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皇帝對自家小堂弟卻也是信心滿滿。
畢竟,怎麽說呢,別看宮九某些興趣愛好好像特別奇葩,可他惦記丹陛之上那把坐起來其實一點也不舒服的椅子時,采用的方式卻特別正常。
完全不是南王世子那種憑着一張臉就妄圖取而代之、搞事手段還那麽蠢的家夥能比的。
皇帝剛知道宮九一身武藝居然能将他一整個皇宮侍衛徹底視為無物的時候,其實也是小小怕過那麽一下下的。
但轉念一想,小堂弟因為幼年時候的家庭悲劇,一直就琢磨着搞大事,
而他目前占據的那把椅子,雖然不是小堂弟搞事的唯一重點、卻也一直是重點之一。
結果不也平平安安過着許多年?
早在他對小堂弟的武力值毫無認識、也因此毫無防備的時候,那個老是對他一張冷臉的小家夥,不也一次都沒真拿他怎麽着麽?
在江湖上,宮九雖說用化名一直玩得那叫一個風雲變色,
可在朝堂之上,宮九的手段卻是相當正統的。
反正皇帝一直沒子嗣,據說很大可能會一輩子沒子嗣。
比起妄圖神不知、鬼不覺,暗中取代皇帝的南王父子,宮九的腦子可正常多了。
他更願意走光明正大謀算皇太弟的路線。
麻煩是麻煩了點,難得名正言順四字。
宮九私人愛好奇葩歸奇葩,玩起權謀人心,卻也果然不愧是先先帝嫡出一脈。
要不小老頭也不能那麽稀罕他。
Advertisement
畢竟單只說練武奇才的話,在宮九之前,小老頭的天賦也是絕佳的。
武力篡位妥妥的那種。
可惜就是完全不曉得篡完要怎麽整。
如宮九這樣武功天賦絕佳,權謀天賦也很能夠得着優秀線的,畢竟少數。
小老頭活了好幾十歲,也就遇着那麽三兩個,而能落他手裏頭,能願意謀算了天下還讓他先當幾天皇帝過過瘾、再把他尊為太上皇的,卻只有宮九這麽一個。
也因此,小老頭從來不覺得宮九的特殊小愛好能算什麽毛病。
更着實想不到,偏偏卻是那麽點兒不叫他放在眼底的小愛好,卻最終要了宮九的命去。
人生總是少不了那麽些個“意料不到”。
或許是事,或許是人。
例如宮九,他就怎麽都想不清南王父子的腦回路。
哪怕真的要玩李代桃僵的把戲吧,
這明明連皇帝身邊的內務總管都買通了,怎麽就不是琢磨着将皇帝勾出皇宮便宜行事,
卻非得要去找葉孤城玩什麽紫禁之巅吸引視線、再把刺客安排進去制造混亂,連殺皇帝那麽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都要葉孤城親自動手、導致決鬥現場提前露陷、被陸小公雞看出不對呢?
宮九簡直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南王父子無關緊要,宮九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
對于宮九來說,當前最要緊的事情,莫過于叫向曉久能吃得下飯。
無論什麽事,能叫一個吃貨連飯都吃不下的事,那就都是大事。
宮九把一切稍微有點兒用的力量都調動起來了,
譬如原本在南海諸域整頓海路的人手,但凡能派得上些許用場的,也都抽調回來。
一時之間,可以說,中原之內,但凡宮九的勢力,除了朝堂之上,憋足了勁兒搞事的那些,幾乎都投入對紅鞋子的追捕中。
哦,不對,朝堂之上憋足了勁搞大事的那些也不是沒在紅鞋子的事情上出力,只不過他們出力的方式不同。
其他勢力,尤其是拼武力值的那些,那基本上不拘上下等級,都是親身上陣的。
朝堂之上站着的那些,真親身上陣就太浪費了。
海捕文書都是幹什麽用的?
朝堂大佬們真都動起來的時候,那效果也不僅僅只是海捕文書。
到底紅鞋子無關緊要,哪怕不是宮九麾下勢力,朝堂大佬們又哪個不知道宮九讨的聖旨已經拟定,只差公孫蘭歸案就要發出了呢?
