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對于琅嬛這種緊緊跟進兩人情況的前輩來說,期末考試之後兩人的動向比較挑戰她的心髒。
幾個月前那句“你就差包辦他的衣食住行”了一語成谶,杜燃竟然成功誘拐溫博文和他一起去校外租了一套兩居室。
琅嬛捏了捏眉心,靠在咖啡館沙發椅背上嘆了口氣。
“我早就說了你玩可以,別把他真帶進去了。博文他小時候受了點刺激,具體什麽事他媽也沒跟我說。總之你要玩換個人,兜不住了連我一塊倒黴——我給你說句實話,要是當初知道你對他有興趣,我就是揮刀自宮都不會帶他進圈子。”
杜燃沉默了一會,開口:“我沒想玩。”
“得了,寧可信世上有鬼,也別信男人那張嘴。”
“你覺得以他那種性子,我要真想對他做什麽,能有結果?”
琅嬛覺得開始認不清這個和自己打了不少年交道的朋友。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杜燃不是個愣頭青,于是他對別人的好就更值得玩味。在好友和師弟之間,琅嬛明顯是覺得師弟被耍的可能性比較高。
也不知道算是幸運還是不幸,這些風波一點都沒有殃及主角之中的另一個人。琅嬛只是抱着審慎的态度提點了一下溫博文,後者翻了個白眼回道:“我八百年前就知道杜燃不是個好人。”
問其原因,溫博文理直氣壯:“我看他不順眼啊。”
琅嬛淚流滿面:“那你還和他一起住?”
“啥?只是合租沒關系吧,而且本來就是一個寝室的,現在一人一間分得更開了。再說,我看他不順眼不代表他就一定會對我不利吧,他不是個好人我是不就行了?”
琅嬛覺得溫博文的邏輯簡直是要逆天。在連着被倆人氣過之後決定甩手不管——在事情太過分之前,由着年輕人瞎折騰吧——做劇的時候別坑就行。
作為一個各項生理功能正常的青年,杜燃不是沒有想過兩人之間發生事件的各種可能。然而經琅嬛這麽一說,終究還是按兵不動。
和許多年前一樣,他并不确定對方的取向,年輕時刻貿然而為已經給他背上了原罪,而現在喜歡的人就在身邊,他不覺得更進一步必然會帶來好的結果。
和他預計的一樣,等到溫博文反應過來“這哥們是不是喜歡我”的時候,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後了。
Advertisement
也許那個看似不靠譜的人際交往鏡子理論真的有些現實意義,兩個互相看不對盤的人竟然進入了某種君子之交的模式,偶爾溫博文還會拿着筆記本敲一敲杜燃的門,兩人有時候在琢磨音頻片段的時候能馬拉松一般一談談幾個小時。
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心,在某個防不勝防的周末午後,電腦裏公放的音頻在播完以前神韻閣的作品之後忽然就自動跳轉到了另一個bl字母戲片段。
這軟件的随機連播功能也是沒誰了。杜燃一臉嚴肅,溫博文一臉黑線,有種名為尴尬的東西在空氣裏伴着音頻的尺度迅速破表。
溫博文再是遲鈍也知道這是什麽東西,也隐約嗅到空氣裏尴尬的氣息。只是不知道怎麽擺脫:現在站起來離開好像顯得有些敏感過頭,畢竟他也不是當初那個連攻受這種定義都接受不能的純潔孩子,跟着江易琅嬛一大後果就是節操漸碎下限不見。
而按兵不動就這麽坐着,似乎也有點不對頭。
杜燃淡定地走到筆記本旁邊切了另一段音頻。
“剛才都是幻覺,忘掉吧。”
溫博文點了點頭:“哦。”
你可以想象這個溫暖的初夏,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鑽進屋子,午後的空氣讓人昏昏欲睡,兩個青年窩在客廳沙發的兩側,茶幾上擺着一個剛剛放出莫名聲響的筆記本。
窗外的桃花映在窗簾上,給其中一個青年面龐鍍了一層淺淡的緋紅。
其實旁敲側擊并不是杜燃的風格,不過根據魯迅先生的捕鳥經驗,你得先放夠了餌,再“等它走到中間去”。由于對象的單一性和時間客觀不可逆性,杜燃帶上了十成的耐心和謹慎。
期末考完的一個禮拜大概是最開心的時光,溫博文在自己的房間裏戴上耳機對着麥繼續練習,依舊沒帶多少匠氣,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各種低級的錯誤。只不過不再像一開始的小新人那麽茫然無措。因為他知道離他一牆之隔很近的地方,有個人會耐心地給他做技術指導。
有時候看着溫博文認真投入的樣子,杜燃也不忍心多說什麽。只是倒杯溫水放在他手邊,等他那一段結束之後摸摸他的腦袋:“別那麽吼,會噴麥。”
溫博文縮了縮頭:“哦。”
方才那個動作讓他T恤裏的鎖骨變得明顯。杜燃眼神轉向另一邊,清了清嗓子拿起一杆筆,指向屏幕上錄音軟件的一段:“這一節你就算配得再好都是廢音。降噪難度太大,做出來的效果失真,和整部劇搭起來顯得很奇怪。”
琅嬛在觀察過一段時間之後終于收回了出于某種過度保護欲的成見,懷疑歸懷疑,溫博文和他住之後也沒發生什麽惡性事件,戲感倒是越來越好了,她也樂見其成。
很快,真正檢驗成效的時刻到來了。
最近耽美圈某個大神的文完結,趁着這個東風,神韻閣眼疾手快拿到了授權。
這篇文是最近耽美圈裏現象級的存在,神文神劇組,幾乎就是捧紅cv的基本保障。公平起見,所有的cv角色都是公開招募,沒有內定名額。美工組在招募階段就精心給每個角色制作了人設圖,一并放在帖子裏。
招募火熱超出預期,才剛開三小時,旋叽的郵箱裏就擠滿了試音文件。從一開始的耐心十足一個一個音頻聽完到最後揉着耳朵叫崩潰不過用了三天的時間。琅嬛此時已經畢業,出國的行李也在打包,根本沒有時間顧及二次元,所有的壓力一下放到原先幾個管理身上,過于依賴琅嬛的缺陷此時一下顯露出來。
很多劇團也是這樣,在某個标志性的人物走了之後,組織變成了一盤散沙,寂寂無聞默默解散以終,像是被抽離了靈魂。
琅嬛在走之前縱然做了許多準備,也不免出現空窗期。
只能說很多事情都要靠時機,有些時候的遺憾就是永遠的遺憾。
杜燃并不熱衷人事,琅嬛深谙這點,走前只是将這部她無緣過問的劇後期托付于他。而将策劃一職分攤給了狐王旋叽幾個一手帶出來的姑娘。
安排完一切,琅嬛安靜地離開,拒絕了朋友想為她辦的告別歌會,像是這麽多年的努力輕輕一放,從此以後這個圈裏她已不在,然而确乎沒有太大的影響。
世界太大了。
縱你曾叱咤風雲,離開的時候對于別人也不過是個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