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期而遇
三個月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把正在路邊打電話的莊曼逼進23號街酒吧。
莊曼是名影娛樂頂級的經紀人,這些年在名影藝人的鑒別、培養、全方位包裝及市場推廣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管理能力。
名影的大股東是慕氏集團慕蘅,慕氏千金慕小雪畢業于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藝術攝影專業,回國後,參加了幾次專業性的攝影大賽,一直沒有什麽大的成就,正好這幾年國內的娛樂圈發展勢頭正猛,慕蘅便讓慕小雪進娛樂圈。
這慕小雪典型的白富美,不僅學歷高,長相出挑,還會唱歌,會跳舞,她在國外跳古典舞還拿過獎。就是這樣好的苗子,在有背景,有人脈,一切都是頂級配備的條件下,參加了幾場養成類的綜藝節目,卻一直不溫不火。
這讓愛女心切的慕蘅很是着急,慕小雪馬上22歲了,女孩子最大的資本就是年齡,現在十幾歲的藝人一抓一大把,等她過了這個年級,就沒有多少機會了。
三個月後,将會有一檔女團類海選的綜藝節目,最近這幾年女團的節目非常火爆,要是慕小雪能成為女團中的一員,那麽就她以後的路就好走多了。
為此慕蘅不顧名影的經紀人莊曼有多忙,硬是要黃知薇把把慕小雪塞進莊曼的手中。這讓老板黃知薇也很為難,莊曼手上的藝人本來就滿了,若是塞進去一個人,必然要抽出一個藝人。
以莊曼現在的能力,藝人自然是不願意離開她,這事要是弄不好會引起藝人和粉絲的不滿。
如此得罪人的事,像黃知薇這麽聰明的女人,自然不會親自出面調節。
于是會議上,黃知薇和秘書李斯演了一場老板和某位藝人粉絲撕逼的大戲,順勢就把這個問題丢給莊曼自己去解決。
“誰不知道這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莊曼心裏犯嘀咕。
眼前這些人的嘴臉,莊曼早就見怪不怪了,即使自己心裏跟明鏡似的,也得揣着明白裝糊塗,做這一行十幾年,什麽委屈沒受過,這點委屈她早就習慣了。
開完會莊曼仔細分析自己手上藝人的發展和前景,她決定把這幾年發展最好的藝人桃子,交給別的經紀人,她這樣的決定既是對藝人的負責,也是對其他經紀人的公平。
第二天的會議上,莊曼剛說完自己的決定。
坐在她旁邊的藝人桃子立刻起身,十分不滿的說道:“行啊!莊曼,過河拆橋啊!”
莊曼急忙起身拉住藝人桃子的手,說道:“桃子,你聽我說。”
Advertisement
莊曼還來不及解釋,藝人桃子就甩開她的手,一臉不屑的離開了會議室。
莊曼失望的看着藝人桃子離開,心想:“這麽多年了,我以為你能夠理解我的用心。”
藝人桃子是莊曼進公司接手的第一個藝人,莊曼和桃子的年齡差不多,她們一路相伴走來,彼此互相扶持着對方,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經紀人莊曼的能力成就了藝人桃子,藝人桃子的成名見證了莊曼的能力。
可是成功後的藝人桃子好像變了,莊曼有時候都無法理解她在想什麽,似乎莊曼今天所有的成就,不是因為莊曼自己努力付出得來的,而是因為藝人桃子的成名才帶來的。
莊曼記得那年她第一次進公司,藝人桃子也剛簽約,因為桃子是新人,又沒有什麽背景,稍微有點名氣的經紀人并不願意帶她這樣的新人,她只能等待公司給她的安排。
莊曼當時的處境和桃子是一樣的,她也是一個新人,稍微有點名氣的藝人,自然也看不上她這樣的經紀人,而新人便成了她最好的選擇。
藝人桃子站在牆角邊,手扶窗臺,一雙大眼睛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顯得有些失落。
不知道為什麽,莊曼看到桃子的第一眼,就對她有信心。
“你在看什麽?”莊曼走過去問道。
桃子回頭看了一眼旁邊這個身材矮小而又陌生的女人,漫不經心的說道:“沒看什麽。”
莊曼微微一笑,說道:“其實有烏雲的時候我們可以看的更高,萬道光芒的時候,光線刺眼,我們總是低着頭。”
這話似乎有點道理,桃子回頭,正眼看着眼前的人,問道:“你有什麽事嗎?”
