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入冬前的最後一場雨
在山坳裏一直停留了8天,寧啓言和寧曉文才将那整片的核桃樹采摘幹淨。期間杜程和胡子一共收貨了六十多只野兔,将近四十只山雞,五只獐子,六只狍子,野豬一頭,梅花鹿兩頭,還有整整兩棵樹的山楂和無數的枯樹幹柴。
摘好核桃,四人就啓程往回走,這次回程,他們不再耽誤時間下套了,抓緊時間回山洞,就算路上遇到枯枝擋路,寧啓言也不再往空間裏收,因為空間已經被塞的滿滿的,就連飼養家畜的栅欄裏都被沒地方放的柴火占了大半。
算上來回上下山的時間,他們這次出門一共用了21天,特別是最後一天,明顯感覺到空氣裏濕度特別大,天色暗沉,刮得風都是濕冷濕冷的,恐怕塊下雨了。寧曉文直接進了空間,而寧啓言則是在體力實在跟不上後爬上杜程的背,被杜程和胡子輪流背着往回趕,總算在落雨點前回到自家山洞。
一到山洞,重新從裏面把大門鎖上,三人一起鑽進空間。
寧啓言趕着杜程和胡子先去洗澡,一路小跑再加背着個他,兩人都出了一身汗,現在溫度低,就算在空間裏,溫度也就是十度上下,別再感冒了。
寧啓言在日歷上把11月15日畫了個圈,記上今天的大雨,不出意外,這場雨也将是今年入冬前的最後一場雨,然後才和寧曉文一起把空間裏堆放的柴火砍成差不多長短,方便晾曬和捆綁。捆綁好的柴火更容易堆放,不管是堆到山洞還是平臺,或者還是在空間裏,也能節省出不少地方。
等胡子和杜程洗好,接過寧啓言兩人的活,寧啓言和寧曉文也進去洗澡。
這場雨只下了三天,但比第一場雨更難熬。将近零度的氣溫裏,下雨比下雪還要冷得多,空氣裏的濕氣直往骨頭縫裏鑽。期間四人打算看看平臺的情況,畢竟平臺不會被雨雪打濕不過是寧啓言前世聽到的傳言,不親自看一眼,寧啓言也不敢保證是不是真的。
一出空間,山洞裏的溫度讓四人集體打了個寒顫,哆哆嗦嗦的打開鐵門,确認至少目前為止平臺邊緣還沒被雨打濕,四人就連忙鑽回空間。
“我去把冬衣找出來吧。”灌了一整杯熱水,寧啓言才緩過來。
其他人完全沒意見。
先不說空間裏現在一人一件長袖T恤外加件羊毛馬甲就夠了,就算之前從山裏回來的路上,他們也就是毛衣加沖鋒衣。誰能想到不過一天的功夫就能冷成這樣。
“這才十一月中旬,咱們這最冷的一月底二月初,那時候得什麽樣?”寧曉文開始發愁。
“也就這幾天外面下雨,濕冷濕冷的才顯得這麽冷,我剛才拿着溫度記出去的,上面才顯示0度。”寧啓言解釋道。
胡子幹笑兩聲,“這零度趕上平時零下15、6度了。”
雖說已經決定雨停之前不再出空間了,寧啓言還是和寧曉文一起把冬衣找了出來。
Advertisement
好在寧曉文能穿寧啓言的衣服,胡子也能穿杜程的衣服。否則就憑地震後翻撿出來的衣物合身又暖和的并不多。
“皮子還沒處理好,等好了以後得抓緊時間做皮衣了,那衣服壓風還保暖。”寧曉文說道。
寧啓言點點頭,“趁着這幾天外面下雨,咱們先做臘肉吧,風幹肉夠了,再做些臘肉,加上冰櫃裏凍着的鹿肉和野豬肉,夠咱吃了。家裏養的那些就留着過年或者想吃新鮮肉的時候再殺吧。”
“行,反正現在也沒什麽要緊的活。我先去處理木頭。”胡子說完就去柴火堆裏翻找合适的木料。
杜程負責按照寧曉文的指導分解肉,寧啓言則準備調料。
臘肉做起來不難,就是比風幹肉麻煩些,按照比例将鹽、糖、醬油、八角、茴香等調料調制好,寧曉文就将杜程已經分解好的肉放到調料裏揉搓,這活寧啓言做不好,畢竟是個坐辦公室的,手勁趕不上長期勞作的寧曉文。
揉搓到一定份上,攪拌好調料,就擺到半人高的大壇子裏,等所有肉都處理好,半人高的壇子一共裝了四壇半。
院子裏的胡子已經把木料都準備好了,堆放到新的地方,等過幾天用的時候直接燒就行。
連着三天的大雨總算在18號晚上停了下來,寧啓言出去确認雨停了後,對正将熬制好的橘子罐頭裝進罐頭瓶的三人說:“外面雨停了,明天咱們出去撿蘑菇吧!”
聽完他的話,胡子不由的停下手裏的活,瞪大眼看着他。
“咱們上次撿的蘑菇才吃了多少,還撿?還有那麽多核桃果沒地方曬呢,撿回來往哪挂呀?!”
