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楊家能想到的事情,長公主不可能想不到,雖然這會兒她恨不得将自己的閨女裝在荷包裏一直挂在自己身上,卻也知道欲速則不達,她表現的越是心急,對楊懷瑾越是不利。借屍還魂這種事情,一般人想不到,但也不是絕對沒人能想的到的。
對自己來說,自家的閨女能多一次生命,能重回自己的身邊,那是佛祖賞賜的福緣。可是對楊家,崔家和趙家來說,楊懷瑾就是占據了他們親人身體的孤魂野鬼, 是殺死了他們親人的入侵者,是理應被燒死的妖孽。哪怕是礙于長公主的地位和皇家的權勢,他們三家就是知道也要裝作不做到,但世人誰敢讓自家進個孤魂野鬼? 就不怕這孤魂野鬼将來看中了誰的身體,再來一次奪舍嗎?
所以,要是這事情有一丁點兒的洩露,別說是楊懷瑾以後沒辦法嫁人了,就是現在,怕是也沒人願意讓楊懷瑾再進自己的家門了,她會沒有親人,沒有朋友,甚至連伺候她的丫鬟婆子都對她畏懼難忍。就是明面上不敢做什麽,暗地裏也會偷偷的用各種手段驅逐這個惡鬼。
而且,懷瑾這會兒年紀還小,她能護住她十年二十年,能護她三十年四十年嗎?而且,她最大的依仗——皇家,會看護她這個長公主,但是會容忍一個孤魂野鬼 嗎?就是皇上,怕也是會擔心有外來的鬼魂占據別人的身體吧?這樣的事情,一旦有實例存在,那些想謀朝篡位的,更是會想盡辦法的将懷瑾給抓走吧?
小不忍則亂大謀,長公主就是舍不得和閨女分開,這會兒也強裝着笑容點頭:“是我疏忽了,我這裏,也是沒有懷瑾要穿的衣服的,那你就帶她回去收拾一些行禮吧。懷瑾這孩子,和我的萱陽着實想象,若非是年齡差着些,我都以為她是我的萱陽的轉世了。”
說着,眼圈微紅,楊懷瑾忙有些手足無措:“長公主……”
小鄭媽媽也在心裏嘆了口氣,這人的運氣來了,可真是擋也擋不住。自家十二姑娘不光是名字和那位萱陽郡主的一模一樣,就是出生的月份和時辰,竟也是一模一樣的。剛才聽柳媽媽的話,自家姑娘的一舉一動,也頗有些那位萱陽郡主的風采。
當然了,自家姑娘說話的時候帶着平州城那邊的口音,吃食上也更是偏向平州城那邊的口味,對楊家的事情更是十分清楚,對趙家太太和崔家太太的親近也是真實 的,真和那位萱陽郡主沒半點兒關系。世界上湊巧的事情多了去了,前段時間又正好是萱陽郡主的祭日,怕是長公主想念萱陽郡主了,這才逮住一個有些相似的小姑 娘緬懷一番。
不光是小鄭媽媽這麽想的,楊家的人全都是這麽想的。
“懷瑾從平州城回來的時候,不是帶了一個媽媽,還有兩個大丫鬟嗎?你去叫了那奶娘和媽媽過來。”只是,到底是要詢問一番,太湊巧了,難免讓人生疑。懷瑾前段時間,總是在打聽長公主的事情,萬一是懷瑾起了什麽心思,自家也的早些有應對之法才是。
能巴結上長公主是好事兒,但就怕懷瑾年紀小,自作聰明,弄巧成拙,不光是壞了她自己的前途,還連累了楊家。
五太太忙讓人去叫,一會兒工夫,陳媽媽就過來了。
老太太讓人搬了繡墩,慢吞吞的問道:“你們姑娘在平州城的時候,平日裏都喜歡做些什麽?”
