬌慣着養大的兒子還是疼惜多點的。“而且老三也在少林,不怕沒人照顧他,所以不用擔心。”
被夫人道中心思,童老爺有些不自在了,“誰擔心這混小子了,我是怕他那跟蹲馬桶似地馬步丢了我的老臉。”
童夫人忽然想道:“對呀,上少林可是每天都要練功的,辛兒他哪裏受過這樣的罪,你說兒子他挺得住不?”
一想到自己曾經在少林當俗家弟子的艱辛,童老爺也心疼兒子了,可又一想他的兒子鬼主意不是一般的多,不禁開始擔心少林寺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