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自行車 我當時害怕極了……
三人驚慌失措地往院子裏跑去, 此時趙敏敏已經将趙年年扶進了屋裏,三人将鋤具往那地上一丢,就沖進了東廂房內。
院子外, 那位熱心嬸子已經交代趙慧慧去找郎中了。
趙藝偉腿長跑得快, 已經先一步沖進了屋中。
屋內趙年年跟兩個妹妹說自己自己不痛了, 兩個妹妹眼淚才終于止住。
哥哥一進來, 她們就自覺讓出位置,走到後面跟爸媽講他們去田裏之後家裏發生的事。
趙藝偉抓着趙年年的手,眼眶微紅:“秀秀……”
他話還沒出口,就看到趙年年遞過來的眼神。
趙藝偉對自己媳婦的戲精本質是有所了解的, 她如此俏皮地朝他擠眉弄眼, 肯定是事有蹊跷。
“我為了把難纏的人趕走, 裝的,一會兒你就……”趙年年湊到他耳邊,交代了他一番。從王青梅等人的角度看過來, 都以為她趴在趙藝偉肩頭哭。
事情的來龍去脈趙敏敏都說清了,趙水生氣得手直抖:“我要找孫家拼命去!”
“我也去!”王青梅眼睛裏都冒出火來了。
“爸媽,你們等等。”趙藝偉将人喊住,安撫爸媽的情緒,“秀秀已經不怎麽痛了,我們先等醫生過來, 看醫生怎麽說, 再找孫家人算賬也不遲。秀秀的身體最要緊, 其他的往後再說。”
“對對對,找醫生。”真是氣糊塗了,兒媳婦的身體最要緊。
王青梅轉身就往門外跑,院子外還圍着人, 那位熱心的嬸子告訴王青梅,趙慧慧已經去請郎中了,王青梅謝過對方,又轉身回屋中,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幹等着。
老郎中請來,為趙年年把完脈,說道:“脈象無異常,但也沒有喜脈的跡象,你們是怎麽确定已經懷孕的?”
趙藝偉在一旁說出趙年年剛才叮囑他的話:“我媳婦月事推遲一周了。”
老郎中又問:“有出血嗎?”
“沒有,就是腹痛。她是被人撞的,撞到腹部後腹部忽然劇痛,就以為是流産導致的。”趙藝偉又道。
老郎中道:“小産少有不出血的情況,所以這個情況,大概率不是懷孕。她腹痛是因為劇烈撞擊所致,先觀察觀察,如果腹部疼痛漸漸緩解,那就沒什麽大礙了,如果腹部疼痛不止,那就需要去鎮上衛生所做相關檢查。”
趙藝偉松出一口氣:“不是小産就好,這要是小産了,不僅對身體不好,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習慣性流産或不孕,對吧,陳醫生?”
這也是趙年年教他的。
陳醫生想不到面前的年輕人懂得還挺多,點點頭:“是這樣沒錯,萬幸。”
趙藝偉給陳醫生結算診費并将人送出院門。
趙年年無事,家裏所有人心上的一顆石頭終于落地。
熱心的嬸子來問情況,王青梅跟人說:“我兒媳婦月事推遲了一周,小兩口就以為是懷孕了,剛才被撞了那一下引起劇烈腹痛,才慌了神,以為自己流産了。不是懷孕,所以也不是小産。萬幸啊,郎中都說了,這要是小産,不僅對身體不好,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産和不孕。”
“現在秀秀腹部還痛着呢,如果過了今晚沒有緩解,還得去鎮上檢查。這孫家的還有那群幫兇都忒不是東西,出事了撒腿就跑,不知道叫郎中,也不賠禮道歉,以後這些人誰都別想進我家院門,誰進來我打誰。”王青梅恨恨道。
“沒小産就好,這被撞到了應該不礙事,你兒媳婦身體看起來挺好的,一定沒事的。”熱心嬸子安慰她道。
趙年年坐在屋內優哉游哉晃着腿,這屋子隔音不是那麽好,門又開着,王青梅說的話一字不落都落入她耳中。她終于安心躺到床上,不用親自出門将這番話與那嬸子說明。
事情沒有真的發生,輿論在有心人的引導之下可能會發生轉變。想要村裏輿論站在自己這邊,就要将如果發生此事會造成的後果描述得越嚴重越好,這樣大家就覺得她這次沒懷孕是幸運,真懷了那才是悲劇。
趙年年摸摸自己的肚子,以她和趙藝偉那什麽的頻率,這懷上孩子應該是遲早的事。
其實趙年年并不是想那麽早要孩子,第一她也才十八歲,現在要孩子太早了,第二她現在要搞事業,懷了孩子之後有諸多不便。
不過她也不敢買計生産品。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她會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可這對雙胞胎兒子是什麽時候出生的,她并不知曉。她擔心自己用了計生産品之後,這對雙胞胎沒法出生,會引起一系列蝴蝶效應。
趙藝偉端了一杯熱水走進來放到桌上,搬過椅子坐到床前,摸摸她的頭發。
“怎麽了嘛,我又沒事。”她壓低聲音道,“難道你是覺得我這樣做太壞了?”