“我們姑娘平日裏也就看看書寫寫字什麽的。”陳媽媽也知道自家姑娘這會兒陪在長公主身邊的事情,出口的話是掂量了又掂量:“以前,我們家老爺說,我們楊 家有錢,并不用姑娘自己動手做衣服鞋襪,姑娘不愛學女紅,那就不學了,不過我們姑娘孝順,想親自給老爺做一套衣衫,就跟着繡娘學了蘇繡,老爺沒過世之前, 姑娘就已經做了一半,可是沒想到……”
陳媽媽眼圈紅了紅,忙行禮:“老奴失禮了,還請老太太恕罪。”
“無妨。”老太太搖搖頭,陳媽媽坐回去又說道:“老爺沒福氣,但姑娘也沒丢下針線,去年一直在做針線,不光是将那身衣服做好了,還另做了三身,春夏秋冬四 套衣服,還有給我們家太太也做了四身,現下針線功夫練出來了,做出來的活計也能看了。說起這衣服,老奴還得求老太太幫忙呢,這衣服得送到寺裏,求高僧供奉 了,我們姑娘準備等老爺太太祭日的時候燒給老爺太太呢。”
Advertisement
說着,還讓人去拿了衣服過來,一共八身,老太太眼神毒的很,一眼就瞧出來,之前的針線有些生澀,做的不太好看,但慢慢的在熟練,做的也就很不錯了。能看出來,從前到後,都是一個人的手藝。
“我聽說,你們老爺過世那會兒,你們姑娘大病了一場?”老太太又問道,陳媽媽點頭:“是,姑娘身子本來就不太好,傷了心就病了一段時間,家裏的幾位太太都是心善的,每日裏都去探望我們姑娘,陪着我們姑娘說說話解解悶兒,我們姑娘這才好的快了些。”
“那會兒你們姑娘可曾提起長公主和萱陽郡主?”老太太又問道,陳媽媽迷茫的搖頭:“并不曾,我們姑娘平日裏除了做針線,就是念經祈福,并不愛打聽事情, 就是長公主和萱陽郡主,也是趙太太和崔太太去的時候,崔表姑娘和趙表姑娘提起來的,我們姑娘當時就好奇問了一兩句,嘆了兩句長公主可憐,并不曾打聽。”
老太太點點頭,祖宅的侄媳婦們都不是傻瓜,一個人若是變了,一時半會兒的的僞裝定是有破綻的,既然連她們都不覺得有什麽不一樣的,那楊家楊懷瑾就還是楊懷瑾。不是鬼神之事,懷瑾也不曾聽說過長公主,更不曾仔細打探過萱陽郡主,也就不是刻意模仿了。
看來,确實是懷瑾和長公主投緣了。老太太有些疲憊,等懷瑾回來,還得好好問問,若真是有什麽,她小小年紀想不到,自己還得給她收拾殘尾。
十太太雙手合十:“但願懷瑾聰明些,将我的話聽進了耳朵裏,就是沒讨了長公主的歡心,至少也別惹怒了長公主。”四姑娘靠在十太太身邊,點頭笑道:“若是十二妹妹做的好,這事情可也是她的機緣。長公主念在去世的萱陽郡主的份兒上,也不會虧待了十二妹妹。”
老太太嘆口氣:“就怕你十二妹妹年紀小,被人當成了替身,怕是心裏會有些疙瘩,萬一露在了臉上……”
五太太端了一杯茶遞給老太太:“娘,您也別太擔心了,我瞧着懷瑾是聰明的很,之前小鄭媽媽不也說了嗎?她過去的時候,懷瑾正陪着長公主掉眼淚,能做到這 一步,已經是很不錯了。日後是好是壞,也要看懷瑾自己的運氣,就是不好了,咱們楊家難不成還養不起一個姑娘?若是好了,咱們也能跟着沾沾光不是嗎?”
老太太沉默了好半天才點頭,想了想又說道:“咱們家和長公主府上也沒交情,懷慧她們也只是見過萱陽郡主,并不了解萱陽郡主,老五家的,回頭你打聽一下,看誰家有了解萱陽郡主的丫鬟婆子……”
頓了頓,老太太又搖頭:“不行,不能去打聽。”
他們就是想沾長公主的光,也不能将這事情放在明面上。萬一以後傳出去,讓人說他們楊家賣閨女求榮,名聲可就不好聽了。雖說現在老五的資格還淺的很,但保不準以後就有進內閣的機會呢?
“這事情,咱們家可不能宣揚出去,以後,也不能急哄哄的湊到長公主跟前。”老太太沉下聲音:“過幾天,咱們就去接了懷瑾回來,日後,長公主來接,咱們不攔着,但也不能上趕着将懷瑾送過去,懷瑾姓楊,是咱們楊家的姑娘。”
五太太和十太太趕緊起身應是,老太太擡手轉了轉手腕上的佛珠:“懷瑾那裏的份例,之前和懷慧的是一樣的對吧?”
楊家不缺那個錢,再加上懷瑾當時是給了老太太三千兩銀子的,所以楊家在吃穿方面,是絕不會虧待了楊懷瑾。五太太笑着點頭:“是,一應用物,都是和懷慧的一樣。”
“嗯,那就好,以後還是這樣,萬事都要和懷慧的一般無二。”老太太贊道:“你是個妥帖的,我一貫信任你,以後懷瑾那裏,你要多多上心。”
這個上心的尺度,就得五太太自己把握了。不能超過懷慧,也不能虧待了懷瑾。最重要的是,得掌握懷瑾的動向,不能讓懷瑾做了什麽不可收拾的事情。還不能讓懷瑾發現,和楊家離心。
五太太是聰明人,這話裏的意思,稍一琢磨就明白了,忙起身行禮:“是,兒媳明白,娘您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