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姑太太和舅太太在,還有崔瀚幫着看賬本,這分家産的事情,進行的很是順利。不過因着賬本多,硬是花費了三天時間,才徹徹底底的粉妥當。族裏到底還是厚道的,楊家這個宅子裏原先的東西,包括庫房,全都留給了楊懷瑾。
楊懷瑾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楊俊達現在已經是她的嗣兄了,不管是小懷瑾娘親的嫁妝,還是楊元正留下的東西,楊俊達都是有份兒的,就是不全給,也要給一半兒做個念想才是,誰家的孩子沒父母留下的東西?也不光是為了錢財,就是為了一番心意也得分一部分。
兄妹兩個你推我讓,倒是讓族長和族老門都贊揚了一番,就是衙門派來的書吏,也都贊不絕口。文書立好,楊家這事情,就算是徹底解決完了,剩下的日子,就是守孝了。
舅太太在平州城停留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會兒也該收拾行李啓程了。楊懷瑾讓高平買了不少土特産,足足裝了五大車子,舅太太得知消息,出門一看,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你這弄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來打劫的呢。”
“舅母在這裏照顧了我這麽長時間,我沒什麽好東西感謝舅母……”楊懷瑾沒說話就被舅太太打斷了:“我照顧你可不是為了什麽好東西!”
“我知道,舅母別生氣嘛,我也沒送舅母什麽好東西啊,這些不過是些特産,放在平州城,也不過些許銀子就能買回來的,高平買了這麽些,才花了幾百兩銀子呢。”楊懷瑾忙笑道:“舅母多帶些回去,不管是自家用還是送人,都是可以的。我還要一年才能進京,還得舅母先在京城幫我打點一番呢。”
又有姑太太在一邊幫襯着說話,舅太太這才露出了笑容,臨走又有些舍不得,抱着楊懷瑾哭了一場,這才在崔瀚的催促下上了馬車,崔瀚騎在馬上沖楊俊達抱拳:“我這表妹,以後就交給你照顧了,下次我見了表妹,若是發現她受了委屈,定是不會饒過你的!”
楊俊達忙還禮:“崔兄就放心吧,懷瑾是我親妹子,我就是虧待了自己,也不會讓懷瑾受委屈的,下次進京,我定是會讓你瞧見一個白白胖胖的表妹的。”
楊懷瑾大窘:“大哥!”
崔瀚和崔滟等人都忍不住笑,舅太太擺擺手:“好了,你們也不能出門,就不要送了,我們這就走了,懷瑾,你日後記得給我們寫信,我給你說的地址,你可要記好了、”
楊懷瑾忙點頭,依依不舍的看馬車出了巷子,直奔城門方向。姑太太伸手攬了她肩膀:“行了,別傷心,等再過一年,你也就能上京了。到時候,你想見你舅母,那還不是易如反掌?”
“姑母之前說要陪我住到熱孝守完,我想了想,卻不好耽誤姑母的事情。”回了院子,看姑太太拿了繡活兒做,楊懷瑾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雖然年紀小,卻也是度過女戒的,知道女人嫁了人之後,就得以夫家為重了,我知道姑母疼我,不想我孤零零的呆在平州城。”
姑太太笑着看了她一眼:“你這小孩子,還知道什麽是女戒啊。”
“我當然知道的,族學裏有教的。”楊懷瑾也笑,抱着姑太太的胳膊晃了晃:“現下姑母可不用擔心我了,大哥是個心腸軟和的,對我也不錯,族裏的人也都和善,我也有交好的小姐妹,姑母并不用在這裏陪着我。”
“那可不行,”姑太太搖搖頭:“你大哥雖然對你好,但他一個大男人家,也沒成家立業,後院的事情更是不清楚,怎麽能照顧好你?還有族裏,對你再好,那也不是住在一家的,你哪天生病了,心情不好了,族裏會關心嗎?你那些小姐妹,倒是能來陪你玩耍,但你到底是在熱孝期,自己不能出門,她們家又得忌諱着,也不能時時刻刻的照看你,我怎麽能放心?”
“姑母,我又不是一個人,我身邊丫鬟婆子多着呢,不能出門我就自己在家做做針線啊,我的針線活兒不好,正好趁這段時間練練。”楊懷瑾是極力勸說姑太太回京,姑太太卻是打定了主意要等熱孝守完,任由楊懷瑾說破了天,硬是沒有半點兒動搖。
Advertisement
楊懷瑾勸說了幾次,見姑太太不打理自己,也就歇了這個心思。正好家裏有姑太太照看着,她就開始每日裏抄經,一卷卷佛經抄出來,直接讓人送到法華寺去供着。供滿七七四十九天,再拿回來燒給楊元正夫妻。
三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反正是過了夏天,直接到了深秋。楊懷瑾一大早起床,看着口中哈出來的白氣,微微嘆了口氣,時間都過了這麽久啊。
用了早膳,她再次提起已經有兩個月沒提起的話頭了:“眼看着就要入冬了,一到冬天就不好趕路了,再者,姑母是趙家的主母,這過年總得姑母操持,我若是耽誤了姑母,指不定我進京的時候,姑父會看我不順眼呢,姑母就體諒體諒我,盡早回京吧?”
