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節
的大腦一時根本反應不過來。
那女童的打扮根本不是現代人的模樣,一開始寧致遠遠遠地看不真切,只以為女童穿着的是少數民族的衣物,但走近一看卻明顯不是,女童身着一襲亞麻做成的罩衣褂,腳下是小巧玲珑的繡花小鞋——活脫脫一副古代人的模樣。
女童看着寧致遠,兩眼充滿了好奇:“你這打扮真是稀罕,莫不是邦外的人?”
寧致遠啞口,四下裏看了看,但周圍卻連一臺攝影機都沒看到,只好斟酌着詞句問道:“請問姑娘……今年是什麽年間,這裏又是哪裏?”
女童笑了:“咦,倒是個呆子!怎的連年號都不知道?”她略帶嫌棄地瞥了寧致遠一眼,笑着答道:“天明修化年間,這裏萬竹山,易筆堂的地界。”
寧致遠呆住:這……聽都沒聽過的朝代!
就在寧致遠還在思考這到底是哪朝哪代的事時,女童突然一拍手,道:“咦,莫不是你是二哥說過的,天外人?”
“天外人”又是指什麽?寧致遠沒說話,只是疑惑地盯着女童,大腦一片混亂,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跟我來罷,我帶你去見二哥。”女童起身,拿過身邊洗的衣服,“堂主自會為你打理好一切的。”
寧致遠謝過,乖乖地跟着女童走了。
女童抱着換洗的衣物,一路上絮絮叨叨地:“你幸好遇見了我,如果你要是貿貿然獨自跑上山來,命都不知道丢哪去了!世人都知道易筆堂萬竹山上的機關無人可破,天下第一。你可得仔細了,以後千萬不要一個人上下山……”
寧致遠一路上想着心事,女童的話全當成了耳邊風。
跟着女童上了山,沿着竹林包圍的石徑走沒一會兒便看見了一處古雅幽靜的庭園,庭園正門牌匾上書三個大字“易筆堂”。寧致遠進去,裏面的男男女女清一色的穿着古裝,紛紛好奇地投來了目光,把寧致遠打量的渾身不自在。終于穿梭過這些目光,寧致遠随女童走到了庭園最深處,那屋子修的優雅端莊,好不氣派,就連匾上書的“浣筆閣”三個大字都與庭園別處挂寫的不同。
女童讓寧致遠等在這裏,接着上前,敲了敲門,進去說了兩句話,這才走出來對寧致遠說道:“讓你進去呢。”
寧致遠點了點頭,學着女童的樣子敲了敲門,這才走進去。
雖然這屋外看上去氣派,但屋內卻意外的古樸簡單,寧致遠雖然是理科生不好這些古物,但一眼看出來了這屋裏的擺設除了滿壁的字畫以外,不過是些尋常人家用的東西。再往裏探頭看,只見滿地的古籍珍寶,一個不過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正穿着青衣素褂坐在一堆古籍中,鋪着滿地的宣紙在寫寫畫畫。
那年輕人頭也不擡,只顧着自己寫畫着玩,還沒等寧致遠開口,便先開口道:“來到這樣的地方,怕是讓閣下受驚了。”
寧致遠沒搭茬:說實話,他現在是挺受驚的,畢竟這種地方他沒在任何一本歷史書上讀過。
“近日時空扭曲異常,在下就猜到會有天外人到來,還真是趕巧,偏偏就闖進來了我易筆堂的地界。”年輕人終于擱下了筆,擡起眼看了看寧致遠,笑道,“居然還是這樣的好才俊,我易筆堂還真是撿了個大便宜。”
寧致遠聽不懂他在說什麽:“請問……”
“不急,不急。”那年輕人擺擺手,不知道從哪裏弄出一套茶具來,“想必閣下也有很多想問的,咱倆喝杯茶,慢慢敘。”
年輕人泡茶手法娴熟優美,分明動作幅度大的誇張,但卻沒有一滴水落在滿地的書上。把寧致遠看得目瞪口呆,接過茶盞時分外小心,生怕灑了出來。
年輕人看出來了寧致遠的小心,笑了笑:“不必如此拘謹,地上的書不過是些沒什麽用的字符罷了,真正有用的東西是在心裏的。”
寧致遠笑了笑,品了口茶,綠茶的甘醇在口中慢慢擴散開來,讓他安心了不少。
“在下易葉秋,是易筆堂的第七代堂主,今年剛滿十五,敢問閣下尊名?”
