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趣談:名人外號1 朱元璋:老子才死四……
鬼片給衆人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傷害,但系統卻很快樂。快樂到連夜制作了《鄉村老屍》的全息模拟游戲,建議嘴硬非說不怕的大家可以進去體驗一把。
衆人:……人與人之間最後的友善在哪裏?
系統:我又不是人,嘻嘻嘻。
雖然鬼片游戲大家不敢進去玩,但天災人禍這類的,衆人還是抽空進去體驗了一把。
很多人一輩子沒碰見過什麽地震泥石流之類的災害,對它們的危害沒有一個真切的認知。
在全息環境下體驗過後,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的防災知識太過淺薄,也就是上半輩子運氣好沒碰見,不然早沒命了。
這下子百姓們也不敢再掉以輕心,不少宗族村莊的族老村長都召集村民開會,把任務安排了下去。
以後閑着沒事就進去體驗一把,多學點應急的辦法。
“我之前進去看過,可以開那個什麽教學模式,教你怎麽躲避。比如這個強盜進村啊,那個教學模式就教咱們要往哪裏躲最安全,都是附近熟悉的地形,給我記牢了。”
老村長絮絮叨叨。
“還有那個小孩子落水怎麽救的,別再跟我說沒有試過,所以不确定急救辦法學得對不對了。天幕裏頭都有,你在裏頭給那些假的小孩做急救,多練練哈。”
村民們認真聽着,擔心自己記不住,還和周圍人商量着各自負責記一段,回去再對對。
還有些人發現了天幕有個備忘錄的功能,可以開錄音。等回頭反複聽錄音,不怕漏掉什麽。
天幕出現到現在才十來天,很多功能還沒有被大家摸透。好在以後時間還長,他們有的是機會慢慢研究。
百姓裏的聰明人其實也多得很。
有個村子裏就出了個腦子活泛的年輕人,和家人商量着道:
“天子好像已經定了咱們這邊開哪一年的模拟,我就想着,我們可以在模拟游戲裏頭種田啊!”
他家人奇怪地看向他:
“你在外頭種田還不嫌累呢?進天幕游戲還想種田?”
年輕人卻道:
“娘您想哪兒去了,我這不是看天子選的是明年嗎?反正是假的地,咱們就種不同的莊稼,到時候看一年下來哪個收成最好。等明年到了,家裏就多種這種莊稼。”
尋常年份他們都是估摸着種的,最後哪種收成多吃哪種。要是提前演練一遍,就能提前知道哪個收成會最好了。
這樣說不準明年還能存下點餘糧,到時候後年就算沒了那個模拟的幫忙,他們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他娘心動了,但還是有點猶豫:
“萬一真種下去,結果收成沒那麽多呢?”
年輕人想了想:
“那咱們就稍微多種一點收成好的,其他的少種點。咱家不是請人打了新農具嗎?可以多種點地了,等農具到手我就去再開兩畝荒地。”
靠着模拟游戲種地的這個方法,想到的人還不少,朝中的農事官第一個把自己的想法報了上去。
皇帝看完點點頭:
“利用模拟培育更高産的良種嗎?是個不錯的想法。”
雖然模拟游戲裏研究出來的良種帶不到現實中來,但它卻能給農業研究進行試錯,而且可以調整時間流速。
這樣的模拟培育非常适合用來積累經驗。
還有皇帝想着:
“天幕雖然說是根據留存下來的史料構建的虛拟游戲世界,但朕想着,它肯定也參考了現實中的情況。”
比如地形一類的,游戲裏的地形絕對是和當前現實99%相似的。說不定有些物種的分布也非常類似,總不能是天幕單純自己構建的吧?
