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送別
滕裳不知道滕雲是誰,自然沒什麽反應,只是行了禮,只有滕雲心裏不太舒服。
倆人進了正殿,姜谕心裏直搖頭,看陛下這态度,一定是懷疑皇後娘娘心裏有別的什麽人,雖然滕裳和娘娘并不認識,但是這幾次交集,姜谕都看出來了,大王其實很防着滕裳。
畢竟姜谕也聽說了滕淺衣的話。
姜谕雖然有心幫着這個安分的皇後,只是他也有心無力,娘娘好不容易快好了面容,這倒是招來了流言蜚語。
薛鈞良看着滕雲和滕裳一起進來,心裏忽然有些不是滋味,雖然說他一個帝王對後妃有多深的感情,實在不見得,但是帝王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霸道,天下都是他的,何況一個妃子。
薛鈞良讓滕雲坐在自己旁邊,笑道:“怎麽,你們一起來的麽?”
滕雲道:“只是在殿門碰到了。”
薛鈞良保持着笑意,還看了一眼姜谕,姜谕連忙微微颔首,表示确實如此,所言非虛。
薛後陽雖然秉性比較直,但是好歹和薛王也是從小到大的兄弟,最了解薛王的心意,看着薛鈞良似有似無的笑意,不禁打了個冷戰,心想着要找個功夫和滕裳說一聲,不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摸了薛王的逆鱗,這倒是十分委屈。
薛國的先皇駕崩,薛鈞良和薛後陽的母後又早逝,如今長兄如父,薛後陽和滕裳就要給薛王和皇後獻茶。
獻茶之後薛鈞良也沒攔,說了幾句場面話,就讓他們走了。
薛鈞良也沒再提滕裳的事情,只是道:“難得有空,陪孤走走。”
姜谕立馬很有眼力見的吩咐宮人拿來兩件毛裘披風,替薛王披上,薛鈞良拿過另一件親手給滕雲穿上。
薛鈞良就是随便走走,也沒有什麽目的地,後面還跟着好多托着酒水果盤的宮女內侍。
薛鈞良道:“萬年侯大婚的事情也是告一段落,算一算愛妃省親的事情被耽誤了不少時間,愛妃覺得什麽時候出發妥當。”
“全憑陛下做主。”
Advertisement
薛鈞良點點頭,心情被這一句話弄得好了不少,只是其實他等的不是這句話,他等着皇後表明自己的心意,只要皇後親口說不想回奉國,薛鈞良一定不會讓他走。
不過滕雲心裏就等着薛鈞良讓他走呢……
薛鈞良道:“愛妃最近氣色不好,難道是臉上的舊疾複發了麽?”
滕雲始終垂着眼,看起來很本分很恭敬,“是臣妾偶感風寒,臉上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薛鈞良笑道:“确實是好了差不多。”
他一邊說,一邊伸手擡起滕雲的下巴,微微眯起眼盯着對方的臉,“愛妃真是越出落越美豔了。”
滕雲按捺着想拍掉對方手的沖動,沒有言語。
薛鈞良等了半天,只好又道:“孤聽說愛妃和奉王是雙生子,容貌長得一定很像。”
滕雲沒見過奉王,自然不知道長得像不像,只好含糊道:“是。”
薛鈞良道:“那愛妃給孤講講,你小時候的事情罷。”
滕雲這麽一聽,心裏“咯噔”一聲,他還以為薛王看出了什麽破綻,開始有所懷疑,所以才讓他說些奉國長主小時候的事情。
“回陛下,”滕雲避重就輕的道:“其實帝王之家的生活所差無幾,臣妾唯恐陛下覺着無聊。”
“也對。”
薛鈞良像回憶起了什麽,一撩衣擺坐在小亭子裏,宮女內侍魚貫而入把果盤美酒擺在桌上,随即退了出去。
薛鈞良示意滕雲也坐,又接着道:“小的時候什麽也不懂,覺得兄弟姐妹不夠多,總是不熱鬧不親近……長大一點才知道,不親近不是因為親人不夠多……而是太多了。”
他笑了笑,嘆聲道:“孤現在只有後陽一個弟弟,方覺得正合好……”
滕雲聽着,雖然覺得薛鈞良虛僞,但确實如他所說,自己的國家也是這樣,老子提防兒子,怕皇子太優秀奪了自己的位,年歲越大就越怕,把有能力的都派出去,派出去又怕兵權太多要造反。
而皇子之間又要結黨派,孤身一人會被猜忌會被排擠,還要拉攏大臣結姻親。
滕雲上一輩子活了二十九年,沒有妻子是不可能的,只是他死的時候,确實沒有妻室。
