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和解
十日休沐悄然而逝, 汴京的春也徹底告罄, 炎炎夏日來臨。
清晨的庭院裏尚且還有幾分清爽之意,微風不燥,檐下樹影清澈不深,容央拿着盛放魚食的白釉褐花小瓷碟,靜立樹下,對着水缸中一條默默游動的鯉魚走神。
這是那日褚怿釣的最後一條魚。
釣魚那天, 是大婚後的第四天, 這條魚被帶回帝姬府後, 一養就養了六日, 眼下瞅着,似是更肥美了。
荼白道:“殿下, 可以殺了。”
容央斜她一眼。
荼白不解。把這玩意兒養着, 難道不就是等肥來再殺來吃的意思麽?
容央把小瓷碟遞給她:“是該殺了。”
荼白捧過來:“?”
容央扭頭吩咐:“來人, 吩咐後廚清蒸此魚, 用提盒盛好後給我。”
荼白聞言欣喜:“殿下這是準備給驸馬爺送午膳去?”
大婚休沐結束, 今日天還沒亮, 褚怿就前往署衙應卯去了, 荼白想當然認為這魚是殿下特意為驸馬所養, 又為驸馬所烹的, 一時欣慰而感動。
容央瞪來一眼。
荼白:“……?”
半個時辰後, 廚娘把盛着鮮魚的紅木提盒呈上。
容央道:“備車,我要入宮。”
Advertisement
※
文德殿。
朝後,官家躺內殿裏的坐榻上小憩, 一名小內侍垂低頭自外而入,在守候簾外的崔全海耳邊低語片刻。
崔全海眼中一亮,屏退小內侍,喜笑顏開地上前道:“官家,帝姬入宮求見。”
官家并未入眠,聞言眼皮一動,眸底幾分茫然。崔全海提醒道:“嘉儀帝姬!”
官家震了震,臉上神色一時煥然,坐直道:“莺莺?”
崔全海點頭。
官家心潮澎湃,從坐榻上站起,便欲往外,忽又定住:“她一人,還是……”
崔全海忙道:“今日大婚休沐已過,驸馬都尉眼下正在署衙上值,殿外只帝姬一人,聽傳話的內侍說,手裏還提着東西的。”
其實崔全海知道那是裝吃食的提盒,但為給官家留兩分驚喜,因而刻意略過。以往這對天家父女鬧矛盾後,帝姬多半都會捧些小東西來主動和解,或是古玩,或是小吃,或是珍禽,總之五花八門,令人嘆為觀止……
原本以為這次帝姬不會再主動來示好了,畢竟官家那一巴掌,實乃前所未有,崔全海想着都感覺狠心,更何況帝姬親身所歷?
沒想到六日後,這位最心高氣傲、驕矜自尊的帝姬還是來了。
崔全海是看着這小帝姬長大的,此刻一想,驀然就有點心疼。
而心疼的,又何止是內侍崔全海呢?
官家站在簾幔後,百感交集,暗自悔恨一番,方命人把帝姬宣召入內。
那日派崔全海攜太醫前去玉芙殿慰問後,官家就再沒向嘉儀表示過任何,一則是政務太忙,實在無暇顧及;二則是最近呂氏常來探望,每次一跟她碰面,就促使他必不可免地想起那日嘉儀激烈的言辭。
平心而論,對于那些話,官家多少還是不滿的。
而呂氏又最是體貼賢惠,不止一次給嘉儀說情過,只是越是如此,官家就越感覺嘉儀品性欠缺,裏裏外外都對不住呂氏的一片苦心,兩相對比之下,便生出刻意晾她一晾的心思來。
這一晾,眨眼就過去近八天。
八天。
又是他們父女之間的一次“最”——不歡而散後,最漫長的一次僵持。
官家黯然,回味崔全海剛剛的話,想到此刻捧着東西前來求見的女兒,欣慰之餘,實在是慚愧和悔恨交彙。
不多時,嘉儀帝姬從一重又一重飄拂的垂幔後走來,官家端坐坐榻上,一時竟略感局促。
待人行完禮後,開口的第一個字竟是啞的。
咳嗽一聲,官家低聲道:“今日,怎麽想起回宮了?”
