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天涼了,多加衣服
兩個時辰後。
白玉自京兆府出來,她立于衙門前,此時的她斂去方才在內衙時妩媚萬千的姿态,她腰杆筆直,目色平靜地看着不遠處,臉上無半點笑意。
一陣風刮來,白玉只覺翠袖驚寒,直透骨髓。
衙門前幾棵鴨腳樹,黃葉初添,風過處,飄飄灑灑落了一地。
落葉知秋,這天大概是要變了。
清音扶掖着白玉緩緩走下臺階,剛一擡眸,卻撞進一雙玉潤山輝的墨色眸子中。
是沈墨。
兩人四目交接,內心皆驚起細微情愫。
白玉看到他,心中竟隐約感到一絲歡喜。
“來找蕭大人?”沈墨輕輕啓唇問,聲音低沉溫柔,嘴角勾起一抹溫雅淺淡的笑意,他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完全看不出有什麽異樣。
“嗯。”白玉微點頭,美眸凝睇着他,想到他之前吃醋她和蕭成親近,猶豫了下,開口解釋道:“我是因為坊中姐妹之事來找蕭大人的,并非私事。”
“嗯。”沈墨淡淡回了句,并不多問,仿佛完全不在意她究竟為何而來。
白玉本是怕他誤會,卻沒想到他如此不在意,心中沒由來的感到一陣難堪,嘴角驀地浮起一抹疏離笑容,“大人如果沒有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嗯。”沈墨笑得風輕雲淡。
這一刻,兩人心上仿佛隔了堵無形之牆,白玉美眸死死地盯着他,他卻不露一絲聲色。
白玉知曉這這男人有多麽擅長僞裝,多麽令人琢磨不透,別看他此刻眼底含着溫存笑意,看起來無比的溫柔親近,心裏還不知怎麽想到她呢。
Advertisement
他此刻心裏定然覺得她是個水性楊花,朝三暮四的女人。
白玉正胡思亂想着,一陣冷風吹來,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沈墨她衣着單薄,修眉不由輕擰了下,“天涼了,多加衣服。”
白玉唇角勾起深刻弧度,笑得妩媚無比,然笑意卻未達眼眸,她禮貌道:“多謝大人關心,你也是。”
“好。”沈墨望了她一眼,猶豫片刻,終不再多言,徑自與她擦身而過,進了衙門。
白玉不由自主地回眸看向那抹優雅背影,黛眉蹙了蹙,忽然間心煩意亂。
“姑娘……”
耳邊傳來清音的輕喚。
白玉轉過頭看她,淡聲道:“走吧。”
內衙。
蕭成一邊飲啜着茶,一邊向一旁站立的差役道:
“我方才見你一直盯着白玉姑娘看,神色古怪的模樣,這是為何?”
那差役見蕭成臉色嚴肅,似有不滿,連忙回答道:“回禀大人,卑職只是覺得這白玉姑娘甚是熟悉,好似在哪裏見過?”
蕭成聞言心中有些好笑,道:“白玉姑娘本是京中頭牌,你見過也不稀奇。”
差役道:“卑職只是覺得她長得很像上次來報案的那個沈府小厮。”
蕭成聞言一開始還沒怎麽在意,然而漸漸地,卻開始有些重視起來。
皇上給了他三個月時間,讓他徹查秦氏之事,這幾日卻一點進展都沒有。
為此他一直十分頭疼。
前幾日,他命人沈府把上次報案的小厮找來,結果卻無此人,如今經差役這麽一說,蕭成不禁起了個心眼,“長得果真很像?”
差役道:“很像。卑職當初第一眼看那小厮,便想着哪有小厮長得那般秀氣?因此就多了看幾眼,因而十分記得他的長相。”
蕭成正沉思間,又有人進來禀報,說沈大學士求見,蕭成便讓人把他請到內衙書齋去。
蕭成起身整理衣衫,亦來到書齋,坐在太師椅上,等沈墨到來。
不一刻,敲門聲響,蕭成喊了聲進,便有人領着身着官服的沈墨進來,兩人敘禮畢,各自落座,一盞茶後。
蕭成道:“暇之今日前來,所謂何事?”
