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教育:對話文學4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在所有人沉默無言的幾秒鐘後,還是見多識廣的巳蛇老師端得住,若無其事地改變了口風。
【原來是歐陽先生的答案,看來是評分出現了問題。這道題設計得不好,标準答案也不夠精準。】
【時間不早了,我們繼續介紹接下來的三位散文家吧。】
說着把差生公示給去掉了,PPT切換到了下一張,剛剛那些仿佛都沒發生。
大家:……
這也行?教育頻道的主持人臉皮夠厚的。
【接下來的三位散文家可以一起介紹,因為他們是一家人。】
一家人?!
一家出三個流傳千古的散文家,厲害啊!
北宋之前的人都驚呆了,這一家子風水也太好了,全家文豪,他們做夢都不敢想這種美事。
PPT放出了三個人的介紹。
【蘇洵,字明允,北宋人士。啓蒙書籍《三字經》中有句“二十七,始發憤”,說的就是這位大器晚成的文人。】
【蘇轍,字子由,蘇洵的第三子。與父親、二哥并稱為“三蘇”。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1
【蘇轼,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他是蘇洵的第二子,歐陽修的學生,王安石的政敵,可以說八大家裏一大半都和他有關系。】
先不提蘇轼在八大家裏的硬關系。
Advertisement
劉徹:是那個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蘇轼嗎?
曹操:是那個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蘇轼嗎?
李世民:是那個老夫……
朱元璋:是那個……
朱棣:是……
蘇轼:…………
你們怎麽還記得這句啊摔!
“啊,所以蘇東坡就是蘇轼,我說呢,感覺之前見過。”
之前詩詞串燒介紹蘇轼時,號東坡居士這一點不太顯眼,不少人看了一眼就忽略了,之前才覺得眼熟。
巳蛇老師繼續介紹,給足了蘇轼這個大宋文壇全民偶像的排面。
【蘇轼的個人才能非常全面——
善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善詞,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善文章,與歐陽修并稱“歐蘇”;
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
善文人畫,尤其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2
這一連串的“善”下來,學渣羨慕哭了。
這家夥也太誇張了點吧?有什麽是他不擅長的嗎?!
蘇轼:有的,不擅長做官。
【蘇洵和蘇轍的文章在課本裏不多見,所以考點也相對較少。】
學渣們聽到這裏悄悄松了口氣。
他們這口氣松早了。
【但是蘇轼就不一樣了,蘇轼全身都是考點。他寫的詩要背,他寫的文章要背,他寫的詞更更要背。】
學渣們:……殺了我吧!
看着天幕裏羅列出的一大串一大串的作品,大家眼前一黑。
詩和文章稍微少一點,雖然蘇轼是以散文家被選入本次語文課題的,但蘇轼的考點裏其實大篇幅是各種詞。
有婉約的,有豪放的。哪怕一個個都朗朗上口,然而對學渣來說,好背的和難背的都一樣難背。
蘇轼看着天幕上那一堆的必背詩詞文章,忽然覺得舒服了。
被天幕反複紮心了這麽久,風評還被害了一遍又一遍,他總算有機會出口惡氣了。
即便出氣對象不是天幕主持人,而是其他無辜學渣,可誰管呢?能出氣就行
了,只要不是他一個人遭罪,他就覺得很快樂。
來啊,互相傷害啊。
不過主持人吹捧他半天,公布了考點,居然沒有提的逸聞趣事,這讓蘇轼覺得很不踏實。
按照天幕這群人的惡劣性格,不可能放過他的。現在不說,一定是有更大坑的等着他。
天幕中的巳蛇老師慢條斯理地喝着枸杞水,大約等待了幾分鐘。确定學渣們已經深刻領會到了被蘇東坡支配的恐懼之後,終于落下最後一刀了。
【唐宋八大家都介紹完了,接下來還剩一點時間,老師就來給你們講講東坡居士的故事。】
蘇轼:果然!
蘇轼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祈禱自己的黑歷史別被翻出來。
巳蛇老師确實沒怎麽翻他的黑歷史,因為巳蛇老師講的都是野史故事,比黑歷史還有趣。
【關于蘇轼的故事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後人編纂的。雖然不保真,但是很有趣。反正我們這是閑聊,就随便說說,大家也不要當真。】
蘇轼的表情僵住了。
這這這,還不如講他的黑歷史呢。
編纂的故事肯定特別離譜,就像那個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他寫的一樣。來一個就夠糟糕的了,居然還有更多。
【首先,我們講講蘇轼和他的政敵王安石的野史故事。】
王安石:……
這裏怎麽還有我的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據說有一天蘇轼去王安石家裏做客,看到書桌上有一首寫到一半的詩作:[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這句詩寫的是菊花花瓣落了滿地,但當時正是秋天,蘇轼覺得王安石在亂寫,秋天哪有菊花會凋謝?于是提筆補上了兩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用來嘲諷王安石。】3
蘇轼有了不好的預感。
這個故事很不妙啊,他不會成為故事裏的醜角吧?