莊曼依然微笑,說道:“你好桃子,我叫莊曼,公司新來的經紀人。”
“新來的……”桃子嘴唇微微蠕動,重複着這幾個字,沒有發出聲音,以她的聰明,她立馬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可是聽到“新”這個字眼,她顯然有些不滿,因為她并不想把自己随便交給一個沒有經驗的人手中,她略帶失望的眼神看了一眼莊曼,不失禮貌的一笑,說道:“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莊曼愣了一下,自然明白對方意思,可是并沒有放棄,就在兩人擦肩而過的一瞬間,莊曼說道:“從公司的公告欄中,我看到你還沒有經紀人,如果你願意,我想我們可以一起合作。”
桃子停下腳步,并沒有回頭,淡淡的說了一句:“我想我們還是等待公司的安排吧!”
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很明顯,桃子并不同意莊曼成為她的經紀人,她更期待公司的安排。
可是有時候,緣分這東西真的不好說,公司出通告的時候,莊曼最終還是成了為桃子的經紀人。
事實證明,莊曼是個非常負責人的經紀人,她思想積極,熱情開放,身上總是藏着一股子沖勁。不出三年,藝人桃子的名字已經在娛樂圈耳熟能詳。
這些年在她手上的藝人,經過她的指導和輔助,最後都能在娛樂圈有一席之地。
……
莊曼第一次見到慕小雪,就覺的她的性格太過于高冷,高冷到別人站在她面前,一句話也說不出,雖然像慕小雪這樣高學歷,業務能力又強的女孩,在娛樂圈十分稀缺,可是慕小雪這樣的性格會讓人覺得不好相處,很容易冷場。
與高冷相比,大家更喜歡柔和一點的女孩,比如說最近逐漸進入大衆視野的溫婉女孩張蓉瑄。聽聞這次花系少女的海選她也參加,若是慕小雪能和這樣的女孩一起成團,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慕小雪這樣的冰山美人,顯得與熙熙攘攘的娛樂圈有些格格不入。
這些年,娛樂圈的明星為了紅,可以說不擇手段,各種熱搜亂入,還有搞封建迷信的,真是為了紅拼了命。比起這些,經紀人莊曼更喜歡腳踏實地的做事,這也許就是她這些年一直口碑好的原因。
以莊曼對像慕小雪的了解,她身邊需要一個熱情活潑,而又能帶動氣氛的人,才會打開這種僵局,散發出她身上特有的魅力。
就像戀愛中的女孩一樣,總是時不時讓人看到她可愛溫柔的一面。
當然了,作為經紀人的莊曼,可不會給事業上升期的藝人找男朋友。不僅公司不答應,就連慕氏集團的慕蘅也不會放過她。
聽業界的朋友說,慕蘅因為老公出軌的事,對男性心存芥蒂,聽聞有一個海選類的節目請她去當評委,只請了一期就不敢再去請她了,因為每當有男性嘉賓出現,她總是不會給任何好臉色,把對方批評的體無完膚。
之前她公司的男員工因為她對于男性不公平的待遇鬧事,但被她用各種方式辭退了,現在留在她公司的男員工,都是被生活所迫,忍氣吞聲只幹活的人。而在她手上唯一活得有尊嚴的男性就是她們慕氏的管家葉鑫。
這個前任管家的兒子,從小陪着慕蘅一起長大,就像她的哥哥一樣,守護在她身邊,每當慕蘅遇到什麽難辦的事,葉鑫總會沖在最前面。
母親的行為舉止,在兒女身上會無限放大,這也許也就是慕小雪性格太過高冷的原因!
所以莊曼要找一個合作夥伴,慕小雪的合作夥伴,必須是個活潑開放的女孩。
可是在別的藝人看來,這個女孩更像是慕小雪的陪襯。
衆觀名影那麽多藝人,好像沒有一個合适的,就算慕家再有錢,別的藝人也不傻,誰願意拿自己一輩子的前程給慕家千金當陪襯。
作為一個陪襯,任何時候都不會有出彩的時候。
看來只能挖掘一個新人,畢竟新人能有這樣的機會也不錯。
莊曼一直沒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選,直到這場不期而遇的大雨把她逼近23號酒吧。
23號酒吧,莊曼還在抱怨天氣的反複無常,突然被一聲富有穿透力的聲音震驚到,莊曼擡頭,酒吧的表演區,一束燈光中,一個女子,明眸皓齒,面帶微笑,富有節奏的唱着當下最流行的那首古風歌曲。
這不正是她在網上沖浪時看到過的那個女孩嗎?如果讓她和慕小雪同臺,一動一靜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看她身高和慕小雪不相上下,臉型稍微比慕小雪圓潤一點,标準得鴨蛋臉,黑色的大波浪卷垂到胸前,有點古典的韻味美。
她身穿高腰休閑牛仔連體褲,腳穿小白鞋,伴随着音樂,唱的不慌不忙,腳下時不時幾個踩點的動作,雖然不夠專業,但無不顯示着她的舞臺表演能力。
她雖然唱的別人的歌,但她唱出了自己的風格,她在原本的古風歌曲中穿插了一些說唱的部分,顯得節奏感更加明快。
唱到高音時,衆人喝彩,她身體中爆發出的力量感,讓莊曼也為之一振。