容央雙手拿着那小小的紅木提盒,低着眉順着眼答:“驸馬上值去了,府中無人陪我,悶得慌。”
依舊是往日那嬌憨恣意的口吻,仿佛那天的事情并沒發生過。
官家胸口一酸。
容央纖睫眨動,又道:“前幾天,我跟驸馬去釣了魚,一共釣了六條,其中最肥的一條,我吃了,留下第二肥的,養了六天。這六天,我每天都去給它喂食,喂得很勤,它也吃得很好。今天瞧着差不多了,應該是比當初我吃下的那條更肥了,便命人宰來烹了。”
說及此處,容央也不請示,扭頭就吩咐外間的內侍把小案搬來,在官家旁邊擺下,然後把手裏的小提盒呈放上去。
官家默不作聲地看着這一切,眼神幾次偷偷地往她左臉上飄,容央恍如不覺,低着頭把提盒打開:“這一次,最肥的魚我不吃了,給爹爹吧。”
柔光如線,鮮香撲鼻而至,官家定定看着那雙被睫毛遮擋的大眼睛,心髒突然像被什麽東西捏住。
——這一次,最肥的魚我不吃了,給爹爹吧。
一大股酸澀驀然在胸口漫開,官家低下頭,斂着眉深吸口氣,再擡眼時,恰對上面前那雙明亮的眼。
光線裏,那雙眼睛紅紅的,官家一震,自己的眼也開始變得紅紅的。
官家唇線緊抿,神情愧疚。
短暫相視後,容央垂落眼睫,把外露的委屈藏去,恭謹地捧上玉箸。官家接過,略尴尬、也略激動地把魚嘗了一口。
清蒸的鯉魚松軟細嫩,并不算什麽驚豔的珍馐,可此刻于官家而言,無異于世間至美之味。
“這魚……真是你們釣的?”擱下玉箸,官家聲音明顯變溫和。
容央點頭,很知趣地在對面坐下來,道:“他親自用抛竿釣的,我親自從釣鈎上取下來的。”
官家心潮起伏,有點意外:“褚怿一個武将,竟也喜歡釣魚?”
國朝有垂釣之風,但附庸的多半是些文人墨客,武官裏喜歡這項娛樂的并不多,遑論還是個年紀輕輕、本該沉浸于勾欄瓦舍的将領。
容央甕聲:“他大概是心裏苦悶吧。”
官家一怔,瞬間明白過來,臉色不由複雜。
朝中崇文抑武,但邊防畢竟還得靠武将來守,且褚怿這樣天賦異禀、少年成名的将才又着實鳳毛麟角,對于這樣的人物,官家其實是打心底欣賞的。
也正是緣此,這回召褚怿回京,他并沒有對其追究懲治,反而給予四品官位供其歷練,而範申提出讓褚怿尚主時,也只是一念之後,便點頭同意了這門婚事。
金坡關大敗的症結在于朝廷,而不在将帥,這一點,官家一直很清楚。
短暫沉吟,官家道:“金坡關戰敗,他也是受害者,當時如果不是朕誤判敵情,錯下軍令,褚家軍不至于到如此局面……你既已和他成家,往後便是他身邊最親近、最知心的那一個,有空時,便多寬慰他些。”
這時崔全海已悄悄吩咐內侍送了果盤上來,容央拈起一個小蘆橘,聞言道:“我已經寬慰過他了。我跟他說,我素來是最要強、最愛出風頭的,他如果做不到一雪前恥,做不成骁勇大将,那我日後可就找別人去了。”
官家啼笑皆非:“你這是什麽寬慰法?”
容央不以為意:“本來就是,難不成不去激勵,反倒勸他安于現狀嗎?”
官家笑容微滞,容央把那顆蘆橘剝好,笑嘻嘻地給他送過去:“爹爹,我的驸馬,是可以做大将軍的吧?”
官家看着那橙黃的果肉,欲言又止。
容央假裝看不見他的遲疑:“您那時說,我可以不用顧慮國朝的規矩,只管去挑內心最喜歡、最中意的那一個,哪怕是看上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也無不可。現在,這話還作數嗎?”
