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夫妻各有心思
賈家上蹿下跳地想要将女兒送進宮的做法讓很多人家瞠目結舌,這算什麽公侯人家呢,哪有上趕着将女兒送去伺候人的,這簡直就是那種急于翻本的破落戶行徑了!一連幾個月,長安貴婦的社交圈子裏面,都有人在拿賈家說嘴,賈家又不是沒有別的辦法,不得不将女兒送進去,他們上一代當家人賈代善還曾有過救駕之功,太上皇對賈家也是非常優容,只要那位史太君進宮說句話,自然元春不必入宮參選,可以嫁個如意郎君。可惜的是,賈家人實在心太大了,為了那麽一點承寵的可能,就能冒着讓嬌生慣養的女兒賠進一輩子的風險,怎麽說,都讓人覺得太過涼薄功利了!
孫夫人史夫人聽到這些說法,別人再問起究竟來,都不知道怎麽說才好,臉都要僵硬了,搞到最後,兩人對這些交際都能推則推,不願參與了,心中對賈家的成見更深了許多,史夫人回去更是直截了當地跟王子勝說,賈家那樣的親戚,王家可高攀不起!
雖說王家最終什麽事情也沒有做,但是賈家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也不可小觑,因此,最終,賈元春順利地通過了初選、複選,最終就帶着一個貼身丫鬟進了宮,成為了皇後身邊的一個女史。當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賈家也是下了大本錢了。皇後出身并不算高,誰讓當年成王并不得寵呢,不過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家族算不上繁盛,家中的父兄沒多大本事,但是也安分守己,如今也就是頂着承恩公的爵位榮養,并無多少實權。雖說皇後膝下無子,只是抱養了一個公主,但是因為皇後與聖上算得上是患難夫妻,即使皇後如今年紀已長,美貌不再,除了初一十五,聖上一個月還有兩三天是歇在坤寧宮的,并且時常在坤寧宮用膳。賈元春在皇後身邊伺候,一方面能經常看到聖上,若是能引起聖上的注意,那麽想要青雲直上,也就簡單多了。另一方面,賈家也琢磨着,若是元春有子,讓皇後撫養,也能有個嫡子的名分,将來也能争一争那個位置。
賈家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得那麽美妙,對此樂見其成,賈珠就非常苦悶,可惜他哪怕有了功名,在家裏也沒什麽發言權,才跟王夫人一開口,王夫人就在那裏說元春進宮之後,一開始就在皇後娘娘身邊伺候,而且家裏也已經打點好了,元春并不會吃苦,而且還有很大可能見到聖上,又說什麽元春才貌雙全,只要聖上認識她了,自然會得到聖上的喜愛,成為後宮妃嫔,若是再生下一兒半女,賈家的富貴也就有保障了之類的話。聽王夫人的意思,賈珠的将來,多半也要落在元春的前程上,這讓賈珠再次被打擊了。他雖說不是自高自大之人,但是同樣對自己也頗有信心,他自覺念了這麽多年,通過科舉入仕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為什麽家人寧可将希望放在自己的弟弟妹妹身上,卻不肯多看重自己一點呢!
遇到這樣的事情,除非是聖人,要麽心裏總有些嘀咕的,尤其賈珠前十幾年順風順水,滿耳朵都是誇贊之詞,偏偏自從賈寶玉出生之後,地位一降再降,心裏的想法難免有些偏激起來,對于賈政夫妻兩個也是頗為失望。以賈珠的性子,也做不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因此,為了争一口氣,在來年的春闱中取得一個不錯的名次,拿到進士的功名,可以說是差點就要頭懸梁、錐刺股,成天泡在四五經裏面,幾乎是孤注一擲了。
李纨對此憂心非常,賈珠用心太過,難免有損身體,李纨也不能勸賈珠說,你還是少用點功,別傷了身體,這樣的話,難免要被人說一聲攔着夫君上進了。另外,李纨嫁進來這麽長時間,肚子一直沒有什麽消息,別人不會說賈珠如何如何,只會覺得李纨肚子不争氣,王夫人從幾個月前就在敲打,話裏話外都在嫌棄李纨,要不是李纨裝傻充愣,差點又要被塞進幾個通房丫頭。
李纨心裏也苦,當初嫁進來之前,想着賈珠是自己父親的學生,人品相貌都不錯,而且出身公侯之家,能讀,前程遠大,等到嫁進來之後,才發現,夫君賈珠是不錯的,對她頗為敬重,可惜的是,實在太不錯了,除了對她,對那幾個通房也很不錯,這也沒什麽,畢竟,通房丫頭而已,算得了什麽呢,只要李纨肯放下臉面,少考慮賈珠的想法,找個合情合理的借口,想要怎麽打發就打發了,按照賈珠的性子,也不會因此對李纨産生多少芥蒂。問題是,李纨嫁進來之後,才注意到,賈家不是什麽家風嚴謹的,可以說,家風頗有學不正。尤其,李纨打交道最多的是婆婆王夫人,這位哪怕擺出一副慈眉善目的和氣模樣,李纨都覺得身上寒毛直豎,何況,王夫人無論言語還是行事,明擺着她對自己這個兒媳婦不那麽滿意,李纨怎麽讨好,也是沒用。久而久之,一些下人對這個她大奶奶都不甚恭敬了。
這種事情,跟賈珠也不好說,李纨也就自己忍着,只希望自己能早點生個孩子,堵住王夫人的嘴,省得她沒事就想往他們夫妻兩個之間塞人。問題是,李纨如今很急切,偏偏賈珠一頭栽進四五經裏面,不配合啊!李纨很無奈,最終沒辦法,只得打着給賈珠補身體,不能讓他因為勞累過度而傷身的借口,開始給賈珠炖一些補品,當然,補品裏面有些滋陰補陽的成分,那也是正常的事情啊!當然,讓李纨暗恨的是,這些補品造成的後續動作,賈珠不僅給了李纨,還分潤給了幾個通房,要不是那幾個通房一直喝着避子湯,李纨都要徒然給人作嫁衣裳了。
賈珠他們夫妻兩個一邊舉案齊眉,一邊各懷心思,一個想着要金榜題名,讓父母知道,賈家的未來不在一個弱女子,也不在一個剛剛會說會爬的稚子身上,而在他賈珠身上,一個因為婆婆的逼迫敲打,不得不想盡辦法,防着通房的同時,也急切地希望自己能有個孩子,好讓自己真正在賈家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