既
然如此,就可以派人在游戲世界裏尋訪,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天幕提到過的作物。
“後世的高産種子不一定就完全是培育出來的,沒有優良的種子打底,直接培育太費勁了。多派點人在游戲裏的各處地區找找,看看其他人跡罕至的區域有沒有高産良種。”
史料記載,宋朝高産的占城稻是在唐末五代時期,由中南半島傳入福建的。
此稻具有生長期短的優勢,且原産地居民其實也沒怎麽培育過它。不少朝代完全可以提前過去找找,看能不能提前把良種弄過來。
雖然這樣的稻米種多了對土地肥力會産生影響,不過古代早就有了堆肥技術。且古代稻種消耗土地的能力遠沒有後世的高産作物那麽誇張,占城稻完全有推廣的潛力。
除了稻米之外,各地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好東西。
始皇打着百越的算盤,便命人進入全息世界後往百越地區探索。
仗着游戲裏可以随便死亡和重置進度,他想摸清楚百越區域都有多少好東西。
百越人不一定清楚那些東西對中原來說非常有用,等到和他們做生意的時候就可以想辦法壓價,多換一些回來。
而且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得先搞清楚百越最缺的是什麽。這樣才好引得他們心動之下選擇貿易合作,而不是武力抵抗。
全息模拟游戲快被大家玩出花來了,但這正是系統想要的。
等到全世界所有區域的模拟地圖都做出來了,大家甚至都不用局限在華夏本土,還可以去探索外頭有什麽好東西。
就連礦藏,說不定都能找到。
畢竟系統雖然沒辦法模拟出地底礦藏,卻可以百分百還原當地的水土情況。
有經驗的尋礦人過來一看,就能分析出這底下是不是大概率有礦。到時候再派人從現實中觸發,前往當地進行挖掘就行。
衆人對地圖的探索熱情高漲,直接導致這天晚上的農業頻道節目也聽得心不在焉。
好在系統早有預料,子鼠主持人就幹脆播放後世制作的農業紀錄片,時不時搭配講解。都是一些種田的基礎幹貨,大家想聽就聽,聽不進去也可以有空再看。
皇帝們自己用不着聽這個,讓農事官去認真看節目,自己回去繼續研究全息游戲了。
有過一輪看天幕的經驗,皇帝們已經找出了适合自己的觀看模式。
有些頻道不用太認真看,讓相關官員注意就行。第二天拿做好的筆記過來給他們過目,有重要的問題再進行商讨。
有的頻道是以娛樂為主的,倒是可以看看。處理了一天的朝政,睡前看點樂子放松精神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實話,本朝的歌舞表演之類他們早就看膩了。那些休閑玩具呢,也不是太想玩。
要是不看天幕,大晚上的也做不了別的事情。除了少數皇帝喜歡點燈熬夜批奏折,大部分人晚上還是選擇去溫柔鄉裏放松的。
現在不想去後宮的話,就可以自己看天幕。想去後宮的,可以和美人一起看天幕。
生過崽、日子過得舒坦的美人們:那您還是別來了,我想自己一個人看天幕。
就算有人陪,也是讓我崽陪我。
看個天幕放松還要順便伺候皇帝,這可真是太煩人了。
可惜大部分皇帝沒有這個自覺,所以一月十二這日,不少皇帝都想起了被自己冷落小半個月的美人們。他們高高興興地決定今晚進後宮,到時候和美人一起看娛樂頻道的節目。
娛樂頻道應該沒有太多要緊的消息,就算有也可以等第二天上朝再集中讨論。
連續十天所有朝臣大晚上聚在一起開會,別說不想加班的朝臣了,皇帝自己也受不了。
誰想大晚上還和一
群臣子待在一塊兒啊?
至少朱厚照他爹朱祐樘是不想的。
所以這晚朱祐樘就去找皇後了,還叫上了年紀小的兒子一起。全家人熱熱鬧鬧看娛樂節目,也算是家庭聚會了。
朱祐樘沒有後宮,一生只有皇後一人,活下來的兒子也只有朱厚照這一個。哪怕這孩子總是做出不靠譜的事情,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不知道為什麽,朱祐樘今天有點點不妙的預感,總覺得另一個位面的朱厚照要闖禍。
那邊的他管不住,只好叫上愛妻一起管着眼前的兒子了。
年幼的朱厚照在位子上坐不住,折騰來折騰去。直到天幕上節目開始播放,他才老實下來,安安靜靜看天幕。
朱祐樘:……看着照兒這個樣子,朕心裏不祥的預感越發嚴重了。
天幕中出現了熟悉的主持人,依然是那位雖然長相俊朗氣度斐然、但是有個難聽的名字和一肚子壞水的說書先生。
醜牛微微一笑,輕拍驚堂木:
【諸位,又見面了。】
始皇一手批奏折,一手翻書簡。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頭都不擡一個。
什麽娛樂頻道的節目?完全不影響他處理朝政,放着當個背景音就行。如果有講到劉徹和李世民的笑話,他再停下來仔細聽聽。
娛樂時間還要加班的人不多,一邊加班一邊聽笑話的就更少了。
扶蘇在旁邊看得嘴角直抽,心說之前十天播放天幕節目的時候父皇沒批奏折,別是憋壞了吧?
