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直接見父母
聽完蘇采青的話, 大家想象着那活動場上, 滿是孩子跑來跑去的情形, 都覺得确實不錯。
而孫細娥和蘇二柱呢,更是笑開了花, 兩個小閨女都要嫁到城裏了,想必很快又會有外孫子了, 而小兒子, 雖然說還沒什麽信兒, 可是托人來說親的人家可不少, 想必也很快能娶上媳婦。
孫細娥和蘇二柱之所以沒有那麽着急蘇小壯了, 是想着既然兩個閨女能夠嫁到城裏, 說明這兒子娶個城裏姑娘應該也不是難事。但是娶城裏姑娘肯定沒那麽容易, 所以他們也只能先耐心等等了。
這次搬家,可以說把蘇采青累得不輕, 這次不少人都是沖着和她的關系來的,所以她必須都要打個招呼, 招待一下。
晚上吃完飯, 她便直接回自己的房裏去休息了。
躺在床上小寐時, 她突然感覺有什麽小東西軟軟的,緊貼着她躺下了。蘇采青正困倦,也沒有睜眼,更沒管那貼上來的小東西。
等她醒過來時,就發現自己的身邊躺着好幾個孩子。
她一動,孩子們也就都醒了:“媽!”
“你們怎麽沒去自己的床上睡?不習慣嗎?”
相對于之前大家睡上下床的時候, 現在一個人一個房間,新鮮是新鮮,但是開頭有些不适應,也是正常的。
“不是的,媽,我們讨論了以後,覺得還是要來和你說說清楚。”
蘇采青捋了捋頭發,問:“你們想說什麽呢?”
幾個大點的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張雲揚忍不住了,說:“我們覺得,我們對你可能有些誤解。”
張雲冰和張雲清配合着點頭。
“我們聽說,你把那一大片空地留出來,是想要給我們建一個活動場,我們都很感動。”
反正在他們的印象裏,沒有什麽父母可以做到像自己媽那樣,什麽都為孩子們想,連這種學校才可能建起來的設施,他媽也願意給他們搞。
Advertisement
原來是為了這事兒,這個打算,蘇采青之前确實是沒有給孩子們說過,沒想到他們會因為這個事情而覺得她是個好媽媽。
“你們幾個傻孩子,媽當然想把最好的給你們了。”
“可是我們之前還不太高興,你和梁叔叔搞對象這個事兒。”張雲冰也難得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誤解和錯誤,“我們覺得,你不像以前那麽只想着我們了。”
這幾個孩子看似接受了蘇采青和梁啓恒的事情,可是心裏還是覺得不得勁。作為小孩兒,他們不太懂大人的情感世界,只覺得媽要是再結婚的話,就會被分散注意力,就不會那麽關心他們了。
蘇采青見他們老老實實地說出了心中的所想,也挺高興,說:“不管怎麽樣,你們都是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可以別人都不管,也不可能不管你們的。就算以後媽結了婚,你們都還是媽最重要的寶貝,知道嗎?”
幾個孩子都乖乖地點了點頭。
“而且啊,你們梁叔叔呢,雖然會成為你們的後爸,但是他那人也沒什麽當爸的覺悟,你們還把他當叔叔看也成。”
梁啓恒那人,蘇采青也明白他,當不當後爸的,梁啓恒其實并不在意,他和蘇采青的想法差不多,兩個人在一起是兩個人的事兒,至于孩子們,以前怎麽相處,以後還怎麽相處就是了。
母子幾個人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聊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張雲清說:“媽,你最近挺累的,我們就先出去吧。你早點休息。”
蘇采青從之前去北京打開市場,回到上海又忙着打官司,還有抓秋冬裝的設計,還見縫插針地回來看看孩子們,都沒有怎麽好好休息,确實是挺累的。
“那好,咱們走吧!媽,咱們以後再聊。”張雲冰覺得和媽這樣聊天很舒服,很高興。
蘇采青也覺得:“好,以後咱們要多找這樣的機會聊聊天。”
能夠得到孩子們的諒解,蘇采青心裏也輕松一些。她雖然在精神和心理上都十分獨立,但也要顧忌孩子們的感受和想法。
房子大就是好一些,就算是孩子們玩鬧追打的聲音,也會顯得遙遠一些,沒那麽吵鬧了。
一大早的,蘇采青醒來,就看到陽光灑滿了陽臺,寥寥的幾朵花在陽光下,顯得纖弱又單薄。
看來要盡快把陽臺布置起來。只是在這秋天裏,怕是不太适合做園藝工作。
澆完水,蘇采青剛回屋,她床頭的電話就響了。
“早上好啊采青姐!你現在覺得怎麽樣?”
