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入山
按照之前的打算,杜程和胡子作為打通山洞和平臺之間通道的主力,除了吃飯休息的時間外,一刻不停的在山洞裏挖掘。挖出來的泥土被寧啓言和寧曉文細細的挑出石塊雜質,裝進麻袋裏留着等通道打通後鋪在平臺上,好種植作物。
随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山裏的氣溫越來越涼爽,而政府組織回市的行動也終于确定下日期。
10月1日當天,自願加入搶修隊的人,坐着政府安排的車輛駛向D市。此次行動主要是為了趁着天氣适中,搶修大學城的供暖管道。之前中科院已經通知地震之後的冬夏兩季氣溫極端,且持續時間長。夏天的高溫大家已經見識過了,要不是蒼雲山裏溫度還能涼快點,以及淚湖提供了水源,否則整個D市渴死熱死的人恐怕不會比瘟疫死亡的人數少。
而冬天要是一連兩三個月零下二三十度的話,幸存下來的人們直接能凍死一大半。所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冬季的供暖。就算不能解決所有人的過冬問題,最少也要保證恢複一部分區域的供暖,将幸存的弱勢群體安置進去。
政府分配給搶修隊的待遇很好,一天三點信用點,再加上搶修期間統一提供的三餐,不少人都有心想加入。而上面為了盡快搶修出大學城的管道,所有年齡在18到55歲之間的健康市民都可以參加。浩浩蕩蕩的大部隊離開,再加上其他打算到市裏翻撿廢墟收集物資的人們,等到該走的人都走了,山裏瞬間變得冷清。
汪洋他們一家也跟車回到市區,直接住進大學城裏。
汪洋、柯成偉和王志翔三人報名參加了搶修隊,兩個女孩則一邊照顧楊宇,一邊趁着空閑時間尋找能過冬的物資。
入夏的那場大雨,讓D市廢墟下的大部分食物都沒法吃了,但被褥衣物或者其他生活物資還能找到不少,眼看着溫度下降的速度飛快,冬天不遠了,入市尋找物資的人都急着為冬季做準備。
除了汪洋幾個學生,寧啓言他們跟附近的住戶接觸的不多,如今汪洋等人一離開,寧啓言直接将之前養在山洞的雞鴨鹌鹑們搬進空間裏的家畜窩棚,和其他家畜一起養。山洞的大門關上,在山洞挖通之前就直接住進空間,白天四人輪流到山洞裏挖掘,累了就換人,休息好了再接着挖。
這天一早,在空間吃完早飯,和往常一樣,寧啓言拉着其他三人出了空間,準備繼續開工。
“覺沒覺得今天更冷了。”站在山洞裏,手裏舉着照明燈,寧曉文被突然的冷意激的忍不住搓了搓胳膊。
“外面下雨了。”寧啓言走到門邊,聽見外面大雨瓢潑的聲音。
“怪不得。”寧曉文挂好照明燈,念叨一句。
胡子見杜程拿起鐵鍬準備開工,有些猶豫道:“外面下大雨的話,咱們繼續挖會不會塌了?”
話音未落,杜程的鐵鍬已經揮出去了。
轟!
Advertisement
一陣塵土飛揚,山洞打通了!
顧不得被透進來的光線而欣喜,距離最近的胡子就被嗆的咳嗽不止,寧曉文趕忙拍打他的後背,幫他緩和咳嗽。
寧啓言快跑過來,一把拉過杜程,上下看了一遍,見他沒事,才放下心。
等塵土散去,杜程最先站在破洞的位置往破開的洞口外看去,寧啓言三人也忍不住靠過去往外看。
入眼的就是一個寬闊的平臺,面積比當初預計的還大,差不多能有兩個半籃球場的大小。
平臺雖然說不上平整,但也沒有太大的石頭或者岩石凸起,還有兩棵小樹。平臺上的雜草很多,土層看着還算厚實。
“你倆先靠後,我和杜程把洞口修整一下,先把門按上,要不萬一沒注意,幾個小東西再掉下去。”胡子抹了把臉,說道。
畢竟全程挖掘都沒有經過勘探和測量,一切都憑借寧啓言零星的記憶和猜測,能夠真的挖通通道就已經很幸運了,洞口的位置實在沒辦法掌握。所以就形成現在這種洞口高出平臺地面将近三米的垂直距離,趕上樓房二樓還高的高度。
見杜程和胡子已經開始修整,寧啓言攔着聽見聲響湊過來的杜大寶三只,帶出山洞。寧曉文則把之前剩下的水泥等搬出來,碎石都是現成的,洞口修整好後,就能直接抹水泥安裝鐵門。
