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陳府的前塵與往事
醫館裏,幾個大夫正死死按着一個男人,“怎麽了?”
老板用很急的語調跟他講話,“他的腿裏跑進了兩個水蛭,我們需要給他把肉劃開,取出來,不然水蛭死在腿裏,這腿會爛掉的。”
唐遠銘一聽,瞪大了眼睛,“老板,不用這樣,我有非常簡單的方法幫他把水蛭趕出來。”沒有麻藥,用刀給他劃開肉取出來,太血腥了吧!
大家聽後,瞬間松了力道,被按住的男人立刻跑過來跪倒在唐遠銘的面前,“請大夫幫我。”
唐遠銘把他扶了起來,“坐到椅子上,把褲腿撩起來。”然後看向老板,“老板,給我拿點兒鹽。”
老板點頭,立刻讓小二去拿。
男人的腿上已經被劃了一刀,雖然不太深,但是已經痛得汗流浃背了,滿是感激地看着唐遠銘,“謝謝大夫救我。”
唐遠銘安撫一笑,“沒事。”
大家都很好奇地看着唐遠銘,想看他怎麽除水蛭,以往都是這樣把肉劃開取水蛭,用鹽怎麽取?
唐遠銘淡定地接過小二手裏的鹽,一邊救治,一邊給大家講解,“如果是水蛭只跑進去了一半,就用火烤,它自己就掉下來了,如果這樣全跑進去了,就用鹽塞到這個洞,一會兒水蛭自己就退出來了。”
一會兒後,大家就看到水蛭的尾巴退出來了。
唐遠銘繼續撒鹽,沒過一會兒,水蛭就全退出來了。
繼續弄第二條,也順利弄了出來。
沒有動刀子就解決了大問題,男人都想給唐遠銘行跪拜大禮了,感激不盡,“謝謝大夫,謝謝大夫。”
唐遠銘細心叮囑,“沒事,記住這兩個辦法,以後在家裏自己就可以救治了。”
“好的,我知道了大夫。”
男人付了診費之後,高興地離開了。
“遠銘,你學過醫術?”老板對唐遠銘挺刮目相看,抓藥就那麽熟練,有時候還能停下來研究一會兒,作為一個新手,從來沒出過錯,實屬不易。
唐遠銘老實地點點頭,“懂一些皮毛。”
這個鎮乃至周邊都缺少大夫,要是唐遠銘能好好學醫,他又那麽能幹,将來說不定會有所成就,“你想學醫嗎?”
“想學,但是缺少機遇。”唐遠銘心裏想的是,現代唐遠銘接觸的的世界跟這個世界不一樣,不一樣就可能出現偏差,偏差就會導致錯誤,這個錯誤這是他需要去避免的地方。
老板想了想,“醫館裏有五位大夫,你有空的時候可以去跟他們請教請教,只要醫館裏不是特別忙,你都可以去跟他們學。”
唐遠銘雙眸閃過一絲驚喜,“多謝老板,我知道了。”
老板伸手拍了拍唐遠銘的肩膀,鼓勵道,“好好幹。”
“嗯。”
剛才醫館裏發生的那一幕,悉數落到醫館門口徐家村一位路過村民眼裏,摳了摳腦袋,唐遠銘怎麽這麽厲害,居然會醫術?
……
半下午的時候,徐正峰帶着兩個孩子如約前來鎮上跟唐遠銘會合。
唐遠銘一走出醫館,就看到心裏記挂的人,當即咧嘴笑開了,“正峰。”
徐正峰視線帶着笑意,“遠銘”
“銘哥。”
唐遠銘走過去把徐正瑜抱起來,“想不想銘哥?”
“想。”
這時一個小少年突然朝三人跑了過來,把手裏的籃子往徐正毅手裏一塞,然後迅速跑遠。
徐正毅低頭看着突如其來的籃子,“銘哥,大哥,這裏面是什麽?”
唐遠銘看着熟悉的竹籃子,無奈道,“是兩只小雞仔。”
徐正毅把籃子的蓋子打開,小雞仔的叫聲歡快地傳進耳朵裏,“銘哥,剛才那個小孩兒是誰?為什麽要塞給我這個?”
唐遠銘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幾人,“沒想到老者是個有恩必報的人,我之前沒要他的,他居然讓自家孫子等到下午也要把謝禮給我。”
徐正峰朝小少年跑遠的方向張望了一眼,“知道他是哪個村的嗎?我們給人家送回去吧?”
唐遠銘搖搖頭,“我不知道,算了,既然人家誠心要送,那我們就收下吧。”
只能如此了。
徐正毅主動請纓,“銘哥,這兩只小雞仔給我喂吧,我保證把它們喂得白白胖胖的。”
白白胖胖?