也只有梁啓恒會一大早打電話來問她身體了。
“感覺挺好的,昨晚睡得很不錯。你呢?昨天也挺累的吧?”
聽說是梁啓恒一路把自己背回來的,想想失去意識的人,要比清醒的人沉重,蘇采青就覺得梁啓恒估計也累得慌。
梁啓恒忙說:“沒有沒有,我還嫌路短,沒能背你久一點呢!”
蘇采青也被逗笑了:“少貧了,有些話你就不要瞎學了。一大早打電話給我,還有別的事兒嗎?”
問完這個,蘇采青明顯感覺到了梁啓恒的為難:“那個……确實有點事,我爸說,想請你來我家吃頓飯。”
蘇采青一時之間都沒反應過來:“去你家吃飯?”
梁啓恒的語氣也挺沉重的:“對啊,我也不知道為什麽他突發奇想,要把你請過去吃飯。可是他說了,一定要把你請去,如果你不去,我也別進家門了。”
蘇采青:……
突然感覺梁啓恒很可憐是怎麽回事。
“好,我知道了,你爸定的哪一天?”
“他說越快越好,不耽誤咱們的事兒,要是能今天就最好。”
蘇采青扶了扶額頭,說:“那行,就今天吧,正好今天也沒什麽安排。”
挂了電話,蘇采青深吸了一口氣,心裏還想着梁學超是要做什麽。她單獨面對梁學超的時候,可以不慫不怕,可是梁啓恒跟着的時候,她不知道還有沒有那麽容易過關,更何況,楊雪還會在旁邊。
難道這是要把他們兩的關系,在梁家人面前定下來?
可是梁啓恒又說,他那些兄弟姐妹,都被他爸想辦法支出去了。
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蘇采青幹脆就不去想了,只為着晚上的赴宴做準備。
這大概算是一次見父母了,雖然蘇采青之前就見過梁啓恒的爸媽。
對于這件事,蘇采青也沒有和別人說,只說自己和別人約了吃飯,大家見梁啓恒來接她,還以為是他們兩個自己出去吃飯了,對他們兩事情心知肚明的人,玩笑了幾句後,也沒在意。
蘇采青去買了點糕點和煙酒之類的禮物,和梁啓恒一起去了他家。
注意到梁啓恒一路上都表情嚴肅的樣子,蘇采青覺得有趣,問:“怎麽了?那麽緊張啊?”
梁啓恒吐了口氣,說:“能不緊張嗎?我倒是不怕你吃虧,就怕你們在桌上吵起來。”
“吵起來會怎麽樣?”
“他們不同意咱們的事兒呗!”果然擔心的還是這個點。
蘇采青繼續問:“他們不同意,又會怎麽樣?你會和我分手嗎?”
梁啓恒立馬說:“那當然不會!”
“他們能把你關在家裏,告訴你,如果不和我斷了往來,就不放你出門?”
梁啓恒還真認真地想了想,說:“那也難,他們關不住我,我高中就可以從家裏爬窗戶出來了,嘿嘿……”
這家夥怎麽那麽可愛,蘇采青挽住他的胳膊說:“那不就得了?如果他們不樂意咱們兩,咱們就去上海待着,他們也就管不着咱們了。”
“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可是不結婚的話,以後孩子上不了戶口吧?”梁啓恒有些憂心忡忡地說。
蘇采青終于忍不住噗嗤笑出聲,這家夥想的真的太多了!
“你笑什麽?”梁啓恒還有些不解地問。
蘇采青依舊繃不住笑意,帶着笑音說:“我以前聽說,如果一個人男人對一個女人有了好感,在兩人發展之前,會連兩個人的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你是不是也這樣?”
梁啓恒頓時臉一紅,感覺自己被抓包了!
蘇采青覺得他真是可愛極了,紅着臉的樣子,顯得特別可愛迷人,忍不住繼續逗他:“快和我說說,你想的名字是什麽?”
梁啓恒的眼神開始亂飄:“還是不說了吧?”
“沒事,說說看啊,說不定還挺好的,能直接用呢,我還省了一樁心事。”
梁啓恒撓了撓後腦勺,說:“沒什麽了不起的。”
蘇采青繼續笑眯眯地看着他,梁啓恒就有些受不了了,心一橫,說:“我想的是,如果男孩就叫梁雲傑,女孩就叫梁雲瑩。”
蘇采青的笑容收起來了一些,心裏有些感動,說:“這個名字,是參考了他們哥哥姐姐的吧?”