果然:
【王安石發現了蘇轼補的這句詩,決定把蘇轼貶去黃州。因為黃州的菊花會在秋天凋謝,到時候蘇轼就知道到底是誰錯了。
後來蘇轼果真在黃州看到了凋謝的秋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蘇轼:……為了證明菊花真的會凋謝就把人貶官?這什麽離譜故事?
王安石:……我和蘇轼是政敵,我怎麽可能随便讓他進我家?
歐陽修:……和介甫發生菊花争執的不是老夫嗎?怎麽變成了子瞻?
天幕補充道:
【這個故事是馮夢龍在《警世通言》裏寫的,這本書屬于小說話本,裏面的內容當不得真。
歷史上和王安石針對菊花發生争端的是歐陽修,但兩人并沒有發生自行續詩、貶官等一系列後續。
當時王安石直接就解釋了,他說:《離騷》裏面有一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餐秋菊之落英”,寫的就是秋菊凋謝,難道你沒讀過《離騷》嗎?】4
歐陽修:…………
明明是在說他學生的故事,為什麽最後被扒出黑歷史的會是他?這也太倒黴了吧!
蘇轼悄悄松了口氣。
雖然這樣有點對不起恩師,但是他自己摘出去了啊。
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不過蘇轼很快就快樂不起來了,因為第一個故事有歐陽修墊背,不代表後頭的第二個第三個也有。
【第二個故事,就是之前講的,歐陽修因為懷疑某篇文章是自己的學生所作,為避嫌給了個第二名。
這故事裏得到第二名的學生就是蘇轼,實際上不僅蘇轼,他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也都是歐陽修的門生,當時蘇家一門三進士,風光無限。】
衆人恍然,原
來說的是這位。
因為第二個故事講過了,巳蛇老師就只是簡單地提了一句,很快進入第三個故事。
【第三個故事,是蘇轼和他的弟弟蘇轍之間發生的。
據說蘇轼當官一直得罪人,不斷地遭到貶谪。而他弟弟蘇轍與哥哥關系好,為了撈哥哥只能拼命升官,成為哥哥的後盾。
到最後蘇轍一路升到了宰相,升無可升,再這麽下去不是坐龍椅就是上龍床了。】
蘇轍:???!!!
救命!什麽東西?!是誰在胡亂造謠?!
巳蛇老師大喘氣補上了最後一句:
【于是蘇轍選擇了辭官。】
蘇轍:…………
蘇轼:對不起,雖然很不應該,但是哈哈哈哈哈!
上次那個老夫聊發少年狂,他弟弟就笑話過他,這次終于輪到他笑話回來了。
神宗時期年輕版的蘇轍當然不知道這個故事裏有多少是假的,他們如今才剛剛步入官場沒多久呢。
但是哲宗時期年老版的蘇轍卻很清楚,自己壓根沒當上過宰相,也不是為了撈哥哥才努力升官的。
老年蘇轍:主持人你最好盡快辟謠,不然老夫一定會寫文章罵你的。
年輕時候的蘇轍脾氣可比他哥哥蘇轼還要暴躁,如今雖然經過官場打磨已經圓滑了很多,但是生氣起來還是可以找一找初心的。
巳蛇老師沒打算喜提一篇針對性散文,所以選擇了從心。
【以上這個故事七分杜撰,三分真實。】
劉徹突然興奮:
“真實在哪裏?上龍床嗎?”
【……真實在蘇轍确實多次撈哥哥,而且後來也當真一路升官了。】
劉徹失望不已:“沒意思。”
【既然提到了這裏,那麽我們就來仔細聊聊蘇轍這個暴躁小夥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為什麽會買不起房,還需要哥哥接濟。】
青年蘇轍:……我以後混得這麽慘的嗎?
【剛開始是蘇轍在參加制科考試的時候言辭激烈,得罪了皇帝宋仁宗。所幸仁宗主動出現打圓場,不願開以言獲罪的口子。
于是蘇轍幸免于難,只是得了個下等的考評,只能留在京城照顧父親。】
由此可見,蘇轍其實得罪人的本事一點不比他哥差。
只不過他哥沒能耐撈他,所以沒出現過“蘇轼撈弟弟”的故事。
【等到宋神宗繼位,王安石開啓變法之後,蘇轍和蘇轼都反對變法,于是一同遭到貶谪。
在這個時期,烏臺詩案爆發,蘇轼被彈劾譏諷朝政,遭到抓捕。當時蘇轍提前得到消息想要提醒哥哥,奈何晚了一步。
蘇轼被抓時還喊過一句:“子由,以妻子累爾!”意思是我的妻兒以後都交給你照顧了。】
年老蘇轍:……
是的,蘇轍想起這件事就想罵人,他哥真的太不靠譜了!
【哥哥被抓,眼看着就要沒命,蘇轍便向皇帝哭訴。說自己就哥哥這一個親人了,相依為命,沒了哥哥沒法活。
他願意用官位換哥哥的性命,只要陛下肯放過他哥哥,以後他們兄弟絕對“洗心改過,粉骨報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後已”。】5
【但是皇帝沒同意,最後是王安石和蘇轼的一衆好友齊齊替蘇轼求情,才保下他一命。
事後蘇轼和所有為他求過情的人都遭到了貶谪,蘇轍也不例外。
王安石除外,畢竟他是神宗皇帝的心腹愛臣。】
王安石:不知道是不是我有問題,總覺得這話聽起來不太清白。
可惡,一定是之前的娛樂頻道腐蝕了他!
