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消息
回到家後,已經回來的寧曉文看着軟塌塌的趴在床上的寧啓言,又看看新打回來的四桶水。
“這麽多蘑菇洗幹淨,得打多少趟水啊!”
寧啓言臉朝下趴在枕頭上,悶悶的說:“那總不能不洗啊。”
寧曉文嘆了口氣,有些無奈。
“叫上汪洋他們幫忙,把蘑菇拿下去,洗幹淨再帶回來,總比來回擡水強啊!”
寧啓言不說話了,露在外面的耳朵肉眼可見的開始泛紅。
他一時沒轉過勁兒,根本沒想到可以下去洗。
胡子噴笑出來。
難得下山一趟,都累成這樣了,鬧了半天,白忙乎。
寧曉文瞪了他一眼,意思很明顯:笑什麽笑,你不是也沒想起來嗎?!
胡子輕咳一聲,“我去看看汪洋他們回沒回來。”說完,躲過寧曉文的瞪視,忍着笑出了山洞。
寧曉文和杜程到院子裏把大大小小體積不等的袋子規整一番,自從搬來以後就壓箱底的登山包也被翻了出來。裝滿幾個登山包,在看看整理好的口袋,肩上背的,手裏拎的,算一算,撇開留下來看家的寧啓言,他們三個再加上汪洋那邊出三個人就行了。
“杜哥,曉文哥,我們來了。”聽到胡子的招呼,汪洋他們四個男生都上來了。
“三個人就夠了,你們采的蘑菇不拿下去?”看他們都是空着手上來的,寧曉文問。
汪洋搖搖頭,“我們摘了不少,不過還有不少不認識的,想讓啓言哥幫忙分辨分辨,分完了我們再洗。”
寧曉文點點頭,“那你們等會兒,我去喊他。”
Advertisement
寧啓言出來以後,就跟着一起往下走,等到汪洋他們暫住的帳篷那,就和準備留下來的楊宇拐到帳篷的方向。寧曉文他們六人繼續往下走。
王媛媛和劉佳兩個女生正在帳篷背面的大樹下把他們采回來的蘑菇分類。
寧啓言也不耽擱,走過去就開始把不能吃的挑出來。
天氣炎熱,不處理的話,蘑菇放不到一天就不能吃了。四人也不說話,抓緊時間。
汪洋他們摘得不少,不過由于分辨力不強,将近四分之一都不能吃。
等該挑的挑,該裝的裝,差不多快完了,四人才顧上說話。
“啓言哥,這些蘑菇洗完了直接曬就行嗎?”王媛媛裝好最後一個袋子,問道。
寧啓言搖搖頭,“可別!等洗幹淨以後,小蘑菇就用線穿起來,挂着風幹。體積大的就切成片再穿。我看這裏有不少香菇,你們等幹透以後,可以磨成粉,做菜做湯的時候加點,味道很好。”
王媛媛和劉佳點點頭。
他們這群人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家裏寵的,動手能力奇差無比,除了兩個女生多少還會做點菜,另外四個男生連飯都做不熟。地震後他們也跟着其他人收集了不少物資,但調料什麽的沒放在心上,除了鹽和糖,都沒怎麽收集。上山以後自己做飯,就只能用鹽糖調味,他們還不舍得用信用點換調料,所以實在吃夠了鹹味甜味的飯菜,就一起下山花信用點吃頓大鍋菜。
要是香菇粉味道不錯的話,他們也能換換口味。
“啓言哥,洗完後要是不晾幹的話,能吃幾天?”王媛媛又問。
“現在天熱,要是想吃新鮮的就用鹽水泡着,不過最多吃到明天。以前能放三四天,現在不好說,保險點,別吃壞肚子了。”寧啓言叮囑道。
幫他們把所有蘑菇規整完,寧啓言就站起身打算回家。
王媛媛他們拎着兩袋子蘑菇想分給寧啓言,自從搬上來以後,沒少受寧啓言幾人的照顧,不光借用工具帳篷等,還被指導了不少山上生活的技巧。
寧啓言堅決不要,先不說自家摘得蘑菇比他們多的多,都不知道要吃到什麽時候,就說他們這幾個半大的孩子孤身在這裏生活,沒有家人親戚幫襯,攢點東西也不容易。寧啓言怎麽也不可能從他們身上占便宜。
見他無論如何都不要,王媛媛三人只好放下袋子。
回到家,将在家裏悶了大半天的杜大寶三只放出來,趁着杜程他們還沒回來,挨個給洗了遍澡。
天熱,三個小東西掉毛掉的厲害,山洞裏到處都是他們換下的毛,就連吃飯的時候都經常飛進盤子裏。
洗個澡,漫天飛毛的情況多少能緩解一些。
也許是熱的狠了,寧啓言幾乎沒費什麽勁,就輪流給他們抱進水盆裏。
清涼的水沾濕全身,舒服的三個小東西都不想出來了。
洗幹淨三個小的,寧啓言進了山洞,自己也擦洗一番。
等他把髒衣服洗完,又準備好中午吃的,杜程他們才回來。
先把蘑菇放進山洞,四人吃完飯才開始處理。
杜程和胡子負責将蘑菇用線穿起來,寧啓言和寧曉文則把大蘑菇切成片。
一直忙到晚上,四人才幹完。
晾了四天,一共收獲了将近九十斤的幹蘑菇,分門別類的密封好,堆放在胡子新打出來的木架子上。
溫度越來越高,汪洋他們六人挖了個不到二十平的山洞,也不等散去洞裏的潮氣就直接搬了進去。用了半天的時間,把空出來的帳篷擦洗幹淨,才送還給寧啓言。
