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河蟹
空間已經不複當初的空蕩,房子裏的家具大多都是從家裏直接搬過來的。大堂裏擺放着餐桌和椅子,左邊靠牆的位置由杜程打上架子,放着常用的廚具。右邊連着火炕的竈臺保留,因為暫時用不上,就蓋上一塊大小剛好的石板,上面放着三個電磁爐,已經連上發電機,平時在空間做飯都是用電磁爐來做。
将近三個月的時間,寧啓言和杜程能夠感覺到空間的溫度也是有變化的。就像寧啓言剛得到空間時正是一月末,冬季最冷的時候,外面有-8℃,而空間裏卻是10℃左右。而現在,外界最高溫度差不多20℃,空間也在20℃左右。所以兩人猜測空間裏的溫度恐怕和外界也有關系,但卻更适合動植物生存。
大堂右側有火炕的房間用來當做兩人的卧室,炕尾放着寧啓言從網上買的炕櫃,白天的時候就把被褥疊起來放進去。北面靠牆的位置放着兩人的衣櫃和一個書架。
再往右,就是一間大約13平的儲物間,裏面放着儲備的生活物資。
大堂左側的房間靠北牆放着兩個巨大的冰櫃和家裏原來的雙開門冰箱,南牆下堆放着儲備的糧食,以大米和小麥為主,其他雜七雜八的豆子也不少,最上面是成品大米和面粉。
最左邊的儲物間裏滿滿當當的塞滿了煤和木炭。
院子裏靠房子的位置被杜程用轉頭和水泥擡高了大約一掌的高度,上面架着遮雨棚。最裏面是新建的浴室。水泵管道等是寧啓言親自設計的,熱水器則将家裏浴室的熱水器拆下來安裝上去的。
院子右側幾個栅欄裏已經養上家禽。三頭豬,一公兩母。四只羊,一公三母。雞鴨各十只,公母對半。
院子左側的地上一半種着各種蔬菜,一半種着西瓜。一想到夏天的高溫,寧啓言說什麽也讓杜程種了滿地的西瓜。到時候放冰箱裏一冰,光想着就通體涼爽。
而院子最外圍種了一圈的果樹,都是北方常見的品種,蘋果、梨、桃、杏、棗、櫻桃、橘子、柿子。
這不到20棵樹都是今年就能挂果的成樹,是兩人到農村直接移栽進來的。如今櫻桃樹已經挂果,最高處的櫻桃已經有了泛紅的跡象,估計離成熟時間不遠了。
能準備的已經都準備好了,如今已經五月份了,離記憶中大地震的時間還有不到十天。寧啓言一次次的對照清單想還有什麽沒準備到。
相反沒有經歷重生的杜程比寧啓言坦然的多。比起其他毫無準備的人,他們兩人已經幸運太多。
“算了,不想了。”寧啓言一把扔開清單,正好接過杜程剛洗好的草莓。“再過幾天就吃不到草莓了。”
“明年咱們自己種。”杜程回道。
盤子裏的草莓買的是最大最甜的那種,一口下去,微微冰鎮過的沁涼讓一直有些焦躁的寧啓言舒爽的呼出一口氣。
Advertisement
“一會兒咱倆去買肉吧,反正都是往冰櫃裏放,也不差這幾天。”邊吃着,寧啓言邊對杜程說。
杜程點點頭,将自己盤子裏挑出來看起來更甜的草莓放進寧啓言已經半空的盤子裏。
寧啓言笑眯眯的笑納了。
吃完草莓,兩人簡單收拾一下就出了空間。
如今空間已經打理好,家裏大半的家具都搬到空間裏,相比空蕩蕩的家,兩人已經習慣住在空間裏。
開着車,兩人直奔大型進口超市。這種超市冷庫儲備很充足,足夠兩人一次性買足東西,不用來回跑攤點。
停好車,坐電梯上到賣冷凍食物的那一層,寧啓言直接找到經理,将需要購買的單子報給他。
豬排骨20扇、五花肉200斤、大骨棒50根、豬蹄、大腸、羊肉、羊排……
最多的就是牛肉,因為牛的體積太大,空間裏沒有那麽大地方,不如多養幾只豬來的上算。所以現成的牛肉就多準備一些放冷庫裏存着,慢慢吃也夠吃挺久的。
其實最難的就是地震過後的兩年,食物跟不上,氣候又變的極端,人們又驚恐失措。等到第三年,幸存的人們已經适應新的氣候,政府也恢複掌控力,雖說大米白面依舊不容易吃上,但土豆地瓜玉米也足夠填飽肚子了。就在寧啓言重生回來之前,已經有人開始重新養殖家畜,不過大多是養兔子這種繁殖力強的動物,雞也有不少,畢竟能下蛋不是。
說完肉類,寧啓言又拉上經理直奔水産櫃臺。
各種魚蝦同樣訂購不少。因為量大,價格便宜不少,而且提供送貨上門。不過寧啓言沒讓他們往家裏送,而是将地址寫在之前租的小倉庫。因為前段時間在網上訂購的東西太多,寧啓言就在大學城邊緣地方租了個不大的倉庫,省的被人發現他大量囤貨。
付完錢,超市經理說半小時內就能清點完成,直接發貨。寧啓言拉着杜程直接開車去小倉庫準備接貨。
趁着等貨的時間,寧啓言拿出手機,看了一會兒,默默的遞給杜程。
杜程低頭一看,有些好笑。怪不得寧啓言情緒低落,原來銀行的短信過來,顯示餘額只剩十五萬多了。
“該買的不是都買完了嗎?錢剩的再多也沒用了。”杜程安慰。
寧啓言嘆氣,“我知道,但是看着錢花出去還是很難受。”
杜程搖搖頭,這種心理也只能靠他自己想開才行。
“不過剩這麽多錢也沒用,我打算就留下五萬,以後如果錢能恢複使用,也夠咱過度了。剩下的十萬塊想辦法花出去吧。”寧啓言轉頭又說。
杜程想了想,“養河蟹吧。”
寧啓言一愣,“你開玩笑的吧?”
