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塵埃落定
十九萬五千信用點,六百五十畝土地。
簽好承包合同,寧啓言深深呼出一口氣。
總算塵埃落定了。
承包期限五十年,首付三年,第四年開始兩年一交承包費,合同簽訂的五十年期限內,每畝地承包費一年一百點信用點。
不同于寧曉文和胡子他們單純看着新鮮出爐的合同而高興,寧啓言若有所思的看着手裏的身份證。
這張身份證是杜程的,從最開始,他們家大額的信用點一直存在這張身份證裏。
這種看似簡陋的身份證,寧啓言一直以為只是單純為了統計幸存人口而臨時使用的。
但剛才簽訂合同的時候,寧啓言特別詢問了一點,等到紙幣恢複使用以後,他們的承包費是不是按照信用點等值價格交付。
其實若無意外,紙幣恢複的話,承包費肯定是按照等值來算,但寧啓言想着最好能寫進合同裏,杜絕一切可能成為變數的意外。
但負責人的回答讓寧啓言心裏一動。
“暫時不用考慮紙幣恢複,若将來出現貨幣變動,合同也會一直生效。”中的“暫時”意味着國家還沒有開始着手紙幣的恢複使用?還是……準備就此取締紙幣,改變貨幣形式?
難道就因為這次突如其來的地震,陰差陽錯的讓國家準備以身份證捆綁信用點的形式代替貨幣?
“想什麽呢?”坐上車,寧曉文見寧啓言還是一副沉思的表情,拍了拍他。
寧啓言回過神,搖搖頭,“沒想什麽,咱們現在就回去?”
寧曉文無奈,“咱們的地雖然還沒開始丈量,但大體位置已經知道了不是嗎,咱們先去看看,也不知道是荒地還是建築廢墟,看完以後心裏好有底。”
寧啓言摸摸鼻子,他差點把正事給忘了。
Advertisement
因為這一批土地規劃除了多出寧啓言他們家外,其他都是劃分給不同駐地的部隊自行種植的土地,所以部隊一方的土地不可以拆分,寧啓言家只能選擇兩端的位置。
不用考慮,寧啓言當然選擇最靠近新城的地方。土地西邊與現存的龍山公園相鄰,東邊和部隊的土地接壤,北邊是高速公路,南邊是沒有劃分到新城建設範圍內的原D市廢墟。等到新城第三期建設的龍山公園整頓出來,寧啓言他們的土地可比後面的農田值錢的多。
剛地震的那幾天,杜程和寧啓言一直停留在龍山公園內,所以對那附近的路況比較熟悉,七拐八繞的,總算将車行駛到大致的位置。
“這……”胡子率先下車,站在路邊看着眼前的三層小樓,有些不确定。
寧啓言和寧曉文也下車走過來。
“是這裏沒錯。”寧啓言看了看不遠處的高速收費口,又看了看這邊三岔路口的路标。
三層小樓面朝龍山公園的方向,與公園之間只隔了一條北盈路,正是屬于寧啓言他們承包的土地。
承包範圍除了東邊需要丈量之後才能知道具體邊界,另外三個方向都是以現有的公路為邊界,所以大體情況站在路邊就一目了然。
除了靠近北盈路的三層小樓,再往裏還有三四個坍塌的廢墟,不知道之前是做什麽用的,好在廢墟面積不大,清理起來也不會太難。
除了這些以外,其餘的地方都是不甚平整的荒地,枯萎的雜草叢生,零星幾棵小樹。
“我怎麽覺得今年咱們根本收拾不完這些地啊。”寧曉文皺着眉頭猶豫道。
先不說裏面那幾處廢墟,就是地上這些枯草,清除起來也得耗費不少時間。原本還想着抓緊時間鋪設灌溉管道,争取今年先種上一季黃豆,養養地,但現在看着可能來不及。
寧啓言沒說話,看着這麽大範圍的荒地,也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
“等回去問問何俊,看看軍隊怎麽處理。”杜程開口。
寧啓言和寧曉文點點頭,也只能這麽辦了,也許部隊有便捷的方法,實在不行,就得費時費力的手動除草了。
“嘿!你們過來,這房子還挺結實的!”