又過了三天,水泥才徹底晾幹,按好鐵門後,四人都沒急着打理平臺,反而是将山洞所有東西收拾幹淨,把剩餘的木柴堆在鐵門前,将鐵門遮擋的嚴嚴實實,最後将山洞大門鎖好,四人下山,向山脈深處方向走去。
離開山洞的那天已經是10月26日了,D市正午最高氣溫在20度上下,而夜間最低氣溫已經達到0度。響應政府號召回市的人們還在D市參與搶修,寧啓言四人決定趁着天氣太冷之前盡量多儲存點物資。
獵物、山貨、枯木……這些東西收集的再多也不嫌多,因為沒有其他補給,消耗起來其實非常快。
上午下山,當天傍晚四人就到達了當初杜程和胡子帶汪洋他們打獵時短暫停留的地方。之前來的時候沒注意,這次因為有寧啓言和寧曉文兩個體力一般的人,杜程和胡子都放慢了步伐,胡子也有更多時間一路仔細觀察附近的情況,這才發現這附近有四棵榛子樹。
因為有寧啓言的空間,幾人也不用再紮帳篷,看看時間,快到晚上六點了,天色已經暗沉下來。如今每天的日照時間已經縮短了不少,早上六點半左右天才會亮,而晚上七點的時候,天就已經黑了下來。
這一路走來,寧啓言和寧曉文明顯已經十分疲憊了,四人也沒管新發現的四棵榛子樹,直接進入空間,從冰箱裏拿出之前做好的飯菜,簡單熱了熱吃完,兩位體力渣就躺倒炕上睡了過去,而杜程和胡子則将空間裏現有的東西再次集中規整一番,盡可能多空出地方好盡量多裝一些這次的收貨。
別的不敢說,但一路走來,山裏的枯木遍地都是,就算獵物和山貨最後不盡人意,多裝些柴火回去也沒白跑一趟。
第二天一早,經過一夜的休息,寧曉文和寧啓言已經恢複精神,草草吃了點饅頭和鹹菜,就拉着杜程和胡子出了空間。
四棵榛子樹相距不遠,其中三棵只有大概不到兩米高,完全可以徒手采摘,剩下那棵就必須用長杆子敲打枝杈,讓果實掉下來才能收集的到。
四人分工,杜程和胡子去用木棍敲打高的那顆,寧啓言兩人則先摘矮的。
帶着粗線手套,寧啓言仔細的摘着榛子果,不放過任何一個。榛子果個頭不大,一棵榛子樹采集的果子最多三五斤的,這還是帶果的重量,曬幹後去掉果子,剩下的榛子大概也就一斤多。
杜程兩人把那棵高的打的差不多了,全部撿完後,就過來幫着寧啓言他們采摘,全部采完一看表已經下午兩點了,顧不上休息,四人各自塞了點餅幹就繼續往裏走。胡子趁着空餘時間在附近轉了轉,估計後期進山打獵的人多了,附近幾乎看不到獵物蹤跡。
邊走邊看,就這麽走走停停了兩個多小時,胡子才大手一揮,決定了打獵的地方。
趁着天色暗下來之前,胡子和杜程拿着之前就準備好的鐵絲做的套,按照野物足跡開始下套,寧啓言和寧曉文就在附近尋找枯樹。
“曉文哥,這是什麽果子?能吃嗎?”彎着腰砍完一棵倒地的枯樹後,寧啓言錘了垂腰,一擡頭,就看見一棵挂滿果子的樹,果子個頭不小,打眼一看還挺密集。
寧曉文正好拖着砍完的樹走過來,将枯樹遞給寧啓言,順着他的視線看過去。
……
“這是核桃。”
“……核桃?跟之前的榛子一樣,也是包在果子裏的?”寧啓言眨眨眼,虛心求教。
寧曉文抿着嘴,笑着點頭。
對于城市長大的寧啓言,只認識市面上處理好的成品幹果,從來不知道這些幹果在采摘之前竟然被果子包裹在內,要是就他和杜程進山,估計這些樹擺在眼前也沒辦法和曾經吃過的幹果聯系到一起。
将枯樹收進空間,兩人就開始摘核桃果。
之前看的時候,感覺核桃樹上的果子還挺密集,但真摘起來其實不多,沒一會兒兩人就把整棵樹摘光了。
“等明天天亮了再在附近看看吧,一般野生的核桃樹就跟榛子樹似的,不會就這麽一棵。”寧曉文說。
寧啓言點點頭。
現在天已經塊黑了,下套的杜程兩人也陸續回來了。人到齊後,四人就再次鑽進空間。
連着四頓沒怎麽好好吃飯,寧啓言和寧曉文就打開冰櫃,取了塊豬五花和一小坨蝦出來,開始做晚飯。
杜程和胡子則先把今天摘的果子平鋪在院子裏的水泥臺上晾曬,然後又把之前寧啓言随便收進來的枯樹砍掉張牙舞爪的枝杈,規規矩矩的摞好。
新砍的樹即便看着已經枯了,但回去後最好還是晾曬一遍,徹底晾幹,否則燒起來還是會有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