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他道:“臣自然不會讓他們付錢吃飯,那樣臣成什麽人了?”唉,可憐的陛下,搭檔這麽多年了,居然還不能猜到他的意圖,想給差評怎麽破?還是他家親親師兄好啊,只需要他的一個眼神兒,就能知道他接下來要做什麽了,多好!
唉嘆完,賈赦才又恢複了正經樣子來。
“您想啊,京城一下子來了這麽多人,住和吃可是兩個很大的問題。投親的且不算,城外那些無親可投的呢?依臣看,咱們手上有水泥,建個房子的速度極快,不出三五日,一座簡單的屋舍就能建好,明兒讓順天府給張告示,招流民建屋,一日兩餐,外加兩個銅板的工錢,做得好的,還能得到額外的獎勵,如此一來,那些人可不就能忙起來了?”
徒钰補充道:“房子修好了,屋子裏的各種擺設,都需要人做,木匠,陶匠,泥瓦匠,繡娘,這些有手藝的人可以另外挑出來,讓他們做些桌椅床鋪,杯盤碗碟,省得浪費了他們的手藝。”
“而且,不僅需要男工,女工也是需要的,洗菜做飯,縫些被褥之類的,這些活計,想來那些男人是不會去做的。”
興寧帝靜靜的聽着他們兩個人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他都不需要再補充什麽了,顯然這兩個人早就把事情從頭到尾考慮完全了。兩人所提并無什麽不對,只是會動到某些人利益,要知道,流民進城才剛一天,就已經有人伢子和他們接觸了。
興寧帝當即讓小太監去順天府把順天府尹找來。
“還有五城兵馬司。”徒钰補充道。
“對,還有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也讓他們一同過來。”
皇帝點了名,幾位大人急匆匆就來了。鑒于一會來的人有不少,這個碰頭會的時間肯定不短,在他這榮禧堂裏開會有些不合适,賈赦幹脆帶着興寧帝去了大觀園,那裏有當初專門留出來的一間會議室,坐等人來。
距離賈赦弄出水泥來得有許多年了,除了鋪路和修堤外,還真沒有多少人拿它來修房子,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更喜歡老式的房屋一些,就連賈赦自己,也是更喜歡古建築的。
倒是玻璃窗頗受歡迎,不少人都把紙窗木窗換成了玻璃的,而且還把窗子都改大了些。
賈赦這次修的學堂和會議室,算是大啓名議上的第一座水泥房子。
興寧帝召見,被召見的人哪裏敢耽擱?一聽到消息,立即丢下手頭的活計,屁颠颠的往榮國府來,随後就被小厮領到了這裏。
所有人都到齊後,賈赦命人上了一盤玉米、一盤土豆、一盤烤紅薯。大家都是經年的同僚了,有好東西自然是要與大家分享的。
當聽說了這三種糧食的特性後,這幾位眼光毒辣的大人們立即看出來了這些東西的好處來,紛紛向賈赦讨要糧種,即使要花錢也無所謂,賈赦能怎麽辦?當然是,答應他們了!
Advertisement
至于花錢買種子什麽的,搞研究是要花錢的,适當的收一些費用貼補貼補,無可厚非不是。
吃飽喝足,賈赦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法,都是在官場上浸淫了許多年的老狐貍了,自然可以看出來以工代赈方式的可行性,衆人也都是這幾年興寧帝提拔起來的有識之人,在這種事關大啓安危的大事上,從來都不糊塗,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話題很快就到了由誰來主導此事上。
一提到這個問題,所有人突然就沉默了。要說人選,他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提出好幾個适合擔此重任的青年才俊來。要知道這件事可是在興寧帝的面前挂了號的,要是做得好了,将來平步青雲不是難事。
而他們,哪一個沒有個出息的後輩,學生啊?這都是極好的人選。
可是他們卻不敢提,同樣的道理,興寧帝對這件事情這麽上心,萬一做不好,別說平步青雲,升官加爵了,被皇帝厭棄可就完了。
賈赦環視了衆人一眼,輕哼:“既然你們都沒有合适的人選推薦,我這裏倒是有一個。”
他這話一出,因為衆人的明哲保身而漸漸冷了臉的興寧帝面露微笑:“能被愛卿親自推薦,想來此人必有過人之處。你且說來。”
賈赦道:“賈珠。”衆皆嘩然。
興寧帝不解,榮國府大房二房關系不睦的事,在京城幾乎人盡皆知,賈赦怎麽會舉薦賈珠,讓他主理這麽重要的事?莫不是想把人推上高位,再使計讓其出錯,被聖人厭棄,甚或是獲罪?