皇帝甚至還從自己的私庫撥出款項,趕着在西湖畔修複公孫大娘故居呢!
雖說群臣也鬧不明白皇帝是打哪兒知道的公孫大娘故居竟是在西湖。
翰林院那群人,這陣子可沒趁着修書的名頭暗戳戳翻書,卻也沒尋出個出處來。
不過好些耳目聰明的,倒是聽說了,皇帝原本準備修的是廟宇,還是那位叫皇帝忽然關注起公孫大娘的不知道誰,推說
“公孫大娘晚年退隐西湖畔,雖說有收留落難女子的義行,卻素來深入淺出。
生前低調,死後也不願封神招搖,好意心領”
之類的,才叫皇帝打消了主意。
知道這事兒的,都猜着是公孫大娘的正經傳人不悅公孫蘭明裏打着自家老祖宗的旗號,背後最幹的盡是那般蛇蠍心腸事體,又不知道怎麽的,竟讨了那位(目前)最有可能成為下任皇帝(也可能是下任皇帝親爹)的太平王世子眼緣,一路将事情捅到皇帝跟前……
倒也沒誰對皇帝将公孫大娘故居定在西湖畔的事情有什麽反對意見。
滿朝衆臣,竟是連個冒出來提議追查捅事兒的到底是不是正經公孫大娘後人的都沒有。
畢竟公孫大娘再怎麽絕代佳人,也早死得連白骨都找不着了,又能礙着他們什麽事呢?
如今捅事兒這位,又甚有自知之明,
別說生出謀劃着要效仿曲阜孔氏故事的膽子,連皇帝賞賜的宅邸田地,
那還沒建造完成的公孫大娘故居都事先聲明,日後是要用來給落難女子容身暫留了,
田地也只要了那麽小小幾百畝,也都是給那些落難女子花銷的,花銷不完的,也盡數給當地養濟院……
總而言之,那位疑似公孫大娘後人的不知道誰,竟是分毫未取。
——向曉久當然不可能取。
他又不是公孫大娘的什麽人!
頂多就是安史亂起前,去吃瞎眼雞出品栗子仁的時候,順便去七秀坊看看歌舞;
亂世平定、秩序重建之後,七秀坊又随着諸派大流,一并給了他點量身定做功法和小玩意兒罷了。
向曉久在這不是自家大唐後續的地方,也非要給公孫大娘正名,不過是着實仰慕七秀坊舉派奔赴國難的決絕。
那是真的拼着滿門滅絕的心思去的。
一群看起來平日只知道玩些高傲驕矜、欲擒故衆的娘兒們,大難之時卻有着不遜色于曹将軍的血性與悍勇。
向曉久對勇于折骨為薪、為後人趟開黑暗的勇烈之人,無論男女,都素來敬重。
連帶着對此間的公孫大娘也是敬屋及烏了。
對這裏的這位為公孫大娘正名的皇帝也甚是感激。
哪裏肯白要人家什麽宅邸田畝?
不只不白要,向曉久還尋思着,等紅鞋子那群蛇蠍事了,必要給這皇帝些個好處回禮才行。
七秀坊只是一個游戲設定。但正史之外,甚至連野史也未著錄的地方,想來也不缺乏在國難之時慨然赴死的豪傑與巾帼。公孫蘭的姓氏是爹媽給的沒法子,但硬要和公孫大娘拉扯關系,別說實際是否真有關系,縱便真的有,做了不只熊姥姥的糖炒栗子之後,又怎麽好意思玷污祖先?
話說當年陸小鳳開篇,就是熊姥姥那一個引子,我一直以為是要寫給那姓張的镖師報仇才讀下去的,然後繡花大盜簡直瞎了眼!幸好決戰的時候公孫蘭還是死了,拍胸脯慶幸,差一點把古大大拉黑呀!
我能忍受古大大對女性的不以為然,但如果連公孫蘭都美美美好好好,價值觀差異太大,再好的文筆再好的情節,也拯救不了價值觀差異……
幸好決戰公孫蘭死了,莫莫讀書那時候才有多了一位武俠大手能勾着我上課看書,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