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狀元樓
且不說程鸾又驚又怒,深怕公主婆婆對自己不滿,就說淩蔚終于出了一口怨氣,好好睡了一覺,一覺起來之後,已經有仆人恭恭敬敬的打水洗臉,伺候更衣。
淩蔚環視了一下,原先的下人換的一個都不剩。
想他大哥剛來,自己周圍的仆人們就被全換了,現在又被全換了。真是讓人忍不住發笑。
“二爺,趙大人派人來了,說下午的課程提前了。”一穿着褐衣的仆人一邊給淩蔚整理衣衫一邊道,“如果二爺再不醒來,小的就只能叫二爺起來了。”
淩蔚想了想:“馮寧?這段時間安排你去哪了?”
馮寧愣了一下,顯然對淩蔚還記得他的名字有些驚訝:“大爺讓小的出去做了一段時間的事,跟着莊子管事的做了一段時間。”
淩蔚身邊本來有四個伺候的人,兩個小厮兩個丫頭,其他粗使丫頭和打雜的小厮是院子裏原來配的,不在其中。
之後淩韞管家之後,別說兩個丫頭被配人了,兩個小厮也被打發去外面當了管事,都算高升了。而換了人之後,那管事的人說人手不夠,暫時配不齊這麽多人,便只來了一個丫頭和一個小厮,但那丫頭和小厮也幹了一段時間就不見人影了。
其餘的粗使丫頭和打雜的小厮也被調到各個地方去了,換了一批人進來。
不過連貼身的丫頭和小厮都玩忽職守,打雜的就更不用說了。
而馮寧是原先打雜的小厮之一,因為淩蔚看其處事還不錯,就問過一次姓名。
“既然在外面歷練過了,以後院子裏你就管着吧。”淩蔚讓馮寧把自己院子裏重新配好的人都叫了過來。好歹也有幾個原先跟着自己的,剩下的,估計都做其他事去了,不會回來了。
只要曾經跟着自己,現在又肯回來的,淩蔚覺得估計還不錯,就憑着記憶點齊了兩個大丫頭兩個貼身小厮,馮寧自然是其中一個,也是總管所有事的。
這些人都是程鸾親自挑的。程鸾現在親手接了管家的權力,處事自然不同。像這次挑仆人,都只是配齊了人手,位置都由淩蔚自己決定。
程鸾想着,大老爺們都對後院的事務不太了解,估計最後還是得問她。只是總要做出這麽個樣子。
沒想到淩蔚自己就決定了。
Advertisement
整個驸馬府就這麽些仆人,淩蔚只要見過一次就能記住。其擅長什麽人品如何,只要聽過一耳朵的,他都知道。再讓那些仆人自己報出自己擅長的,和自己記憶對照,很快就分出誰該做什麽。
兩丫頭原本只是粗使丫頭,自然沒什麽雅致的名字,都是什麽妞什麽丫,現在被淩蔚改名為華年,流年。華年掌管衣物配飾擺設,流年掌管飲食藥材。兩個小厮,任升負責院子裏的事務和采買,馮寧負責對外的事以及兼任淩蔚的書童一職。這四人中,以馮寧為首。
淩蔚記得,馮寧是讀過幾本書的,也比其他人都精明些。
程鸾在事後知道之後,嘆了口氣。這處置自然是一點錯都沒有的。可見小叔心裏一直明白着。
淩韞在淩蔚挑破之後,臊的不行。後來兩小夫妻查出來,居然是他們兩的奶娘擅自做的主張,似乎是看着主人似乎不喜歡淩蔚,就自己腦補着淩蔚可能做了什麽對不起主人的事,又或者淩蔚會威脅淩韞世子地位,所以想了這麽些欺負人的事。直把淩韞兩夫妻氣的不行。
這是眼皮子淺到什麽地步,才會做出這種事?別說淩蔚什麽事都沒做,哪怕做了什麽事,難不成在生活上克扣淩蔚,就能解決了?程鸾懷孕和坐月子期間,因兩位奶娘是資格最老的人,才把院子裏主事的權力給了兩人,也算互相監督了。哪知道這兩人糊塗到這種地步?
