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雖然外面有說什麽“寧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這樣的說法,其實這只是對一些商人或者有一定家産的地主,像是那種讀書人,是絕不會娶一個奴婢出身的女人為正妻的,因為這将是一輩子的污點。
若是這讀書人運氣好入了官場,那麽別人說起來,這誰誰誰的妻子原來是某家的奴婢,那麽你永遠都會在這家人面前矮上一節,甚至給人一種家奴的感覺,除非你真的有這種打算的,否則你在官場也走不久。
不得不說很多文人有一種讓人很無法理解的清高。
所以說勒卲雖然覺得莫淑平為人不錯,和容瑾很相配,可對他們的前景也覺得堪憂,在西北這邊自然沒什麽,可是以後回京城了呢?莫淑平的身份就是別人攻擊容瑾的手段。
容瑾不可能沒考慮到這些,甚至他不是那種莽撞的人,所以勒卲只問了一句後,就沒有在勸什麽,因為他能想到的事情容瑾自然能想到,就算是勒卲沒考慮到的容瑾也有準備。
其實就像是勒卲所想那樣,容瑾在心動後并沒有付出任何的行動,反而是回去後仔細思量了一番,甚至思考值不值得這樣一個問題,容瑾的身份注定了只要容弘登基,他就必須去争那個位置,否則他是沒有活路的,不管是容斐最後做了太子還是他更小的兩個弟弟做了太子,都沒辦法容忍容瑾這個威脅活着的。
容斐雖是長子,可是是庶出的,就是從禮法上來說,身為原配嫡子的容瑾就比容斐更有繼承權,更何況容斐和容瑾年紀接近,容瑾各方面都極其優秀的情況下,如果選了容斐做太子,那麽煜國絕不會穩定了。所以說容斐要是做了太子,首先處理掉的就是容瑾,然後是容黎和容博這兩個嫡子。
而兩個年紀小的容黎和容博雖然也是正妻所出,可是繼室本身就比原配低一等,繼室要在原配的靈位前行妾室禮的,再說了容瑾比容黎大了八歲,比容博大了十一歲,那麽不管是容黎還是容博被封太子,都不會容忍這麽一個義母兄長活着。
同樣容斐的位置也很危險,畢竟容斐已經成長了起來,對兩個年紀小的是很大的威脅。
容黎如果當了太子,那麽容弘所有兒子中,能活下來的就剩下同母所出的容博了,若是容博成了太子……恐怕就連容黎也會有危險。
所以如此一來,容瑾想要好好活着,就必須坐上那個位置,也只有容瑾坐上那個位置,容弘的幾個人兒子才能得以做大的保全,容弘并不傻他看的很清,所以他也知道如果回京以後誰才是最合适的人選,也恰恰因為這樣,容瑾的正妻人選才會格外慎重。
靜省院不是沒有适齡的姑娘,只是容弘都不滿意罷了,甚至容弘是想等成事後回到京城,再給容瑾選一門家世顯赫的女子為妻,以便為容瑾的太子位鋪路,容弘本身就是一個心軟的人,如今不管是容斐還是更小的兒女和繼妻都陪着他受了這麽久的苦,容弘覺得愧對這些人,所以才更想以後好好補償他們所有的人,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只是卻不知,這世上本就沒什麽完美的。
容弘心目中的太子是容瑾,可是他又心疼大兒子容斐,所以現在也會交給容斐不少私密的事情,甚至暗中的勢力也讓容斐知道,甚至參與了一些。容弘又覺得許氏對他一片真心,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就該給許氏應有的尊重,所以他要求所有兒子都尊重許氏,言語間也對許氏多有忍讓,許諾以後定是要許氏享盡榮華富貴,甚至對許氏所出的孩子也更多的疼愛。
容斐、容瑾甚至許氏他們現在的平靜只是因為他們還在西北這個地方受苦,就像是水面一樣,表面上是平靜的,可是當回京這個小石子扔進水中以後,就該掀開平靜的表面了。
而容弘的行為不僅沒能讓他們所有人都安穩,反而滋養了這些人心中的一些想法,不能說容弘是錯誤的,只是容弘至今都沒有明白,皇位和父位之間的差距,他先是一個皇帝,才是一個父親,也正是因為這點,容弘才會落到被圈禁被流放這一步。
Advertisement
容瑾也看透了這些,所以才更想娶莫淑平為妻,一件事總是有利有弊的,他比任何人想的都多,敵人不僅僅是曲皇後和三皇子,甚至還有容昌帝和郭傅,就算容弘回到京城後嗎,容昌帝退位讓容弘登基,也不代表他們就絕對安全了。
在容瑾看來,回到京城危機才是真正的開始,不僅是外部的還有內部的。
