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一食品廠的鄧廠長就思考了兩天,第三天就給敏賢打了電話說同意合作。
于是,敏賢拿出提前請律師拟定好了的合同,去第一食品廠簽了字,開着車帶着鄧廠長去銀行轉了賬。
這時候,敏賢媽媽正在倉庫裏清點。東西生産了賣不出去,所以庫存越積壓越多,這個月幹脆就發不出來工資了,直接拿庫存的食品來代替工資。
敏賢媽也是愁呀。
突然,一個相熟的大姐急急忙忙從外面跑了進來,拉着敏賢媽的手就說道:“哎呦,你家敏賢可幹出大事兒來了。”
敏賢媽媽笑笑,不在意,還有啥能比買車買房的事兒更大,她的小心髒呀,早就閱過千帆了。
“你家敏賢拿了五百萬買了咱們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啥?五。。。五百萬?你不會搞錯了吧。”這不是她聽錯了吧,五百萬,這是他們一家人幾輩子都賺不來的錢。
“沒搞錯,沒搞錯,廠長心腹王幹事說的。”
這還了得,這熊孩子,有五百萬幹什麽不好,幹嘛要買這快要破産的廠子,敏賢媽也顧不得上班,扔下東西就跑回家了。
敏賢媽可不覺得敏賢有什麽經商的天賦,這東西是根上傳下來的,這些年看見別人下海經商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敏賢爸也是眼饞的,以前也不是沒想過幹點啥賺點錢補貼家用。
敏賢爸和朋友借過水車,進了一車魚貨去市場賣。四五十歲的大老爺們第一次幹這事兒,沒有經驗也抹不開面,賣的便宜不說,結果,人家老太太說小夥子你再給我兩條呗,敏賢爸看人家老太太不容易就大方的多給人家兩條。人家買菜的阿姨說小夥子你可得給我們稱得高高的呀,敏賢爸指定給高到天上去。
就這樣交了攤位費,除去進貨的魚錢,忙活了一天真的就沒賺幾塊錢,這還不算借水車搭進去的人情錢。
這賣魚不賺錢,敏賢爸還不死心,仗着自己會開車,給人家出租車司機打夜班,結果也不知道啥地方有客人,這一晚上一晚上在城裏轉來轉去,一個禮拜就給自己幹瘦了,這賺的錢還不夠油錢的呢
這兩次失敗後,敏賢爸是徹底歇菜了,沒啥經商天賦就老老實實的守在廠子裏呗。
賢媽在家左等右等敏賢就是不回家,食品廠裏聽到消息的工友們都跑來打探消息,大多都誇獎敏賢出息,但也不免有人說着酸話,這人都送走幾波了,敏賢媽這心亂的呦
“你別來回轉悠了,轉的我頭疼,咱客廳統共就這麽大,等會兒別碰到那了。”敏賢奶奶忍不住說道。
“媽,敏賢有說什麽時候回來麽。”
“上午走的時候就說要晚點回來,讓我們先睡別等她了。”
“哎。”敏賢媽愁眉苦臉。
“你這是圖敏賢的那五百萬?”敏賢奶奶問道。
敏賢媽媽吓了一跳,趕忙說道,“媽,你還不知道我是什麽人麽,我咋能圖孩子錢,我就是擔心敏賢一時沖動以後後悔。”
“你既然不圖敏賢的錢,那就別管了,敏賢既然有本事賺這五百萬,想用這些幹點什麽都是她的自由,況且敏賢像她爺爺腦子好使,說不定就能将廠子盤活,上百人的生計呢,盤活了就是做好事兒了。”
敏賢奶奶看了看牆上挂着的鐘表,又說道;“睡吧,孩子回來看見你這樣,也是平增壓力。白紙黑字簽了合同的,反悔不了的,擔心也沒用。與其擔心這事兒,不如擔心擔心這麽晚了孩子有沒有吃飯。”
說罷,敏賢奶奶關了電視,回房睡了。
這時候的人沒有什麽娛樂,普遍睡的都早,敏賢回來的時候,筒子樓已經沒有亮燈的人家了,四周都是黑漆漆的一篇。
她摸黑到家門口,蹑手蹑腳的掏出鑰匙開門,打開燈一看,她媽正坐在客廳中央的沙發上。
敏賢吓了一跳,下意識的後退一步,結果直直的撞在了牆上,頓時淚眼汪汪。
敏賢控訴道,“媽,你咋不開燈。”
“省電。”,敏賢媽理直氣壯道。
敏賢自是知道她媽媽大晚上幹坐在這裏的原因,可是不知道該怎麽說服她媽媽,母女倆就這麽僵持了一會兒。
憋了好久,敏賢媽媽才平和的說道,“吃飯了沒。”
敏賢一愣,這是暴風雨來之前的平靜?
