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迎新1
第53章 迎新1
寶琳在家裏生了一通氣, 又被過年前的各種瑣事纏着,小模型丢失這件事很快就忘到了腦後。
到除夕夜了,寶琳換了衣服準備和爹爹妹妹一塊兒守歲, 忽然發現自己的書桌上多了一堆東西。
一盒女子用的釵環件件光華燦爛。六對兒玉镯如手溫潤,其他的都是一些口脂面脂。
對于多出來的這些東西,小紅特別驚詫,“這是誰拿進來的?又是誰送的?”
寶琳擺了擺手讓她別聲張,也只是把東西收拾起來了而已,反正自己不會去用的。這東西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用的, 雖沒有标記,然而戴出去也引人矚目。
随後換了衣服,重新梳了頭發, 就到前院一起守歲去了。除夕晚上要祭祖, 家裏面的人都在收拾祭品,寶琳和林黛玉就用溫水洗祭器。
兩個人坐在桌子邊用抹布擦了擦銀盤子, 讓人送到廚房去裝祭品。
祭祖的時候沒有女子參加,只有林如海自己孤零零的祭了一回。晚上守歲吃飯,林黛玉就問:“今年還去榮國府走親戚嗎?”
“怎麽不去?咱們現在還是親戚呢,既沒有撕破臉那就要來往。”
大年初一那天是衙門裏團拜, 凡是當官的, 要麽去朝拜皇帝, 要麽在家裏讓同僚來拜年。林如海先是進宮朝賀領了一堆賞賜,又回來接受工部官員前來拜年。
賈政夾在一群同僚裏面頗有些不自在,說起來他還是做哥哥的呢, 做哥哥的先給妹夫先拜年,這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但是不來又有點不合群。
正巧這群人來的時候林如海不在家, 管家出面接待了這一群人,他們留下了拜年的東西,又領了一堆林家準備好的禮物,大家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到了大年初二,是外嫁女去娘家的日子,雖然如今賈敏不在了,林如海還是要帶着兩個女兒去榮國府走一趟。
林如海也不過是後院裏面拜見了一回老太太,随後就跟前院的那些男人們一塊兒吃酒去了。
留下寶琳和林黛玉陪着老太太說話,寶琳在榮國府沒什麽面子,全程看着寶琳跟老太太一來一往的聊天。
Advertisement
因為王熙鳳還年輕,初二的這一天回王家去了,王夫人和
薛太太就要等到初四或者初六才回去。因為她們年紀大了,年紀大的女子一般是有女兒回來拜年,所以回娘家的日子往後推遲了幾天。
薛太太大過年的坐在別人家的廳堂上,既不是正經親戚又不是正經族人,但是人家坐的安安穩穩。
而且寶琳能感覺到今年王夫人說話的時候就有揚眉吐氣的感覺,這種氣場很微妙,能感覺出來人家很高興底氣很足。
寶琳覺得這應該不是因為過年而帶來的歡喜。誰當家誰知道,過年的時候才是真正犯難的時候,特別是在歡樂的時刻,有一群人催着你要錢要糧,這種時候怎麽都高興不起來。
王夫人現在是一個當家夫人,再加上外邊傳言說榮國府現在內囊已空,寶琳覺得過個年應該跟過難關一樣,王夫人能高興才怪了,但是人家還真的特別高興。
老太太也高興,老太太的歡樂是每天都擺在臉上的,這個時候拉着林黛玉的手,“就跟你老子說,是我讓你留下來的,你也不用走了,就住在這裏陪着我。”
老太太昨天進宮去了,這一些命婦們進宮朝賀,拜的是太後和皇後,一開始的時候趙王說太後娘娘是個慈和人,寶琳不相信,林如海和林黛玉也不相信。
全家不相信的原因是因為太後養了兩個兒子都挺出息的,并且還是最後的勝利者,如今老太太擺出這種慈愛的樣子,是因為作為戰勝者沒必要跟那些鬥敗了的計較。
可是在京城的時間久了,聽了京城的這些傳言,覺得太後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女子。從來不給兒媳婦兒們添堵,有什麽事兒都是皇後娘娘當家作主,所以進宮朝賀的時候也是以拜見皇後娘娘為主。
賈家老太太這個時候正在講她昨天拜見太後和皇後的事。具體什麽事情沒有講,但是宮中那種花團錦簇金碧輝煌卻是形容的清清楚楚,引得那些小姑娘們都像是沒見識過一般眼冒金光露出羨慕的模樣。
林黛玉坐在老太太身邊,擡頭悄悄看了看寶琳,寶琳接收到妹妹的信號,因為相處的時間久,一個眼神也理解了妹妹是什麽意思,自己這邊也點了點頭。
妹妹這是懷疑賈元春如今已經在後宮站穩腳跟了。
林黛玉得到
姐姐的回應不想聽老太太講宮裏面的事情,聽見老太太說宮裏面擺了大戲,教坊司獻上歌舞,就忍不住問了一句,“我恍恍惚惚聽我娘親以前講過,說榮國府以前過年也是唱過大戲的。不知道今年有什麽戲可看?”
王夫人看了一眼林黛玉,“二姑娘,今年沒辦法擺戲臺子,東府裏面有喪事,咱們都是居喪之家,唱不得戲?”
