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光明的前途
在蘇二壯離婚的事兒, 蘇采青對雙方都沒什麽同情的心理, 這兩個人在感情上為人上, 是半斤八兩的存在,誰也別笑話誰。
吃午飯的時候, 蘇采青和家裏做事的阿姨說:“今天要把蘇文蘇武的被子床單都換了。”
其他人不明,蘇采青沒多解釋, 她只是感覺心理上覺得有些不幹淨而已。
蘇二壯家的三個孩子, 聽說父母離婚的事兒, 倒并沒有像大人們想的那樣不高興, 經過了蘇采青的解釋以後, 三個人倒是很快明白了離婚的意思。
只是, 到了晚上的時候, 三個孩子還是抱着枕頭來找蘇采青了:“姑媽,我們可以睡你這兒嗎?”
這些孩子不高興的時候, 就想跟蘇采青睡,也不知道從誰開始的。
蘇采青的床夠大, 梁啓恒也不在, 三個小家夥都洗了澡的, 于是蘇采青點頭說:“好的。”
因為離婚的事兒,蘇二壯感覺有些不敢面對蘇采青了,蘇采青倒是并不放在心上。
婚姻自由确實是蘇采青的真實想法。
兩個人離婚以後,高有娣來看孩子的次數反而變多了一些。
離婚後她覺得丢人,不敢回去,于是幹脆在城裏找了活兒幹, 這樣有吃有住還有錢拿,也不用回去看娘家的臉色。
蘇采青倒是希望自己四姐也能夠離了算了,和那個男的吊着也沒意思。
可惜四姐一直沒有那個勇氣,去邁出那一步。
賺錢這個事兒,就像開車,剛開始啓動會有些困難,但是越往後,反而越容易賺到錢,因為資源和機會越來越多,也比以前更容易去把握,蘇采青也不得不投入許多的精力和時間,到自己的事業中去。
好在身後還有家人,是她一直打拼的動力。
這不,張雲冰在初三的時候,被省歌舞團看中了,要吸納成為獨唱成員,但是如果真走那條路的話,學習肯定要耽誤了。
張雲冰很猶豫,和蘇采青商量要不要接受這個邀請,蘇采青感覺,她走上這條路,有點像是天命注定的一般,說:“你要是以後想往這方面發展,媽當然支持你去了。”
這孩子對唱歌确實是喜歡,或許前世還因為要養家,要供弟妹們讀書,所以她只有這條路可以選。但是現在她沒有這個壓力,卻依舊能夠做到刮風下雨酷暑寒冬都堅持去上課,還趁着暑假的時候,讓蘇采青給她在上海找老師學習,就說明她真愛這個事業。
“可是……可是我擔心擔心我的學習,不管什麽事,我們都要學好文化知識,将來才不會吃虧,才能夠更強大,這是你教我們的呀。”張雲冰糾結的是這個。
“你要是擔心學習,我可以給你找補習老師,給你進行全方位的補課,将來就算是你想通過高考去考大學,也不會有問題。”如今經濟條件寬裕,張雲冰擔心的問題,完全不是問題。
張雲冰點了點頭,又說:“那弟弟妹妹們怎麽辦呢?我不在的話,誰來管他們?”
現在的張雲冰,在蘇采青有意無意地幹涉下,她對弟妹的管控要松了許多,可是作為大姐,總是有那種責任心在,總是記挂着下面的弟弟妹妹。
蘇采青笑着摸了摸她的頭,這姑娘也太讓人暖心了。
“有媽在啊,而且清清也在,她那個二姐,你應該是放心的吧?”
張雲清一直都是心細如發,總能夠注意到各種問題,也讓張雲冰十分佩服。
“倒也是哦,有二妹在,好像沒什麽要擔心的了。”
“是呀,所以你放心好了。”
“可是媽……”張雲冰聲音壓低了,表情也變得嚴肅了:“我以後去唱歌了,三弟雖然聰明,可是他對做生意沒興趣,你的事業,會不會沒人幫忙啊?”
這孩子真是……想太多……
蘇采青忍不住捏她的臉:“你怎麽想那麽多啊?你媽我正值壯年,哪裏需要你們幫忙。而且過幾年,你四弟五弟他們就長大了,你看他們兩幫我怎麽樣?”
張雲星和張雲河,兩個調皮搗蛋鬼,點子多的很。
之前張雲冰一直操心他們的學習,他們兩雖然能考到班上前面吧,可是總得不到第一名,張雲冰就覺得他們兩讀書不夠刻苦認真。
可是這兩孩子确實是對學習興趣不大,對賺錢的興趣更大,随着年紀增大,不僅租書業務不斷擴大,還開始夏天賣冰棒,冬天賣烤紅薯。蘇采青不準他們從家裏取材,他們就用自己的錢去鼓搗,這兩人的小金庫有多少,蘇采青也搞不清了。
不過他們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也虧過本,就只好找蘇采青求教,蘇采青指點了幾回,也讓他們恍然大悟,原來做生意還那麽多門門道道。
借着這樣的機會,蘇采青講了一點基礎的經濟學知識,兩人還挺感興趣的,表示要好好學習,将來去大學裏學這些東西。
全家上下都知道,這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兩,就是對財迷。
張雲冰想了想,覺得也是,她是沒有繼承巨大家産的壓力的啊!
