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甄貴妃不能随便給顧衡後院裏面塞人, 她沒有這個身份和立場,人家親爹媽都沒說什麽,你一個貴妃, 胡亂插手皇帝正經小舅子的後院, 這不是胡扯嗎?
但是管不了顧衡, 她卻能給陸惜添堵。
甄家原本就算是內務府一系,在內務府頗有根基,要不然也輪不到那位奉聖夫人做奶娘。
內務府說是聖上的家奴, 但是其中自成體系。就像是大戶人家, 家裏的家生子幾代之後就盤根錯節, 即便是主子, 對這些根基極深的家生子也得多客氣一點。在這個時代,奴婢雖說聽起來沒有什麽人權, 但是,你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這些奴婢, 若是真的将這些奴婢得罪了, 他們自然有辦法讓你不痛快。
當然,在皇家, 這樣的麻煩其實要小一些, 畢竟,皇家用得最多的奴婢是宮女太監,太監無後,宮女一般三十歲之後也會放出去。但是內務府之中,除了一部分的主管是太監,其他的官員卻是不同,他們一開始的時候,算是□□皇帝身邊比較親近的下人, 有的是親衛,有的是那等仆役管事,□□皇帝又不是一開始就稱帝的,一直到□□皇帝拿下了前朝的帝都,入主皇宮,這才開始使用太監宮女,在這之前,雖說已經稱王建制,但那會兒天下大亂,民間人丁不知道因為戰亂有了多少死傷,這個時候,将那等壯勞力閹割了做奴婢,那就真的是比較造孽了!
因此,一開始的時候,□□皇帝身邊就跟尋常大戶人家一般,用的就是尋常的奴仆。這些奴仆後來便被安排到了內務府,成為了第一代的內務府成員。
甄家按理說是進不了內務府的,不過他們從龍稍微晚了一點,又沒什麽出挑的人物,因此,只得幫着大軍搞點後勤,在這方面,甄家又不如薛家這樣積年的商家,因此論功行賞的時候,甄家的地位就很尴尬,說功勞大吧,也就是那樣,說小吧,還是有一些的。甄家也算是知機,走了幾個老親的門路,在內務府混了個不大不小的官職。
甄家幾代下來,在內務府那邊也有了不小的積累,如今出了個甄貴妃,就像是豪門貴族裏頭,家生子出身的丫頭直接給主子做了二房一般,內務府那邊巴結其他的娘娘,自然不如巴結甄家。畢竟,其他人多半看不起內務府,而唯有甄家才知道,內務府真正動員起來,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
內務府中,不少人投靠了甄家,甄貴妃對于後宮的控制,已經不再當年的皇後之下,甚至還更強一些,因為甄貴妃對于內務府私底下的勾當門清,這也讓她做事的時候,更容易切中要害。
作為公主,陸惜身邊伺候的人除了兩個是她從陸家帶出來的大丫鬟,其他的都是內務府安排的。
以前的時候,甄貴妃還覺得自己能夠拉攏陸惜,因此,陸惜身邊這些宮人對她還算是恭敬,但是,在發現陸惜居然倒向了東宮之後,甄貴妃倒是沒叫那些宮人對陸惜有什麽不敬,而是暗中傳遞了一些信號。
比如說,陸惜身邊的宮女,她們長得并不差,真要是長得一般的,也不會放到各宮的主子身邊伺候,而是會被安排到其他地方,宮裏頭需要耗費心思乃至力氣的活計多了去了,最苦逼的浣衣局也就罷了,其他一些衙門也都需要一些能幹安分的宮人做事,這些衙門不看中什麽容貌,關鍵要老實肯幹。
而能夠放到各宮主子身邊伺候的,怎麽着也得清秀一些,畢竟,這年頭,大家都是顏控,身邊伺候的宮女如果長得不好看,那麽,帶出去也丢面子!
而長得好看的人呢,往往很難認命,畢竟,美貌從來都是一項資本,不管是對男性還是對女性。而在這個時代,對于女性來說,別看大家對女性的要求是什麽德言容功,容貌似乎并不放在第一位,但實際上,你要是長得醜,誰樂意去看你的內在德行呢?
別說什麽那些丫頭宮女都有一副寧為窮□□,不做富人妾的想法。這其實是不可能的事情,放到後世,也多有一些年輕的女孩子只想走捷徑,給人做小三小四的。
這些宮女大多出身貧寒,可以說,她們早就窮怕了!因為貧窮,她們被賣到宮裏做宮女,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在見識了宮中的富貴之後,還有幾個願意回到曾經的貧苦生活之中的呢?尤其,宮女三十歲才能出宮,到這個年紀,嫁人也只能給人做填房,或者是嫁給那些老光棍。填房繼室是好當的嗎?三四十歲的男人,膝下早就有好幾個孩子了,大概年紀最大的都能成婚生子了,嫁過去之後,作為繼室後娘,那是真的難當。
Advertisement
至于嫁給那些老光棍,那就更叫人難以接受了!這等人要麽就是窮得叮當響,根本娶不起媳婦,要麽就是有些毛病,給這等人做媳婦,還不如給人做繼室填房呢!
