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可是想到章家的那一場潑天大禍,他少不得要提醒自己的外甥女處處小心些:“你可萬萬記住,若是因為一時興趣鑽研醫術,倒也無妨,可是千萬不可用這醫術去與那些達官貴人交結,不然的話,卷入朱門暗鬥,你便不自知緣由,便要舍了性命進去。”
知晚聽了這話,一時又想到當初太子中毒的蹊跷。
自己的母親也曾經給太子醫過病,據她推測,便是因為母親看出了什麽端倪,才讓那幕後的黑手下了毒手。
于是她低聲的問舅舅當年章家慘禍的緣由。
舅舅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太子身重奇毒,太醫院的人束手無策,唯有我母親的秘方可解,當時也不知是誰想起了當年宮中的夏姑姑,不斷有人來找尋母親。可是母親當時身患重病,口不能言,妹妹性情純良,為人至孝。她想着自己承襲了母親的醫術,又身在京城,很是便利,只想着不要人去攪鬧母親的清淨,便替母入宮。”
知晚當年太小,還真不知母親當初入宮竟然是這樣的緣由。想來當初她嫁給父親時,并沒有跟人露出自己乃夏錦溪女兒的底細,只是替母入宮以後,想要隐瞞也不成了。
舅舅接着道:“有人不想讓妹妹為太子解毒,再加上妹夫深陷軍資貪污的案子裏,就此被人捉了把柄滿門抄斬。而我母親聽聞妹妹家的事情,一時也是氣急攻心加上久病纏身,也就這般撒手而去了。母親亡故後倒是有人尋上門來,問我母親可遺留了什麽治病的藥方?當時父親警惕,只推說沒有,而來人詢問無果後,便說要帶父親回京,結果沒幾天的功夫,便發生了這樣的慘禍……晚晚,你如今身在京城,一定要慎而又慎,千萬不可重蹈章家覆轍。”
聽舅舅所言,倒是跟知晚猜測的并無二致。若是她沒想錯,當年前去問詢的可能是田家的人,他們急于救治太子,想要帶着外公回京。
而急于斬草除根,冒充歹徒行兇的,可能是慈寧王府的人。
醫者仁心,可是就如舅舅所言,小小的郎中能醫治病身,卻不能治得了人心中的妖魔。
章家就此卷入了一場浩劫,招惹了這一場滅門的災禍。
而舅舅的叮囑,她如今其實也感同身受,只低低說出了自己已經給太子解毒的事情,以及太子妃如今懷胎,卻中了怪毒的事情。
章韻禮聽聞這話,急得一捶床板:“你這孩子,為何要摻和到這些事情裏面。”
知晚将舅舅扶起,一邊給他喂藥一邊道:“我父母一家,章家上下那麽多口人,豈能讓奸人白白害死?唯有借太子之力,才能嚴懲奸人……只是我以前行事不夠周謹……有些托大了。如今知你們還活着,更不可連累了你們。”
說到這時,她是真心有些後悔,自己一心尋仇,急于求成,如今卻發現自己并非全能,最起碼在醫術上,其實也不過是剛剛摸出些門道而已。
章韻禮嘆了一口氣,心知現在多說也無益,只費力起身,從懷裏擡出了一部破了書頁的舊書,對着知晚道:“這本是你外祖母在病前留下的對藥典的修訂,原本這書是讓我捎帶給妹妹的,畢竟她随了母姓,繼承了夏家的醫術,不過我當時貪心,想着自己看一遍再給妹妹,結果……便一直沒能送出去,你将這書拿了,看看能不能尋出端倪,破解了眼前的困局……”
知晚點了點頭,然後端着藥碗到了樓下小廚房,準備看看熬煮的下一鍋藥有沒有好。
這個客棧她已經全包了下來,因為不想走漏風聲就連夥計和掌櫃也都請回去了。又因為要與舅舅說些體己話,她不想讓外人知道她并非盛家女的隐情,為了顧全盛家的門風,除了凝煙外,其他的随從也只守在客店外。
此時在廚房忙碌的是舅媽李氏和表哥章錫文。
章錫文跟從父親學醫,所以照着表妹的藥方子子抓藥。他師承父親,走的是章家的醫術,對于表妹下得兩味藥有些不認同,趁着知晚下來的功夫,便跟她探讨一番。
兩個人坐在小爐火邊,看着藥單子一時讨論得入神,臉兒未免也挨得近了些。
就在章錫文的話還沒有說完,旅店門口傳來人走近的聲音,接着就守在門邊的凝煙道:“四少爺……”
再然後一個英俊高大的青年撩開小廚房的門簾子,就這麽闖了進來。
原來因為天色已晚,而知晚一直遲遲沒有歸府,當成天複從軍衙回來聽聞之後,連府門都沒有入,便騎馬趕到縣下找人。
可去了藥店才知大小姐今天并沒有到店中,于是原路折返一路輾轉打聽找尋,來到了此處。
想到她一個小姑娘不知何故被人帶來客店,成天複有些心急,又看凝煙立在門口,這便大步邁了進來。
卻不曾想,小廚房裏爐火缭繞,一片人間的煙火氣息裏,知晚跟個年齡與她差不多大的清秀少年毫不避嫌地挨坐在一起……那臉兒都快要貼上去了!
