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買魚
三天後,一大早,寧啓言四人準備睡了,外面突然想起廣播聲。
爬起來走到洞口仔細聽。
“……注意了!各位市民注意了!新辦市民身份證後七位在0000001到0010000區間的市民,請在下午四點前,本人帶着身份證到山下臨時門診處集合,免費進行X疫苗注射。再說一遍,各位市民注意了!新辦身份證……”
寧曉文連忙回身拿出這幾天一直放在枕頭下的身份證。
0000989,0000990,0000991,0000992.仔細看了兩遍,确認四人的號碼都在廣播的區間內,寧曉文收好身份證。
“下午早點起來吧,咱們先去排上隊。按號碼算應該是一萬人,要是排在後面不定得等到什麽時候。”
對于寧曉文的話,寧啓言幾人沒異議,抓緊時間睡一覺。
下午兩點多,四人就起床,簡單墊了墊肚子,就撐着傘下山了。
即便已經提前一個小時到達山下,門診前的空地上也已經排上了不短的隊伍。四人站到隊伍末尾,和其他人一樣,頂着太陽等待着。
等到四點的時候,門診前的空地滿滿當當的站滿了人。
四人還算靠前,能看見門診大門。時間一到,門診大門就打開,醫生護士再加上過來維持秩序的士兵,陸陸續續擡出來二十個小桌子,每個桌子後面都有三個醫生,一個士兵和四五個護士。
等到開始注射疫苗,一次上前六十人。每張桌前兩個人,先把身份證交給邊上的士兵,再有兩個醫生負責注射疫苗,剩下的一位醫生就站在一旁,應該是以備特殊情況發生。而護士們來來回回穿梭在注射點和門診樓裏,不停的往外拿疫苗,為了保證疫苗的活性,一次最多拿兩支,新拿出來的剛用上,就又要進去取。
不過流程很順暢,注射的時間很短,等寧啓言幾人剛注射完,站到一邊等着度過半小時的觀察期,早上聽到的廣播再次響了起來。
這次是讓0010001到0020000號碼區間的人在五點前到門診前等候。
也許是注射的情況很好,極少出現異常反應,等寧啓言他們回家後,廣播又在淨水站和換購點同時進行疫苗注射。
等到第二天早上九點,一夜的時間就有四十五萬人注射完疫苗。
Advertisement
五天後,這一場僅僅D市就死亡三十七萬人的瘟疫災難徹底過去。
一時間,山上走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數在瘟疫前只願意窩在自家一畝三分地的人也都紛紛走出家門,認識不認識的都見面點頭微笑,似乎在感謝自己還活着。
而寧啓言他們的目光則關注在水量減少了近一半的淚湖上面。
“有動靜了!有動靜了!快來幾個人,多拿幾個袋子,下去等着!”
寧啓言剛做完飯,正和寧曉文趕着雞鴨出山洞。白天天熱,雞鴨不敢放出去,怕熱死了。每天傍晚他們睡醒再放出去,等第二天早上睡前再趕回山洞。
“胡子呢?”寧曉文一把拉住上來喊完就要往下跑的柯成偉。今天杜程起的遲了,胡子自己下山打水。
雖然不用再省着用水了,但也沒必要每天都下去拎水,這幾天他們和汪洋幾人搭伴一天兩趟的下山,主要是為了盯着淚湖上打漁的動靜,打水只是順便。
“今天湖面上有好幾條船開始打漁,胡子哥讓我上來喊人,他在下面守着呢!”