【接下來就是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上
位。由于朝政被高太皇太後把持,新黨被貶黜、舊黨起複,蘇轍有了一展才能的機會。從此以後蘇轍平步青雲,官越當越大。】
【但是他哥哥蘇轼呢,剛開始還起複過。後來因為把舊黨也一起得罪了,重新開始了貶官之旅。
蘇轍曾經接連上書想要撈哥哥,但是沒成功。于是他也祈求調取外地為官,同樣沒有被批準。】
青年蘇轼感動極了:
“子由,原來你對我這個兄長感情這麽深的嗎?”
蘇轍嫌棄地推開了他:
“少來,你還是好好管管自己的嘴巴和手,少寫點得罪人的東西吧。”
現在烏臺詩案還沒發生,他哥可別再作死了。
【蘇轼在高太皇太後執政時期被起複,裏面到底有沒有蘇轍的幫忙不得而知。
不過根據後續蘇轍的表現,應該是出了力的。畢竟舊黨那麽多,蘇轼說不準早就被太皇太後忘記了。】
蘇轼非常自信:
“那時肯定是子由幫了我,子由最敬愛我了。”
蘇轍:呵呵。
【等到宋哲宗親政,新黨重新被啓用,舊黨再次遭到罷黜。
這時,辛辛苦苦只爬到了副宰相位置的蘇轍就和哥哥一起被貶官了。
此後一直到上書致仕也不曾起複,自然就沒了撈哥哥的能力。】
蘇轼十分遺憾:
“可惜,不能繼續依靠子由了。”
蘇轍警覺:
“你又想得罪誰?我告訴你,你要是故意出去得罪人,我是絕對不會撈你的!”
蘇轼:……
兄弟間還能不能有一點信任了?他只是感慨一下,沒有打算得罪人!
漢武位面。
聽完這個故事,劉徹十分失望。
“就這?說好了為了撈哥哥上龍床呢?”
霍去病嘴角一抽:
“陛下,沒有上龍床那件事,人家都寧願辭官也不上龍床。”
劉徹:可是不上龍床多沒意思啊!
巳蛇老師當然是沒有搭理劉徹的,它繼續說它自己的。
【以上就是蘇轍的官場沉浮和他撈哥哥的經過,接下來我們講講蘇轍缺錢的前因後果。】
提到這個,蘇轼立刻抛開了之前的心塞。
“我知道,一定是子由女兒太多,所以沒錢出嫁妝了!”
如今的蘇轍已經有好幾個女兒了,因而蘇轼想也沒想,就猜出了答案。
巳蛇老師證實了他的猜測:
【北宋時期,流行厚嫁之風,要給女兒豐厚的嫁妝充門面。尤其是蘇轍的五個女兒嫁得都不錯,所以出的嫁妝也得更豐厚才行。
蘇轼曾經調侃弟弟:“子由有五女,負債如山積。”蘇轍官運亨通的時候,曾置辦過幾百畝良田。後來為了女兒換成了9400貫錢,全部做了女兒的嫁妝,從此一貧如洗。】6
蘇轍:…………
蘇轍痛苦面具,雖然他現在還沒開始嫁女兒,但是聽到這個錢數他已經開始肉痛了。
偏偏女兒已經生了不少,又不能塞回去,只能認栽。
聽主持人說他未來一共會有五個女兒,天吶,還讓不讓人活了?!
總之,為了女兒他也得好好當官好好攢錢,不能懈怠了。
【值得一提的是,蘇家相對來說比較窮困,因為沒有錢買房子。蘇轼和蘇轍都曾經寫詩哭窮,哭自己一把年紀還居無定所。】
蘇轼蚌住。
他單以為只有弟弟沒錢,沒想到自己也是。而且是一把年紀兄弟倆雙雙沒錢,這也太慘了。
【其實剛開始蘇家是有房子的,蘇洵貸款買了一套京城的房子。但是蘇
洵他沒錢,所以欠債是由蘇轼還的。
但是後來蘇轼兄弟兩個都被貶官,還不起債了,不得已,蘇洵只好又把房子賣了。】
仁宗位面還活着的蘇洵:……
蘇洵開始思考自己買房到底是為了什麽,既然遲早要賣掉,不如一開始就租房子住。
京城的房價是真特喵的貴啊!
唉,兒子一個兩個的都靠不住,指望他們能給自己養老還是別做夢了。
全是窮命,他們一家子都沒錢。
【被貶之後,蘇轼在黃州蓋了農家小院,蘇轍也在筠州蓋了一個。但是這種自己建的小房子,還是在偏遠地區,根本不值錢。
後來蘇轍回京當大官了,有了數百畝田地,依然沒錢買房子。和他比起來,好歹蘇轼有個農家小院住。】
蘇轍:別說了,在下已經很難受了。
不,還有更難受的:
【蘇轍是什麽時候重新擁有房子的呢?是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去颍川買了個便宜的二手房。】
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