皇子的妻室都是大家女兒,哪個嬌生慣養的大家閨秀,可以允許自己的夫君一走十年,就算偶爾回來停留不到一個月又要出征。
府裏沒有主心骨,好像守活寡一樣。
滕雲第一次凱旋回來,嫡妻就哭着求自己休了她,讓自己好心放她回娘家去。
滕雲當時心裏也不好過,直到被俘,被殺,他這個鐵将軍竟然沒有留下子嗣,沒有人接他的骨灰,沒有人為他守靈堂。
薛鈞良見他的表情,也知道滕雲對自己的話有感觸,以為自己的皇後在奉國也不好過。
聽說奉王心狠手辣性格乖戾,長主奉雲其實是得罪了奉洺,才被嫁了出來,而能得罪奉洺,原因很簡單,長主反對奉王和逐鹿侯的事情。
薛鈞良說了這麽多,仍然不見皇後有所表示,既然在奉國這麽苦,為什麽不開口留下來。偏生薛鈞良也是沒有臺階拉不下臉的人,後宮佳麗何止三千,缺他一個也不少。
薛鈞良道:“愛妃思鄉的心情孤可以理解,但是省親的事情也不會太快,東西還要張羅,愛妃怎麽也是薛國的皇後,省親總要有些排場。”
薛後陽和滕裳成親之後就再也沒有越钜的行為,而且天天早出晚歸。
皇後省親不能有半點差池,如果護送不力很可能引起兩國開戰,其實奉王的心思誰都明白,薛後陽要在準備省親事宜的同時,悄悄調兵回京師。
調兵又不是小事情,兵未動糧先行,這都是需要銀子的,而且還要暗中進行,不能讓奉王得到消息。
這一準備兩月餘就出去了,滕雲再沒見過滕裳一面。
出發的日期定了下來,滕雲就再也坐不住了。
滕雲一直怕身在薛國,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他這個醜娘娘忽然被醫好,在外人眼裏又得了寵幸,很多妃嫔都虎視眈眈的盯着雲鳳宮。
滕雲是能免麻煩就免麻煩,只是如今出發在即,他再也按捺不住了。
讓袖瑤請了滕裳進宮來,滕裳的身份好在是萬年侯的內子,進宮和皇後唠唠嗑也算情理之中。
仍然是請到茶室會客,只是這次滕雲沒坐在珠簾之內。
滕裳跪下請安,賜了座。
滕雲知道不能開口明說,但他不說有很可能是最後一面,能逃出去最好,逃不出去定然是死罪,無論是死在奉王手裏還是再次死在薛鈞良手裏。
“我雖然在深宮內院,卻也聽了不少忠義故事,常常聽到滕先生大名。”
滕裳初時還以為皇後娘娘是來勸降的,但是隐隐覺得很多話有些耳熟。
畢竟他和滕雲很多年沒見了,就算是滕雲回朝凱旋的那幾次,也是匆匆吃了接風宴又走了。
滕裳對滕雲的記憶還停留在那人小的時候。
滕裳道:“娘娘擡愛了。”
滕雲苦笑一聲,“今日天氣轉涼,騰先生多加衣罷。”
說着揮了揮手,示意袖瑤送客。
滕裳雖然知道這個奇怪的娘娘有些話不方便說沒說出來,但是不知道所指的到底是什麽,一想起來果真覺得很奇怪,皇後是奉國的長主,而自己是滕國人,沒有半點關系。
薛後陽前些日子也要自己和皇後保持距離,這倒非常奇怪。
薛鈞良聽着姜谕的回禀,若無其事的擱下朱筆,道:“你說皇後招滕裳來是什麽意思。”
姜谕道:“老奴愚鈍,猜不透娘娘的用意。”
“孤也猜不透。”
——
第二日一早,護送皇後省親的隊伍就要啓程了,薛王親自相送。
薛鈞良被人扶着上了垂帳的車辇,伸出手來扶滕雲上車,雖然也就是虛扶,但是能讓一國之君微微彎下腰低下頭,也算是無上的榮耀了。
車駕非常大,裏面設了軟座,很寬曠,別說兩個人,就算五六個人也綽綽有餘。
薛鈞良和滕雲坐在裏面都沒有話,薛鈞良合着眼睛,似乎在閉目養神。
車辇走的很穩,只是輕微的一搖一搖的,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車子忽然停了下來,外面傳來姜谕的聲音。
“陛下,十裏亭到了。”
薛鈞良這才睜開眼睛,剛一撩車簾,立馬有人打起簾子放好矮凳,請薛王下車。
車駕前不遠處跪着長亭的亭長和一堆驿官。
此時下了雪,地上鋪着白茫茫的積雪,雖然只是薄薄一層,卻讓十裏亭染上了幾分壯觀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