想明白了之後,她心裏終于一片敞亮了,說:“确實合适!他們兩可愛賺錢了,你把賺錢的事兒扔給他們兩,讓他們兩知道賺錢有多辛苦!”
蘇采青笑了:“他們兩肯定會樂在其中的!”
在了解了自己有堅實的後盾,還沒什麽養家的壓力之後,張雲冰終于下定決心,接受了省歌舞團的邀請,算是成為了一個後備力量。
報考高中的時候,也特地和張雲清填了一起,這樣張雲清做的課堂筆記什麽的,張雲冰也可以共享了。
至于張雲清,蘇采青讓她選出了一些自己滿意的作品後,給她集結出版了一本書。
這不是什麽為了滿足她的出書願望,或者是給她打造什麽神童作家之類的稱號,擡咖位。是蘇采青覺得,這孩子的作品真的不錯,有商業價值。
就像蘇采青自己和梁啓恒說的,如果東西沒有商業價值,沒有賺錢的潛力,就算是親人家人,她也不會特地去做的。
張雲清上一世寫故事的天賦挖掘的更早,那時候兄弟姐妹幾個,被張家欺負,想讀書都很難,張雲冰在歌舞團也是拼命唱歌賺演出費,養活弟弟妹妹們。
張雲清心疼姐姐的辛苦,撿廢品的時候,從報紙和雜志上看到收稿消息,就嘗試着去寫,為了生存,她初中就發表了幾十篇稿件。
也或許是因為她自己的生活太苦,壓力太大,她寫的女性兒童向的作品,總有一種淡淡的憂郁,雖然故事很暖人心也很動人。
現在,她的作品裏,蘇采青看不到那種愁苦憂郁,都是充滿着幸福和陽光的故事。她那細心精巧的心思,果然在這種充滿溫暖的故事裏,更加能發揮作用。
出版時,蘇采青也沒炒作張雲清的年紀,只讓旗下的出版社,按照正常的程序去出版就行。
沒有炒作,沒有特地曝光的作品,全都要靠實力說話。
因為之前雜志稿積累的人氣,這次張雲清推出書,銷量竟然也十分不錯。
之前蘇采青從紡織學院挖掘的畫兔子的學生,現在從事插畫工作,也是他承擔了這本書的插畫人物。
可愛風的寫實插畫,配上張雲清溫暖可愛的故事,真是相得益彰。
蘇采青抽空從上海回家,張雲清就滿懷期待地看着她:“銷量怎麽樣?”
蘇采青露出笑容:“要不你猜猜看?”
張雲清想了想,有些猶豫地伸出了兩個手指頭:“有兩萬冊嗎?”
蘇采青笑眯眯地點頭:“當然有了,你對自己太沒自信了寶貝。”
“比兩萬還多啊?”張雲清有些吃驚。
蘇采青點頭:“根據統計,至少已經賣了十萬冊了。光是上海,就賣了六萬多。你的讀者是很多的。”
張雲清整個人都愣住了,這樣的成績,真是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蘇采青倒沒有很意外,這孩子從小就心思極細,洞察人心,體察世情,話不多,卻總能說在點子上,這樣的天賦,不是年齡可以賦予的。
有時候蘇采青也忍不住想,這或許就是大佬吧。天賦是藏不住的。
張雲清還不打算要自己的稿費,蘇采青也直接塞給了她:“既然是你自己賺的錢,就收着吧。”
對張雲清,蘇采青倒是很清楚,她就算是有錢,也絕不會亂花出去的。只是她也沒什麽理財的能力,一般就是存着了。
張雲清這筆稿費,着實是引來了張雲河張雲星兄弟兩的豔羨眼紅,可惜他們兩寫不出二姐那樣的故事來。
兩兄弟想着法子,想騙他們二姐的錢,就是另一個事情了。
看着孩子們一天一天長大,也越來越顯出他們的天賦和能耐,蘇采青心裏也是十分滿足的。
張雲揚不出意料的考上了最好的大學,主要是他的年紀只有十六歲,比許多同屆的高考上要小一些了。
外人還以為他會毫無懸念地去管理系,他自己倒是選擇了經濟學。
別人意外,蘇采青倒是很淡定,張雲揚小時候就愛看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之類的報紙,還老看新聞聯播,看完了還去和梁教授他們讨論,可見他對世界局勢是一直有興趣的。
他也曾經從政,可惜那條路并不适合他,他不會左右逢源,也不愛處理上面下面的人際關系,所以他被搞下來也正常。
當初他在任上做的經濟規劃,被繼任者沿用了,也着實有了不凡的成果。
這一次,他不用選那條他并不感興趣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