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來地球的第三十天:預言帝
認完“朋友”之後,薩巴蒂諾再次詢問威廉:“無聊了嗎?儀式很快就開始。”
威廉搖搖頭,他推了推自己淺紫色的雷朋墨鏡,給了一句模棱兩可的回答:“挺有意思的。”
本來威廉還在猶豫,在這樣的場合帶墨鏡會不會顯得不太尊重,等到了教堂才發現,大家都愛戴墨鏡裝X。他也就随大流了,開着2B250這個作弊器,看的不亦樂乎,積極為他表哥和外公尋找包藏禍心的人。
當然,真正能找到的只在少數。
因為2B250只能分析出對威廉有敵意的人,除非那個人已經恨他外公和表哥恨到連他們身邊的人也一起恨的地步,否則他還真找不出什麽“敵人”。神奇的是,還真有,恨他外公和表哥已經恨到骨子裏,順便想把他一起幹掉的神經病。
但這些人不需要威廉提醒,薩巴蒂諾就已經提前警告了威廉:“離那幾個人遠點,他們不懷好意。”
_(:з)∠)_表哥太萬能,自己的金手指毫無用武之地,好憂傷。BY:威廉。
下午三點,“葬禮”準時開始。
威廉和薩巴蒂諾坐在左邊的第一排,同排的還有威廉的保镖隊長雪莉,只要威廉人在紐約,雪莉就會貼身保護,這是威廉對薩巴蒂諾承諾過的。特別是今天這種敵我不分的大場合,雪莉對威廉幾乎是寸步不離,她的眼睛始終準确無誤的,盯在幾個被2B250标記為“高危”的危險分子身上。
威廉徹底無奈了,在這個連保镖都比2B250管用的地球,讓外星人怎麽混?!
二老板拜耳一家也和威廉坐在同一排。亨利摟了個拉丁裔的美女,對方有着前凸後翹的魔鬼身材,生生把黑色抹胸小禮服,穿出了制服誘惑的味道,不少人(包括女性)的眼神都忍不住在她的上三路徘徊,這讓帶她來的亨利覺得分外的有面子。
牧師上臺開始主持禱告,據說對方是正統派一個很有名的宗教領袖,不過威廉并不太關心。在唱贊美詩和致頌詞之後,就輪到了家人上臺發言。
威廉說到做到,死也不肯上臺去和別人一起回憶他外公的“生前”,因為他外公并沒有死。對方此時正開開心心的躺在半開的棺材裏,清醒的聽着別人說他的好話。
不舉辦“葬禮”,威廉大概永遠不會知道,伯恩斯坦家族有多少成員,而在這些成員裏,又有多少人具有拿奧斯卡的演技潛力。不用懷疑,他這就是在開嘲諷,在發言的環節上,竟然有人講的潸然淚下!那可是一個比薩巴蒂諾都高的黑人壯漢!
穿插在發言裏的,還有老伯恩斯坦的“生平”。
這一次,葬禮策劃人別出心裁的采用了高科技,用播放幻燈片的方式,伴随着巨大的管風琴伴奏,為在場的衆人,簡要的回顧了老伯恩斯坦波瀾壯闊的一生。
Advertisement
威廉清楚的聽到他身後某位大佬疑惑了一聲:“這張照片,前年用實物展示的時候,好像沒見诶。”
NYPD的局長搭話回答:“四年前那次用過。”
所以說,你們對這場“葬禮”是有多熟悉啊摔!
威廉外公的“葬禮”,除了最初把威廉吓的不輕以外,對威廉的事業其實也起到了一些神奇的作用,認識人脈以外的作用。
只被允許文字報道的各大報紙上,因為威廉老伯恩斯坦外孫的身份,以及實在是沒東西可寫的神秘過去,只能如實報道了威廉目前從事的職業,以及他擔任制片人正在上映的電影,再一次為《血紅濺白紗》,在全美面前怒刷了一把存在感。
那可是教父的外孫參與制作的電影诶!
而在薩巴蒂諾領着威廉和各位“叔伯”問好的時候,他們也不可避免的詢問了威廉在做什麽,是上學,還是跟着薩巴蒂諾or老伯恩斯坦做事。
薩巴蒂諾替表弟回答:“已經碩士畢業了,正在米高梅跟着學制作電影。”
“喲,還是個藝術家?”衆人總是會這麽違心的恭維,“有什麽作品沒有?我一定讓兄弟們去捧場。”
“《血紅濺白紗》,低成本恐怖片。”威廉一點藝術氣息都不肯配合。
但“叔伯”們依舊能睜眼說瞎話的表示,恐怖片好啊,有深度!雖然他們只是客套,但他們也肯定會安排下面的人,去意思意思的支持一下票房,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不同的家族之間,只是人數多少的問題,而不管有多少人,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是筆不小的數字了。
連亨利都帶人去看了好幾場,雖然他很嘴賤的表示,他這只是自己可憐自己的侄子,不想威廉的票房太難看。
據說FBI也準備組織看一看,或者買錄像帶儲備,因為他們想從電影裏研究出威廉的性格。
“……”威廉簡直無言以對。
威廉覺得他外公酷愛給自己辦“葬禮”的癖好很奇葩,但大概是在別人眼裏,威廉這個投了一把好胎,卻用來拍電影的教父外孫,也是個奇葩。
雪莉事後對威廉發誓,她看到不少人都用“不務正業的敗家子”眼神,在背後對威廉搖了搖頭。
“只是追求不同而已。”威廉有點生氣,他沒有說過那些人的職業不好,他們又有什麽立場指責他的選擇不對?大家就不能互相尊重一下嗎?