姑太太笑着沒回話,等楊懷瑾說的口幹舌燥了,才遞給她一杯水:“我已經打算好了,三天後啓程,我先回京,等明年的這時候,再派人來接你。”
楊懷瑾瞪大眼睛,一時之間,心裏酸酸澀澀的,早知道姑母是要回去的,她以前也常勸着姑母回去,可人真要走了,她又有些舍不得。
趙文雅捏着杏仁酥在一邊震驚:“娘,咱們要回京了啊?那我舍不得表妹可怎麽辦?要不然,娘你帶着大哥和弟弟回去,我陪着表妹在平州城?”
平州城可比京城有意思多了,回家規矩多,每天一早得去請安,二嬸娘三嬸娘都不是省油的燈,還有兩個庶妹,三個姨娘,沒得讓人心煩。
平州城多好啊,早上想什麽時候起床就什麽時候起床,每天想吃什麽就能吃什麽,當然,肉不能吃,雖然舅舅過世她不用守孝三年,卻也的守個小功的。
表妹也好相處,溫溫和和,懂的又多,還能和自己一起讀書寫字,比堂妹她們都親了。
趙懷璧也跟着喊:“娘,我也留下來陪表姐和姐姐吧?”
姑太太伸手戳他們額頭:“快算了吧,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是想做什麽,這眼瞧着要過年了,你們祖母定是很想念你們的,你們怎麽也得回去請安才是。”
身為趙家主母,能出來小半年,已經是婆母寬和了,她要是再不知好歹的将兩個孩子留在平州城,怕是婆母再良善,心裏也會有疙瘩的。再者,他們都是鬧騰的年紀,這會兒自己在這兒震着還好,等自己一走,說不定他們就要鬧翻天了。
趙文雅和趙懷璧沒能得逞,兩個人都有些悶悶不樂,楊懷瑾忙拉了兩個人出去挑選要帶回京的禮物。至于特産什麽的,照樣是高平負責,楊俊達核對,同樣是置辦了幾車子。
趁着天氣還沒那麽冷,姑太太也帶着孩子們離開了平州城。送走了姑太太,楊懷瑾還要打點楊家族人,她出了熱孝,雖然還是不能宴樂,卻是能在族裏走動了,眼瞧着要過年,她自己是知道自己能主持這個家務的,可族裏的其他人不知道啊。
大太太,二太太,一直到十五太太,一天上門好幾個,楊懷瑾不得不一一應付過去。
好不容易過完年,又有打包行李,将身邊的人安置妥當,要帶到京城的,要留下來的,要發還賣身契的。楊俊達原先還擔心楊懷瑾年紀小,壓不住家裏的下人,畢竟這家裏的都是家生子,幾輩子都是在楊家伺候的,也不好全部給些銀子打發了,還有的得安置到別人府上。
所以楊俊達特意抽出幾天時間陪着楊懷瑾,楊懷瑾在正廳處理家事,他就在隔壁花廳看書,打算一旦有人不聽話,他就立馬出面。結果陪了三天,發現楊懷瑾比他想的聰明的多了,事事都處置的很妥帖。
楊俊達這才放了心,索性就将家裏的事情都交給楊懷瑾了。而楊懷瑾,原本出了熱孝,就是能去族裏的女學念書了,但她做郡主那會兒,不說是學富五車,卻也是能念書寫字的,再加上事情多,索性就和族長夫人打了招呼,不再去女學了。
兄妹兩個的相處還算是可以,雖然比不上親兄妹,卻也是有商有量。
過了六月,崔家先派了人過來,接着是趙家,最後是楊家二房,都是來接楊懷瑾和楊俊達進京的。族裏商量了一番,大房二房三房各自出了兩個男丁,一路護送楊懷瑾和楊俊達進京。
楊懷瑾是不打算再回來了,所以能帶的她都打算帶上,連衣服鋪蓋都沒少了,整整收拾了十幾輛車子的行禮。楊俊達以後不管是中不中舉,有趙家和崔家在,也少不了個出身,所以,估計以後也是擡不回來了,也就沒攔着楊懷瑾收拾東西。
七月剛過,兄妹兩個就帶着行李,在幾家的護送之下,踏上了進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