正常人和工作狂是沒有辦法互相理解的,但作為兒子,扶蘇不得不過去幫忙。好歹讓父親早點從朝政裏解脫出來,可以安心看節目放松。
然後他就被始皇嫌棄地揮開了:
“不用你添亂,朕自己可以。”
明明是去幫忙卻被當成搗亂的扶蘇:……
行吧,您高興就好。
說書人也不在乎大家有沒有認真聽節目,自顧自往下說道:
【今天的節目有兩個,趣味雜談和歷史故事。就是上次說詩詞文章混搭的節目,和說韓惠王一人坑四國的那個節目。】
朱厚照十分失望:
“今天不講八卦,也不采訪名人嗎?”
說書人微笑着反問:
【專題頻道的時候八卦還沒聽夠?我這裏暫時沒有比那個更勁爆的八卦了,下回搜集到了再給你們說。】
至于名人訪談,說書人覺得光趣味雜談就能講滿今天的時長了,估計沒空采訪誰。也就能擠出點時間,來把大秦拉拉隊長齊王建說一聲。
言歸正傳,說書人直接進入正題。
【今天趣味雜談的主題是:名人外號。】
外號這個大家也都不陌生了,之前就從天幕這邊知道過一些。
比如響當當的“叫門天子”,實在是讓人記憶猶新。還有龍鳳豬三位,也是非常的搶眼。
現在看來,擁有外號的人還不少呢,就是不知道又有那些倒黴鬼遭殃了。
朱厚照重新高興起來:
“這個好這個好,不知道我有沒有什麽有趣的外號,要是好聽點的就更好了。”
今天英國公沒進宮來。
他被朝臣們聯手勸下了,說娛樂頻道沒什麽好開會的。大家不如各自回家去看,明天早朝再商讨。
可見群臣也不想開會,只有英國公這一個認真嚴肅的人想加班。但他終究拗不過全朝堂,還是選擇了退讓。
沒了英國公盯着,朱厚照徹底自我放飛了。
說書人和他簡直是一拍即合,狼狽為奸。
當即表示:
【既然是說名人的外號,那我們不如弄一些花樣出來。光講有什
麽意思?來玩點小游戲吧。】
說着拿出了一個不透明的箱子,當着衆人的面把寫有朝代名字的小球挨個丢進去。
【等會兒我會從箱子裏拿球,拿到哪個就先說哪個朝代。】
如果只是這點創新的話,好像也沒什麽?
大家正這麽想着,說書人已經抽出了第一個幸運兒——明朝。
朱厚照笑出鵝叫聲:
“鵝鵝鵝鵝,快說說我爹有什麽外號,我已經等不及了。”
這熊孩子。
客服覺得這句話有必要給朱祐樘本人聽聽。
朱祐樘聽完:???
朱祐樘把身邊的兒子拉過來,打了一下屁股。
小朱厚照一臉委屈:
“爹,你打我幹什麽?”
朱祐樘冷哼:
“你欠打,我就是在你小時候打你打少了,才把你養出這個性子。”
張皇後看不下去了,一把摟過兒子:
“你有氣沖那個照兒撒去,不許動我兒子!”
她就剩這一個兒子了,可不能被打壞了。
朱祐樘:……
看來兒子被寵壞,也不是他一人的問題。
說書人把寫着明朝的小球放到另一個透明的箱子裏,以免弄混,然後正式開講。
【明朝的外號還挺多的,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廟號和谥號的玩梗。接下來我會出一些選擇題和填空題,答對有獎。】
【大家可以按下搶答鍵後說出答案,天幕會自動将第一個按鍵之人的回答共享出來。】
說書人沒給大家太多的反應時間,很快就放出了第一道題。
第一題是個開胃菜,答案很簡單。說書人一邊念題幹,另一邊文字就同步出現在天幕之上。
【第一題,有一位明朝皇帝的外號叫做“明丐祖”,請問他具體是誰?
選項甲:朱……】
題目還沒出完,朱厚照立刻搶答:
“是我大明太祖!”
因為朱厚照按搶答按鈕按得太快了,他的聲音成功在所有位面、所有人的天幕裏被同步了出來。
朱元璋:…………
朱祐樘:…………
大明其他皇帝:…………
光聽這個回答,很明顯答題者就是明朝人。作為明朝人,居然敢回答這個問題,也是夠不怕死的。
雖然朱元璋自己從來不回避他當過乞丐這件事,但人家不回避是人家的氣量,你自己當着太祖的面講真不怕被收拾啊?!