大家都是居喪之家,寶琳和林黛玉現在因為昝姐的關系還在穿孝,出來見客穿的藍色青色,豔麗的顏色從不上身,身邊的丫鬟也是跟着穿素,飲食方面也在注意。榮國府說自己是居喪之家,但是府中從上到下都是大紅大綠。
就拿王夫人來說,這個時候穿了一件醬紫色的衣服領口別了一枚金領針,頭上勒了抹額,因為是過年,發髻堆了好幾層釵環,有金鳳展翅欲飛,口中閑着一串紅色的寶石,寶石垂落在額前。
再看這些姐妹們,打扮的都是桃紅柳綠,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頭上頂着一模一樣的金鳳,都穿着大紅色的繡鞋,鞋尖上面頂了一個粉嘟嘟的繡球。
如果說這些都是長輩,秦可卿的輩分比較低,但是作為奴才的下人們也是打扮的喜氣洋洋,而且全家人來客往,根本不像是居喪之家。
寶琳也覺得妹妹的嘴毒,這根本不是因為居喪,是因為請個戲班子又要花一筆錢。反正從現在就能看得出來榮國府雖然撐着架子不倒,但是花錢已經開始摳摳嗖嗖了。
王夫人真的覺得這姐妹倆能把自己氣壞,聽見林黛玉問完之後就感覺到斜前方寶琳打量的眼神不加掩飾,這丫頭嘴角還帶了一些譏笑。
心裏面火氣上來了,看着外邊時間不早了,就轉頭跟老太太說:“不如咱們現在擺飯吧。”
老太太點了點頭,“也到這個時間了,這是正正經經來走親戚,一定要留她姐妹兩個在這裏吃頓好的。”說完之後,笑着拉着林黛玉的手入席去了。
飯桌上老太太也不講究那套食不言寝不語的規矩,一直拉着林黛玉說話:“眼看就開春了,天氣也不冷了,你就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看上哪座院子給你好好規整規整,到時候裏面種些花花草草的,看着也舒服。”
林黛玉就在一邊推辭,“老祖宗讓我留下來本來不該推辭,只是我爹爹決定了,等到開春之後水路開化,我們全家都要回姑蘇。”
“回那裏幹嘛?”
“一來是為了祭掃墳茔,二來也是因為爹爹最近幾年都沒有回去過,再也不回去別人都要說爹爹不孝了。我昨天聽爹爹說他已經向皇帝上過奏本,禦筆批示已經允了他三個月的假。”
“既然如此,讓你姐姐和你爹爹去,你就不要去了,千裏迢迢路上奔波,你的身子弱受不了。”
“既然是拜見祖宗,不能不去。”
老太太的臉就拉了下來,把筷子放在桌子上,擺明了不高興。整個屋子裏面再也沒有了剛才歡樂的氣氛,寶琳卻不受影響,夾了一筷子菜美滋滋的吃了下去。
王夫人看寶琳和林黛玉姐妹兩個如此模樣,心中就有些暗恨。薛寶釵就勸老太太,“此乃人倫大事,等到天熱的時候,林妹妹就回來了。”
外面男人們的酒席上賈政也有些躊躇滿志,指揮着賈琏賈寶玉給林如海倒酒。
林如海擺了擺手,用手捂着酒杯,“不喝了不喝了,年紀大了,已經不勝酒力了。”
賈赦聽完扒開林如海的手,拿起酒杯讓賈琏倒了一杯,“別聽你姑父的,快給他滿上。”說完之後看着賈政,林如海還沒來的時候,賈政就說有事兒要和林如海商量。
在賈赦看來這就是好機會。
什麽事情在酒桌上都能輕易的談成,賈政被賈赦這麽一瞧,也知道機會到了。
把酒杯端了起來,“妹夫,咱們再來喝一杯。有件事不知道我當不當開口……”
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模樣,林如海心裏面想着無非就那麽兩件事兒,要麽借錢,要麽讓林黛玉嫁給賈寶玉。
林如海說過,宮裏面養一個宮妃花費甚多,但是家中供養一個皇妃也是花費甚多。
林如海從祖上到如今幾代積累,确實是有些家業。官場上又有些規矩必須得遵守,當年林如海在鹽政上做官的時候,別人送上門的孝敬是收的,但是不會主動勒索。處事還算公平,所以不管是揚州的那些官員還是那些鹽商,對林如海的評價都很高。
林如海這十來年攢了不薄的家底兒,從報恩寺
回來跟汪管家主仆兩個私下裏說起來,林如海說到若是家裏出了一個貴妃,不知道是貴妃的嫁妝更多一些,還是王妃的嫁妝更多一些。
當時汪管家就說:“嫁妝不嫁妝的不用在意,畢竟只出一回。但是若是出了一個宮妃,一年要往宮裏送幾萬兩銀子,有了皇子,還要為皇子的零花錢操心,年年月月累積下來,就是家裏面有金山說不定也守不住。”
林如海來了興趣,算了一筆賬,覺得汪管家說的特別對。
如今賈家的大姑娘成了宮妃,雖然位份還沒有公布出來,但是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
然而自己攢的家底兒不想就這麽白白的送出去,林如海捏着杯子一副醉眼朦胧的樣子看着賈寶玉頓時計上心來。不管賈家打的哪個主意,自己都不能答應。
“二內兄想說什麽弟已知曉,只是小弟最近幾年精力不濟,再加上從來沒帶過學生,也不知道學生該如何教起,所以至今為止沒收過弟子,也不敢耽誤了寶玉。若是要給寶玉尋名師,不用着急,讓我慢慢查訪,有消息了就來告訴兩位內兄。”
賈政被老太太催着找林如海把兩個玉兒的事兒定下來,只是心裏一直不得勁,就害怕人家說自己是巴結上官。林如海如今已經到了二品,自己還是一個五品郎官,兩人身份高低立見。
聽了林如海這番話,就覺得還是等娘娘的好消息傳出來吧,到時候寶玉的什麽水漲船高,別人也說不出閑話了。
于是端着酒杯和林如海碰了一杯,這件事兩個人心知肚明卻有裝着糊塗,互相對視哈哈一笑。
作者有話要說:是不是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