“怎麽會!要不是你聰明,恐怕被那群人欺負死。”趙藝偉道,“我是怪自己當時沒在你身邊。”
“你在我身邊我反而不好發揮了,藝偉,有時候硬碰硬不是好辦法,特別是對于孫家這種蠻不講理的。”趙年年又翻身坐起,“我不想說孫家了,怪影響心情的,我想要你安慰安慰我。”
“安慰?”
“嗯,我當時害怕極了,我怕我演不好會被識破。”趙年年從床上爬下去,摟住人,“我柔弱的心靈需要你的安慰,快安慰我。”
趙藝偉:“……”
難道不是興奮極了?
“不怕不怕,都已經過去了,你表現得非常好。”趙藝偉輕拍她的背,配合她的演出。
自雨天那日之後,趙年年的糖炒栗子生意又迎來了一次小火。
顧客有不少是從隔壁鎮來的,一次買個五斤、十斤的。趙年年猜想應該是周華買走的那些板栗起到了宣傳的作用。
從山上摘回來的板栗不多,賣了三天就全都賣完。
最後一天一早,天邊積着一層黑雲,趙藝偉擔心會下雨,路上會遭遇之前被人半路打劫的事,所以也跟着到了鎮上。
最後一天,攤位前人擠人,盧向東也來了。盧向東只要一斤,趙年年給人多稱了半斤,又把盧向東給感動到了。
賣了十天,共賣出板栗1100多斤,共收入5000多塊錢,買店鋪一共要支出3000塊,還有2000多塊的剩餘。
賣完板栗,兩人去鎮上逛了逛,給家裏人扯了幾匹布料做新衣裳。
趙年年看到鎮上的服裝店有賣一款膠質的長筒鞋,好奇之下詢問,才知道那是插秧鞋,膠質,軟面,表面滑溜溜,水裏那黑乎乎的東西沒法攀附。
她趕緊喊趙藝偉過來看,說她想買,趙藝偉哪會不同意:“也給岳父岳母也買一雙吧,過兩日我陪你回一趟娘家。”
趙年年買了六雙,三雙男士的,三雙女士的。
這段時間,自村裏一家富戶購入自行車之後,其他幾家也紛紛效仿,其中就包括孫家。
說實在的,十裏村山高水遠,路況又極差,騎自行車不見得比趕牛車經濟實惠,牛車不只可運大量的物品,還可以順路載人收費。
村裏第一家富戶買自行車主要是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後來再買的幾家人,主要是為了趕時髦,以及掙面子,比如孫家。
趙年年也想要一輛自行車,既不是為了趕時髦也不是為了掙面子。
他們以後要在鎮上做生意,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會比較方便。做生意要早早出攤,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收攤,他們總不能讓王叔放棄其他客人只載他們兩個吧。
每日和王叔租車也不現實,租車費貴不說,王叔家人也有需要用車的時候,那那時候他們怎麽辦,總不能耽誤生意吧?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趙藝偉一說,他也覺得确實該買一輛。
兩人說買就買,采購完回娘家所需物品,以及給家裏人買的物件,就一道去鎮上唯一的一家自行車行。
景寧鎮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小鎮,比不上隔壁的鳳陽鎮,很多人要買大件都會往鳳陽鎮去,那裏有更多好看的款式,價錢也相對便宜。
不過得家裏有車或者一下子需要購入多件的,往鳳陽鎮去購置才劃算,不然只買一樣大件,運輸費也不便宜。
買自行車倒是可以自己騎回來,若單單只是從鳳陽鎮騎到景寧鎮,趙年年會二話不說拉上趙藝偉往鳳陽鎮走一趟。
可他們還要将車從景寧鎮騎回十裏村,趙年年想想還是算了,還是不摧殘某人了,也不差那幾個錢,在景寧鎮搞定完事。
花了247元買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車身有些高大,趙年年一米六多的個子,坐上去都夠不着地面了,這車還是适合趙藝偉這樣的大長腿來騎。
将車推到王英家,一屋子的人都跑出來看。鎮上買自行車的也很多,大夥也不是沒見過,可自己身邊有人買車,也還是覺得很稀罕。
王家的經濟條件算是還過得去的,也不是買不起一輛自行車,就是平日也不去哪兒,都是靠兩條腿都能到的地。回村他們也寧願坐牛車,牛車多方便啊,一家人都能擠得下,所以這買自行車的錢能省就省着。
王英聽趙年年說過以後還得來鎮上做生意,買輛自行車也好,方便。
二人就不等王叔一起回去了,将買來的煙給王叔和王英夫家其他男人分幾根,又給兩個小孩分了些糖,就推着車從王英家的院子出來,往回村山道的方向去。
到了山道上,趙藝偉才開始學蹬自行車。
他見過鎮上的人騎,通常都是推着跑幾步,然後踩着一邊腳踏,腿一跨,屁股坐在軟墊上,順勢一踩,車就走了。
趙藝偉有樣學樣,推着自行車跑幾步,腳踩上一邊腳踏。
趙年年在後面笑開了,趙藝偉停下,摸了摸後腦勺,憨憨看她:“怎麽啦?”
一張俊臉露出憨樣,趙年年笑得更歡。
趙藝偉也跟着笑:“是我動作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