郭傅還掌握着天下兵馬大權,他能捧上去一個容弘,自然還能捧上去別人,容昌帝可還有別的兄弟存活,唯一能和郭傅抗衡的就是莫家,不過莫家現在的情況也不好,可是影響力還在,只要蟄伏一段時間絕對能成為做大的助力。
容昌帝現在都對郭傅無奈,想要捧出莫家與郭傅抗衡,可是卻因為曲家作繭自縛,使得莫家元氣大傷,只能選擇避讓,郭傅甚至比三皇子他們還要危險,畢竟三皇子手上沒有兵權。
如果在容弘登基後,馬上冒頭才是不明智的選擇,還不如想辦法送一個把柄給郭傅甚至是給容斐他們,總比讓他們自己來制造把柄的好。
妻賢夫禍少,容瑾以後需要面臨的是比在西北更險峻的情況,如果按照容弘的想法,娶個家世極好的女子為妻,那就是把自己立起來當靶子,等着衆人攻擊,除非容瑾願意娶郭傅的孫女,可是這樣的話,郭家的勢力會太過強盛,這個江山是容家的,不是郭家的。
其實容瑾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所以莫淑平的出現可謂是讓他眼前一亮,正是因為莫淑平尴尬的身份,讓容瑾覺得這份尴尬恰到好處。
莫淑平是丫鬟出身,可是她确确實實是莫家的義女,娶了她等于加深了與莫家的關系,又因為莫淑平的身份只是義女,注定了她沒有莫淑娴那般引人注意,娶一個層是丫鬟出身的正妻,這是把柄也是轉機。
如此一來不管是容斐還是繼母許氏,他們雖然會因為容瑾的身份戒備,卻不會把容瑾當成首要敵人。
這個把柄可以被人攻擊,卻又無傷大雅,一句妻以夫為貴就可以解釋清楚。
按照身份來說,郭傅應該更重視容瑾,可是因為容瑾的自甘堕落,郭傅自然會有些看不上或者小瞧了他,就像是郭傅現在的選擇,他是想捧宮中的小皇子為帝的,容弘他們只是第二選擇,從這裏可以看出,郭傅想要的是一個對他的權勢沒有威脅的皇帝,最好能事事以他為尊,那麽太過有追求的容斐自然就不是他的選擇,而那容黎和容博,因為容弘的性格,就算是許家在他落難後首先和他劃清了關系,為了許氏和孩子,容弘也不會對許家下手。
而許氏自然明白,要是想讓兒子得了太子位,必須依靠許家,到時候再多的不滿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也會煙消雲散的,郭傅雖然想選個年紀小比較好控制的,可是有許家這個外家在,郭傅也該想到,不管是容黎還是容博,以後更看重的自然是有血緣關系的許家,所以如此一來,容黎和容博的優勢就被抵消了。
容斐他們還沒看清楚,若是容弘登基,想要太子位最重要的一點還有郭傅的态度。
這些都是外在原因,容瑾雖然覺得莫淑平現在尴尬的身份正好,可是他并不是沒有別的選擇,選擇莫淑平最重要的一點是她的性格,以後的路會更難走,容瑾沒辦法娶一個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給他拖後腿的妻子。
容瑾是對莫淑平心動了,可是莫淑平若是性格上太過倔強看不清,或者太過軟弱無法保護自己甚至保護他們的孩子,容瑾就算再過心動也只會停留在心動上,可是現在……
不過這些都還不急,能遇到莫淑平這樣的已經是難得了,所有的想法如今都是容瑾一廂情願的,就像是他有別的選擇一樣,莫淑平同樣有別的選擇,若是能攜手共度那自然是好,若是不能,容瑾也希望莫淑平能過的好,畢竟她這樣的女子就應該幸福的。
容瑾永遠記得母親的話,一個女人嫁給了你,她為你打理後院,為你生兒育女,她從你身上得到的遠遠比為了你失去的更多,如果你真心對她,那麽你會發現,她為你做的會比你想象中還要多。
容瑾的母親是地位極高的太子妃,可是容瑾知道母親并不開心,因為父親雖然對母親尊重,可是同樣他妾室成群,甚至縱容庶子出生,容瑾的母親是一個好太子妃,她為丈夫打理後院,善待丈夫的妾室,養育丈夫的庶出的長子,可是她也僅僅是一個太子妃,她做到了太子妃該做的事情,容瑾見過母親悄悄的落淚,見過母親靜靜坐在窗邊發呆,在母親病重的時候只有他一直守在母親身邊,而那個作為母親丈夫的男人,在母親最需要的時候,卻留在別的女人身邊。
其實容瑾在看見許氏有孕後的辛苦,也想過母親懷自己的時候,母親是不是更期待丈夫陪在身邊,而不是因為有孕,只能看着丈夫每晚睡在別的女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