直到他進來時,那個死丫頭都不知道避嫌地分開一下,只驚訝地瞪大眼睛對他說:“表哥,你怎麽尋到這來了?”
成天複微微一頓,反問道:“我……來得不是時候?”
知晚并未體會到表哥話裏的深意,她此時倒是急着與他分享尋到親人的喜悅,于是趕緊起身低聲地與成天複說了她意外與小舅舅相逢的事情。
成表哥從頭到尾都知道當年的章家慘案,所以知晚也沒避人,只跟他全說了。
成天複聽完了知晚的話,便跟着她上樓去見了章家的舅舅。
章韻禮這幾年來過得都是颠沛流離的生活,乍看這男人,一身軍裝,再加上高大挺拔的身姿,還有那随從的派場,絕非平常之人。
再加上外甥女兒又卷入了東宮內鬥,不由得心生警惕,生怕這盛家人又準備利用自己的侄女行什麽勾當。
不過成天複對于章先生倒是十足的禮待,應答都是恭謹有禮,并且跟知晚道:“既然是你的至親之人,又身染重病,在這客店裏多有不便,我在近郊有幾處宅院,有一處相對清淨些,我這便讓人收拾出來,讓你的舅舅一家住進去,再派幾個婆子丫鬟照應着,才夠妥貼。”
章韻禮聽了此話,連聲說不敢叨擾成将軍,可是話沒說幾句,就因為身體還虛弱,而有些喘不過氣來。
章錫文知道父親想說什麽。當初他們東躲西藏時,便沒少打聽這個京城裏表妹的下落,父親每次提及都是淚流滿面,只說那麽靈秀聰慧的小姑娘,若是尚在人間,也不知過得是怎麽樣的日子,有沒有人善待着她。
如今好不容易與表妹重逢,他看着出落得如芙蓉花兒一般的表妹也是心生歡喜,可是更多的是跟父親一樣,擔憂表妹這般花容月貌也不知在盛家過得是怎樣的日子。
因此,聽到成天複要安置他們,便開口回絕道:“父親不想叨擾将軍,待我們尋了友人之後,便可安置下來,只是表妹與我們一直分離,如今好不容易相聚,敢問這位将軍,我表妹何時能夠與我們團聚……”
那一句“我表妹”讓成天複覺得刺耳極了,他眯了眯眼,沉聲道:“她現在并非柳知晚,而是盛家養大的姑娘,我外祖母捧在手心裏的寶。若是她想念舅舅,自然随時可以相見,何來團聚一詞?”
不知為什麽,章錫文覺得這位将軍跟他說話的語氣不甚客氣,少年心性被杠了起來,正想開口再言時,知晚卻柔聲将話攔下道:“表哥,舅舅的病非一二日便能好的,且請聽我的,你暫時帶着舅舅和舅媽去表哥的別院裏住下,果兒也瘦得不成樣子,她還小,可禁不起折騰。等舅舅的身體調養好了,再慢慢商議以後的事情。”
說完,她又拿了藥單子給表哥章錫文,低聲吩咐他照拂小舅舅時應該注意的事宜。
少年郎都喜歡看好看的姑娘,當她柔聲細語同自己說話的時候,章錫文不禁又看了她好幾眼。
只是他擡起頭的時候,才發現那個所謂的成家表哥,仿若無常鬼差一般,陰氣森森地立在旁邊,冷冷地看着他們。
章錫文心裏一酸:這個所謂的成家表哥,看着如此不平易近人,也不知小表妹這麽多年來,是如何在盛家仰人鼻息的……
想到這,再看向表妹時候,他暗暗立誓,一定盡早安頓,将表妹從盛家接回來。
知晚也知道自己今日耽擱得太久,如果再不回去,只怕要不能進城了。
盛家祖母現在年歲大,睡覺也輕,若是讓她知道自己還沒回去,必定要擔憂得睡不着覺。
所以眼看表哥派人安頓了小舅舅一家,她便收好了小舅舅給她的醫書,準備着跟表哥一起返城。
當他們出鎮子的時候,天上無星光半點,看上去陰沉沉的,刮起的風也帶着潮氣,似乎是要下雨的樣子。
果不其然,只走了一半,便開始淋漓着下起小雨,不一會那雨轉大,伴着驚天霹靂,仿如天被捅個窟窿一般,滂沱着下個不停。
知晚在馬車裏沖着騎馬的表哥喊道:“表哥,你快上車,雨這麽大,仔細你生病了!”