唐遠銘失笑,“成,那我就把小雞仔交給你了。”
“是。”
一家四口一邊說話,一邊往鎮中心走。
不多時,陳嚴骅派過來的小厮追了過來,“小哥,我們老爺想請你去一趟府上。”
唐遠銘跟徐正峰對視一眼,意料之內,“走吧。”
……
陳府還是黑霧籠罩,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又濃郁了一點兒。
陳嚴骅帶着全家人等在門口迎接,誠意十足,态度恭敬。
曾經幫他的那位小道士,無奈無法破除別人的風水局,只好為他們家擺了一個暫時保命的風水局,并告訴他等待有緣人。
他想了大半天,這麽多年過去了,從來沒有人跟他說過那番話,他想唐遠銘應該就是他們一家的有緣人了。
“小哥,請進。”
唐遠銘倒不是要做派頭,而是他的話已經被這位熱情似火的陳大善人搶走了,點點頭,“好。”
徐正峰打量了一下陳家人,除了陳大善人,還有一個跟他年紀差不多大的婦人,這個應該是他的夫人了,已經瘦得皮包骨,被丫鬟扶着,顫顫巍巍的,感覺風一吹就要吹倒了,其餘的有三個年輕男子,其中一個拄着拐杖,還有兩個年輕的婦人,各個都面帶病态,看起來病恹恹的。
陳大善人帶着他們去了後院的花園兒。
花園了裏此刻鳥語花香,百花盛開,姹紫嫣紅,還有一條小池子,裏面養着睡蓮和金魚,睡蓮還沒有開花,一片一片紅邊綠葉浮在水面,把池水也點綴成了綠色,葉子的縫隙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金魚,倒是給池子染上了勃勃生機。
小池子的旁邊有一個小亭子,亭子中間有一套四座的石質桌凳,在亭子裏泡一壺茶,欣賞花園兒裏的美景,絕對是個好地方。
但是上述是唐遠銘想象的,現在全是枯枝敗葉,一片死氣沉沉。
陳大善人将幾人引到石桌邊,“小哥,請坐。”其餘家眷坐在亭子圍欄的邊緣。
唐遠銘也沒有客氣,抱着徐正瑜坐了。
徐正峰坐他的旁邊,徐正毅挨着徐正峰站着。
剩餘的兩個位置是兩位主家的。
剛坐下,丫鬟便開始上茶和茶點,然後恭敬退下。
陳大善人把茶點拿給兩個小的,“乖,快吃。”
見唐遠銘點頭了,兩孩子才接過東西。
陳大善人暗贊兩人對孩子的教養好。
唐遠銘開門見山道,“陳老爺把事情緣由告訴我,這樣我才好對症下藥。”
陳嚴桦點點頭。
陳家有對妾室生的女孩雙胞胎,天生生得好容顏,平時大門不處,二門不邁,典型的大家閨秀,性格溫婉。
姐姐叫陳芙,妹妹叫陳蓉。
妾室在生下他們後就撒手人寰了,這兩個女兒後來都養在了陳嚴骅正妻趙佩雲的膝下。
趙佩雲也是大家閨秀,心地善良,念她們剛出生就沒了娘親,一直悉心教導,直到十六歲到了婚配的年紀。
一日,府裏來了兩個書生,一個叫韓一平,另一個叫楊子桐。
兩書生是同鄉,且兩家的門戶挨得很近,一起出來游學。
楊子桐的父親是陳嚴骅的救命恩人。
陳嚴骅年輕時出去做生意遇到了危險,恰好得楊父相救。
陳嚴骅是個心地善良,心懷感恩的人,脫離危險之後直接認了楊父做義兄。
楊父不想答應,陳嚴骅一看就是有錢人,他們是貧窮人家,哪能去攀這樣的高枝,無奈陳嚴骅下定了決定一定要認他做義兄,最後楊父才同意了。
自從認下這個義弟,楊父那是真心相待,不是為了貪圖他的錢財,而是真的把他當兄弟看,處處照顧他。
陳嚴骅自然感受到了,更是尊重這位義兄,傷好之後回到家中,更是扶持楊家做生意,因此楊父家裏慢慢富裕了起來,這才有了楊子桐讀得起書的事。
雖然兩家相隔的距離遙遠,但是兩人一直都有往來。
楊子桐游學到了安樂鎮,到了自家父親義弟的門前,怎麽也要去拜訪一番。
與他同行的韓一平也被他一起帶進了陳府。
如果僅僅只是拜訪一番兩人就離去,就不會後面發生的故事了,也是天意……
義兄家的孩子遠道而來,陳嚴骅自是熱情招待,還硬要留兩人在府裏小住幾日。
盛情難卻,楊子桐和韓一平無奈只好留下。
陳嚴骅留兩人在府裏住下,還有另外的打算,自家兩個雙胞胎女兒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媒婆上門了好多個,但是都不合她們的心意,就想看看楊子桐跟自家的女兒有沒有緣分。
不管哪個女兒嫁于楊家,都可以讓兩家親上加親,這是他的初衷。
為此,特意安排兩個女兒跟楊子桐接觸,比如讓她們帶楊子桐去街上游玩,一起去鎮外的陀螺山陀螺寺上香,一起在府中下棋賞花,韓一平作為楊子桐的好友,也陪伴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