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含入V通知) 最舍不得的人……
蓉城電視臺播放起了一檔尋親節目,由最受大家喜愛的王嬌嬌女士主持。每晚黃金時間段19點準時播放。顧翰霖顯然沒有想到自家大哥在陰錯陽差之下這麽快被找到,他以為失蹤了快15年的人,想必要通過電視尋人這種特殊的途徑才能有一些眉目。畢竟前15年來一頭霧水,沒有一點眉目,哪知道卻被妹妹極為幸運地碰到了一個相似他的蘇澤翰。
原本,他是想靠着電視尋人的方式找到大哥顧翰深,也在跟約談第一天讓助理把定金大方地付給了電視臺,之後就簽下了合約。
如果他們違約的話,那得賠一大筆資金。顧翰霖從本質上來說,他就是一個商人。在商言商,他直到承諾的重要性,明知道大哥已經找到的情況下,還是讓電視臺如約播出了這檔尋親節目,一來不想賠償一大筆的違約金,而來趁機可以為自家的企業打打廣告,對外塑造成顧家的好形象,可謂是一石三鳥。
原本這檔尋親節目一開始播出,沒有經起任何大的波浪,風平浪靜地讓張臺長跟王嬌嬌以為收視率也就這樣了。哪知道随着後來的播出,收視率居然慢慢地高了起來。
每一期播放,讓蓉城的老百姓們都在猜測尋親的這個人是不是顧翰深?越猜越有了興趣,有了興趣以後,就每天乖乖地坐在電視機面前等候最新一期的節目。
從小是孤兒的,或者是中途成為孤兒的年輕人都在幻想自己就是顧家失蹤的豪門大少爺顧翰深。
當主持人明确地提起,失蹤的顧翰深那年的年齡只有12歲時,又碎了不少尋親的年輕人們的希望。
這檔尋親節目是低開高走,現在弄得全蓉城的人們都知道了顧家在找失蹤的顧翰深。遠在蓉城鄉下的曹大媽一家也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檔節目。
開始他們一家只是把它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随着節目組更深一步的播放,曹大媽慢慢地想起了15年前救的那名衣着華麗的少年,一看就知道他是有錢人家出來的孩子。
當王嬌嬌提起失蹤的顧翰深當時只有12歲時,曹阿姨忽然神情激動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她記得15年前那名被救的少爺看樣子也就只有12,13歲的模樣。趕緊撇下老公,去卧室尋找那枚藏在衣櫥下面的玉佩。
當初她給那少年換衣服的時候,就發現了挂在脖子上的那枚玉佩。玉佩通體翠綠,晶瑩剔透,一看就知道十分值錢。
就怪就怪那個時候的她財迷心竅,順手從那名昏迷不醒的少年手裏拿走了玉佩偷偷地藏了起來。
這麽多年過去了,曹阿姨的心态和當初不一樣了。以前覺得她反正救了人,拿點東西又怎麽樣了,就當時人家報答她的?後來,經過後期子女不斷的教育後,曹阿姨覺得既然救了人,就不能讓美玉蒙上灰塵,一定要把好事做到底。
所以在過去15年內,即使生活再貧困,曹阿姨咬咬牙齒堅持下去沒有把那枚玉佩賣掉。
她一直想要找到蘇澤翰,想要把玉佩還給他。可□□十年代的農村,交通不僅不便利,通訊方式也極不便利。
人一走,就什麽聯系方式都沒有。等到想要再次找到那個人時,卻發現十分困難,畢竟她連對方的名字都不知道,只記得一個那名少年的大概模樣,現在過去十五年了,想必連相貌都不是找人的依據了。
Advertisement
現在難得有這麽一檔尋親節目播放,曹阿姨就讓兒子帶着她去省城的電視臺,把這枚玉佩交到了相關的負責人手裏,并且囑咐他們一定要把玉佩還給當時那名受傷嚴重的少年。
顧翰霖從張臺長手裏接過玉佩的時候,就從他嘴裏提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藏在金絲框架後面的那樣眼前目光一片清冷。
握在手裏,顧翰霖仔仔細細地看了看,背面的玉佩上刻着一個小小的“顧”字,這的的确确是他大哥顧翰深遺失的那枚玉佩。
他們顧家祖上出了幾個當官的,當時請的雕刻師自然是那個時代最頂尖最好的,找了一塊最上好的翡翠雕刻成了一枚傳家的玉佩,像是當做了一種信念那樣傳了一代又一代,最後傳到了長子嫡孫的顧翰深手裏。
小時候,他特別羨慕大哥是家裏的長子。爸媽不僅極為看重作為長子的大哥,就連早逝爺爺奶奶也一樣,只要家裏有什麽好東西出現時,第一個人想到的就是大哥,其次是寶珠,最後才是排在中間的他。
包括了這枚他爸偷偷傳給大哥的玉佩,據說價值連城。幸好大哥是個十分顧及他人想法的人,有什麽好東西會第一時間分享給他跟寶珠,除了這枚傳到他手裏的玉佩。
畢竟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比如傳家寶……
顧翰霖看了幾眼家傳玉佩,習慣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框架眼鏡,目光冷淡。
也不過如此。他想。
一旁的張臺長喋喋不休:“顧先生,您看看這不是您家大哥丢失的玉佩。如果不是的話,那就還給我們節目組。”
隐約聽顧翰霖的助理提起過,失蹤的顧翰霖當時随身攜帶着一枚玉佩。
走出電視臺的大門,顧翰霖坐上汽車,助理拿起手裏的大哥大,為難地跟顧翰霖彙報:“小顧總,剛才林特助打電話過來,說是有一名姓蔣的男人找您,如果您不見他的話,會讓你後悔地。”
