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空間裏的小日子(一)
12月3日,第一批從市裏搬回來的人們已經回到各自的山洞,送他們回來的車接上準備到大學城過冬的市民當天就返回大學城。
汪洋他們是第二批回來的。
4號中午,寧啓言他們的山洞大門就被拍的直響。估麽着汪洋他們這幾天也好回來了,白天的時候寧啓言基本都留在山洞裏,一邊用土竈取暖,一邊跟着寧曉文學着剪裁兔皮。
氣溫下降的越來越快,攢下來的兔皮得加快速度做成衣服來保暖。
“啓言哥?曉文哥?胡子哥?杜哥?在不在?我們回來啦!!”
不等寧啓言走過去開門,屬于汪洋的大嗓門就響了起來。
“在在在!都在!”寧啓言打開大門,好笑的應聲道。
門一開,三個泛着冷氣的身影直接竄了進來。
“凍死我了!”汪洋哆哆嗦嗦的直接撲到土竈上,吓得寧曉文連忙攔住他。
土竈上還燒的熱水呢!這要碰灑了,還不得燙掉一層皮!
“怎麽還是毛毛躁躁的!把外衣脫了,先披上這幾件。”寧曉文收起剪刀,把皮子歸攏到一邊,遞給三人三件羽絨馬甲。
脫下凍透了的外衣,穿上被烤的暖烘烘的馬甲,再一人捧着杯熱水,不一會兒就暖和起來了。
“我就知道曉文哥你們這暖和,所以家都沒回直接來這了,等緩緩再回去。”汪洋頂着被凍的通紅的鼻頭笑呵呵的說。
寧曉文無奈的搖搖頭。
“知道你們這幾天回來,早就給你們把山洞烘暖和了!”寧啓言拿出兩塊姜,扔進裝了半壺可樂的燒水壺裏,說道。
之前汪洋他們回市前就給他留了一把他們山洞的鑰匙,以防他們回市區折騰一圈再把鑰匙丢了,1號開始,杜程和胡子就每天白天輪流去汪洋他們家燒火。這麽長時間沒開火,再加上持續降溫,不燒個幾天,山洞都暖和不過來。
Advertisement
“你們真是我親哥~麽麽噠~”汪洋嘟着嘴一陣飛吻亂飛。
寧啓言和寧曉文瞬間掉了一層雞皮疙瘩。
“行了行了,別惡心我了!再這麽抽下去,可樂沒你的份!”寧啓言瞪他一眼。
汪洋立刻做了個嘴巴拉上拉鏈的動作。
“楊宇他們留在大學城了?”見汪洋不再抽風,寧啓言坐下來,總算能好好說話了。
柯成偉點點頭,“楊宇傷還沒好,能免費住到大學城裏地震後劃分的住院部,托我們原來導師的關系,劉佳進了住院部當實習醫生,王媛媛進了福利站,也是實習醫生。”
“那平時的信用點還正常發?”寧曉文問。
“恩,他們三個一個是病號,兩個算是公職,不光信用點和以前一樣,還能包三餐,就是沒有我們這種一次三百點的專屬過冬信用點。”
寧啓言想了下,才說:“那就剩你們三個人一共九百點信用點,過冬的煤炭得算計着點用,最好趁着天還沒冷透,多攢點柴火,搭着煤一起燒。”
柯成偉點頭,“我們也打算抓緊時間存點柴火,不過信用點不用太擔心。媛媛他們三人那邊有媛媛和劉佳的身份證,楊宇的身份證先給我們三個用着,那邊三餐不愁,信用點就不是特別缺,我們這次打算把手裏四張身份證的信用點全換成煤,最少也有一千一百來斤,應該問題不大。日常消耗的話,我們三個人分四個人的信用點,夠用了。”
見他們自己已經做好打算,寧啓言點點頭,放心不少。
等汪洋他們徹底暖和過來,就回到他們自己的山洞去了,不光山洞需要打理,預計換購的煤他們也想盡早換回來。
而寧啓言四人則在12月1日換購點正式開放煤炭換購的時候就每天下去背一些。杜程和胡子兩人一趟背上三百斤,四天下來,四個人過冬的一千二百點信用點已經全部換成煤堆在平臺上了。
其實就生活上,有相對暖和的空間以及空間裏寧啓言之前儲存的煤炭,他們根本用不上那麽多,但換少了怕引人懷疑,而且要是空間在冬天真的降溫的厲害,院子裏建溫室的話就要加劇柴火的消耗,以防到時候消耗太大,還是把煤炭換回來安心。
雖然汪洋他們回到山上住,但平時兩家的來往并不算太頻繁,汪洋他們一來抓緊時間多攢點柴火,二來天氣太冷,能窩在山洞不出門大家也都盡量不出門。
所以寧啓言四人算着時間,天亮的時候就到山洞裏處理手裏的活,天黑了就回到空間。這樣雖然有溫差交替,但也讓他們一點點适應冬季的氣溫,不至于因為空間的關系,反倒适應力下降,和其他人拉開差距。畢竟不可能在空間裏生活一輩子,必須得适應外界的環境才能更好的生存下來。
“下雪了。”杜程手上拎着一捆幹柴走到土竈這邊。
聞言,正縫制兔皮大衣的寧啓言和寧曉文擡起頭。
“下雪了?平臺沒事吧?”