她搖了搖頭,“還沒呢。”
“晚上還剩了一碗蛋炒飯,給你泡點熱水吃呀。”
“行。”
敏賢媽從沙發上起來,去給敏賢泡飯。敏賢踢掉鞋子,拖着疲憊的身軀,躺在沙發上。
等敏賢媽媽端着冒着熱氣的飯碗過來的時候,發現她已經睡着了。
敏賢媽媽嘆了一口氣,将飯碗放在茶幾上,拽起敏賢的腳幫她脫掉襪子,然後拽出被敏賢枕在頭低下的包,替她蓋上被子。
。。。。。。。。。。。。。。。。。。。。。。。。。。。
第二天,敏賢并沒有直接去第一食品廠,早上先開車去了XX工業大學。自從在報紙上看到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她就一直很感興趣,前幾天還專門去學校裏蹭了幾節課,特意結識了幾個此專業的學生,并通過他們認識了學校的教授。
食品科學與工程本來就是新興學科,重視的人并不多,教授很高興敏賢的來訪,一番高談闊論,從食品發展談到民生,再談到民族工業與國家發展,談得老教授熱血沸騰,還帶着敏賢參觀了他們的實驗室,和他們的一些實驗成果。
後來敏賢說自己想開一家食品廠,老教授還說有不懂的可以來請教他。
昨天敏賢來找老教授,希望能安排幾個實習生來幫助企業轉變生産,正好1996這年國家頒布《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國家開始不包分配大學生工作,老教授也希望學生能找到工作,于是和敏賢一拍即合,向她推薦了食品專業的四位優秀學生。
學生們總是熱血,崇祯,聽敏賢說希望他們發揮自身所學,去拯救一個即将破産的廠子,去拯救上百人的生計之時,當即挺身而出,連待遇都不考慮就和敏賢簽訂了協議,當然敏賢也沒有讓他們吃虧,将技術分紅寫入了協議,以此激勵他們。
今天就是特地來學校接他們的。
那邊,鄧廠長和廠幹部都在翹首以盼敏賢的到來,昨天簽訂合同的時候,敏賢就說今天會帶着改革方案來廠子裏。
等到達廠子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鄧廠長聽到消息趕緊帶着廠幹部迎了出來。
“李小姐,你可來了,我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把你盼來了。”
敏賢和鄧廠長握了握手,玩笑道;“這才不到一天不見就盼星星盼月亮了?”
鄧廠長自嘲道,“再過幾天,我的頭發就愁得沒剩幾根了。”他看了看和敏賢一起來的三男一女問道,“這幾位是?”
“這幾位是工業大學食品專業的學生,說不定以後就是咱們廠的中流砥柱了呢。”
這時候的大學生都很金貴,一下子來了四個,鄧廠長自是撿了好聽的話說。
大學生們臉皮都很薄,這還沒做什麽呢就被一頓誇獎,臉都不好意思的紅了起來。
馬上就飯點了,到了辦公室放下東西,敏賢讓鄧廠長安排食品專業學生先去食堂吃飯。
她看見鄧廠子他們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自己坐下來和鄧廠長說道:“要不咱先講講?”
“這感情好呀。”鄧廠長是巴不得趕緊開始講講廠子以後該咋辦。
敏賢從包裏抽出一摞資料遞了過去,鄧廠長接過一看,是機械說明書,每一張圖配着解說文字,清晰明了好理解。
敏賢說道,“前幾天我看了廠子裏新引進的機器。讓國外的朋友幫忙查了一下,組裝起來是一套全自動薯片生産線,雖然是幾年前的技術但一天可以處理一噸的土豆。”
“薯片?”鄧廠子以前并沒有接觸到這種食品。
“簡單來說,就是土豆薄片加上澱粉進行油炸,再撒一些調味料,目前薯片在國外非常受歡迎,相信國內的孩子們也會喜歡。你可以後翻幾頁,上面介紹了薯片的來歷和最受歡迎的幾種味道。”
鄧廠子趕緊向後翻了幾頁,看了起來。
“薯片生産線不僅僅和以生産薯片,只要使用得當還可以生産其他的油炸食品。除了薯片生産機器外,剩下的部分是餅幹機,後面也是有介紹的。”
鄧廠長被這些資料弄得眼花缭亂的,敏賢給了他一些緩沖的時間。
他拍了拍敏賢給的資料,激動的說道,“有了這個,我們就可以啓動機器了是不?也就是說,我們不用花錢買技術是不?”
敏賢點了點頭;“是的,因為是幾年前的技術,國外已經公開了使用方法,再者廠子買的是一套流水線,所以操作非常簡單。”
鄧廠長看完後遞給身邊的其他人,其他人湊在一起小聲研究着資料。
敏賢又說:“首先,我想現在我們有三件事兒應該去做,第一是開發新産品。第二是改良舊産品。第三是清理庫存回籠資金。。。。。。。。。”
作者有話要說: 我現在一三晚上,周六白天要上會計課,更新會慢一點點,非常不好意思,想把敏賢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