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洪荒神話3
四種成聖的辦法擺在眼前,不少迷信的昏君都開始折騰起來。222探出腦袋看了一眼,有些無語。
雖然早知道這群人什麽貨色,但是行動力要不要這麽強?
沉迷立教的昏君們可不知道它的腹诽,他們此刻連天幕上接下來要播放的內容都不顧上,紛紛絞盡腦汁思考起來要發什麽宏願。
肯定不能照抄西方教兩位聖人的,拾人牙慧天道不可能承認。
但是特麽的西方教幾乎把他們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都給發了,想要從中脫穎而出發出新意也不是那麽見到。
皇帝自己不行,只能把難題轉給其他人。于是一衆臣子都被迫開啓了頭腦風暴,陪着皇帝一起絞盡腦汁。
臣子們:淦!
作弊是沒有出息的!拾人牙慧不行,難道公開抄答案就行了?陛下你清醒一點啊!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不關注天幕中的內容,自認能夠憑功德成聖的始皇就對立教此舉不屑一顧。
他擡頭看着天幕,期待它能再給出更多的升仙之法。
然後,劇情進展到了封神大劫。
快進版的封神劫省略了纣王無道之類的小細節,直接進入封神戰的正題。封神故事裏的纣王太弱智了,和正史上的帝辛形象差距太大,容易讓人出戲。
封神戰的開頭便是姜子牙獲取封神榜,而後許多後世人耳熟能詳的角色出場。
秦朝。
嬴政并不認得什麽哪吒楊戬,但他知道姜子牙,也知道姬發、纣王、妲己,這些是歷史上本就存在的人物。
“這……”
Advertisement
嬴政略有些失态地朝前走了一步。
纣王之後的人們也滿臉呆滞:
“原來妲己是狐貍精變的?伯邑考死後去天上當神仙了?周朝代商起因只是一紙封神榜?”
封神劫中,許多在嬴政看來尋常的人物都能随随便便成為神仙,這是他無法接受的。若成仙那麽輕易,自己所做的一切豈不成了笑話?
唐朝。
李世民也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來:
“不對勁。”
長孫皇後一向聰慧,聞言頓時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也跟着點了點頭。
确實不對勁。
聰明人應該都能看出一些端倪來。
如此兒戲的封神,若非天幕這樣切切實實的神跡出現,恐怕早就被拆穿是虛假故事了。奈何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正是因為天幕無法作假,才讓封神故事的那點違和被衆人忽視。
明朝。
朱元璋“嘿”了一聲,諷刺地笑了笑,問左右道:
“你們說,到底是這段成仙的‘歷史’是假的,還是仙人本身也和咱凡人沒區別,同樣勾心鬥角、參差不齊?”
左右哪敢回話,萬一說錯什麽豈不是要得罪天上的仙人?
朱元璋倒是一點不怵,反正他從來也沒指望成仙。
至于仙人會不會為了報複他就害得天下動蕩……能做出這種事情的估摸着也不是什麽正經仙人,遲早反噬自身。
他冷眼瞧着天幕上那些神仙你争我鬥,只覺得可笑。
看着看着,忽然看出了一點端倪來,不由得咦了一聲。
“咱怎麽覺着那些仙人都不太樂意上封神榜呢?去天庭當官不好嗎?”
朱元璋受出身限制小農思想嚴重,覺得當官才是最好的出路。但是那些仙人寧願對旁人下死手把他們逼入封神榜,也不肯自己填進去,就很微妙了。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
“哈哈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底下幾個年紀小的皇子們撓了撓自己的小光頭,迷茫地對視一眼,不知道老爹到底在笑什麽。
朱元璋能夠發現的事情,其餘明君自然也能發現。嬴政緊蹙的眉頭松開,大約明白了什麽。
“看來這封神榜并非什麽好去處,恐怕上去天庭當的也不是什麽好仙。還是成聖之路更為光明坦蕩,朕還要繼續積攢功德。”
衆臣深有同感,齊呼陛下英明。
此時此刻,最摸不着頭腦的大約就是帝辛時期的君臣和姬發時期的君臣。
兩位天子都是一臉“天幕在放什麽鬼東西”的表情,下頭臣子的表情也個頂個地精彩。
“你說伯邑考真的上天當神仙去了嗎?”
一位周朝臣子悄悄捅了捅旁邊的同僚。
同僚翻了個白眼:
“十年前天上降沒降下封神榜你不曉得?”
他嘿嘿一笑:
“這得問姜太師去,封神榜在他手裏。”
姜太師笑容僵硬,沐浴在同僚們的視線中,只覺得萬分頭痛。
這都什麽跟什麽?這群人難道沒發現天上那個姜子牙和他長得不一樣嗎?明顯就不是同一個人,說不準天上也有個商周、有個纣王姬發姜子牙呢!
偏偏這個時候周武王還不肯放過他,故意調笑着問了一句:
“不知太師可否割愛将封神榜取出來一觀?”
姜子牙:……
麻了,毀滅吧。
不同于周朝臣子還有心情談笑,商末時期的朝臣們俱都瑟瑟發抖起來。
帝辛正面無表情地抱臂看着天上的畫面,視線時不時從幾個在天幕中背商投周的臣子上劃過。
其中要數比幹被盯得最狠,畢竟是他放走了姬昌。
說起來商朝的滅亡原因衆說紛纭,因為史料缺失難以補全其貌。但是歸根究底應該還是改革觸犯了貴族利益,導致貴族紛紛反叛。
如今天幕劇透了未來走向,雖然是經過魔改的,但管中窺豹,也能看出些東西來。
帝辛其實是個挺有能力的君主,沒有後世抹黑的那麽誇張。現在得到了劇透,與貴族間的博弈到底誰能取勝還真不好說。
不過222認為他勝算不大,有的時候一人之力還是過于單薄了。且帝辛連年征伐,國內形勢也不樂觀,內部空虛同樣是最後為周所取代的原因之一。
222不是神,看不到未來。具體結果如何,要等以後揭曉了。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會被222關注到,所以它沒看見,在明朝有一個文人此時已經尴尬到了腳趾扣地的地步。
他就是《封神演義》的原作者,許仲琳。
此時此刻的許仲琳,心情微妙地和千年前那位寫盤古神話的徐整重合了。都是一樣的懵逼,一樣的尴尬,一樣的感覺到了社死。
救命,為什麽天幕能毫不心虛地把他寫的虛構故事當神仙歷史播放出來啊?
——大約這也是無數瞎編了神話傳說的先民們內心共同的想法吧。
許仲琳生無可戀地看着天幕,已經不想去猜測友人們會怎麽看待他這本《封神演義》了。
他,許仲琳,真的,沒有,窺破過天機!
沒有!!
他也不是仙界史官的轉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