興寧帝暗自搖頭,賈赦不是這樣的人。
賈赦笑道:“所謂舉賢不避親。之前珠哥兒在嶺南為官多年,政績斐然,因政績上佳被調回京城,只是目前沒有适合他的職位,還在家中等消息呢。如今有了這等機會,珠哥兒是榮國府這一輩中,最出息的一個,臣可不會放過這麽好的苗子。”
如今這個時代,有機會讀書的人可不多,真正能夠成長起來的人才更少,他這裏缺人缺得很,能抓到一個是一個,可不能浪費了。林家那兩兄弟倒是更合适一些,可惜兩個孩子現在還只是秀才,夠不上資格,只能找賈珠了。
衆人恍然,現在的人講究的是宗族利益為重,賈赦和賈政不對付,賈珠身為晚輩,賈赦并不想把長輩間的不愉快延續到小輩們的身上,從他對賈政這一房幾個在家的孩子的态度就能夠看得出來。
賈赦這樣說,興寧帝就放心了,相信有賈赦這個伯父的提點,又有徒钰在一旁護着,賈珠應該差不到哪裏去。
徒钰又道:“流民中各色人等都有,裏面的刺頭肯定不少,珠哥兒一個文弱書生,遇到這些人怕是壓不住,不如給他備幾個有功夫的副手,萬一遇到那些刺頭兒,也有人處理。”
所有人都沒有意見,賈赦又問道:“你可有人選?”
徒钰點頭:“柳家的柳湘蓮,馮家的馮紫英,衛家的衛若蘭,都是不錯的年輕人。他們又自幼相識,做起事來必能事半功倍。”
事情就此定下,興寧帝回宮後,順天府和戶部、工部的聯合公告就出爐了,非常順利的引爆了整個京城,随後,給賈珠的聖旨也到了榮國府。
賈珠十分驚喜,他從嶺南回來已經有一年多了,調令卻一直沒有下來,從最初的滿懷希望,到後來的無比失望,賈珠全都經歷了一個遍。
這些倒是沒有什麽,畢竟身邊有妻兒陪着,龍潭虎穴都去得,何況其他?最讓賈珠難過的,卻是父母的态度,母親王氏且不必說,那就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無知婦人,成日裏只想着往他的後院裏塞人,旁的一概幫助也無。
每天只想着他妹妹賈元春什麽時候能夠生下王爺的子嗣以惠及他們這一房,又對弟弟賈寶玉無比溺愛,即舍不得寶玉讀書吃苦,又幻想着那個生而不凡的孩子是個有造化的!都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的母親卻是一點都不明白。
父親賈政,自他回京後,就沒見過那位為了他的事煩憂過,整天不是和清客們感嘆世道不公,有識之人不得重用,溜須拍馬之輩當道,就是逮着他們三兄弟咒罵不止。
還好大伯早就把環哥兒接到身邊教導,否則被賈政這麽教養,遲早給養廢了。只可惜了寶玉,那孩子是個有靈氣的,卻一直被祖母和母親溺愛着,一點苦都吃不得,早晚被寵壞。
如今好了,調令終于下來了,還是當今親自下的旨意,這對他來說,簡直是莫大的驚喜!身為朝廷的一份子,能在當今的禦案上挂上號,誰不樂意?知道今天這場任命是大伯賈赦為他讨來的,接了聖旨後,賈珠腳步匆匆的跑回他的院子。
屋子裏的李纨也早就收到消息,正在接受丫鬟們的道賀。一見賈珠這個時候回來,忙上前向賈珠道喜。
賈珠笑着受了這份禮,扶起妻子,吩咐道:“你且去把咱們從嶺南帶回來的花梨木和沉香找出來,一會兒我要去大伯那裏,同他老人家道謝。”
李纨不是什麽都不懂的人,聽賈珠這麽一說,就知道自家夫君這次的升遷,怕是有大伯在相助。二話不說,親自去庫房把賈珠說的東西取了出來,又從自己的私庫裏添了不少東西,這才出來将東西遞給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