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承包土地
緊鑼密鼓的春播開始,寧啓言家沒再種地瓜,原本玉米和土豆套種的面積不變,剩下的田地全部被他們種上黃豆。如果來得及,按照現在的氣候,入冬前,他們可以種上兩季的黃豆。
就連王洋家和白誠毅家也壓縮地瓜的耕種面積,分出一部分土地種上黃豆。地瓜的産量很大,哪怕只是少少的種上一兩畝,也足夠自家吃的。而改種的黃豆寧啓言直接說好按照換購點的交易價格購買。
如果重建的速度夠快,今年冬天前很可能就會遷回新城生活,那樣市民居住的地方更加集中,無論是蒼頂商店,還是換購點,商品的交易量也會随之提高。他們之前整整一個冬天看似忙的昏天暗地,但成品醬料的産量還是太低,在D市幸存市民的人口基數上,遠遠供不應求。
而且如果自家的調味品供給量能夠增大,擴大和換購點的訂單數量,這樣一提到調味品,換購點的人能第一時間想到他們家,那麽寧啓言想要一點點占領D市的調味品市場才有可能實現。
換購點屬于政府,能讓換購點把自家當做首選供應商的話,那麽以後想要擴大生産,收攏機器和生産線,就更容易尋求到政府的幫扶。
所以哪怕再累,也就是這幾年能辛苦些,等到站穩腳跟,寧啓言把這方面的制作和經營交給寧曉文和胡子,也不能一直像現在這樣純手工制作。人力有限,市場無限。機器化生産線是必須的。如果不趁着百廢待興的時候搶占到足夠的市場,等各行各業逐漸興起,再争奪市場就會格外艱難。
就算寧曉文覺得機器化生産出來的東西遠遠比不上手工制作的味道純正,那也可以等到他們搶占到足夠大的市場以後,在量産的基礎上,單獨分出一個分支,純手工制作。
而說起春播,去年哪怕有張平國、寧曉文和胡子等種地的老手帶着,他們三家幹的也有些手忙腳亂。不過有了一次經驗之後,今年不僅下種的速度更快,就連汪洋他們也能拿着種子獨立播種。
如果再種上一兩年,汪洋他們估計就能“出師”了。
對于汪洋的笑言,寧啓言笑而不語。
按照現在的發展,汪洋他們頂多再種一年,新社會就會穩定發展。他們又不是非要悶在地裏背朝黃土面朝天,就算學校暫時不能恢複教學,他們完全可以以蒼頂商店為立足的根本,沒必要繼續種地。
春播一結束,白誠毅、董文安四人帶上汪洋他們三個就直接下山,投入到新城的建設之中。而寧啓言也把家裏的鑰匙交給他們拿着,如果幹活的地點不遠,他們可以直接住在寧啓言家裏。重建一開始就召集了這麽多人投入建設,想來住宿的環境不可能太好,有選擇的話,還是寧啓言家有床有沙發的,相對能舒适一些。
送走下山的七人,山上一下子變得冷清起來。
沒有汪洋天天嘻嘻哈哈的,也沒了經常串門打牌的白誠毅他們,劉佳他們的小院子變得格外安靜。
張平國本身就是話少的人,就算白誠毅他們還在的時候,他也是大多安靜的坐在一邊旁聽,很少插言。如今家裏只剩他自己,白天沒事的時候就在地裏轉轉,不管是寧啓言家還是王洋家的地,他都順便一起打理了,除了大面積澆水的時候還需要胡子和杜程外加楊宇下來一起幹,其他時間他自己就能照顧過來。而吃飯的時候就到寧啓言家蹭飯。現在王洋家就剩兩個姑娘和同樣瘦弱的楊宇,張平國就算有事,也只在院子裏和她們說說話,從來不進她們山洞。總歸要避避嫌,他可以不在乎名聲,但對兩個女孩不好。
寧啓言他們一家依舊忙碌不已。第一批醋已經做好,并且簽了合同,釀醋變成現在他們着重要做的事。還有剩下的那些辣椒,也得盡快做成辣醬,否則天氣變熱,辣椒就放不住了。
Advertisement
日子一天天過去,就在寧啓言以為他們會一直這麽生活到白誠毅他們幹完兩個月的建設,回到山裏的時候,何俊滿頭大汗的讓韓岩帶着跑來山頂找到寧啓言。
“你們手裏有多少信用點?”一見到寧啓言,何俊顧不上坐下緩口氣,張嘴就問。
寧啓言頓了一下,沒有任何隐瞞:“十三萬七。”
為何俊帶路的韓岩驚訝的瞪大眼,這才多長時間,寧啓言他們竟然能攢到這麽多信用點!
