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活豬
過年,也就意味着忙碌的冬天過去了一大半,再有一個多月就能春播了。
不像去年正好在最冷的時候,今年的除夕在二月中旬,外面的氣溫已經開始回暖。
經歷過一次暴雪嚴寒的冬季,人類強大的适應能力就凸顯出來。相比去年冬天的封山,今年除了暴風雪的時候,廣播要求所有人必須待在山洞之外,其他時間,哪怕路上積雪很厚,在外面走動的人們依舊很多。
杜程和胡子從何俊那回來之後,一直到除夕之前,連續十多天的大晴天,他們按照之前說好的,送走年前最後一批醬料,第二天就四人一起下山。
也許是為了方便各個駐地的士兵隔三差五到山上執勤,也許是随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安全區外到各個駐地之間的道路經常清除積雪,這也方便了寧啓言他們開車去找何俊。
上一次杜程和胡子開着自家的車出去,這回半路上還得把豬從空間裏放出來,就寧啓言的那輛車根本裝不下,所以他們租了一輛小貨車。
小貨車的後車廂是密封的,胡子在前面開車,半路停靠在路邊,寧啓言下車鑽進後車廂,放出來之前選好的兩頭豬。外面不比空間,哪怕是密封的車廂溫度也在零下十幾二十度,寧啓言看着就算蓋上厚厚的幹草依然凍得發蔫的兩頭豬,也不敢耽誤時間,關好後車廂的門就鑽進車裏,催着胡子盡快趕到何俊那。
要是這兩頭豬半路凍死了,豬血就會凝結,不僅放不出來多少豬血,豬肉的味道也會有影響。雖說有的吃就不錯了,但能活豬交易最好還是給何俊活豬。
而何俊那邊,自從杜程上次說了有豬,他就早早準備好地方,不管杜程什麽時候把豬送來,都能直接安置進去。
如果能養住,他還是希望把豬養到除夕那天再殺,當做第七駐地年夜飯的主打菜。
寧啓言他們到了以後,何俊看着後車廂裏兩頭瑟瑟發抖的豬,驚喜萬分,在他的預計裏,寧啓言能給他們一頭豬就不錯了,沒想到多了一頭。
一瞬間,何俊就想好這兩頭豬的去處。
要是只有一頭的話,他拼着來年一整年都被其他駐地的那群後勤罵鐵公雞,他也會把整頭豬都護住了,留給自家駐地的戰士們。
但兩頭的話,他完全可以大方一點,資源共享嘛!拿出一頭,放在明面上,分一分,雖說每個駐地能分到的肯定不多,但再少那也是豬肉啊!就像胡子上次說的,有的吃就不錯了,嫌少別要啊!他們自己都不夠吃呢!
至于另一頭,那肯定是要藏起來,留給自家駐地。
何俊招呼着周圍的士兵把兩頭豬擡進提前準備好的倉庫,這間倉庫緊鄰食堂,溫度比其他的倉庫高不少,至少能保證豬暫時不被凍死。
Advertisement
進入倉庫以後,何俊才讓人搬來稱,給豬稱重。
一頭二百三十斤,一頭二百六十斤。這年頭能把豬養的這麽肥,難得了。
一斤豬七十信用點,寧啓言直接報價,何俊很痛快的當場轉賬。抹了零頭,轉眼三萬四千點信用點到手。
何俊作為第七駐地後勤總負責人,他的支出有限額,哪怕現在信用點代替錢幣,軍隊有一定數額內信用點的發放權限,也不可能真的不在乎這三萬多的信用點。但好在寧啓言空間裏除了留下配種的兩頭公豬外,能宰殺的公豬有六頭,考慮到明年承包土地需要的信用點肯定越多越好,寧啓言才決定拿出兩頭交易給何俊。這才誤打誤撞讓何俊在支出的信用點上有了回旋的餘地。除了何俊準備留下給自家駐地的豬以外,另一頭豬肯定不可能白白分給其他部隊,到時候豬肉的價格調高一些,還能把他們自己的那頭的價格分攤的再少一些。至于其他的駐地,每家能分到幾斤豬肉就不錯了,就算一百點一斤,也花不了多少信用點。
交易完這兩頭豬,寧啓言和杜程他們就急忙往回趕,雖然過年這段時間他們把訂單交付時間延後,能多休息幾天,但空間裏正在抱窩的鴨子算算日子,差不多就在這幾天了,他們還得趕回山洞,進空間守着小鴨子們破殼。
回到安全區,把租用的貨車還回去,杜程和胡子一人扛着一個箱子,而寧啓言和寧曉文則相互攙扶着踩着厚厚的積雪上山。