另一邊胡子沒和寧啓言他們站在一起,而是走向三層小樓,圍着外牆轉了一圈,整座小樓牆面沒有出現任何裂痕,看着還挺結實。
聽見胡子的話,寧曉文一轉身,就看見胡子推開門,打算走進房子裏。
“等等!別進!”寧曉文驚叫一聲。
胡子停下腳步。
寧曉文三步兩步跑過去,拉着胡子就遠離三層小樓。
“你瘋了!天知道這房子真結實還是假結實!萬一塌了怎麽辦!”寧曉文驚怒的吼道。
胡子連忙摟住寧曉文,“好好好!別生氣,我不是看這房子沒裂紋嘛。”
寧啓言也不贊同的看着胡子,“還是小心為上,就連咱們家那片小區,都是地震後經過緊急檢測,确定能住,才允許原有住戶搬回去。這個房子在找人檢測之前,咱們誰也別靠近。”
胡子連連點頭,剛才他也是大意了。
反倒是杜程,若有所思的看了半晌,才開口:“不用檢測了,直接推倒吧。”
見寧啓言三人不解,杜程指着小樓三樓的一個破碎的窗戶:“往裏看,樓頂都沒了。”
順着杜程指着的那扇窗,仔細看去,透過碎掉的玻璃,正好能看見塌了一半的屋頂。
寧曉文咬牙切齒的瞪着正縮着脖子減少存在感的胡子。
寧啓言也忍不住有些哭笑不得,幸好胡子沒進去,這房子牆還在,但屋頂都塌了,不是危房是什麽?
不過要是沒像杜程觀察的這麽仔細,打眼一看,牆面平整,大門緊閉,還真像是完好的建築。
杜程回頭鎖好車門,四人走下公路,踩着枯草往裏走了一段距離,幾處廢墟坍塌的很徹底,随手翻開幾塊碎石,下面除了破碎的磚瓦什麽也沒有,估計之前可能是閑置的倉庫。再往裏走,有一個不算高的小山坡,目測最高處距離下面的平地也就不到十米的高度。
四人慢慢走上坡頂,視野拔高,對下面的土地情況看的更加清楚。小山坡的另一側有幾戶荒廢的農家小院,小院周邊開了幾塊相對規整的田地,雖然現在也是一副雜草叢生,但還是能看出邊緣的田埂。
“這幾個小院子先不動,萬一原本的主人家還在,可能會回來拿東西。”寧曉文看着小院說道。
其他人點點頭,雖然現在這片地已經屬于他們家,但要是有人回來拿東西搬家,他們也沒必要阻攔,能行個方便就給人行個方便,當初不管是入住安全區還是後來的遷移進山,大家能帶的東西都不多,大部分大件東西都被遺留在家,等到重新搬回市裏,有了真正固定的居住地,估計不少人都要回原來的家把剩下的東西搬走。
而且這幾個農家小院占地也不大,就算不推倒變成田地,也可以重新修整一番,當做倉庫或者農場這邊的住房。
大概了解了這邊的土地情況,寧啓言他們就開車往回走。
今天的時間也不早了,就算打算收集建農場的物資也不急于一時,最好先回去想想怎麽收拾這片地,再建個什麽樣的農場。
爬上山以後,寧啓言他們不等回到自家山洞,就被劉佳和王媛媛看見了,直接喊進院子,楊宇和張平國也坐在院子裏等他們。
今天寧啓言一家人下山交錢承包土地的事他們都知道,所以早早幹完地裏的活,就坐在這等寧啓言他們,想了解了解具體情況。
寧啓言把寧曉文推出來,讓他負責給劉佳他們講具體事宜,而他自己則問楊宇要了紙筆,憑着記憶把今天看到的土地情況畫了下來。
雖然不是美術專業出身,但設計圖畫多了,手上有準頭,畫出來的平面圖很接近現場的情況。
小山坡的位置以及幾處廢墟和農家小院全部标注清楚,這樣規劃起來也更加容易。
雖然出去了大半天,但真講起來,寧曉文三言兩語就講完了。之後寧啓言他們也沒回家,幹脆就坐在劉佳他們院子裏,就着寧啓言畫完的圖紙研究如何規劃未來的農場。
最先要解決的就是清除荒地上的雜草,也不需要去問何俊,張平國就給了他們最方便快捷的建議。
因為承包的土地三面都是公路,相當于天然的隔離帶,只要在東邊和部隊的土地相連的邊界處再隔出一塊隔離帶,就可以直接放火燒幹淨所有的枯草,燃燒的灰燼有一定的肥力,還可以就地滋養土壤。
因為承包的面積很大,大面積耕種的話,張平國讓寧啓言他們最好打聽打聽能不能換購到耕地的機器,有了機器,相比人力,不僅速度更快,而且還省了雇人耕種。要是能把機器買齊全了,他們完全可以就靠着自家幾個人就能打理整座農場。
張平國的建議讓寧啓言和寧曉文他們眼前一亮。
之前他們光想着自己種地,完全忘了還能通過機器化耕種,就像張平國說的,要是能買來機器,相當于解決了一大半的問題。
至于後續的問題可以以後再想,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合計半天,列出三點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除草、機器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