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
孟明遠不喜歡把大小官員集合到一起搞什麽大聯歡,直接讓将軍行轅的廚子做了一堆的粽子每家一串送過去意思意思,美其名曰——節儉過節!
丞相大人的家宴,小柿子和孔二楞子都在受邀名單,終于也能名正言順地跟自己的準未婚妻坐到同一張桌子上過節了。
一想起來那都是淚。
誰都知道孟家的兩個姑娘是許了人家的,并且她們許的人也跟來了涼州,結果就是有人明晃晃地扛着鋤頭想挖他們的牆角啊。對手他還不是一個兩個,那是成群結隊啊。
他們知道當兵的缺老婆,可再缺也不能搶別人的老婆啊,最氣人的是丞相對此完全是放任自流。
他們就知道這趟西巡跟來是絕對沒錯的,這丞相大舅子從一開始心裏就沒揣好鳥兒。
孟明珠本就外向活潑,自離京之後更見爽利,甚至換了一身利落的胡裝打扮,很有幾分飒爽的味道。
孔家二楞子看着自家那準未來媳婦那招人的小模樣,心裏的小鹿那個活蹦亂跳啊。
孟明月仍舊是規規矩矩的大家閨秀打扮。
但小柿子衛蔚光心裏早就逆流成河,以貌取人絕對是不可取的啊,就這姑娘都不知道挖了多少坑陷害他了,他到底是有多不招他們這對兄妹待見啊。
“家宴而已,不用拘束,都放松些。”丞相大人微笑着寬慰邀請的客人。
倆準妹夫聽他這麽一說,更緊張了。
那次丞相也是這樣雲淡風輕地對他們說“多些選擇總是好的嘛”,聽聽,這叫什麽話?合着他就一點兒不為自己的兩個妹妹閨譽擔心,還敢鼓勵她們多看多選擇?
孟三春小姑娘乖覺地給父親斟了酒,然後揚着一臉的甜笑道:“爹,請喝酒。”
孟明遠拿着杯子抿了兩口。
Advertisement
孟三春眨巴着一雙清澈水汪的大眼,又喚了一聲,“爹。”
孟明遠不露聲色,只微微揚眉,“想說什麽?”
孟三春瞥了母親一眼,最終低下自己的小腦袋,老實承認錯誤,“爹,女兒偷偷跟着舅舅出城了。”
孟明遠将杯中的酒喝了一半,輕晃着剩餘的酒,輕笑一聲,“那又如何?”
“女兒不該讓自己身涉險地。”孟三春勇于承認錯誤。
“戰場之上刀箭無眼,你可知道後果?”
“女兒知錯了,日後必定不會再如此輕率。”下次報備了再去。
孟明遠放下手中的酒杯。
孟伯毅趕緊幫父親續滿,老實的跟個鹌鹑似的。
“毅兒,你就沒什麽要對為父說的嗎?”
孟伯毅一副深刻檢讨的表情對父親說道:“兒子不應該跑到工部匠工伯伯那裏去,更不該試圖親自動手。”
孟明遠緩緩點頭,“嗯,不錯。”
孟三春和孟伯毅姐弟倆一齊看過去。
“認錯的态度不錯,”孟明遠略頓了頓,然後話音一轉,“問題是你們有決心要改嗎?”勇于認錯,堅決不改,比沒認識到錯誤還糟糕的。
旁聽的小柿子和二楞子已經對孟家姐弟寄予了深切地同情以及深刻的佩服。
他們才多大點啊,就敢這麽不知天高地厚地折騰?他們那折騰得但凡有一點兒差錯都是性命攸關的事啊。
這個也能叫虎父無犬子嗎?
能嗎?
“我們一定改。”
孟明遠也沒深究的打算,只說:“那就以觀後效吧。”
“謝謝爹。”兩個孩子立時就向陽花木易為春了。
天知道他們的爹親什麽都不說就只是盯着他們看的時候才是最讓他們膽戰心驚的時候,一個字不說就能讓他們感受到沉重的威壓,讓他們坐立難安。
今天是趁着過節,兩個準姑父又在,才敢硬着頭皮坦承錯誤,否則還得繼續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果然就像娘說的,寧可讓爹對他們發火,也別面對他老人家的一言不發,那種把你什麽都看透了,就是不說,就是等着下文的狀态簡直太讓人毛骨悚然了。
不定今兒這家宴也是為了給他們一個臺階好下才請兩個準姑父來的呢。
孟家姐弟突然不約而同打了個冷顫,不會吧?難道是因為實在看他們最近坐立不安的樣子,爹才決定好心放他們一馬?