杜程和胡子扛着的箱子裏裝着前幾天他們在空間殺的那頭豬,正好借着這次下山的機會,就當是從山下換來的。反正董文安他們都知道寧啓言家有家畜的門路,不用非得等包地之後再把東西露出來,提前給大家打打牙祭,否則彼此關系這麽好,寧啓言他們自己在空間吃香喝辣的,雖然沒有頓頓大魚大肉,但也不缺油水,而白誠毅他們卻還是幹啃地瓜,連只雞都舍不得殺,他們心裏不忍心。
艱難的爬到山頂,寧啓言他們也沒回家,直接帶着東西敲了敲王洋家的大門。正好白誠毅他們也在。
不說光空手爬山都要累成狗的寧啓言和寧曉文,就連一直體力不錯的杜程和胡子放下箱子以後差點累癱在地上。
爬山沒問題,每人扛着一百多斤的東西也沒問題,但扛着這麽多東西爬山,走的還是将近一米多深的雪地,就是杜程和胡子也扛不住了。
“我靠!求包養啊~~”汪洋湊在箱子旁,一打開箱子,看見裏面的肥瘦相間的豬肉,口水都要留下來了,就連說話都帶着顫音。
聽着汪洋沒臉沒皮的話,扶着杜程和胡子坐到火炕上的白誠毅和張偉也好奇的跑過去看到底是什麽東西能讓汪洋這小音顫的激起大家一片的雞皮疙瘩。
其他人也忍不住看過去,一看不要緊,就連臉皮最薄的楊宇都一副就包養的表情看向寧啓言。
寧啓言無力的擺擺手,“看好哪塊自己拿,就當是年貨了。”
其他人對視一眼,也不客氣,打開兩個箱子,一邊把肉拿出來,一邊還研究着這塊肉是豬的哪個部位,怎麽吃好。
有了這一整頭豬的年貨,雞蛋鴨蛋也不缺,蔬菜上有土豆和張平國之前在田地邊上種的一小排營養不良的蘿蔔,這一年的春節三家吃的油光滿面。
春節過後,平臺上的辣椒成熟的差不多了,寧啓言四人把所有辣椒收回來,準備改種西紅柿。不過西紅柿的種子不夠,算上地震前寧啓言買回來的那些,再加上後來在空間種植的時候特意留的種,才勉強能把整個平臺大棚種滿,但這些種子不可能全部成活,所以寧啓言又到換購點換了些種子回來。
相比玉米這種好種且政府推行的作物種子,西紅柿等其他作物的種子價格很高。一方面是環境影響的成活率低,一方面是現在D市政府還是希望市民大量種植易成活且産量高的莊稼,既能保證日常食物,還能增加政府的庫存,為重建期間糧食的供應做基礎。
不過種子的價格再高,種成之後制作成番茄醬銷售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所以寧啓言他們也不改變計劃,買到足夠補種的種子後,西紅柿也正式下種了。
除了下種和收獲,還有中間施肥的時間,其他時候平臺上只要時不時的去看看,保證給大棚加溫的土竈一直燒着煤,再根據生長情況澆澆水,拔拔草就行了。
因為越做越順手,以及換購點後來又送上來一批做醬的壇子,原計劃能做到四月份的黃豆提早用光了,所以三月初,山上的冰雪還沒融化,寧啓言和寧曉文就開始準備釀醋。
釀醋的方法純粹是根據寧啓言以前下載的方法寧曉文反複試驗了好幾次才逐漸掌握的,雖然他的老家在農村,但這年代,除了家家戶戶習慣性每年都發點大醬自家吃,不管是醬油還是醋,都沒人會自己做,外面買來的價格便宜,一年下來最多能花幾十塊錢在所有的調料品上,可比自己費勁做方便多了。
最早的醋曲寧曉文一共前前後後做了五次才做成,醋曲成了,釀醋就成了一大半。寧曉文選擇的釀醋方法是以高粱為主要原材料,其他的方法還有很多,但原材料買不到也白搭。
因為需要的高粱數量大,寧啓言他們也沒從換購點換,而是直接跟和他們家簽合同的換購點的工作人員聯系。價格還是和換購點換購的價格一樣,但能在工作人員上山來取寧啓言家訂單成品的時候順便給他們搬上來,省的自家人來回上山下山的搬來搬去了。
和換購點的人定好第一批高粱的數量,還不等高粱送上山,政府的重建通知就公布出來了。
寧啓言他們聽到消息,放下手裏的活,和其他人一起聚集到水站那,看着新貼出來的公告。
計劃沒有變化快。
聽着人群最裏面的人逐字逐句的讀完整張公告,人群後面的寧啓言和寧曉文面面相觑。
得了,別想醋不醋的了,先回去合計合計公告的內容吧!
汪洋和白誠毅他們兩家人也在,三家幹脆又聚到王洋家,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