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前世因果(一)
大願菩薩在皈依佛門之前的俗家身份是摩诃迦葉王國的小王子。
因其人聰慧豁達,胸懷慈憫,品格高潔而被國中朝民視為天邊璀璨星月般的人物,受萬人敬仰。
然大願菩薩遁入空門之後不久,其母便因犯暴食、貪婪、虐民罪,死後堕入阿鼻地獄。大願菩薩一雙慈悲慧眼,俱将百态世間收入眼底,心地卻一如既往,大誠至孝,聞聽此事之後,先後三次下地獄超度其母亡魂,使其洗清自身罪孽,脫離苦海。
然而十八地獄乃天地之無間重獄,大願菩薩入目所及,皆是鬼魂慘痛哀嚎,飽受折磨,痛不欲生的諸般凄慘場面。
生前挑撥離間,毀謗他人之人被打入拔舌地獄,小鬼将其舌頭用燒紅的鐵鉗拔出,生生拔下;
生前虐殺生靈,手染鮮血之人被打入刀山地獄,令其脫光衣物,赤-身-裸-體爬上刀山,生受那骨肉被利刃穿透之苦;
生前抛棄兒女,溺死嬰孩之人被打入石壓地獄,小鬼将人抛入池中,以巨石碾壓其身,受那粉身碎骨的駭人之苦;
.......
大願菩薩心懷慈憫,目睹這一切後,不忍衆生死後受此無間之苦,掙紮于苦海之中不得自拔,遂發下宏願:願以畢生之願力,超度受苦的罪惡亡魂,使其脫離苦海,再世脫胎換骨,以心向善,重新為人......
正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衆生渡盡,方證菩提!
自此,在鬼王的默許下,大願菩薩駐留于地獄之中,以大悲願力度化地獄衆生,誦經講佛,普度罪孽亡魂。
然生而為人,亡作魂鬼,皆是欲-念生于內心,貪婪滋生于軀殼之中。不斷有亡魂因大願菩薩的講佛布道而幡然醒悟,脫離苦海,卻也有愈來愈多的人心懷肮髒欲-念,死後堕入地獄,如此綿然不絕,橫亘千百年之後,地獄之盛景,依然故我。
這一日,大願菩薩又一次自講經布道之中睜開雙目,寶相莊嚴,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望向一衆洗耳傾聽的鬼差亡魂,不動如山,目光慈憫。
卻有一鬼差不解道:“菩薩,您度化了這般多的亡魂,地獄卻始終不空,看來這人間罪孽,自是千百年故我,一如往昔,恐是除不幹淨的哩.......您這般費心作為,鎮日裏講經布道,果真是有用的麽?”
大願菩薩沒有回答,一雙慧目望向這陰暗凄寒的地獄,入目依然是人山人海般的受苦亡魂,耳中所聞依舊是鬼哭狼嚎般的凄慘哭號,與千百年前似乎毫無二致。
沉默許久,菩薩千百年持之以恒講佛誦經之慧心突然動搖。目中流露出一絲絕望之色,身體突然在剎那璀璨的佛光中裂作萬千片碎片,于衆鬼差亡魂的驚呼聲中化作七彩毫光翩然化蝶,翩跹躍出地獄,逐漸升空。
Advertisement
凄慘陰寒的地獄裏,唯餘下一記幽幽長嘆,與一滴自菩薩眼角緩緩滴下的佛淚。
那發問的鬼差眼睜睜望着大願菩薩的身體在自己面前化作漫天碎片,心中痛悔不已,心道都怪這張多事的嘴,如何能問菩薩這種問題?害得他突然慧心動搖,乃至這般......自絕生機......鬼差心中之痛悔,不知該如何言說。
他本是掌管第十八層地獄的判官,向來對大願菩薩的講經說法敬而遠之,心中大不以為然。但因鬼王對菩薩在地獄中講經布道一事一直持默許态度,這判官自然也不會去上趕着給自己找什麽不自在。
只是偶然有一次見許多未當班的小鬼混在亡魂之中聽大願菩薩講佛,判官一時無聊之下,偶然也前去聽了一聽,之後便改了性子,常常尋了由頭前去聽菩薩講佛,千百年下來,竟也多多少少有了些許慧根。否則今日也不會問出這般惹禍的問題來了。
只是未曾預料到自己這随口一發問竟會惹出如此大的禍事,判官一時愕然痛悔之下,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卻在此刻,那一滴自大願菩薩眼角流出的淚水,帶着乳白色的毫光,自半空之中緩緩滴落在判官眼前。
那鬼差一愣,下意識地伸手,将那滴佛淚捧在了手心。
如同有了生命一般,那滴佛淚在判官手中微微蕩漾,發出或明或暗的光芒,如同耳語,微弱卻清晰......下一刻,卻随着大願菩薩軀體的消失,變得愈加透明,而後,開始漸漸消散。
判官急了,大願菩薩已然寶相幻滅,他曾在地獄布經講佛達千年之久所遺留下的唯一痕跡就是這滴眼淚了,如何它也要随着一同消失?
這可該如何是好?
未及細想,這鬼差情急之下,竟然一仰首,将那滴佛淚吞入腹中。
卻也因了這判官一時的莽撞舉動,生了日後無數孽緣。
誰也未曾想到,那滴佛淚入鬼差腹中後,竟結成一枚珠胎,于鬼差的極陰體質中存留下來,并在佛淚中貯留的佛力催動下漸而長成胚胎,并日漸成型。
這判官以男身受孕,懷了一枚佛淚胎,一時成為地獄笑柄。
鬼王聞之大怒,命人剝了他的十八層地獄的判官職位,又令小鬼叉了他押上轉生臺,令他過人間一遭,生了這枚“佛淚胎兒”之後才準再返地獄。
轉生臺位于第十八層地獄出口與忘川河的交界處,負責的鬼差向來與這判官相熟,見好友這般慘狀又是好笑又是憐憫,遂叮囑了孟婆在湯中少加了一味料,令他轉世之後也隐隐約約有在鬼界的記憶,畢竟在人界之中男人受孕還是件驚世駭俗的事情,更不必說嬰兒生來便有孕在身,就更加駭人聽聞了。如此,自己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判官喝了孟婆湯後,就被好友鬼差一把推下了轉生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