沈墨眉目沉靜地從袖間拿出當日在破宅子裏撿的玉佩遞過去。
蕭成接過玉佩,眸中閃過不解之色。
沈墨溫聲道:“昨日我又去了那破宅子一趟,卻在一桌子底下的雜草中,發現了這塊玉佩。”卻隐瞞了這塊玉佩發現的真正時間。
沈墨原本懷疑過玉佩是白玉的,然而今日他試探了一下,在她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異樣。
他打探過,京中很多店面都有這樣的玉佩,不過貴了些,并非稀奇之物,客人購買玉佩後,并不會留下姓名,因而無法從中找到線索。
沈墨對白玉仍有一絲懷疑。只是沈墨知曉蕭成最近為秦氏之事疲于奔命,他若将這證物私藏起來,卻有阻礙公務之嫌,因而決定将這玉佩交由蕭成處置。
蕭成只道沈墨也關心此事,才又前往破宅子尋找線索,并不疑有它。
“對了,暇之,白玉與你母親可有過接觸?”蕭成沉吟片刻,問道。
這話不是無緣無故說出來的。
沈墨神色微變,随即淺笑自若地将他與白玉乘船遇難,秦氏擺宴席為白玉壓驚之事,說了出來。
蕭成又追問:“那白玉可與你母親有過沖突?”
此言一出,沈墨已經知道,蕭成也對白玉有所懷疑。
沈墨知曉蕭成秉性慎肅,事必躬親,既然有所懷疑,勢必會追查下去,問他不過因為他正好在此,秦氏對白玉下藥一事做得并不隐秘,府中許多人皆知曉,他若隐瞞此事,屆時蕭成親自查出來,只會讓他愈發懷疑。
從他口中說出,總好過蕭成親自查出來好些,也省得弄得人盡皆知。
沈墨再三思考,便将秦氏給白玉下藥,險些失身之事告訴了蕭成,只是沒說那藥是迷情的藥。
蕭成聽後,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秦氏竟然對白玉做過那般歹毒之事,正要追問緣由,又覺可能會涉及一些隐私,知曉兩人這層關系,已經足夠,便停止了追問,不過內心卻對白玉多了分恻隐。
沈墨微笑懇請道:“此事涉及到白玉的聲譽,還請竹君莫要讓其他人知曉。”
蕭成點頭應道:“你且放心,此事斷然不會傳揚出去。”
白玉坐在小轎上,閉眼假寐。
白玉已将九娘非法囚禁,動用私刑之事以及她不顧朝廷頒布的律令,私自買進舉人之女,逼良為賤一事告知蕭成,蕭成聽完之後,答應她不論九娘背後是否有人撐腰,他都會秉公辦事。
不一會兒,白玉忽然睜開眼睛,掀開轎簾,柔若無骨地斜倚着轎窗,一手支額,半眯着眼,靜靜欣賞外面初秋風景,看了片刻,她忽問向一旁靜坐的清音:“你很緊張麽?”
清音聞言回過神來看她,搖一搖頭,正色道:“沒有。”
自上了轎子,她就坐得挺直,一臉嚴肅,好像馬上就要去對簿公堂的模樣。
白玉心中輕嘆一聲,削蔥般的手一伸,安撫似地拍了拍她的手,“放心,屆時我會陪你一起去,如果你實在不想上公堂對質,我們在想想別的辦法。”
白玉事先與清音商量過,她尊重她的選擇。
在清音決定要告發九娘後,白玉才帶着她來見蕭成,白玉知曉她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禮,不習慣抛頭露面,如今她還要上公堂,與人對質,被衆多百姓争相圍觀,這實在有些難為她了。
清音搖搖頭,語氣堅定道:“我沒關系。”若能讓九娘得到應有的報應,她不介意出這個醜,這也是她對白玉的報答。
白玉與清音回到紅袖坊。
蕭成與她說待衙役午休過後,立刻讓他們來拿人,要白玉在坊中做好接應。
白玉怕九娘得到消息,會把人轉移走,便與煙兒悄然來到後花園,不曾想,剛到柴房門口,便與九娘一幹人等迎面撞上。
看着他帶領幾名壯仆風風火火趕來,白玉知曉,她大概在衙門內買通了人,得到了消息。
白玉猜對了。
九娘掌管整個紅袖坊,沒有一點本事是不可能的,她買通了京兆府裏一位衙役,竟提前知曉官府要來拿她,只是那衙役也不知曉原因。
九娘猜是因為小潘安之事,因而領着人來準備把小潘安帶走。
九娘本按照吳尚書的指示,準備把小潘安折磨個半死,再放出去,卻沒想到官府竟得知了消息,也不知道是坊中哪個報的官,若讓她知曉,要她不得好死。
九娘一看見白玉,臃腫的身子一頓,一雙含怒的細眼登時笑意盈盈,笑道:“白玉,你怎麽來啊?”
