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學與寫作
“這我真不知道,哥沒跟我說。”林襄如實回答。
林硯比林襄大四歲,大學畢業後,拿着獎學金在霍司容的資助下,孤身赴美國求學,現在應該研究生快畢業了。
如果林硯回來,霍司容也分不出心思管他吧,林襄思來想去,委婉地拒絕了:“聞哥,我下午有急事,實在抽不開身,等忙完了我給哥打電話道歉。真不用管我,挂了啊,聞哥。”
聞堯不僅是霍司容的經紀人,實際上,聞家勢力背景也不小,不過聞家與霍家的關系,類似于日本的主人與家臣,聞家始終依附于霍家。聞堯和霍司容打小就是朋友,霍司容的心思,聞堯最清楚。
林襄對于霍司容,不過是個閑極無聊抒發相思的玩物,也确實不用多在意他。聞堯聽他推拒,便沒再多請,挂了電話。
聽着無線那頭的忙音,林襄眨巴下眼睛,嘴裏呼出一口長氣,慢吞吞地靠向身後的牆壁。
半晌,林襄揉了把眼睛,學姐發微信問他稿子改的怎樣,并且說下午交流會上有位大佬點名要看他的稿子。林襄頹喪的心情頓時為之一振。
大佬叫張梓昊,是青萌雜志社的編輯,從寧北大學文學系畢業多年,一直十分關注母校後輩的文學創作,經常挑選優秀作品予以發表。
林襄本身在文學系,也聽說過一些學長學姐的作品得到張梓昊賞識,在青萌上發表後,借助這個契機一腳踏進傳統文學的圈子。
不過張梓昊眼光也很高,這麽多年下來他看上的作品屈指可數,能順利進入純文學圈子的文學生也是鳳毛麟角,大部分最後從事教師、編輯、行政文書等工作,再有能力點的,寫文學評論,留校繼續從事文學研究。
學姐發來微信語音:“林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可得抓緊機會!我爸和張叔是朋友,我上次花了好大力氣才求他開小竈看你的作品,我知道你喜歡創作,要是張叔一下看上你,再指點兩句,前途無量!”
“夢想觸手可及!”學姐誇張地說,她也真為自家學弟高興。
林襄寫作很有靈氣,大一入校時,為了加入校文學創作社,必須提交一篇自己的創作,體裁字數主題不限。寧北文學創作社歷史底蘊幾乎和校史一般長,被譽為作家的象牙塔搖籃,加入難度可想而知。
林襄蹲在圖書館查資料,跑到寧北市中心觀察過路人尋找靈感,茶飯不思五六天,在交稿截止期到來前上交了一篇散文詩,委婉地描述了現代人愛與冷漠的主題,當時學姐就非常欣賞他的風格,一力主張讓林襄加入文創社。
學姐名叫高雨嫣。
短暫的喜悅暫時拂去心頭陰霾,林襄重重點頭:“謝謝高學姐!”
高雨嫣一再叮囑他一定要準時來會場,張梓昊浸淫文學評論圈多年,為人非常嚴謹認真,最不喜歡年輕人動不動遲到,林襄再三答應:“好,沒問題。”
“林襄,如果你手頭這篇能發表,不止在文學圈初露頭角,”高雨嫣神秘兮兮地提醒他,“青萌的稿費非常高,算千字的話,你這篇獲發表,稅前能拿到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