原來這堂主才十五歲,寧致遠好奇地眨眨眼:雖然這少年一副稚嫩的模樣不假,可舉止裏眼神裏卻透露着一股說不出來的老成,本來寧致遠還以為這堂主是天生的娃娃臉,但現在看來人家不過是心智成熟罷了。
寧致遠不太習慣這些古人的說話習慣,頗有點不自在地回答道:“我叫寧致遠。”
“好名,淡泊以名利,寧靜以致遠。”易葉秋笑道。
寧致遠笑了笑:“對,我父親給我取名取的正是這個意思。”
易葉秋的笑容更深了:“那在下便也放心了,本以為天外人會與我們大有不同,但今日看來還是有互通的地方。如此一來甚好,我們暢談時也能少些阻礙。”
寧致遠點頭,沒再接話。
本來易葉秋還等着寧致遠繼續報上年齡,但是等了半天,那寧致遠卻只在那自顧自地品茶,絲毫沒有繼續往下說的意思,只好自己問道:“恕在下冒昧,敢問閣下尊齒幾何?”
寧致遠愣了愣,反應過來易葉秋是在問自己的年齡:“額……我……十七。”
易葉秋說:“那在下要稱呼您一聲‘寧兄’了。”
寧致遠動了動嘴角:“嗯……嗯,你随意,你随意。”
看來這寧致遠是屬蛤蟆的,戳一下,動一下,怎麽連句話都不知道主動說的?易葉秋無奈,只好引着寧致遠:“寧兄可有什麽想問在下的?知無不言。”
寧致遠放下茶盞,問出了最想問的事情:“你說的‘天外人’是指……”
果然是要問這個。易葉秋心下暗自松了口氣,随手從旁邊抽取了一本古籍來:“根據易筆堂的記載,每逢江湖有變,時空會産生輕微扭曲,總會有‘天外人’來訪,至多時能發現六個‘天外人’,‘天外人’衣着,言談,舉止都與當朝的人大相徑庭,問其出身,均答曰:‘穿越而來,不知身在何處’。”
穿越?
寧致遠雖然不愛看電視劇,但是對這個詞的概念并不陌生。他這下終于聽明白了:合着自己是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一個歷史書上根本不存在的朝代?
平行世界嗎?
寧致遠雖然臉上依舊平靜,但心裏已經淩亂了。
什麽時候穿越的?摔下來的時候?逃跑的時候?還是說,昨天和莫炯炯一起進山的時候,就已經穿越了?
“雖說這‘天外人’的身世是個謎,可每當‘天外人’現世,這江湖必有變數。”易葉秋嚴肅道,“在下仔細想了想,能想到的能撼動這江湖的,恐怕也只有那魔王的封印了。”
“封印?”
“天元開化年間,魔尊現世,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江湖各大門派紛紛挺身而出,經歷了一番腥風血雨,才終于滅了魔尊,封印住了魔尊的命魂,江湖才終于得來近百年的安寧。”易葉秋又抽出一本古籍,把上面的字指給寧致遠看,“但畢竟已過百年,怕是那封印也靠不住了。”
總覺得這故事在哪裏聽過,但寧致遠卻又想不起來。
“封印靠不住會怎麽樣?”
“最壞的情況,是那魔尊重新出世。”易葉秋搖頭嘆道,“只是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具體情況還不得而知。”
寧致遠低頭想了想,最後只得出一個結論。
與我何幹。
寧致遠還沒說話,易葉秋又抱拳道:“魔王現世,此事非同小可,一旦消息流出,江湖必定大亂,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所以還請寧兄委屈一下,以我易筆堂新晉弟子的身份在這裏隐瞞身份。”
寧致遠很快就明白了易葉秋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讓我瞞住我是穿越來的?”
易葉秋點頭:“正是。”
寧致遠無所謂:“這都是小事……只是……”
“寧兄但說無妨。”
“其實我有一個朋友,叫莫炯炯,穿越來的時候應該是和我呆在一起的。”
“寧兄的意思是……”易葉秋皺眉,“他也來到了這裏?”
寧致遠搖搖頭:“我不清楚,但是也有可能。”
不如說,是很有可能。寧致遠在心裏默默地補充道。
易葉秋點點頭:“知道了,在下會派人去打聽打聽的。”
“嗯……還有,我要如何回去?”
“回去?寧兄是指回天外去?”易葉秋愣住了,他搖了搖頭,“很遺憾,具體方法在下也不得而知。”
“那我是回不去了?”
“依據古籍記載,‘天外人’有的突然憑空消失,有的在本朝成家立業,壽終正寝。”易葉秋思忖着道,“所以寧兄能否重返家鄉……一切都是未知數。”
寧致遠點點頭,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