杜程看了寧啓言一眼。
寧啓言眨眨眼,“你會養?”
杜程點點頭,在監獄最開始關照他的胡子家裏就是養河蟹的。後來經常聽胡子說起他的事,聽了九年,關于河蟹的養殖技巧,杜程早就記住了。出獄前他還想過等賺着錢,他就着手養河蟹,這玩意養好了賺頭大,最重要的是寧啓言愛吃。
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借着老院長的光,寧啓言和杜程兩人得了一只蒸好的母蟹,自那以後寧啓言就念念不忘了好多年。但河蟹的價格太貴,遠不是沒有收入的孤兒能吃得起的。
“你還愛吃嗎?”杜程猶豫了一下,問道。
原本還想着空間所有地方都滿了,沒地養的寧啓言一頓,咽下所有的疑問,只剩一句——
“愛吃。”
接完貨,寧啓言把東西往空間一丢,反正配送的冰袋充足,一段時間內不擔心變質。然後拉着杜程直接到銀行将卡裏所有錢都取了出來。
留下五萬塊,剩下的都遞給杜程。
當天晚上,等寧啓言把所有肉類海鮮放進冷庫和冰箱以後,就看杜程一個人坐在院子裏,手上拿着個本子,借着拉到院子裏架起來做院燈的燈光,寫寫畫畫。
接下來一星期,寧啓言做轉職司機,什麽也沒問,就按照杜程的要求,載着他到處跑。
以厚厚的鋼板為底,上面打了個面積大約90平的長方形水泥池子,池深約有一米多。
然後又買了些規格不等的鋼板鋼條,等杜程架着梯子爬上房頂,寧啓言才反應過來,合着杜程是想把水泥池子架到房子上。
寧啓言有些無語,真虧了這房子是平頂。
不過看着杜程架着的鋼架挺結實,數根粗壯的鋼骨直接貼着外牆支在地上,再用磚頭抹上水泥圍着鋼骨砌上去。
兩天時間,杜程沒用寧啓言動手,獨自把空間該做的準備做好,第三天就讓寧啓言開車載着他去了兩百公裏外的P市。
P市盛産河蟹,正是胡子的家鄉。因為之前讓寧啓言在網上已經聯絡好賣家,到了地方,直接去看螃蟹。
杜程要買的不是蟹苗,這個季節也沒人賣蟹苗。杜程要買人家已經養的半大的河蟹。
剛開始在網上聯系的時候,賣家根本不相信寧啓言,因為從來沒人這麽幹過,要養河蟹,誰不是進蟹苗養?!
寧啓言好說歹說,才和人達成協議。不過價格沒比成熟期的河蟹便宜多少。
一共一百五十只,公母對半。然後又買了人家池塘裏不少的泥土,最後給足了錢,才讓對方負責把土和螃蟹運送到D市。
等到最後池子建好送來,泥土放進去,沙石鋪上,放水,放螃蟹。寧啓言将整裝完的池子收進空間,放到杜程打的鋼架上,已經是5月9號了。
寧啓言不顧形象的随地坐在院子裏,看着還在房頂忙乎的杜程,深呼一口氣。
連着一周緊趕慢趕,總算是忙完了。因為時間緊迫,比之前兩個月購買物資還累。
不過不管怎麽說,難得杜程有想法,再累寧啓言也沒有二話。畢竟平時幾乎都是杜程任勞任怨的聽他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