如果兩個人真的生孩子,張雲冰和張雲揚他們,又要做哥哥姐姐了。
梁啓恒點點頭:“是啊,不同姓,但是中間的字一樣,還是說明是親兄弟姐妹。”
梁啓恒也沒想過,如果和蘇采青結婚的話,她那七個孩子改姓自己的姓什麽的,絲毫沒有別的男人的霸道和自私。
很快梁啓恒又說:“不過,我覺得你生了七個孩子已經很辛苦了,如果你不想要,我也沒關系。”
大約是接觸到的新思想新思潮多了,梁啓恒覺得沒孩子也沒關系,反正蘇采青都有七個了,以後要是養更多的話,作為媽媽的她才是最辛苦的。
蘇采青把他的胳膊挽得更緊了一些,說:“咱們到時候再看,順其自然吧。我想你需要一點時間,在心理上去習慣做爸爸。”
梁啓恒點頭。
兩個人的話題跑得老遠,一直到家門口,梁啓恒才想起了緊張這件事。
不過想到蘇采青說過的,大不了到時候兩個人一起去上海待着,不回來了,他頓時就覺得沒什麽後顧之憂了,心裏也平靜了不少。
梁學超見到兩人,還特地看了看梁啓恒,見他沒有平日裏帶着一點瑟縮,一點油皮的那種讨好的感覺,反而帶着一些鎮定和沉穩,心裏便滿意了一些。
這個小兒子,他總覺得是油滑過頭,沉穩不足,心不太定。現在看來,他也在慢慢地變的更好了。
“都坐吧,你媽在做飯,還需要等等。”
蘇采青将禮物放在桌上,落落大方地坐了。
梁啓恒家布置得不差,但是顯得有些擁擠,牆上挂滿了書畫,櫃子裏也擺滿了各種文玩擺件,整個家裏的布置,顯得書香濃郁。
果然是教授和老師之家,在這樣的氛圍中熏陶,不帶着點書香都奇怪了。
兩個人坐下以後,梁教授也放下了手中的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非常經典地開場白問:“你們在上海過得怎麽樣啊?”
梁啓恒正要開口,卻聽見蘇采青說:“還不錯,雖然遇到了一些小問題,但是都解決了。啓恒的學業進展也挺順利的,幫我拍的廣告片就很好,幫我打開了背景的市場。”
梁啓恒忙看自己爸的反應,卻見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聽上去你們兩确實都不錯,各司其職,各有進步。”
“是的。”
梁啓恒突然覺得,蘇采青和爸聊得,比自己聊得好,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神交已久?
“昨天您去了喬遷新居的酒宴,我沒有分出太多的精力來招呼您,還請您你不要計較這個。”蘇采青主動挑起話題說。
梁學超果然擺手:“這沒什麽大不了的,我只是去吃頓飯,看看你家的新房子,不用應付太多人,反而合适。你家那新房子确實不錯,外頭看着漂亮,裏面也布置得好。”
梁啓恒終于觑着了空隙插話說:“是啊,好多都是采青姐的想法呢。昨天滿耳朵都是別人對她的誇獎,我都聽得耳朵起繭子了。”
梁學超卻是臉色微微一變:“人家誇的是她,又不是你,你有什麽好得意的。”
梁啓恒被怼了,頓時心裏就不太舒坦了。
蘇采青笑了笑說:“這當然值得得意了。就像他拍的照片,讓別人誇,我也覺得得意一樣,榮有幸焉嘛!啓恒很好的一點就是,他不會因為別人的好而心理失衡去嫉妒,他會很單純的為別人高興。這個品質是很難得的。”
梁啓恒感激地看向蘇采青,她真是把自己誇出一朵花來了。這話是他父母從沒說過的。
梁學超看着兩個人之間的小互動,心底裏有點點感嘆,又有些高興,兩個人确實是互相維護着對方的。
“你說的有道理,只是他也要記得一心向學,不要滿足于現狀才行。”
“放心吧,他不會的,電影行業是個信息變化特別快的行業,他要是不活到老學到老啊,也達不到目标,實現不了夢想呢!”
梁學超見蘇采青處處維護梁啓恒,也就不把話題放在他身上了,轉而問到:“我聽說,你們在上海打了官司?”
梁啓恒立馬就繃緊了身體,這個時候大家對打官司的事兒,普遍印象不好,他擔心自己的父親誤解蘇采青。
蘇采青感覺到了他的情緒,扭頭安撫地看了他一眼,才說:“是的,和一個國營廠打的。那個廠子,在我們有生産合約的情況下,還偷偷生産我們的貨賣出去盈利。”
梁學超來了興致,問:“你在中間做生意,就是賺了一層差價了,他們直接賣出去,豈不是更便宜?社會也得了好?”