不過這時沒人能顧得上韓岩的驚訝,何俊從兜裏掏出一張圖紙,推開桌子上的東西,把圖紙鋪平在桌面上。
“新城的正式規劃圖下來了,除了現在已經開始的新城建設,上面還預留出第二期和第三期擴建新城所需要的占地。最外圍才是農田。而且農田面積不是一成不變的,随着重建完成,空出人手以後,農田還會向蒼雲山這個方向推進。現在規劃的農田除了分配給我們各個駐地耕種以外,并不對外承包。政府那邊的人打算在新城三期建設全部結束以前,一直以山裏現在分配在個人手裏的農田為耕種基礎。也就是說,如果等到政府公開對外承包田地,最快也得兩年到三年。不過之前你們想包地的事我們駐地已經提前跟政府那邊打好招呼了,所以這次分配給部隊的田地可以順便把你們想要承包的地一起分配下來。不過你們需要自己支付承包費用。面積上那邊沒給硬性規定,你們只要能拿的出錢,想包多大面積都行。”說完這些,何俊實在口幹舌燥,忍不住灌了兩大杯水下肚,抹了把嘴,才繼續道:“現在就看你們怎麽選。第一個選擇,這次分地的時候你們不參與,等兩三年後對外承包的時候再包地。第二個選擇,現在就承包,但是政府要求不能拖欠信用點,”
眼看何俊說的急,不用想也知道,恐怕距離上報的時間很短,來不及慢慢想,好在杜程、寧曉文和胡子都在,寧啓言思維飛快的轉動,一旦确定下來,就要當場決定。
“等以後再承包的話缺點是這兩三年之間,咱們的農田面積只有現在這八畝地,而且兩三年後大家手裏的信用點不再像現在這麽少,承包土地的花費肯定會上漲很多。好處是咱們能多出兩三年的時間可以繼續賺信用點,到時候能用來包地的信用點只會更多。”寧啓言一邊想着何俊提出來的兩個選擇,一邊對寧曉文他們分析。承包土地是大事,他不能一個人做決定,必須四人一起決定,“如果現在就承包的話,缺點是咱們現在手裏的信用點只有十三萬,能承包的地肯定沒有以後再承包那麽多,而且就算這幾年咱們又攢下信用點,等下次再包地,那麽這兩次承包的土地就不會在一起,分為兩部分的話,咱們管理上會有些麻煩。好處是除了部隊的耕種土地,只有咱們家能大面積耕種、養殖,那麽前期積累資金會比其他人早很多,也容易很多,而且一旦搬回市裏,咱們就不用來回往返蒼雲山種地了。”
寧啓言一口氣分析完兩個選擇,不等他詢問杜程他們的想法,杜程直接開口:“我的意見是現在就包。”
胡子點頭,“我也同意。”
寧曉文也點點頭,看着寧啓言:“我也覺得現在承包比較好,你呢?”
寧啓言沒意見,如果他自己決定的話,也會選擇現在就承包下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現在包下地,有了大面積土地來耕種,光莊稼收成這一項,就能讓他們的信用點累計更快,而且有了場地,家畜就能放開手讓它們盡可能繁殖,擴大飼養數量,就像年前和何俊交易的那兩頭豬,一次性收入三萬多将近四萬,趕上他們累死累活做三個月訂單的。
而且寧啓言想的多,他雖然一直以來的目标都是包地開農場,但他沒想永遠都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靠天吃飯,不管種植還是養殖,都只是基礎,糧食和家畜值錢,這只是暫時的。等整個國家緩過勁兒,就他們家承包的土地不過是大海裏的一滴水,多他不多,少他不少。相反,如果能在最開始打牢基礎,憑借土地和家畜發展起來的農副産品才是長久發展的主要途徑。
而現在,土地就等于錢,随着D市的發展,錢就能買來生産線,生産線能擴大生産,産量增大又能賺錢,再購進生産線……
一步先,才能步步先。
寧啓言重新轉向何俊,“我們現在十三萬多的信用點能承包多少地?”
何俊道:“我們出面一畝地最低能壓到一百點信用點一年,但政府那邊要求最低要一次性支付三年的承包費,也就是說現在你們要按照一畝地三百信用點算,至于能包多少地,你自己算算。”
一畝地一年只要一百點的承包費,遠遠低于寧啓言的預估,恐怕軍隊這邊沒少幫他們壓價。不過一次要交滿三年的費用,這就大大減少了他們能夠承包的面積。
寧啓言拿筆算了下手裏的信用點,十三萬七能包四百五十六畝地,算作四百五十畝……
“什麽時候交錢?能晚幾天嗎”寧啓言問。家裏還有一批醋大約還有八九天就能釀成,到時候還能收到五千多的信用點。
何俊搖搖頭,“明天所有駐地都要上報土地面積,我們各個駐地是根據駐地現有的軍人總人數分配土地。而你們明天得跟我一起去上報,當場就要轉走信用點,沒辦法拖。”
寧啓言點點頭,畢竟是搭着軍隊的順風車才蹭到土地,政府本身如何辦理事宜的他說不準,但牽扯到軍隊,肯定一是一,二是二,完全按照命令行事。
四百五十畝地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寧啓言他們肯定希望越多越好。
“你們還要豬嗎?”杜程突然問何俊。
寧啓言和寧曉文眼睛同時一亮。
空間裏現在還有三頭豬能宰殺,就算留下一頭慢慢吃,也能拿出兩頭交易。
何俊沒說要,也沒說不要,反而問:“活豬?能配種嗎?”
杜程搖搖頭,“活豬,但都是公豬。”
何俊想了想,如果能配種的話,他們自家駐地就能買來養着,但不能配種的話……
“這樣吧,我先回駐地,聯系其他駐地的後勤,你們去把豬直接送到我們駐地。就算不能配種,只能吃也不愁賣不出去,各個駐地分一分,就算十頭八頭也不夠他們搶的。”說着,何俊就站起身,一旁一直沒說話的韓岩也跟着站起來,準備走。
寧啓言他們自然不能繼續坐着,把何俊和韓岩送出門,寧啓言邊走邊說:“那就麻煩你們了。”
何俊擺擺手,對他來說也就是順手幫一把的事,沒什麽麻煩不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