親爹啊……孟三春姐弟內心如何逆流成河。
“相爺,為何不允我在軍中繼續任職?”這是衛蔚光小柿子的疑問,也只有趁着這個家宴的機會才能問出口了。
孟明遠看了他一眼,“先前涼州兵将有缺,不得已由你替補,如今各地援軍已到,你自無須繼續軍前效命。”
衛蔚光神情便有些恹恹的,有些話相爺不明說,他如今也能猜出一二來,只是心中還是不免抑郁。
孔清源道:“依我看,這場仗勝負已可預料。”
孟明遠搖頭,“清源,有自信固然是好,但是不可輕敵自滿,當知戰場之上往往瞬息萬變,天時、地利、人和等等因素都能成為決定戰争勝負的關鍵。”
“小可受教了。”
衛蔚光忍不住羨慕嫉妒恨地瞪了孔二楞子一眼,總覺得相爺厚此薄彼,差別待遇太明顯。
孟明遠伸手替小四将小木碗裏的肉沫蛋羹弄碎了,澆了醬汁,然後交給他自己自己吃。
“世子可是覺得本相厚此薄彼了?”
衛蔚光冷不防丞相這麽一問,差一點兒就脫口反問一句“難道不是?”,“小子不敢。”他其實是真心怕這位相爺的。
孟明遠不以為然地道:“也沒什麽敢不敢的。”
衛蔚光心時丈是一咯登。
“沖鋒陷陣總是有風險的,肅郡王會擔心,本相也不免憂心,你如今總也還是明月的未婚夫婿。”
衛蔚光心裏一頭的黑線,他可聽明白了,丞相這話是說如果他不是孟二小姐的未婚夫婿,大抵就不會理他死活了。
孟明月這時開口道:“二哥如此費心,就怕有人卻不能明白二哥的良苦用心。”建功立業什麽的兄長從來是不看重的,他更看重的是她未來的丈夫能讓她過舒心的日子,只可惜,衛世子卻一直不明白,這就難怪兄長不喜他了。
衛蔚光心裏頓時又是一口血噴出,都說女生外相,怎麽他這準未婚妻就總是不肯向着他一點兒呢?常常就聯合着她那個兇殘的丞相哥哥一起打壓他。
孟明遠卻沒對小柿子窮追猛打,衛小柿子年輕氣盛,有些事難免的。他現在關注的重要是慶朝與突厥的這場戰争的收尾工作。
在他們歡度佳節的時候,突厥的左賢王呼邪寒可還在涼州城外牧着馬,戰争還在繼續着。
只是仗打到如今這個程度啊,誰都知道已經差不多了。
涼州城如今的兵馬已經超過了突厥來犯之敵,更別說涼州城裏還有大慶朝最大的殺器丞相大人在。
以往兩國開戰,戰局不利還能和談各自休養,可遇到慶朝這個從不按牌理出牌的丞相,事情就全變了。
和談這種事,在孟丞相面前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他俨然一副奉陪到底拼光誰算誰的光棍樣兒,這叫突厥左賢王頭大了不止一圈。
這位丞相非但沒停手的意思,據說甚至已經在研制新的殺器出來對付他們了。
幾年前那一戰,就因為戰場上那突然冒出來的炸彈一下扭轉了戰局,讓他們兵敗如山倒,最後不得已遞了求和表,又答應了一堆的和談條件才使兩國暫息刀兵。
此次若非國內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災,他們也是不想輕易興兵的。原本以為這次十拿九穩能拿下涼州,甚至可以生擒孟明遠本人,可誰想事與願違……
頭大的呼邪寒硬着頭皮在端午節的次日,派人向慶朝提出了議和要求。
孟明遠的答複很簡單,也很直白,“要談可以,拿出足夠的誠意來。”
使者頭上的汗當時就下來了,對于慶朝這個丞相心黑口黑的秉性他們是聞名久矣,條件談不攏他絕對是不怕繼續跟你打下去的。在敵衆他寡的情況下他都從不曾示弱退縮一步,更何況如今他兵強馬壯有恃無恐?
這些年因為戰後慶朝邊疆的一些民生政策,他們損失了不少的部衆奴隸,人心思慶,可汗對此是大為惱火,除了加強嚴管卻苦無其他良策可應對。
無論如何,使者終于得到了對方明确的答複,商定了和談的日子。
呼邪寒本以為是傳言誇大了孟明遠的能力,可是當他真的跟這個慶朝聲名遠播的權相面對面坐下談判時,他才明白聞名不如見面的真谛。
這麽一個風流雅致的公子哥似的人物,竟然就是堂堂一朝宰輔,那些悍将國公老臣在他面前個個安分服貼。
孟明遠在那軍帳中一坐,俨然就是一道靓麗的風景線,手裏的折扇漫不經心地搖着,臉上微微泛笑,渾然沒有半點兒故作嚴肅的樣子——即使兩國議和,非比尋常。
呼邪寒發現,慶朝那些主持議和的官員,氣勢淩厲、锱珠必較,完全不顧忌他們的相爺就在旁邊看着。
他卻哪裏知道,慶朝禮部、戶部的官員早已深刻領會當年丞相所說的那句“賠什麽東西不好作主,要什麽東西怕什麽?”的精髓,不怕獅子大張口,就怕要得不夠狠。
讓你們沒事就來我朝邊疆打秋風……
一想起來就是怒火滿胸腔啊,如果不是丞相成算于心,這次他們這幫陪着西巡的人不定就成了突厥的戰利品了,要得不狠不說對不起朝廷,甚至都對不起他們自己那顆飽受驚吓的心!
必須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