如今山裏的人們已經習慣了晝伏夜出,白天在山洞裏擺上幾盆涼水,直接睡過溫度最高的時間段,等到下午四五點鐘,溫度降到三十五六度再起來,先在山洞裏活動,晚上十一點多,太陽下山後,再走出山洞,放放風,或者遠遠的點上一堆火,借着月光和火光做活。
距離大雨過後已經半個多月了,眼看着要進入八月份,卻爆出了地震後最大的危機。
這天傍晚,寧曉文先醒過來,見身旁的胡子熱的衣服都濕透了,轉頭看看杜程和寧啓言也一樣,就起身在地上撒上一層水,又重新将只剩半盆水的水盆裝滿。
水盆裏的水在蒸發的時候多少能帶走一些山洞裏的溫度,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大家只能這麽将就。
在太陽穴附近抹上點風油精,寧曉文又拎上一桶水,出了山洞,往山頂觀景平臺方向走去。
之前被寧啓言帶回來的三棵西瓜藤被他栽在山坡上的小樹林裏。雖說在樹林裏吸收不到太多養分,但總比在太陽底下直接曬死的強。
三棵西瓜藤存活下來兩棵,另外一棵因為栽種的時候靠近樹林邊緣,大雨過後沒堅持幾天就被曬成枯藤。
不過剩下的兩棵長的比他想的要好,藤上結的原本只有指甲大小的小疙瘩如今長到了拳頭大小,每天早晚澆兩次水,但願能堅持活到西瓜長成熟。
“曉文哥?”
澆完水,寧曉文剛回到院子,就看見汪洋一頭大汗的跑上來,臉上帶着明顯的慌亂。
寧曉文一驚,放下水桶就迎了過去。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汪洋一把抓住寧曉文的胳膊。
“出事了!出大事了!小蒼雲爆發瘟疫了!”
寧曉文心裏咯噔一下,看着汪洋,頓時也跟着慌亂起來。
“你确定嗎?”
汪洋看着寧曉文,眼裏的驚恐還沒有消散,卻肯定的點點頭。
“是我學姐親口告訴我的,她就在新設的醫療隊工作。”
寧曉文閉了閉眼,卻怎麽也壓不下心裏的恐慌,只好拉着汪洋一起進山洞,把寧啓言三人叫了起來。
“先別慌,喝點水,慢慢說。”知道消息後,寧啓言是最鎮定的一個,畢竟經歷了一次,知道這次的瘟疫能被控制住,也就不像寧曉文他們那麽驚恐。
汪洋接過寧啓言遞來的水杯,狠狠灌了一大口。
看着依舊鎮定的寧啓言,緩緩輸了口氣,慢慢冷靜下來。
“前幾天有消息說新設的醫療隊要擴招,你們也知道,我們是醫大的學生,有一定基礎,醫療隊的待遇又好,我們這幾天一直打聽消息,想進醫療隊。昨天晚上終于聯系上在醫療隊上班的一個學姐,約了今天見面。今天一早趁着天涼我們就提前下山。中午見到學姐,就說了我們的想法,想讓她幫幫忙。沒想到她不讓我們進醫療隊,甚至說除了政府強制安排,就算征召待遇再好也不能申請加入。我們覺得她話裏有話,磨了半天,她才告訴我們小蒼雲那邊爆發瘟疫了,如今軍隊已經把大蒼雲和小蒼雲隔離開,一怕那邊的瘟疫傳播過來,二怕引起大範圍恐慌。而醫療隊也已經調了一半的人到那邊駐紮。”汪洋說。
因為政府劃分的範圍包含了蒼雲山和山背面相連的一座小山頭,平時為了方便,就叫成大蒼雲和小蒼雲。
而大蒼雲的面積很大,大多數市民都搬進這邊,小蒼雲住着的都是大雨過後才從市裏搬來的人。
如今小蒼雲爆發瘟疫,就不知政府當初是不是有了猜測,才将那場大雨作為分界點。寧啓言知道後來的事,這場瘟疫确實是大雨引發的。雨後的快速升溫,讓市裏廢墟中來不及火化的屍體滋生了大量的細菌,而雨後才搬遷的市民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中染上了瘟疫。
“先別太慌亂,咱們這邊還沒大範圍流出消息,就證明暫時還沒波及到這兒。當務之急是把手裏的信用點都換成吃的。預防瘟疫的藥品和消毒劑肯定幾乎都被投入到小蒼雲了,咱們換不到多少,實在不行,看看還能不能換些醋和白酒。東西換完就多打水,以後盡量減少下山的次數,就算再打水,也改成白天。白天天熱,在外面走動的人少,能避開人群。”寧啓言聽完汪洋的話,想了一會兒,叮囑道。
汪洋點點頭,也不多說,只道再有消息再過來通知他們,就起身離開了。寧啓言的提點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如果能冷靜的分析,也許他們自己也能想到,但難就難在他們根本冷靜不下來。
汪洋慶幸,他們能和寧啓言四人做鄰居,而且關系相處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