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宮外生活
在京城北郊待了幾天,趙大夫尋了一輛馬車來,牽到小村落的門口,帶着孟靜言和趙三娘去京城。孟靜言身邊幾乎沒什麽行囊,除了一些銀兩,就是一套男裝。
馬車內。
趙三娘看着在臉上稍作掩飾,扮作男裝的孟靜言,反複地說道:“我們還是要回到京城去,你可願意同我們在一起生活?”
孟靜言朝趙三娘點點頭,說道:“我願意。對了,靜言此名,就不再用了,以後,三娘喚我離筝就好。”
“好。”三娘握住孟靜言的手,堅定地點了點頭。
馬車徐徐向前,一個時辰後,終于駛進了京城,在孟家藥鋪的後院停下。孟靜言和三娘撩起簾子下了車。
趙大夫對兩人說道:“你們就在這裏歇下吧。”
從此以後,孟靜言就随着趙家姐弟,留在了孟家藥鋪,扮作店中夥計,開始了平凡而簡單的營生。
因為店鋪後院房屋緊張的緣故,孟靜言一直同三娘在一間房中睡覺。
像往常一樣,孟靜言和三娘梳洗過後,三娘忽然說道:“我今天早上去菜場上買菜,同一些平日裏愛唠嗑的婆子們聊了聊,竟然一點都沒有提及皇宮之事,這天下,除了皇宮衆人,應該還都不知道昭儀娘娘已經從宮中消失了。”
孟靜言聽着,料想許是皇上封鎖了消息。他為什麽要封鎖這個消息……難道,他不信?孟靜言忽然覺得有些惶恐。
“皇上這樣做……也不知道到底懷揣了什麽心思。”三娘有些擔憂地看着孟靜言,出聲尋問道,“離筝,你怎麽了?”
孟靜言搖搖頭,應道:“我沒事。”
“不管怎樣,這幾天你還是別出門了,小心一點就是了。”三娘說道。
孟靜言看着窗外,思慮了片刻,答道:“不,三娘,明後幾天我會想辦法去一趟孟府,趁消息還沒有放出來,我出面讓你同我爹見上一面,完成我的許諾,也好讓家中人安心。”
三娘愣了愣,随即明白過來:“可是……”
孟靜言安慰道:“三娘不必擔心,離筝,自會小心。”
三娘微微笑着看着孟靜言,說道:“我,一直知道你是個極好的孩子。”
孟靜言疑惑地看向三娘。
三娘繼續說道:“其實,我在你很小的時候,就見過你。那時候,你母親還在。”
“您見過我的母親?”孟靜言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孟靜言最母親只有一點淺淡模糊的印象。
“是啊,你的母親是一位特別開朗可愛的女子。我當年特別羨慕你母親。”三娘感慨道,“可是,天妒紅顏,你的母親走得太早了,如果她看着你出落得這般靈致,一定會很開心的。”
“當年,我弟弟在你父親的手下學習醫術,我們三人在宮中時關系最親密的朋友,我記得有一次,你的母親帶着你進宮參加新年大典,那天,你們二人穿着同色同款的母女裝,紅的豔麗,紅的喜慶,那時的你們真真可愛。”
“我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你還只有兩三歲的樣子,睜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一點也不怕生。我把你從你母親懷中抱過來的時候,你也沒有哭鬧,是我見過最乖的孩子。”三娘陷入當年的回憶中,嘴角的弧度越發明顯,“你父親,對你和你母親特別好。宮人們提議打雪仗的時候,你父親一直婉拒,游戲開始後,你的父親一直在保護你的母親。我那時就一直抱着你站在旁邊看,心裏真是羨慕啊……”
聽着三娘的話,孟靜言也忍不住想象那會是怎樣的一幅圖畫。
“當時,你在我的懷裏也很激動,不停地搖晃着小手,給你母親和父親加油。”三娘看向孟靜言,臉上的笑意不減,“我當時就想,如果,我也有這麽一個女兒就好了……”
孟靜言握住三娘的手,溫柔地說道:“三娘若是願意,離筝願意做三娘的女兒……”
三娘重新握住孟靜言的手,輕笑出聲,說道:“那我三娘得到的,到底是個女兒,還是一個兒子啊……”
孟靜言也忍俊不禁道:“不管靜言以何種身份示人,靜言都是三娘的孩兒。”
三娘聽到這話,眼角已經泛起了波光,感動讓她無言,只是更緊地握住了孟靜言的雙手。細膩柔軟的手與略顯粗糙的手交握在一起,倒叫人感到別樣暖心。
“三娘。時間也不早了,我們睡吧。”孟靜言提議道。
三娘點點頭,兩人躺下,一只手仍相互牽着,沒有放開。
孟家藥鋪。
藥櫃前。孟靜言輕聲走到趙大夫的身邊。趙大夫看了一眼孟靜言,問道:“離筝啊,有什麽事嗎?”
“孟大夫,是這樣的……”孟靜言對改了名兒的趙大夫說道,“我想接手藥材進供這方面的業務。”因為在店中,人多眼雜,所以兩人都喚對方的假名。
趙大夫看着孟靜言真摯的眼睛,問道:“你想要去對接……你父、哦,孟桐的藥材?”
“恩。”孟靜言點點頭,肯定道,“我想,孟老板一定會同意的,另外……你們也能有機會見上一面。”
“恩,說得好,畢竟我們都姓孟啊,生意上就該互幫互助。這樣,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來做,讓小濤駐店休息。”趙大夫聽到孟靜言所說,立即同意了,時隔多年,說實話,他也确實想再次拜訪一回自己曾經的老師。
孟靜言帶着孟家藥鋪的契約書來到了孟府前。擡頭看見寬大的牌匾上自己從小熟悉的朋友的字體,一時有些感慨。她走過兩旁的石獅子,向守門的家丁說道:“你好,我是京城孟家藥鋪的夥計,今天來拜訪一下孟老板,談一談藥材供應合約的事。”
“好的,您稍等,我這就去通知一下老爺。”家丁倒也是個明白人,很快就反應過來,轉身去了府中通知孟桐。
沒過多久,孟家家丁走出來說,孟老爺不在,但是孟太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