再過幾天就要恩科了,若是表哥這時感染風寒,豈不是又要蹉跎四年?而且現在天色陰黑,壓根沒有路人,也不必忌諱什麽男女大防,總不能讓表哥生病吧。
她連喊了幾聲,表哥才在馬背上動了動身子,終于翻身下馬,解了蓑衣,上了馬車。
雖然方才穿了蓑衣,他的衣服還是半潮了。知晚跪在車廂裏翻動她車上的小衣服箱子,可怎麽也找不到适合表哥穿的衣裳。
成天複看她忙個不停,便道:“不用找了,等回府再換吧。”
知晚嘴裏應着,便與表哥面對面的坐着。他的頭發已經打濕,挺直的鼻尖上還在往下淌水。人都道,女子出浴如出水芙蓉,其實美男子被水滋潤過後,也如花兒一般給人明豔清新之感,
就如成天複此時的模樣,俊美的青年在車廂昏暗的挂燈映襯下,那微微古銅的皮膚也被道道水珠潤出了別樣的光澤……可他偏偏身材高大而健美,就算長相偏向華貴俊逸,也絕不會給人以陰柔之感。
知晚看着對面濕衣沾身的俊俏男子,突然覺得唇舌有些焦躁,這麽與他對坐,真是說不出的別扭。
于是她幹脆又去翻一箱子,在那兩三件衣服間來回翻騰。
可就在這時,突然馬車的車身劇烈的颠簸,然後頓住不動了。
成天複掀開車簾子看時,只見一個侍衛在瓢潑的大雨裏跑來說道:“啓禀将軍,車輪子挂了太多的泥,車有些跑不動,方才陷入坑裏,推拉車子時,那車軸不小心斷了。
成天複皺眉問道:“能否修好?”
“附近沒有村莊,而且前方的道路太泥濘,我們恐怕一時回不了城。不過前方有一座供人休憩的茅草屋舍,将軍可否在那裏避一避雨,待我們到遠一些的村莊尋人來修了車軸再走。”
此時他們所在的位置,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若是折返的話也要大費周折,所以成天複沉吟了一會兒之後,便點頭同意,令人拿來了油紙傘,讓知晚下車同他去茅草小屋裏休息。
這樣的茅屋一般是供過往的樵夫獵戶所用,屋裏還有之前的人剩下的火堆,還有一個石鍋可以供人臨時燒些水來喝。
明硯和幾個侍衛趕緊在這屋子裏面的幾塊大石頭上放上墊子,讓小姐和将軍坐下,然後又升起了火堆,成天複的衣服已經濕了大半邊,坐得離火近一些,脫了外衣,靠近火堆,将它烤幹。
茅草屋子裏沒有衣箱可翻,知晚只能沒話找話地說道:“都是我不好,回去的太晚,讓表哥也在這裏耽擱了。”
成天複擡起深眸看着她,卻答非所問道:“你表哥方才是不是想說等他父親病好了,就帶你走?”
知晚愣了一下,還以為他是擔心她就此罷工不做,準備做回柳知晚,不再管盛家的事情。所以她立刻接口道:“請表哥放心,京城事情未了,我是不會貿然私下就走的……若是能尋回真正的盛小姐那是最好不過的。若是不能,我也得顧全了盛家的名聲,絕不叫祖母操心。”
成天複的拳頭慢慢握緊了。
她說她不思慕他,寧願他是哥哥,而不能做夫君。現如今,憑空冒出個章家的舅舅,甚至還有個大她兩歲的表哥。
也就是說,她連哥哥都不缺了,也不必拿他這個假的當作自己的哥哥。
那個少年,就是當初小時候跟她貼過臉兒的表哥嗎而她是不是也在籌劃着離開的事情了……
想到這,成天複的神情裏添了一抹陰郁,原以為她一輩子都可以呆在盛家,可沒想到居然憑空冒出了什麽親人!
原來她與他這點少得可憐的聯系,也是可以說斷就斷的……
想到這,他擡頭直直看向了知晚。知晚正在火堆旁翻看着舅舅剛給她的外祖母的手劄。這是外祖母到了年老時,回首自己的生平,憑借厚重的經驗寫下的醫書,照比着知晚以前得到那一本厚重了許多,對于許多藥理的體會,也記錄的甚是詳細。
知晚按照目錄索引,徑直跳到了安胎保胎的那一章節,然後也仔細的看下去,這一看卻是越看越心驚。
到了最後她蹦跳了起來。飛撲到了表哥的面前,拉起他便要走,嘴裏說道:“不好!我先前給太子妃下的藥有纰漏。現在的太子妃不宜使用任何安胎的藥物。”
雖然她嘴裏這麽急切地喊着,可是表哥卻紋絲不動,似乎并不着急的樣子。
知晚急了,使勁拉着他道:“表哥你趕緊帶我去行宮告知太子妃,若是晚了,那可是一屍兩命啊!”