這就是說蘇采青是中間商賺差價了。
蘇采青搖頭:“這事兒不是這麽想的。不提那個廠子,當初是我憑借着和王廠長的交情,才讓他們先那設備後付款,更新了生産線才活了過來。這生産的要求,是我提出來的,是我給我的産品制定的。他們可以生産其他的鉛筆本子之類的文具,但是不能直接用我的标準,也不能直接用我的商标。這是商業法裏面規定的。”
“而且您想想,如果說,其他的人也仿效他們的行為,偷用我的想法和點子,那以後誰還願意去費力氣想新的點子,創造出新的東西來,滿足大家的需求呢?在未來的世界,想法,創意,點子都是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不管是在商業層面上,還是在其他的層面上。”
梁啓恒幫着補充說:“是啊,就像您做研究,您發現的規律,您摸索出來的東西,總不能随便讓別人偷拿去用吧?你們做論文,還要抓抄襲打假呢!這個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大家都可以靠抄維持下去,誰還願意去費腦子?”
梁學超若有所思地點頭,算是明白了蘇采青和梁啓恒的意思。
沉吟了一會兒之後,梁學超又問:“那你是怎麽知道,你會打贏這個官司的呢?”
私營和國營的強弱對比,整個社會都一清二楚,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人削尖了腦袋,想要往國有單位裏鑽了。
蘇采青在之前提起上訴,告了金滬文具廠這個國營廠,真的是雞蛋碰石頭一樣。
蘇采青笑了笑,說:“當然是審時度勢,做出最好的選擇。不怕您笑話,其實作為商人,我打這個官司,想到最多的還是我們公司的利益,而不是什麽骨氣和正義之類的。我的文具生意不算大,但是也養活了許多員工,我自己可以不要這個生意板塊,可是他們都需要靠着工作賺錢養家。我覺得打這個官司,我們收益會比損失大,所以我就打了。”
“可是你不能确定你一定會贏把?”梁學超還是沒太懂。
梁啓恒說:“這個我知道,我來給你解釋。”
說着,梁啓恒把社會影響、品牌形象之類的事兒說了一遍,梁學超聽着不斷點頭,顯得極為興致盎然。
梁啓恒說着也十分來勁,因為他極少得到父親這樣的認同和贊許,這讓他有着極大的動力。
“都是她教你的?”梁啓恒說完,梁學超問到。
梁啓恒端杯子的手頓了一下,點點頭:“跟着采青姐,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蘇采青補充說:“他跟您說的裏面,也加了他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倒是沒有照本宣科。”
梁學超看着兩個人,互相捧着對方,幫着彼此在自己面前說好話,突然覺得,這兩個人,還真是登對極了。換成別人,梁啓恒都不會做到這麽好。
因為身邊的這個人,自己的兒子學會了護着一個人,學會了去了解一個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心中有些一些想法,梁學超卻不會宣之于口,而是問起了蘇采青打官司時對結果的預判。
蘇采青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倒是引起了梁學超的驚嘆:“你能夠有那麽高的眼光,還有那麽敏捷的思維,也難怪能做到現在這一步。”
對于國家局勢的把握,對于社會趨勢的觀察,是非常難的。梁學超自己覺得自己還算有些前瞻性的眼光了,沒想到蘇采青顯然更出色,她的思維高度,已經上升到了全國,甚至全世界了。這樣的大局觀,這樣的眼界,是他身邊一些有教授頭銜的人都沒有的。
蘇采青真的是再次讓他驚嘆不已。
料到國內的發展趨勢和政策的事情的時候,梁學超那副學術研究的習慣就拿出來了,直接把兒子抛到了一邊,只專注着和蘇采青聊。
梁啓恒發現自己親爸都不稀罕理自己的時候,就知道他又開始做學術了,倒也沒在意,只在一旁聽着。
一直到楊雪喊吃飯了,梁學超還意猶未盡:“上海果然是資訊最發達的城市,很多消息,咱們都還沒聽說,那邊早就傳開了。”
蘇采青點頭:“是啊,所以上海将來會是中國走在最前端的城市,經濟上會超過國內任何一個城市,甚至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城市。它的潛力非常大。”
“你眼光真不錯,我相信你說的。這樣一來,上海那邊的機會也多許多吧?”
“是的,特別對于商業行為來說。如果想要走向國際,上海是很好的渠道。”
“看來你是有那樣的野心咯?”
蘇采青笑着說:“野心談不上,只是一個願景。這将是一股歷史的大潮,我想有點志氣的人,都想搏一搏這浪潮,若能為國家的強盛和複興做點貢獻,也是非常不錯的事了。”
梁學超現在完全改變了對蘇采青的看法,她說出這番話,也覺得她與別的商人不同一些,思想境界要高許多,甚至比自己這個搞了一輩子的學術的人,都要有遠見卓識。
梁啓恒能和她有發展,看來是這小子的福氣啊!
作者有話要說:婆婆還沒說話,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