朱厚照還真不怕。
哪怕看到天幕上展示出了回答者的身份“明武宗朱厚照”,他也不以為意。
不僅不在意,還有心情嘀咕:
“明武宗,這個廟號怎麽感覺是在內涵我?表面誇我武宗,其實是想罵我文治不行吧?”
哼,這群朝臣果然不老實。
說書人可不管他們大明內部的暗流湧動,他輕輕鼓掌:
【回答正确,獎勵你一個朱元璋的木雕紀念品,希望你繼續加油答題。】
說着說書人取出那個紀念木雕給衆人展示。
木雕不知道是誰雕刻的,非常惡趣味。完美還原了朱元璋本人的相貌不算,雕的還是個穿着皇帝服飾拿着個破碗的他,美其名曰對着破碗憶苦思甜。
朱元璋的臉扭曲了。
這種木雕他們居然要送去給朱厚照那不靠譜的小子?以後不會被當成太祖遺物送去太廟裏供奉吧?
其實朱元璋想岔了,朱厚照才不會拿去供奉,他肯定是留在身邊時時欣賞啊鵝鵝鵝鵝。
但是英國公不會允許他這麽亵渎太祖雕像的,所以最後大概
率還是會被迎入太廟。可能還得和太祖的牌位放在一起,時常祭拜。
所以說,臣子的性格太板正也不好。
朱厚照想到這裏就摩拳擦掌:
“我得多回答幾個問題,争取湊出一整套的大明皇帝木雕來。”
大明天子們:不!你不要過來!
然而說書人給的獎勵還沒完:
【因為明武宗問題回答正确了,獎勵他日後進入元末背景的全息游戲時,除了以第四天災身穿出場之外,也可以體驗朱元璋的身份。】
朱元璋:???老子拒絕!!!
客服安撫道:全息游戲都是單人游戲,沒人會看到他用您的身份做什麽的。而且游戲內不含娶妻生子之類的玩法,只能搞事業。您就讓後世子孫感受一下穿成您打天下是個什麽體驗呗,明武宗還挺崇拜您的。
朱厚照:就是就是!
隔壁李世民都因為全位面救火隊長的身份,可以在游戲裏随便穿成劉禪趙構等一堆人了。他不指望自己有這個待遇,能穿成太祖和太宗過過瘾就行。
朱元璋這才不情不願地答應了。
他反複叮囑客服,一定要轉告朱厚照不許用他的身份幹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哪怕單機游戲別人看不到,也不可以。
朱厚照則表示:
“我才沒那麽閑,我就想打仗,嘿嘿。”
元末的話,還有個太宗可以穿。後頭的皇帝在那個時候都沒出生,估計是穿不了了。
可惜了,目前非王朝末年的全息模拟只向對應位面開放。
不過明末還有個崇祯,也可以争取一下。
不知道天幕會不會開放其他時代的全息游戲,只有王朝末年的話,不夠他玩啊。
漢武位面。
劉徹也想體驗穿成朱元璋的感受啊!
“乞丐皇帝,好神奇,不知道他怎麽做到的。朕要是穿成他,不知能否和他一樣成功開國。”
劉徹心馳神往,可惜他之前沒搶到答題權。
本來因為是明朝的外號,他都不抱希望能回答對了。結果第一個問題是送分題,連他都知道“丐”肯定是朱元璋這個當過乞丐的皇帝。
奈何手速慢了一點點!可惡!
劉徹很快安慰好了自己:
“不能扮演朱元璋就算了,朕以第四天災的身份進去圍觀。等回頭到大漢這一輪的時候,朕一定要搶到高祖的題目獎勵。”
巧了,劉邦也是這麽想的。
“可不能給別人拿到扮演朕的權限,你們快幫朕想想,朕有什麽外號沒有。”
可惜身邊陪着的是戚夫人,戚夫人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
劉邦:這下完了,早知道今天就和之前一樣,召集群臣開會加班了。
天幕上,說書人通過系統通道把木雕給朱厚照送了過去。
緊接着開啓了第二個問題:
【第二題,明攝宗是哪一位的外號?】
這次說書人沒有着急給選項,反而提醒了一句:
【這個題目如果沒有人能夠回答出來的話,我才會提供選項,把它變成選擇題。不過選擇題的獎勵會少很多,因為這是可以蒙對的。】
明朝衆人雖然很心動那個豐厚版的獎勵,但問題是,他們真的答不上來啊!