而淩韞的奶娘更是擔心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二爺,一個勁兒的在淩蔚面前說淩蔚的壞話。後來淩韞的奶娘哭訴,她是真的為淩韞好,以為淩蔚這樣經常進宮,肯定對魯國公世子的位置有意。
而淩韞居然沒聽出來奶娘深層的意思,只以為奶娘和自己同仇敵忾,自己讨厭什麽人,奶娘就讨厭什麽人呢。後來他聽到奶娘居然擔心這個,頗有些無語。
他已經被封為魯國公世子,除非大罪不可能更改,就算沒有被封,那世子也一定是封嫡長子,除非嫡長子獲罪,這是律例。所以淩韞根本從來沒擔心過這個。
雖然兩奶娘都說自己是忠心、好心,但是敢于打着忠心和好心的旗號折辱主人家的仆人,自然是容不得的。也是淩韞和程鸾對兩位奶娘有感情,只将兩奶娘一家人遠遠的打法到外地別莊了,不然這兩家人,就是被發賣的下場。
至于其他只是聽奶娘的話的仆人丫鬟們就沒這麽好命了,全部都被發賣了。
程鸾做出這決定,也是無可奈何。她也不想鬧這麽大。但是既然常樂公主都已經知道了,自己不做的狠一點,在常樂公主那裏絕對讨不了好。
而看着淩蔚深受皇帝喜愛,又和皇子公主交好,本身又有才華,程鸾知道這小叔将來地位絕對不低,怎麽也得緩和他和自家相公之間的關系。兩兄弟就算不互相幫襯,也不能結仇啊。
只是程鸾一直納悶,既然自家相公并未被挑撥,也不認為淩蔚做了什麽錯事,怎麽就能看淩蔚不順眼到那樣?
……淩蔚也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那便宜大哥只要不繼續找碴就成。
對這一家人他還是有一種報恩的心理在。畢竟他并不認為自己真的是他們的親人。公主娘對他十分好,公主一家給了他穿越後安身立命的本錢和身份,若非逼急了,他對這一家人總是容忍的。不喜歡就不喜歡,反正又沒有給他造成太大的影響。而且他就快要搬出去了。
草草的用過午飯之後,淩蔚就驅車去了國子監祭酒趙昭府上。
能當上國子監祭酒的人,當然是很厲害很德高望重的讀書人。常樂公主也是昔年對趙昭妻子有過恩情,又幫過趙昭兒女一些事,才換得淩蔚拜在趙昭門下的機會。
不過趙昭雖然答應教導淩蔚,最初并未認淩蔚做弟子。直到看到淩蔚的天賦和潛力,又知道淩蔚并非不學無術,只是海外學習的東西和晏朝不同,淩蔚只是所會的文字和所擅長使用的筆和晏朝不同,因為戰亂逃難的那幾年又丢掉了書本,導致一些知識記不太清楚了而已。
趙昭便重點教導淩蔚習字練字,和晏朝一些禮儀律例等常識。至于經史策論之類的,淩蔚過目不忘,見識和見解又比普通讀書人廣的多,幾乎沒什麽可教的。
趙昭覺得自己本只是還人情,居然撿到如此好的苗子,忙不慌的把人收為關門弟子,深怕別人知道淩蔚的天賦後被搶了似的。
事實上淩蔚在考上童生之後,終于被他人所知,趙昭的一些好友果然眼紅了。其中就有差點把淩蔚名次壓下去的于铮,皇帝口中的于老頭。
趙昭對待淩蔚十分盡心盡力,在常樂公主離開後,他對待淩蔚如同半個父親一樣關懷。趙昭的夫人鄧晴也十分喜愛淩蔚,對淩韞所作所為也頗有微詞。
現在兩老知道淩蔚将要搬出來住,都十分高興,忙讓淩蔚早到府上,叮囑其一些搬新居的一些事,需要采買的仆人之類。
畢竟住別院不比原來的小院子,需要的人手更多了。鄧晴可不相信之前那麽對待淩蔚的淩韞夫妻會那麽盡心盡力。
被鄧晴拉着唠叨了一個多時辰,又被趙昭拉着唠叨了半個多時辰,淩蔚才解脫了,被趙昭三子,比他大六歲的趙圭拉去陪他倒狀元樓喝酒。
鄧家是勳貴,而趙昭則是科舉晉身。趙家的長子是襲爵的,二子從軍,只趙圭繼承父親衣缽,準備科舉晉身,目前已經是舉人,準備今年就下場考進士。
趙圭自然也是趙昭弟子,對淩蔚這個小師弟也十分照顧。這次喝酒論詩有不少京中有名的舉子,趙圭拉着淩蔚去,也是幫淩蔚結識人脈。
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狀元樓,那狀元樓必定是書生學子必去裝逼的地方。狀元樓共三層,一層是大廳,第二層則需要給銀子的雅間,第三層則是給銀子都不讓上去,必定要京中有些門路的人才能訂到,而且還必須身上有功名。
當然,這只是指定位置的人,那主人要邀請什麽客人,自然是主人家說了算。
淩蔚自然是以客人的身份上去。他平時也見過不少讀書人,也知道怎麽和那些人相處。這次也準備低調行事,畢竟他只是個童生。
只是剛走到狀元樓門口,就遇到一個熟人,似乎還被一群讀書人口舌圍攻。
“……那些人不知道自己罵的是誰吧?”淩蔚轉頭看着滿頭冷汗的趙昭。
“那是自然……”不然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趙昭正準備拉着淩蔚轉頭就走,卻見秦王爺已經看向了這邊,不得不和淩蔚硬着頭皮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