顧翰霖的瞳孔一下子被放大了不少,插在口袋裏的手緊緊的握住了那枚冰冷的玉佩。
幾秒後,他面無表情,語氣冷淡地打電話給林特助打算約見那位蔣先生。
雖然被認回了顧家,可蘇澤翰并沒有立刻搬離自已所住的南城小區。這裏有他跟妻子甜蜜溫馨的回憶,也是女兒從小長大的地方。他舍不得離開南城小區,尋思着找個時間找個地方和胡姨他們告別後,再搬去顧家跟親人們團聚。
蘇黎也一樣。
她現在一點都說不上來對老宅的喜歡。那麽大的房子,光是走來走去都要迷路了,而且周圍都是樹木,前後都沒有鄰居。一推門房門,入眼的都是滿山的樹木,以及清脆悅耳的鳥叫聲。住在老宅裏,仿佛與世隔絕,獨自綻放。
其實最主要的是,蘇黎舍不得離開胡梅。胡梅從小把她帶大,給予了除了蘇澤翰外的第一份親情,不是親奶奶更似親奶奶。
所以父女倆就在顧家住了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就回到了自己所住小區,打算找個時間和胡梅好好告別。
這天下午,天氣明媚,風和日麗。
胡梅帶着蘇黎坐車去市中心超市購物。坐公車的時候,胡梅望着窗外不斷流逝的風景,看着熟悉的馬路房子,忽然間鼻子酸了算。
她在這裏生活了50多年了,對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十分了解,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要離開這裏。
讓她下定決定離開這裏,離開華國,離開最可愛的小阿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遠在M國的兒子第一次打越洋電話,語氣哽咽地說需要她的幫助。
最終,胡梅的心軟了下來。去M國不是因為養老,也不是因為思念兒子跟孫子們,而是因為兒子需要她的幫助。
洋媳婦給孩子們整理完卧室,下樓梯的時候因為太過于勞累的關系一腳踩空了樓梯臺階,從二樓滾了下來,直接摔斷了腿。
傷筋動骨一百天,家裏的菲傭只有一個,面對三個孩子的調皮搗蛋,還有一日三餐的飲食照顧,直接崩潰撂擔子辭職不幹了。老婆住院,菲傭辭職的青年男人,面對兩個活潑好動,以及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這一刻完全是束手無策。
蘇黎敏銳地感覺到了胡梅有心事,她拉了拉胡梅的手,仰着小腦袋問:“胡奶奶,你是不是不高興啊?”
胡梅笑了笑。這一笑,讓她眼角的皺紋更深了幾分。
“小阿黎,如果有一天胡奶奶離開了你,你會……會不會舍不得我?”
如果說蓉城有什麽最讓她割舍不斷的,那就是眼前的小阿黎了。她從小一手帶大的小姑娘,付出了很多真摯的感情。
蘇黎不願意往壞的地方想,她拉住胡梅的手:“胡奶奶,你要是離開了我,我會哭三天三夜的。”
“不不不,我會哭很多天的。”
她不知道該用什麽的方式來表達出對胡梅的不舍得,想來想去的方式只有哭這一條了。胡梅最心疼她哭了。
果然,一聽到蘇黎會哭,胡梅就緊緊地抱住了她小小的身體,安慰她:“如果胡奶奶有一天離開了你,第一個舍不得人就是我了。”
等簽證辦下來,她再找個時間好好跟蘇澤翰說要離開這裏的事情。
到站後,胡梅帶着蘇黎下了公車,去了超市。
那是全蓉城開設的第一家超市,由H國的投資商開發引入,裏面有很多新鮮的瓜果蔬菜,以及種類繁多的生活必需品等等。對九十年代的人們來說,走到超市,仿佛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原來在同個地方可以買到這麽多東西,買菜買水果買米等等,相當地便利。
超市一向受白領們,以及人們的喜愛,每天車來車往,絡繹不絕。
相比較國外在30年代已經開始了第一家超市的經營,華國的超市引入開展得比較遲。九十年代初期的華國超市前期主要以全國各地擴展業務為主,直到九十年代末才進駐華東和華北。
今天是星期日,往來的人要比平時多出了一倍。
這是胡梅第一次來超市,仿佛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什麽都十分好奇。
原來這就是老姐妹的兒子說的超市,看起來真的挺氣派的。她對蘇黎豪氣萬分:“阿黎想吃什麽,想買什麽,随便挑,随便買,不要為胡奶奶省錢,今天胡奶奶請客。”
得了一筆“巨款”的蘇黎,苦着小小的包子臉答應了下來。
她正想用從叔叔姑姑們那裏得來的巨款給胡奶奶買東西,哪知道還沒有開口,就聽到胡奶奶豪氣萬分地說了一番請客的話。
買了一些蘇黎愛吃的水果後,胡梅帶着她去了零食區。
“阿黎,你要不要吃大白兔奶糖?”一邊挑選零食,胡梅一邊問不斷把小腦袋朝後看的蘇黎。
蘇黎的注意力被不遠處花花綠綠的補品區給吸引住了,她想起了最近的胡奶奶雙眼無神,疲憊萬分,就跑過去想要買一些營養品給她補補身體。
她邁開小短腿跑了過去,到了貨架後慢慢地挑選了起來,哪知道後面的擺物臺因為東西堆放得太多了,搖搖晃晃地即将掉落下來。
擺在最上面的一盒禮盒最終受力不夠,“啪”地一聲掉了下來。好巧不巧,掉落的方向正朝着正在挑選營養品的蘇黎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