白玉見她笑容可掬,想來她還不知曉是她報的官。
“奴家只是來這後花園逛逛,無意撞到了此處。”白玉笑盈盈道,“九娘怎麽也來了?”
九娘早知她是為了翠嬌,要來照應小潘安,也沒時間和她虛與委蛇,直接道:“你也不必說這些話來哄我,我知道你專為小潘安來的,只是此事複雜,你也管不了,你快些回去吧。”
白玉臉色微變,卻有意拖延時間,站着不走。
九娘忍不住皺眉道:“白玉,俗語有雲: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是我說你,有些事情不該你管的,你還是莫要管了,你年紀輕輕,不谙世故,總把姐妹之情看得太重,到時小心打不着狐貍,反惹一身騷,你若是嫌清閑,倒不如出去多結交些貴客,也比在這替人解憂強。”
白玉與九娘翻臉是遲早的事,不再和她巧言令色,“若是奴家非要替人掃這瓦上的霜呢?”
九娘那塗得猩紅的唇氣得抖動起來,心中有些忌憚,轉念一想,她怎麽反倒長她人志氣了,她就算有沈墨撐腰,左右她還是紅袖坊的人,她要擺布她是輕而易舉的事,于是一挺胸脯,大咧咧罵道:“白玉,你既然來了這紅袖坊,便是這坊中的姑娘,就該嚴守這裏的規律,我平日多擡舉你幾分,你便長了氣焰,時時刻刻要與我作對,再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爬到我頭上,我都不用當這坊主了。”
白玉聞言卻像是被九娘吓了一跳似的,頓時換了副嬌弱可憐的模樣,她纖手輕撫酥-胸,身子顫顫巍巍的,妩媚的眸子紅了一圈,泫然欲泣道:“九娘,你怎麽冤枉人呢,奴家何時與你作對?奴家方才不過與你說說笑而已,您何必動如此大的怒氣?”
白玉一味胡攪蠻纏,能拖就拖。
煙兒見白玉做作上,趕忙上前扶住嬌怯怯的她,語氣浮誇造作道:“姑娘,您別哭了,您身子骨向來弱,到時又要請大夫。”
九娘氣得半死,回身叫兩名壯仆上來,道:“把白玉姑娘壓回到吟月閣。”
九娘剛說完,白玉便落了兩行珠淚,哭得又可憐又妩媚,十分惹人憐惜,這幾名男人見狀,都道她受了極大的委屈,反而怪九娘言語沖動。
九娘見狀氣得捶胸頓足,破口大罵道:“你們這群豬狗頭,還不上去拿住她!難道老娘雇你們是讓你們吃白飯的麽?!”
見九娘動怒,那兩名壯仆也沒辦法,正要上前拿人,忽聞園外傳來許多腳步聲,随即闖進來幾十名兵丁差役。
衆人還未鬧清楚發生了何事,便見帶頭一位高大威猛的差役示意了下,身後的差役立即沖過去擒住九娘。
九娘被這陣仗吓得半死,使勁掙脫束縛,跳腳直嚷嚷道:“差大人,不知民婦犯了甚麽罪?”
