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帶旅游團外出三五天,工作同時還能游玩,新奇。
回來a市,疲憊又興奮。
帶回特産,買了菜,準備做一頓豐盛的。
結果進廚房一看,李默都要抓狂了,鬧心。
原因無他,梁耀基進廚房搗亂耳。
炒菜鍋子破了一個窟窿,周圍還有黑糊糊一片,天知道那是什麽東西。
“梁!耀!基!”沖其怒喊,巴不得揪着衣服訓斥他:“你!你你你你你!怎麽又進廚房搗亂了。食材損毀就罷了,這次又把鍋子整破!你說,這是第幾回了?第三回了,才半年時間不到,就換了三口鍋,比我三年換的還多。”
她确實發飙了,梁耀基滲人廚藝再度中槍。
他頗為無辜地說:“昨天,嘗試煮點東西吃,哪知道它突然就穿孔了。”
“餓了難道不會出去買現成的。難道換口鍋的錢比它們還便宜!!”怒目而視。
師傅喂,山下的女人果然是老虎。
“以後不許再進廚房,即使我不在,也不許。”李默下通牒,“要吃到外面吃,我不能再讓你糟踐食材和炊具。不許進,聽見沒?”
“可,這是我家。”
“你家也不給,聽到沒?不然拆夥。”
“Yes,madam。”
沒過幾日,李默收到一份禮物,一張包裝精致的CD,來自梁耀基。
Advertisement
“裏面裝了什麽?”拆開,側頭問他。
“我節目的精選,還有一個未發表的廣播劇和角色曲一類。”
“電子格式多便捷?特地拿張CD,欺負我沒有CD機,成心的是吧。”
喂,喂,不是還有電腦CD ROM!==!CD碟比較正式好嗎?
“電子格式哪有CD來得實在?我有預感,它一定會升值。”
“對,梵高的作品很值錢。”
汗顏。
“說吧,為什麽無故送我禮物?又不是什麽節日。”想到甚,斂神,嚴肅,“你是不是又弄壞了廚房什麽東西?”
“不是,我像那樣的人麽?專門破壞廚房而生。”
簡直就是,整一廚房破壞狂。
“你不是聽故事嗎?興起就準備了。而且,我們合夥快半周年了,給個留念品不奇怪吧。”
“喲,這紀念品給的夠早的,分明才四個多月。不知道,還以為要散夥了,留念品。”嘴上蠻不在意,心底泛起陣陣漣漪。他聽進耳了,遺憾外出沒廣播。
轉眼間,日期走到年末。李默回b市,春節将近,作為學生當最後一次趕大潮返家。
臨行前,李默為他預備整整兩天飯菜,再三囑咐梁耀基不能亂用廚房炊具,烹饪家夥。
“行,我知道。”
就叮囑梁耀基一點,李默有朝主婦發展優良潛質。
從a市回到b市,至家。
隔一日,天下起了冬雨,濕冷得厲害,忒難受,出門那風跟針刺骨頭似的,怎麽穿也不暖。
才回到家沒兩日,李默就感冒了,反複發作,久未痊愈。
放多久家,病多久,等于她回家只是在養病。
年二十八,請家政工人打掃。
除夕當夜,家裏來很多親戚,客廳很是熱鬧,喧嘩。
李默頭痛,眼痛,身體差,在房間躺床。
十點多,客人逐漸離開,散了。
将近零點,小區附近有人偷偷燃放爆竹,李默半夢半醒聽見,睜開眼皮,窗外瞄到煙花璀璨的一角。
接着,手機信息轟炸,提示音響不停。
大抵是賀年短信。
等他們徹底消停,李默逐條打開,回複。
收到梁耀基短信,瞟一眼,回複:【群發短信,沒誠意。】
【人多,不群發難。】
blablabla,扯皮幾句,知道梁耀基還在欄目組節目棚裏。剛錄制完一期節目,得空出棚一趟,待會又得準備下一期。
【除夕年夜不跟家人過,家裏人沒意見?】
【他們活動比我多,全跟部裏幹部一同熱鬧。再說臺長要壓榨我們,做員工的還能強烈反抗不成,否則回來喝西北風。】
【不過,福利有,除夕值班,堅守崗位,他老人家一高興,放我們全體員工三天假。】
【三天,能頂個什麽事?能趕回家麽,已經大年初一了。】
【我沒跟你說過我是a市人麽?】
【……沒有。】
不好耽擱人太多時間,草草結束了。
李默開啓手機“收音機”功能,全是新年特別節目,賀年言辭和曲目。即使只相鄰一個城市,也收不到a市廣播。
沒聽幾分鐘,掃興關“收音機”。
客廳未走的長輩,在玩草根階層興盛活動——搓麻将。
房間內,李默拿着爪機有一下沒一下刷空間,無外也都是賀辭,或者老一歲,大一歲,無人無錢無祝福的感慨。
梁更新一篇日志,關于一位6歲男童為一作化療女孩留40cm長發的故事。文末言明給新年期間故事貧瘠的朋友看。
有回帖,他朋友虛心請教求解所謂“朋友”是誰?男人?女人?
沒有回複。
手賤發一則短信給他:【“朋友”是我?給我看的嗎?】
【是。】便宜了移動,簡潔的回複。
【讓您費心了。如何報答?以身相許?】竊笑發出。
半分鐘,收到回應:【好!】
然後,沒有然後了……
總結,不做死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