成天複任憑知晚拉扯了幾下,這才慢慢說道:“你這兩天配的那些藥,早已經被我換成了梅子,呈給了太子陛下,你不必太過心急。”
知晚聽得一愣,驚詫地看着表哥,疑心他也懂得醫術,不然的話怎麽知道自己先前所下的藥不妥,全都換成了別的?
成天複似乎看出了她心中所想,說道:“我不懂醫術,但懂人心。你先前為太子配藥清除了餘毒,乃是立下了奇功。可此番太子妃胎兒不妥,你又無底氣,若是這一胎不安穩,你先前的功勞也全都變成了罪孽,就算太子賢德,也不會寬恕你。所以我到太子面前陳情,只說你年紀尚淺,對婦科一道又不甚精通,對于太子妃的病情也無十成的把握,只能給太子妃呈獻開胃的梅子,懇請殿下另尋名醫為太子妃診治。”
知晚聽到這裏,重重松了一口氣,又有些羞愧,小聲道:“表哥為何不早說?我這幾日為了配藥,簡直茶飯不思,你若說了,我不也清淨了?”
成天複将燒熱的水沏好茶葉,遞給了知晚,然後道:“你當時起了好勝之心,一意要跟皇後較勁,若是我貿然說出讓你退縮的話,只怕會潑冷水,打擊了你行醫的信心。這做郎中與比試劍法一樣,一味前沖逞強,或者心有怯意,畏手畏腳,都不穩妥,只能成為庸醫,所以我原想着你盡可以繼續鑽研,解了心中的疑惑就好。”
知晚沒有說話,她懂得表哥的意思。
她先前對自己的醫術太剛愎自用了,一心認定是田佩蓉在暗中做手腳,而且認為自己解毒一定會萬無一失,豈不知藥理如做人一般,若是認定十拿九穩時,往往也是做事不周詳,要摔大跟頭的時候。
這幾天表哥都沒有将她配的藥呈送上去,原本只是怕她醫術不精,受了牽連,沒想到居然歪打正着,無意中救了太子妃腹中的孩兒。
想到這,她感激地看着成天複,深吸了一口氣,舉起醫書道:“這是我外祖母晚年之作,裏面不光對自己畢生藥理進行矯正總結,還有詳實案例。這裏記錄了一個婦人吃了外祖母配制的安胎藥,卻血脈大亂,滑下了雙生子胎的案例。”
知晚猜測,祖母之所以記下這一案,應該也是耿耿于懷。
在這本留給自己子女看的醫術手劄裏,當然不會記錄外祖母當年與陛下的愛恨情仇。
但是知晚從盛家的祖母那裏聽過關于外祖母當年的許多事情,更聽說過當年宮裏的娴妃懷雙生子卻滑胎血崩而死的事情。
當年,陛下剛剛即位,後宮妃嫔有孕,乃是天道吉祥的事情,外祖母當時因為情傷已經出宮準備還鄉。
只是陛下不知以什麽借口,将她扣在宮中不放,而娴妃滑胎也被認作是外祖母嫉妒心作祟,對安胎之藥動了手腳。
就連陛下對此也有心結,而當年知道此事之人,也是三緘其口,決口不提當年宮中風華絕代的那位夏女官。
此事之後,順和帝雖然不曾降罪于外祖母,但也終于放她還鄉。而外祖母也是背負了殘害皇嗣的污點出宮,蒙受不白之冤,卻無人肯信。
就此倒是讓外祖母看透了帝王之心,揮劍斬情絲,離開了宮中,嫁給了外祖父。
而外祖母雖然對那一段情釋懷,可是對這玷污了她醫術之事卻一直耿耿于懷。
也是不知因何際遇,居然弄清了那裏的緣由,所以最後在醫書上隐去名姓,只寥寥一筆寫到“生平診治,曾有婦喜溫泉之浴,懷有身孕時依舊不止,十日泡浴一次,所用的浴水乃重礦之水,與藥性相沖,遂心煩胎燥,胎滑而血崩……所以此方安胎之藥與重礦之水,乃大避忌,然用重礦之水與孕婦浴,本非安胎之策,亦非正心之腸,為免悲劇重演,此安胎藥方廢止不可再用,切記切記!”
言下之意,那重礦之水并不是随處可見,若是給懷孕的婦人用,也是居心叵測。
知晚給成天複看了這一節後道:“我外祖母在藥書中所記的症狀與太子妃的情況真是一模一樣。我便回想着太子妃在宮中的時候,雖然不曾泡浴,但似乎也是用溫泉水沐浴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