問清胡子的位置,寧曉文松開手,拿了四五個大塑料袋就和杜程一起下山。
寧啓言被留在家看家,所有人對他的體力都不抱希望,還是老老實實在家等着吧。
這一等就是四個多小時,眼看着天要暗下來,下去的三人才回來。
杜程和胡子一人拎着一個桶,寧曉文手上還有兩個小袋子。
寧啓言上前接過來寧曉文手裏的袋子,打開一看,原來是差不多能有一斤多的湖蝦,和三斤左右的螺蛳。
湖蝦各個有手指長,看着就肉質飽滿。
“這魚吃兩條,剩下的先在桶裏養着吧。”胡子放下水桶,說道。
寧啓言這才看向水桶。
拎上來的兩個水桶裏一共有五條魚。一條大花鲢魚就獨自占了一個水桶,看着能有五六斤。另外四條都是三斤左右的青魚。
“大花鲢魚不好養,今天就做了吧,再撈一條青魚出來。胡子哥,你再點個火堆。杜程,你去吧螺蛳和湖蝦洗了,今天咱們吃頓好的!”寧啓言直接撈起大花鲢,說完就轉身回去拿刀。
手起刀落,拍暈花鲢,掏出內髒,将魚頭和魚身分開。魚頭處理幹淨,遞給寧曉文,加上清水,先炖上。魚身切成段,留着一會兒紅燒。淚湖的大花鲢熬成的魚頭湯味道特別鮮美,之前單位組織來蒼雲山踏青聚餐的時候,寧啓言對這道湯印象很深。一是味道好,二是價格貴。就那麽一鍋湯,魚頭還沒有這回的大,就四百多塊。
另一條青魚就做個清蒸。
湖蝦洗好後就用清水煮熟,蝦殼紅薄,肉質細嫩清甜,吃的就是它的原汁原味。
至于螺蛳,淚湖裏産的都是青殼螺蛳,個頭不大,裏面的肉卻很嫩。以前寧啓言也買過幾次,加上蔥白和五香八角,來個醬爆,收汁。粘稠的汁液挂在螺蛳外面,肉裏也吸足了味道,吃起來鮮美濃烈。
再配上寧啓言提前蒸好的米飯,借着夜色火光,一頓飯吃的四人酣暢淋漓。等最後快吃完了,每人再來上一碗鮮美的魚湯,可算把這麽長時間食物上的匮乏給補了回來。
胡子撐得斜倚在凳子上,滿足的打了個飽嗝。
“總算沒白費那麽大勁跟他們搶,要不是信用點不夠,真該多買點!”
寧啓言挑出最後一根魚刺,将魚肉攪在米飯裏,拌上湯汁,放到地上,讓早就急不可耐的杜大寶它們開始吃。
“這些東西都多少信用點?”
聽見寧啓言問,胡子看向寧曉文。他和杜程就負責在人群裏護着寧曉文,挑揀付賬的都是寧曉文,他沒注意。
“12個信用點一斤蝦,花鲢是10點一斤,青魚9點一斤,螺蛳6點一斤。買的這些一共花了164個信用點,在明天重新打信用點前,咱們四個的身份證上一點也沒有了。”
杜程和胡子也是才知道的,三人瞪大眼詫異的看着寧曉文。蝦和螺蛳還好,可以一斤一斤的稱,湖裏撈上來的花鲢和青魚每條都在兩斤以上,不同的東西每斤價格也不一樣,能把信用點花的正正好好一點不剩,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驚訝過後,寧啓言想了想價格,道:“比想象中便宜。”
如今水産難得,他還以為會更貴一些。
寧曉文搖搖頭,“貴是不貴,但東西不多,趕上了就能買着,沒趕上的就等下回吧。而且就算趕上了,也是限量。就像魚,不管大小種類,按照身份證算,一個身份證最多買一條,多了不賣。咱們多的那條還是從汪洋他們那勻過來的。他們的信用點不夠,買太小魚又不合适,就只買了五條,正好多出來個身份證,就給咱們用了。”
寧啓言點點頭,這樣也算合理。
吃飽喝足,也沒有什麽要緊的活兒可做,四人就在院子裏閑聊,如今已經九月份了,雖然溫度還沒有明顯的下降,但也維持不了太長時間。每天的日照時間正在慢慢恢複正常。等到氣溫下降,他們要不要回市裏,還是繼續留在山上,都要提前打算。
夏天的日照時間這麽長,冬天很可能變得日照極短,溫度恐怕會極端的寒冷。以現在市裏的情況,沒有供氣供暖,還不如在山裏,至少還有樹枝枯草燒火取暖。
胡子和杜程的意見是幹脆就留在山上,還能提前準備準備,趁着天好,收集枯死樹木,多準備些柴火,而幸存下來的樹木秋天多少會結些果子山貨。大小蒼雲的範圍不大,但政府沒有劃分進來的山林還有很多。大不了走遠些,小蒼雲再往後的Q山脈連綿無限,肯定能收獲不少東西。
寧啓言和寧曉文卻想跟着政府的大方向,溫度下來,總不會直接降到零度以下,中間過度的時期若是政府組織搬回市裏,他們最好也跟着,不說其他,獲取些消息也方便很多。而且市裏還有不少地方可以收集物資,誰知道以後這些東西還能不能生産,多備一些心裏也有底。
不過還沒到做決定的時候,四人也沒有過多的争論。一切等溫度下降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