又道:“不過不作數也不要緊,反正驸馬都尉一生也不愁吃喝,只是您得早些告訴我,我好對他另做打算,不然等他知道我這輩子嫁不成大英雄、大人物時,八成就有恃無恐,對我愛答不理了。”
官家蹙眉:“又說氣話……”
容央揚臉,示意手裏的小蘆橘。
官家無奈,把那東西拿過來吃了,重又看她兩眼,認真道:“朕答應你,不會因為驸馬的身份在仕途上對他有所克扣。”
容央眼睛微亮。
官家開誠布公:“驸馬都尉不能掌權是慣例,皇室同将門聯姻,借此收攏軍心也是慣例。褚怿是忠義侯之後,又是萬裏挑一的将才,這樣的人不去征戰疆場,衛國安民,不單是你的損失,亦是大鄞的損失。朕不會刻意去阻撓他,但也不會因為你去偏幫他,能有多大成就,全由他自己的本事說了算……”
這一日,嘉儀帝姬離開文德殿時,已是日影西斜,官家小憩榻上,望着那盤被二人吃得幹幹淨淨的小蘆橘,回想帝姬提及新婚生活時的生動情态,臉上帶着欣慰笑意。
這些天,範申那幾個老東西不止一次提到革褚怿職的問題,各式各樣的利弊分析層出不窮,差點就讓他動搖了原本的決定。
幸而嘉儀來得巧,讓那份動搖被及時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大鄞最能打的忠義侯府已經不能再受波及了。
而沒有母族庇護的嘉儀,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盾。
就讓那位英武耿介的青年将軍,來做這後盾吧。
拿定主意後,官家釋然,便欲昏昏入眠,殿外突然傳來急切的嘈雜聲。
“何人在外聒噪?”
崔全海忙來應道:“……禦史中丞劉大人,稱是有十萬火急之事要啓奏官家。”
十萬火急?
官家狐疑,生怕又是為革驸馬職務一事,這時殿外人聲漸高,一句“公然抗旨,殺降八千”傳入耳中。
官家臉色一凜。
崔全海小聲道:“似乎是骠騎大将軍褚晏在山西剿匪的事……”
官家聞言,臉色愈沉,思忖片刻道:“傳。”
※
申時,署衙馬場。
炎炎赤日灼燒大地,甲胄齊整的方陣中,是雅雀靜默、唇揭齒寒的冷。
軍都指揮使管轄五營,每營五都,每都一百人。今日受檢閱的二千五百餘人中,不合格者逾六成。
槍打出頭鳥,刀砍地頭蛇。軍都指揮使來罰,自然是罰級別最高的主官和副官。
五個指揮營的正副指揮使低頭出列,脫去甲胄,赤膊站立烈陽之下。邊上已有準備笞刑的禁軍在瑟瑟等候。
褚怿聲音平直:“行刑。”
語畢,一聲笞響兼皮肉破裂聲和悶哼聲劃破場上的死寂,繼而是兩聲、三聲……
一片一片,此起彼伏。
間雜隊列裏的倒抽冷氣之聲。
褚怿擡頭,把受刑的十人一一巡視過去,對上一雙陰冷的眼。
他記得這雙眼,那日來馬場尋人切磋,在人潮裏朝他射來冷光的,正是這一雙眼。
褚怿眼不動,喚來李業思,直接伸指示意。
那人神情明顯一震,被鞭條笞中時,強撐的表情繃垮。
李業思看過去,立刻回答:“三營副指揮使劉綱。”
褚怿:“家世。”
李業思因這一問而略意外:“……禦史中丞劉石旌之子,翰林學士王靖之的外孫兒。”
劉石旌,王靖之。
俱是回宮謝恩那夜,入雲樓宴中之人。
褚怿笑。
這一家人對忠義侯府的反感憎惡,看來已是出奇地統一了。
※
半個時辰後,褚怿離開署衙,剛上馬車,一人一騎自大街盡頭匆匆而來,口中高喊“大郎君”。
褚怿吩咐車夫稍後。
那人翻身下馬,上前急喘片刻,禀道:“大郎君,剛剛宮裏有消息傳來,四爺被人彈劾了!”
褚怿皺眉:“因何事?”
那人臉色難堪:“四爺在山西平亂,把投降的八千山匪全殺了……”
李業思正在車下相送,聞言悚然:“大将軍殺降?!”
朝中平定匪亂素有章程,大致以招安為主,剿滅為輔,無故殺降,無異于抗旨。
褚怿:“四叔如今人在何處?”