寧啓言和寧曉文同時瞪了他一眼。
“吃的你還嫌多?吃不了換信用點也行啊。再說蘑菇又不用太陽曬,現在雨停了,平臺那麽大地方,還曬不了蘑菇了?!”寧曉文說。
胡子咧咧嘴,決定還是老老實實裝罐頭吧,省的被說,沒看見人家杜程啥話也沒說,一臉的“服從安排”的表情嗎?!
因為做罐頭的橘子太多,用電磁爐熬着太慢,寧曉文直接用連着土炕的大鍋熬煮,前後兩鍋就全煮出來了。這也讓土炕燒的熱熱的,等到晚上睡覺的時候,一躺下,四人不由自主舒服的直哼哼。
“等再冷一冷咱們就天天燒炕吧,躺着真夠舒服的!”寧啓言感嘆道。從小在城市生活的他和杜程很少有機會睡這種土炕,沒想到睡着這麽舒服。
“好啊,反正柴火足夠,想怎麽燒就怎麽燒。”寧曉文在黑暗中贊同的說。
早上寧啓言最早醒來,輕手輕腳的穿好衣服,到大堂一個個确認已經冷卻好的罐頭密封沒問題,才開始熱早餐。
和往常一樣,四人都習慣了早上喝粥,配着煎蛋鹹菜,杜程和胡子飯量大,再熱上三個饅頭就夠了。
等到早飯做好,杜程他們也都起來了,吃完早飯,找出之前用過的那些大口袋,為了安全,即便現在山上的人不多,寧啓言也不打算在外面直接将東西收進空間,還是由胡子負責搬運,寧啓言三人負責采蘑菇。
鎖好大門,四人也沒走遠,就從汪洋他們那個山洞開始往遠處采集,山上人少的好處就在于成片成片的新生蘑菇都被寧啓言他們裝進自家口袋,整整一天下來,采摘的蘑菇幾乎有上次的兩倍還多,而且山上還有很多蘑菇沒來得急采摘,眼看着天黑了,寧啓言站起身活動活動僵硬的腰,喊了不遠處的杜程和寧曉文一起回家。
回去的路上遇到其他結伴的人,不少人還在商量着明天繼續出來采摘。
“明天咱們還出來嗎?”寧曉文側頭問寧啓言。
寧啓言有些猶豫。
雖然他們家現有的蘑菇估計都夠吃上好幾年了,但現成的不要錢的食物不多摘點感覺太浪費了。
但真要出來繼續采,連續蹲一整天,蹲的腰都要斷了,就為了些他們根本吃不完的東西,又覺得有點不值得……
“你們留在山洞,我和胡子下山找些厚塑料膜。空間的溫度等到冬天不知道會不會降到零度以下,要是真零下了,罩個大棚,才能繼續種東西。要是材料足夠,也能在平臺上罩上大棚。要是想在平臺種糧食,還得找找看有沒有足夠的燈和太陽能發電機。安裝鐵門的那段時間我注意過了,平臺上根本照不到太陽,沒有足夠的光,什麽糧食也長不出來。”見寧啓言一直到回了山洞還沒糾結完,杜程直接幫他做決定。
一旦他和胡子下山,寧曉文和寧啓言兩人就不能随意離開山洞,這倆的武力值太渣,體力還不行,遇到危險跑都不一定能跑了。
寧啓言聽完杜程的話,愣了一下,到沒反駁。
他之前說要在平臺種糧食不是随口說的,不過日照問題确實被他忽略了。
“那你倆路上小心點,要是實在找不到也別耽誤太長時間,萬一下雪了,你倆可別堵在路上。”
“這倒不至于,我打算去市區那邊找找看,市裏的那些人還沒回來,最晚我們跟他們一起往回走,就算下雪,政府肯定有辦法。”杜程安慰道。
寧啓言放下手裏拎着的蘑菇,顧不上收拾,拉着寧曉文連忙開始準備吃的。
現在溫度這麽低,杜程他們在路上也沒東西加熱,寧啓言實在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麽給他們帶着。
寧曉文見寧啓言東轉轉西看看的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麽,想了想,猶豫道:“要不咱倆也跟着一起去?這樣就跟之前進山似的,吃住有空間,就算找到的東西多,也能裝空間裏帶回來。”
寧啓言有些心動,不過沒等他說話,正和杜程一起打水洗蘑菇的胡子就直接給否定了。
“市裏可不比深山,就算你倆跟着去了,也沒法輕易進空間,現在那麽多回市的人在市區,萬一被人看見就麻煩了。再說我們下山後先去兌換點問問,要是能換到的話就不用自己找了。要是換不到,如果順利的話,最多三五天就能回來。家裏現在的活計不少,指不定我們都回來了,你們這堆蘑菇還沒處理完呢!”
寧啓言和寧曉文對視一眼,嘆口氣。
不光這堆蘑菇,就是之前撿回來的柴火也最好趕在下雪前曬出來,還有正在腌着準備做臘肉的那些肉和還等着剝果子的核桃……等這些都處理完了,估計晾曬的皮子也差不多了,該做皮衣了……
想到這些,寧啓言兩人直接打消了跟着去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