明攝宗?攝是什麽意思?攝政嗎?
正經皇帝肯定用不着攝政,那就是說的把持朝政的皇室親王了?總不能是攝政的太後吧?
大家的思維還是不夠大膽,想來想去也沒有超脫這兩重身份。
有清朝的人搶答說是朱高熾,因為在他們的印象裏大明沒有出過攝政王。倒是朱高熾,監國監了不少年,
勉強能貼上。
還有人回答是朱高熾的張皇後,這位在兒子朱瞻基去世之後,作為太皇太後把大明江山維持得不錯。
雖然她自己沒有把持朝政,也沒搞垂簾聽政什麽的,而是交給輔政大臣管理。但她實際上是攝了政的,還被後世譽為“女中仁傑”。
如果這個外號是褒義的話,那她顯然能夠配得上這個稱號。
可惜這個答案也不對。
由于正确答案一直被答沒出,所以不斷有人進行搶答。回答被一一公布出來,卻每次都只得到了說書人的搖頭否定。
有人就另辟蹊徑:
“不會是太監王振吧?就叫門天子那個最信任的大太監。或者在明朝末年把持朝政的那個,魏忠賢?”
朱元璋:???!!!
這答案聽得朱元璋血壓噌地就上來了。
“老子不是立過太監不得幹政的鐵律?這兩個閹豎怎麽回事?還給老子攝政了?!”
朱元璋氣得頭昏眼花,當場就想去看看他立的那個“內臣不得幹預政事,犯者斬”的鐵牌還在不在宮門上挂着。
馬皇後嘆了口氣,提醒道:
“你現在去,那鐵牌肯定還在,要看也得看後世的鐵牌在不在。”
朱元璋:……是個道理,但是很紮心。
更紮心的是客服告訴他:太祖您不用看啦,我直接告訴您吧。鐵牌是叫門天子那會兒被王振摘掉的,就是您死後四十來年的事情。
四十年???才四十年就被摘了???
朱元璋暴跳如雷:
“朱棣你給老子滾進宮來!看看你的曾孫都幹了什麽好事!!!”
然而朱棣在宮外待着一時半會兒進不來,又有馬皇後幫忙勸說平息怒火,所以朱棣終究還是躲過了這場無妄之災。
朱元璋艱難地冷靜了下來,決定聽一聽這個“攝宗”到底何許人也。監國太子不是,太皇太後不是,奸宦太監也不是,真是太神秘了。
說書人看大家答不上,終于給出了選項:
【甲:朱祁鎮生母孫太後。
乙:懿文太子朱标。
丙:內閣首輔張居正。
丁:內閣首輔嚴嵩。】
四位當事人:……
孫太後一臉震撼,她這種水平居然也能算是攝過政的嗎?攝政的門檻是不是有一點過低了?
朱标和張居正則是一臉懵逼。
朱标覺得自己應該進不了候選,他壓根就沒機會攝政啊。
他爹到死都大權在握,不然哪來的洪武大逃殺?總不能連太子監國都能算是攝政吧?
張居正倒是記得天幕曾經預言過,他以後會因為新帝年幼,暫時主持一切軍政大事。
但他對這一點實在是沒什麽實感。畢竟如今的他還只是嘉靖位面一個普普通通的舉人,過幾年才能考上進士。
而嚴嵩,則是嘉靖位面如日中天的權臣,已經開始逐漸顯露他的奸臣本性了。
他看着天幕上的選項,挑了挑眉什麽都沒說。
朱元璋的目光從四個選項中一一略過。
孫太後,有點印象。好像之前在新聞頻道作為犯罪嫌疑人露過臉,似乎是想幫她兒子朱祁鎮複位來着。
她沒什麽本事,應該不是她。
接下來的标兒肯定不是,标兒死得早,壓根沒機會攝政。
那就只剩兩個了,而且也不知道這個稱號到底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
朱元璋揉揉太陽穴,定睛往下一看——
一個是內閣首輔。
另一個還是內閣首輔。
朱元璋:……
淦!還有完沒完?防備了太監還要防
備權臣是吧?!
這個內閣是什麽東西?誰設立的?首輔為什麽權利這麽大?!
最近正在琢磨着廢除丞相制的朱元璋感覺很不妙,他不會廢了個寂寞吧?莫非後世兒孫又搞了個新的丞相出來?
所以“明攝宗”到底是不是個好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