杜程搖搖頭,“平臺上目前看還沒有雪花,要是風大就不好說了,不過咱們的東西都靠裏,沒事。”
為了給燈具電線騰地方,也為了平時空間裏活動自在,四人儲備的木柴和煤如今全都堆到平臺上靠山洞這邊的牆角,這些東西不怕凍,而且就算風雪太大打濕了也沒太大關系,頂多不在山洞裏燒。
“也不知道溫度還能降到什麽地步。”寧曉文放下針線,活動活動有些酸痛的手腕,嘆氣道。
如今白天最高溫度已經零下十度了,而最低溫早就零下二十度開外,就連空間裏要是不燒火坑的話,晚上也有些熬不住了。
杜程放下幹柴,抽出幾根填進土竈,然後坐到寧啓言身邊,接過他手裏的針線。
縫制衣物上來說,杜程和寧啓言都是新手,一般的衣物還好,但現在正在做的兔皮大衣對寧啓言的手腕力度有些考驗,有些特別厚實的地方寧啓言得花很大力氣才能穿透,所以杜程要是閑下來,就會接過手。但他閑着的時間不多,空間院子裏的小溫室還沒建好,若不是今天一早胡子說河蟹長成了,他現在應該正和胡子一起搭建溫室。
“還有多久能建好?”寧啓言轉了轉手腕,看着杜程一針一針就着他剛才的地方開始縫,問道。
杜程知道他指的是溫室,說道:“架子和土竈都好了,等胡子收拾完河蟹,我們一起把外圍砌上,鋪上棚頂就行了,估計最多再有個三五天就能使用。”
寧啓言點點頭,旁邊的寧曉文也開始算着之前存下來的蔬菜能不能堅持到最後。
為了空出地方建溫室,整個院子之前種菜的地方全都清理出來。清空菜地之前地裏的蔬菜已經以為氣溫下降長勢不好,最後收貨的蔬菜精打細算也不過能撐個十天半個月,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七八天了,要是再算上下種後成長的時間,不管再怎麽計算着吃,他們也有半個多月沒有新鮮蔬菜的日子。
等到看時間差不多了,寧曉文收拾東西,寧啓言在土竈上壓上一層濕煤,這樣就算晚上他們不在山洞,這邊的土竈也不會太早熄滅,明天從空間裏出來的時候,山洞也不至于太冷。
杜程又到平臺那看了一眼,确定沒什麽大問題,三人就回到空間。
空間院子裏的氣溫差不多在零上五六度,跟山洞燒土竈的溫度差不多,屋裏的火炕一直有餘溫,所以屋內的溫度更高,大約在十四五度,相比已經能凍死人的外界,空間确實要舒适太多。
“怎麽樣了?”一進到空間,杜程就爬上房頂。
胡子甩甩手上的水,“我不知道地震後其他地方河蟹生長的情況,但按常理說,咱家河蟹長的有點太慢了,而且現在就算院子裏的氣溫比外面暖和的多,但也不是适合河蟹生長的氣溫,咱家這一池子還能長成,挺出乎意料的。”
杜程把手伸進水裏,試了試水溫,才道:“你沒覺得池子裏的水溫比井水的溫度高嗎?”
胡子想了下,點頭。
确實,胡子自己一整天都耗在這個池子裏,一直接觸池水,雖說不可能暖和,但也沒到冰手的程度。但現在院子裏新打的井水已經能感覺到凍手了。
“你的意思是因為這池子直接架在屋頂,連着房子,所以溫度較高?”
杜程點點頭。自從他和胡子從市裏回來到現在,屋裏的火炕一直燒着,所以不排除因為這個原因造成河蟹能繼續生長。
胡子想了想,聳聳肩,“也許吧,行了,咱也沒專業設備,又不指着這個生活,想那麽多幹嘛,能養活就吃,養不活就不吃。”說着,拎起一旁底部還泡在池子裏的兩個筐,“走吧,這兩筐夠咱吃個夠了。留着配種的我也分好了,剩下的抓緊時間吃,過了這一陣子,就不夠肥實了。”
雖然早上胡子說收拾河蟹的時候,寧啓言和寧曉文就知道今天肯定能吃上,但看到滿滿的兩筐張牙舞爪的蟹子時,兩人還是忍不住驚喜。
寧啓言先去找出生姜,開始調制醬汁,然後把米飯焖上,再炒盤雞蛋,炖上一鍋排骨。
剩下杜程他們洗刷河蟹,準備下鍋。
也不知是大鍋蒸出來的河蟹味道格外好,還是因為長時間沒吃新鮮的水産了,反正寧啓言覺得這頓飯吃的格外滿足。兩筐的河蟹四人一頓就打掃幹淨,吃到後來寧曉文都有些擔心會不會吃的太多導致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