那人回道:“已在回京路上,快的話,不出六日便可入京。”
李業思焦急地看向車上:“谏官都已入宮彈劾,待大将軍回來,只怕形勢于我等已然不利。”
褚怿眉目沉靜,并無一絲慌亂:“何人所彈?”
報信人道:“禦史中丞劉石旌。”
李業思一震。
褚怿冷笑。
“來而不往非禮也。”褚怿泰然入車,隔窗對二人道,“傳信吳大人,安排言官彈劾參知政事,上官岫。”
李業思瞪大雙目,報信那人怔忡之後,領命而去。
這時,褚怿朝窗外勾手。
李業思靠近。
褚怿低頭輕語片刻,交代完後,在李業思的驚疑中合窗而去。
※
炎日西頹,從宮中大功告成的嘉儀帝姬此刻正坐在水聲潺潺的水榭裏歇涼。
雪青在邊上搖扇,荼白在桌前剝着新鮮亮澤的玉石榴,時而暮風吹過,微燥的空氣裏散開淡淡花香。
雪青忽低聲道:“殿下,驸馬爺回來了。”
容央轉頭。
樹影橫斜,假山起伏,回廊內,一道玄影飒飒然行走其中,容央看過去,碰巧那人也側目看過來,隔着脈脈餘晖,兩人目光在空中交彙。
心頭怦然一下,容央移開眼。
少頃,褚怿走至水榭中。
容央故意不看他,曼聲:“這就回來了?”
褚怿:“殿下不歡迎?”
容央依舊淡淡地答:“剛結束休沐就這樣歸心似箭,日後在公務上如何能有建樹?”
褚怿琢磨着這個“歸心似箭”,繼而一瞥西邊日頭:“是該殚精竭慮,披星戴月。”
容央也看見那西沉的日頭了,臉色怔住。
他是成心的麽?
眉間一蹙,容央正聲道:“殚精竭慮是應該的,披星戴月……倒也不必。”
褚怿笑。
這一聲笑很低,但還是被心虛的當事人捕捉到了,容央冷下臉,便欲“力挽狂瀾”,百順突然自廊上趕來,神色凝重地在褚怿耳後低語片刻。
容央蹙眉。
褚怿聽完,頭一點,把頭屏退。
容央道:“有事?”
褚怿走入亭中,面上無并無異樣:“衙中有人延請,今夜戌時漱玉居小聚。”
夜裏去外面小聚?
容央眼神當場就跟着臉一并冷了冷,若不是想到京中官員多半是這德行,而他剛剛回京,又是新官上任,是該在交際方面多費些功夫,只怕是要發作一二了。
不過理解歸理解,心裏的不爽快還是要略略表示的。
于是似笑非笑:“将軍人緣倒是不錯。”
褚怿在小桌前坐下,四平八穩:“承蒙殿下垂愛,衙中不少同僚對臣心懷羨意,引頸欲交。”
容央顯然對這份恭維并不太滿意:“說的像是很多人都想尚主似的。”
褚怿便順水推舟:“那是自然。”
容央拈起琉璃碗裏的一顆紅石榴:“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
“……”
水榭外湖光流轉,絲絲斜晖鋪陳在兩人之間的小石桌上,褚怿視線從那拈石榴的指頭上移,對上那雙促狹的眼。
很體貼、也很有自知之明地回以一笑:“殿下是想說臣吧?”
“……”
容央萬沒想到他會反诘這樣一問來,一時又窘又喜。
窘的是他一針見血,喜的是他還是很懂得在自己面前放一放身段的。
于是這回是真的展顏了,把那顆準備自吃的石榴送過去,哄:“癞蛤*蟆是吃不到天鵝肉的,将軍已經吃到了,不是癞蛤*蟆。”
褚怿盯着她拈在指間、朝自己送來的紅石榴,掀眼:“我吃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容央:我是不是又被撩了?
發現大家都很關注圓房,水到渠成時會有的,也不一定非要等戰後(壞笑)。
感謝在2020-06-21 18:00:00 ̄2020-06-22 17:00: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哆嗦不哆嗦 2個;happy弄、叮當狗 1個;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魏小赫 9瓶;弘歌漫漫 3瓶;安在 2瓶;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