一曲結束,燈光中的那個女孩,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飽滿的紅唇,微微一笑,露出兩只甜甜的酒窩,真是非常有辨識度的一張臉。
莊曼不自覺挂了電話,微微一笑,說道:“看來我要找的人就在這兒。”
唱完歌的女孩,走到吧臺前,老板給了她剛剛的演出費,還叮囑她明天下午繼續來,看來老板也很欣賞這個女孩。
女孩拿到錢,笑着點了點頭,說了聲謝謝,就向外面走去。
莊曼穿過人群,女孩已經從後門離開,腿長的女孩果然走路很快,莊曼向吧臺老板打聽到她的名字叫伊倩,便急忙追了出去。
雨還在下,只是沒有剛才那麽大,天色微暗,街上的人很少,伊倩走在路上,看到幾個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女孩,從一家冰淇淋店出來,她們手中一人拿着一個冰淇淋,邊吃邊說着什麽。
仔細一聽,原來是在讨論冰淇淋的味道,伊倩看着她們有說有笑的從自己眼前走過,是那麽輕松愉快,心中不由有些羨慕她們。
22歲的女孩,原來還可以讨論冰淇淋的味道,這個年齡的女孩子應該剛剛走出學院,還帶着一點青澀吧!
同樣的22歲,伊倩已經不記得自己什麽時候吃過冰淇淋了,從什麽時候開始,她的生活已經變成了白開水,她的話題焦點始終是:努力打拼,憑借着自己的能力掙錢養家,照顧生病的奶奶。
從15歲到22歲,伊倩經歷了人生成長的痛。
伊倩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伊倩從小和奶奶一起長大,聚少離多。
父母回家的次數從半年一次變成一年一次,到後來變成兩三年一次,再到後來只是偶爾打個電話。
15歲那年,當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高中,高興的等待着父母的祝賀時,卻等來了父母早已的離婚的消息。
曾幾何時奶奶善意的告訴伊倩,只要她好好學習,父母就會回來陪她,可是她期待的終究落空了,父母離她越來越遠。
父母離婚的打擊讓她內心的不安與憤怒無處去發洩。
缺少親情的陪伴,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她,厭學,逃課,打游戲。跟着一些不學無術的人學抽煙,喝酒,考試交白卷。
從一個學渣到學霸非常難,可是從一個學霸到學渣,竟然是這麽簡單。
她以這樣的無聲的反抗,來引起父母親對她的注意。
高一的那一年,伊倩的奶奶接二連三的接到學校的電話,她徹底慌了,她以死亡威脅伊倩的父母回家。
被逼回家的父母,徹底刷新伊倩對“父母”二字的認識。
父親帶着新歡,母親大着肚子,當他們出現在伊倩和奶奶面前時,伊倩的無力,奶奶的嘆息,父母親的麻木與推脫,這些複雜的情緒刺痛了伊倩的心,她無助的冷笑了一聲。
不久父母親便就各自匆匆離開。
他們終究是各自安好,抛棄了伊倩,抛棄了這個家。
伊倩站在門口,看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身影,多麽希望他們能牽一牽她的手,哪怕一次,也可以在讓她心中留下一道美好的回憶。
可是沒有,他們走的那麽絕情,在她15歲的回憶裏,面前總是出現一道冰冷的沒有盡頭的牆,多少個驚醒後的夜晚,伊倩總以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場噩夢。
奶奶心疼的看着孫女,從身後拍了拍她,說道:“傻孩子,好好學習,以後的路要靠你自己走。”
伊倩什麽也沒有說,她不知道要說點什麽,只是在她的心理上,“父母”這兩個字存在的意義似乎變的不是那麽重要。還好,這世上有一個愛她,疼她的奶奶。
奶奶樂觀開放堅韌的生活态度,也許是伊倩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奶奶喜歡唱曲,喜歡廣場舞,喜歡看電視。
奶奶為自己買的唯一的奢侈品就是她卧室裏那臺49寸的大彩電,因為屋子小的原因,挂在牆上顯得十分大。奶奶最喜歡看的是戲曲頻道和電視劇頻道,當然最重要的是央視一套每年的除夕夜的春節聯歡晚會。
奶奶經常說:“每年除夕夜和伊倩吃完餃子,躺在床上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是她感覺最幸福的時候。”
在別人眼裏奶奶只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女人,識字不多,普通話不标準,可是在伊倩眼裏。奶奶卻是她見過最厲害的人,這些年要不是奶奶,伊倩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