那帶頭的冷笑一聲,道:“甚麽罪?有人指控你違反朝廷律令,随我等到衙門走一遭吧。”
九娘努力維持冷靜道:“差大人,您一定誤會了,民婦乃是良民,從不做那犯法的事,還請差大人高擡貴手……”
正說着間,有差役将傷痕累累的小潘安從柴房帶了出來,九娘見狀冷汗涔涔,“這都是誤會……”
那頭領不等她說完,喝斥道:“少啰嗦,來人,把人綁上,帶走!”
九娘被他的氣勢所懾,登時吓得全身發軟,再無抵抗之力,只能任由那些差役捉小雞似的提着出了後花園,餘下戰戰兢兢,驚魂未定的幾名壯仆。
白玉婀娜多姿地步出門外,斜倚着園門,目送衆人離去,掏出手帕擦去眼淚,随即輕咬着手帕嬌笑起來。
次日,清音與小潘安翠嬌等人皆前往京兆府公堂受審。
經查證後,清音原名蘇靜婉,為江北徐州府青田縣人氏,其父為元安年間的舉人,世代書香。
九娘罪證确鑿,買進享有功名人家的子女,非法囚禁,動用私刑,三罪并罰,判五年流刑。
聽聞消息後的吳尚書知曉蕭成鐵面無私,絕不徇私庇袒,不敢賄賂蕭成,又怕九娘連累到自己,暗暗托人告知她,要九娘莫要招出他來,待押送途中再設法救她出來。
吳尚書是九娘唯一的救命稻草,她只能答應,卻不曾想,押送途中,吳尚書卻暗暗買通人在她飯菜裏下藥,結果一夜暴斃而亡。此為後話。
且說九娘出事後,紅袖坊被暫時查封,坊中衆姑娘人心惶惶,只擔心紅袖坊入官後,會無處容身,卻不想一夜之間,紅袖坊竟易了主。
紅袖坊的新坊主正是白玉。
白玉之所以能夠順利接手新坊主的位置,除了全部家當都砸在裏面,還得靠蕭成作成。
她欠了他一個人情。
蕭成雖不要她還,但白玉向來不喜歡欠人情,便想着日後他有什麽需求,慢慢再還。
自從白玉成為紅袖坊的新坊主後,坊中便像是過了年似的,處處張燈結彩,一派喜慶,無數王孫貴胄,官宦富豪送來珍貴禮品道賀,白玉一一收下,又讓人回信感謝,沈墨亦叫林立送來了禮,他本人卻沒過來,白玉也回了信過去。
一場秋雨一場寒。
白天剛下過一場雨,晚間空氣仍帶着濕意,夜風習習,冷月灑地,令人乍生寒意。
翠嬌住處,白玉與翠嬌正在聊閑話。
“你真要離開紅袖坊麽?”白玉問道,心中有些許不舍。
經過這些天的調養,翠嬌已經恢複了不少元氣,雖然不複以往的豐腴,臉色卻十分紅潤,光彩照人。
或許是得償所願的緣故。
白玉把賣身契還給了她,去留随她。
翠嬌點點頭,眸中閃過着幸福的光芒:“白玉,若不是你,我和阿瑤哥哥只怕這輩子都不可能在一起了,我真不知該如何感激你。”
白玉看着她一臉幸福的模樣,心裏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笑嗔道:“傻姑娘,我們不是好姐妹麽?有什麽好感激的。”
翠嬌攜着白玉的手,語氣無不激動道,“說真的,我真不敢相信你竟然有如此大的本事,如今你成了紅袖坊的坊主,我本應該留下來幫你的,只是我既然答應嫁給阿瑤哥哥,再出去抛頭露面,會招人閑話。”
“我明白,我也就不勉強你留下,只是你成親之日莫忘了請我去喝一杯喜酒,以後有機會我也會常去看你,你要做良家,到時可別連我這姐妹也嫌棄起來,連門也不許上了呀。”白玉纖眉一揚,笑着打趣道。
翠嬌笑道:“我怎會嫌棄你這大恩人?屆時你若是不來喝我的喜酒,我可是要上門來鬧的。”
白玉笑道:“放心,我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