真正把血紅的票房推向巅峰的,是4月14日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呃,想也知道,血紅這種純爆米花電影,是不可能在奧斯卡上得到任何獎項的,連入圍提名都不會有。但它卻因為頒獎後的采訪,而一躍被所有人熟知。
起因還要從莎莉。菲爾德,真的憑借在《諾瑪。蕾》中細膩的演技,摘得了第52屆奧斯卡的影後桂冠說起。
在洛杉矶音樂中心的禮堂前,面對無數的鏡頭和閃光燈,高舉小金人的菲爾德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她真的成功了。在抽噎着例行感謝完一圈身邊的人之後,菲爾德特意提起了一個讓所有人都覺得陌生異常的名字,威廉。
“在這裏,我一定要感謝的是威廉,因為你是最篤定我一定會獲獎的,之前和我全然沒有什麽交際的陌生人。當然,我想我們現在算是朋友了。可是你不知道,在那天我最低落的時候,你的突然出現,和你的鼓勵肯定,對我起到了什麽樣的作用。面對那雙能把人溺斃的湛藍眼眸,我覺得哪怕你跟我說你是上帝,我都會信。”
頒獎之後的短暫采訪裏,記者特意詢問了菲爾德,威廉是誰。
“他是我的朋友,我們很巧的在餐廳相遇。那是個說不上來帶有哪種魔力的少年,預言帝,體貼又溫柔。哦,對了,他是米高梅的制片人,剛剛制作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血紅濺白紗》,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已經聽說過了,是部票房奇跡,就像我說的,威廉是個擁有魔力的人。”
很多時候,預言這種東西,總是很難解釋清楚,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最著名的希臘悲劇人物,俄狄浦斯,預言裏說他會殺父娶母,于是他一出生就被親生父親丢棄,但也正因此,俄狄浦斯在對親生父母全然不知的情況下,最後真的殺父娶母。
菲爾德說威廉有魔力,剛巧也印證了這一情況。觀衆懷着對威廉和他出品的電影的好奇走進影院,而當有越來越多的人這麽做之後,血紅的票房自然是成倍的往上翻,于是便有更多的人因為“奇跡”慕名而來,就像是滾雪團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最終真的成就了血紅的票房黑馬,投資與收益,翻了三十倍不止。
這是什麽概念?意思就是說,米高梅用這筆錢,夠再新拍十幾個低成本電影了,或者正兒八經的拍一部正常的電影。
可惜,威廉已經再沒什麽時間關注血紅了。他只抽出時間給菲爾德打了個電話表達感謝,剩餘的時間,威廉基本都在惠勒的副導演查普曼一起,死磕劇本分解表。
惠勒接手制作的米高梅新電影,至今還沒有确定下具體的名字,只是籠統的被稱為第五個劇本,或者犯罪類喜劇。薩巴蒂諾給劇本的時候,倒是也給了個名字,《兩杆大煙槍》,但惠勒卻好像對這個名字不太喜歡,他想要給它換一個,但直至今天,他也沒和身邊的編劇們群策群力的想出一個更合适的。
惠勒之前一直看上去好像無所事事,但事實上,電影的前期籌劃和制作早就在緊張的籌備中了。
由于薩巴蒂諾給的是一個已經很成熟的劇本,所以惠勒的前期團隊跳過了很多環節,減少了至少幾個月的準備時間。
威廉由于生病和外公的“葬禮”,錯過了一些,但幸好,他趕上了制作劇本分解表。
劇本分解表,顧名思義,就是把一個長達幾百頁的優秀劇本,轉化成列在表格裏的為期幾個月的拍攝日程。
劇本分解表涉及到的東西很複雜,大體上總結,就是根據劇情安排,總結出角色服裝、道具、布景、特效等信息的,然後盡可能的把同樣場地和服裝的戲份,安排在一起拍攝,這樣能為劇組節省不少的預算和人工成本。
電影的拍攝內容,永遠不是跟着劇情走的時間順序,而是跟着這些同樣的道具、服裝和背景走的統一元素。
很可能演員前一刻還在演開頭,後一刻就要開始演結尾,只因為這兩個場景用到的場地是一樣的,他們不可能重複租用,浪費布景的時間和金錢。
不要和總是與經費死磕的導演,讨論什麽演員的入戲問題,那是演員需要考慮的,不是導演。如果一個演員連這種跨度都搞不定,那導演為什麽要用他呢?演員多的是,在好萊塢,其實很少會存在某個角色非誰莫屬的情況。哪怕真的存在,有編劇團隊妙筆生花的一雙手,也可以很快就變得不存在。
自開始從事制片人的工作,威廉之前對電影的固有認知,就被刷新了一遍又一遍。
威廉加入新電影的時候,其實劇本分解表已經做的差不多了。惠勒給他委派的工作是:“根據劇本分解表,給我制作一份前期的預算估值出來。”
“那麽您呢?”威廉發現惠勒真的是個很會用人的制片人,他成功做到了他好像什麽都不做,只需要打打電話,就能搞定一部大制作的至高境界。
“我等着你交一份你覺得完美的作業,然後否定它。”惠勒笑着坦言。
“……”
作者有話要說: *80年代初的時候,奧斯卡是在4月舉辦頒獎典禮。
*《兩杆大煙槍》其實是90年代的英國電影,談起黑色犯罪類喜劇,肯定不能不說它,開創了一個新題材,标杆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