因此,許多宮女出宮之後,寧可再次自賣自身,給大戶人家做教習,做嬷嬷,也不願意嫁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宮女的出路就很有限,要麽就是幹脆混成某個主子的心腹,說不定以後能夠靠着主子嫁個條件還算是不錯的人,或者是直接自梳,就一直留在宮中做嬷嬷!或者是努力攢錢,有了一定資本之後,就出宮立個女戶。至于返回家鄉嫁人這種事情,選擇的人是少之又少,女性在這個時代是真的各種沒有保障,真要是帶着錢回了家,只怕第一時間就被家人搜羅了過去。畢竟,從小就被家裏賣了,還能指望他們對自己有多少感情存在呢?
另外的出路,其實就是爬床!只要能侍寝,哪怕只是給一個不受寵的皇子侍寝,以後自己的地位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只要是做個侍妾,都比做尋常宮女要強!而給公主做宮女的,其實出路要多一些,跟着公主出宮做陪嫁宮女,在公主的安排下,許配給某個侍衛,或者是某個外院管事。當然,最好的出路自然是在公主不方便的時候,去伺候驸馬。
顧衡從小就生活在宮裏,雖說見過他的宮女太監并不多,但是顧衡在宮中名聲是真的不錯。他性子随和,許多事情自己能做的都自己做了,很少會對那些宮人頤指氣使,言辭舉止也是溫文爾雅,哪怕是對底層的粗使宮女,遇上了也都比較和氣,在這樣的情況下,顧衡在一衆宮人之中,其實名聲還是挺不錯的。
長得又好,性格也好,而且有錢有地位,這樣的金龜婿,誰不惦記呢?因此,甄貴妃不過是稍微鼓動了一番,比如說,長寧公主并非正經的宗室公主,在驸馬那裏未必能有多大面子,再吹一吹顧衡的財勢,加上顧衡本身的優點,一幫原本就處在青春期的宮女,好幾個都生了心思。
甄貴妃稍微挑動了一番之後就暫時收了手,畢竟,還沒正式成婚,先埋個引子可以,想要爆發開來,還是要再等一段時間再說。
甄貴妃做事很隐蔽,誰也沒發現她這點小動作。在見過一次陸惜之後,顧衡跟陸惜之間的信件往來多了不少。
一開始的時候陸惜總是報喜不報憂,到了後來,陸惜似乎放開了心思,便開始在信中訴說自己的一些日常瑣事,也會抱怨一下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說,她其實已經很想念祖母,對于宮中的生活也并不适應。宮中雖說極為富麗堂皇,生活也很是奢侈,但是,陸惜對于這樣的生活并不留戀。她本身并不是什麽對于物質要求非常高的性子,她更喜歡過那種比較清靜舒适的生活。而很顯然,在宮裏,她總是放不開,哪怕頂着一個公主的名頭,但是在陸惜看來,這裏畢竟不是自己的家。
因此,陸惜內心深處是真的盼着婚期早點到來,真正成婚之後,她就有自己的公主府,如此進可攻退可守,她不用被拘束在一個小地方,起碼可以到處走動一番。
顧衡一開始的時候跟陸惜通信,完全就當是自己認識了一個還算年輕的筆友,但是時間長了,他就覺得,陸惜這樣的女孩子其實也是比較可貴的,她雖說經歷了不少不如意之事,但是性子并不偏激,相反,她性格相對平和,另外,她總是心懷希望,可以說,陸惜是個樂觀主義者。
顧衡不喜歡跟那種性格壓抑,總是給人帶來各種負面情緒的人在一起,而陸惜顯然不是那種怨天尤人的性子,她看似溫婉的外表下,有一顆堅韌的心。
顧衡在認可了陸惜之後,在信件之中就有了更深入的交流,除了交流一些生活瑣事之外,顧衡還會給陸惜做一些小科普,陸惜對于這些顯然很感興趣。
陸惜根本沒有發現自個的那些宮女暗搓搓地想要在男女之事方面為她分憂,她沉浸在這樣的信件交流之中,幾乎是貪婪地吸收着那些在她看來非常新奇的知識,甚至,兩人還在信件裏頭讨論一些話題,陸惜并沒有經過系統的科學教育,但是她的一些想法也給了顧衡不少的啓發。有着太子幫忙從中牽線傳遞,他們又是聖上親自賜婚,自然算不得私相授受,因此,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到成婚之前。
而在兩人成婚之前,正好各地皇莊甘薯大豐收,聖上親自賜字德安,并加封顧衡為裕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