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膽大妄為的淩蔚
進了宮門兩人就換了兩頂小轎,一路擡到快到的地方,才下轎走路。
雖然是夏天,但因着政事繁忙,黎隸并未出宮避暑。不過皇宮中也有綠樹成蔭,流水潺潺的好地方,黎隸就帶着一幹妃嫔子女在那裏避暑,連折子都搬到了那裏來批。
到了地方,黎膺腳步還沒停,黎隸已經叫他過去坐下。不過黎膺還是行禮之後才過去。
淩蔚落後黎膺半步,紮紮實實行了跪拜禮之後,頭還沒擡起來,就聽見黎隸中氣十足的一聲大吼。
“淩蔚!你好大的膽子!”
淩蔚很無辜的擡起頭:“陛下,您又不是不知道,小民的膽子比針尖還小,連只蟑螂都怕。”
黎隸幹咳一聲:“不就是一只蟑螂爬到你飯碗裏了嗎?叫的跟個娘們似的,朕說你膽子小有什麽不對嗎?!”
“對!真是太對了!還好那碗裏是一整只蟑螂,而不是半只蟑螂,不然膽小的小民估計就不會尖叫,而是直接兩眼一翻,暈過去了。”
黎隸愣了一會兒,才想起淩蔚所說的“半只蟑螂”是什麽意思,忍不住大笑道:“就你貧嘴。不就是一只蟑螂,你就坑了朕那麽多好東西,現在還拿這個說事。你是不是太小氣了?”
“不不不,小民只是辯解一下,小民的膽子不大。”淩蔚眨巴着眼睛可憐道,“陛下,小民犯什麽事了?”
“你犯大事了!”黎隸雙眼一瞪,“你跟安康講的什麽破故事?把老虎從畫裏趕下來?你知不知道朕的兒女為了你那個破故事愁的茶飯不思?!餓壞了朕的兒女,是不是大事!”
“……小公主是不是拿這個問題來問陛下了?”淩蔚特別不怕死的問道。
黎隸幹咳一聲,又惡狠狠地瞪了淩蔚一眼。
“陛下,淩蔚已經跪了夠久了,您的氣也消了吧?還是快給孩子賜座吧。”劉皇後溫婉的笑道,“安康也問過本宮這個問題,本宮也百思不得其解,那老虎怎麽能從畫上被趕下來?”
“起來吧!賜座!”黎隸連賜個座都咬牙切齒的,不過在淩蔚回了他一個谄媚的微笑後,也憋不住笑了,“收起你那無賴樣子,快跟朕說說要怎麽才能将老虎從畫裏趕下來?”
淩蔚偷偷瞟了一眼周圍,發現黎隸只帶了皇後和徐貴妃來避暑,不過樹木後面那一圈自以為隐藏的很好的毛腦袋……撲哧!
Advertisement
黎隸順着淩蔚的視線看過去,忍不住尴尬的咳了一聲:“躲在那裏幹什麽?你們學的禮儀都吞進狗肚子裏去了?給朕滾出來!”
于是一串小蘿蔔頭在一棵胖胖的小蘿蔔頭的帶領下魚貫而出,排的整整齊齊的給黎隸行禮:“兒臣恭請父皇聖安。”
“賜座賜座,統統賜座。”黎隸按壓了一下額頭,“啓辰!作為太子,你就是這麽給弟弟妹妹當表率作用的?!”
最胖的那個蘿蔔頭摸了摸腦袋,憨笑道:“父皇,這不是弟弟妹妹們都等不及想知道答案嗎?兒臣就做個表率作用,帶着他們來了。”
黎隸氣得直拍桌子:“淩蔚!你好大的膽子!你看看你把朕的太子都教成什麽樣了!”
淩蔚頗為無辜:“陛下啊!污蔑是不對的!小民冤啊!冤的那個六月都要飛雪了啊!小民就是個普普通通的玩伴,何來教這一說?何況太子殿下挺好的啊?疼愛兄弟姐妹,敢于承擔責任,多好的孩子啊!而且,太子殿下也比以前活潑多了不是嗎?”
“啓辰确實比以前活潑多了,陛下該賞賜淩蔚才是。”劉皇後适時的敲邊鼓道。
“不過太子殿下,但這件事的出發點是對的,但做法不對。陛下這麽疼愛你們,若是太子殿下在得到小公主小殿下的請求之後,立刻禀告陛下,陛下哪有不許的?這樣确實失宜了。”淩蔚對着胖蘿蔔頭俏皮的眨眨眼睛。
胖蘿蔔頭立刻站起來請罪道:“是兒臣思慮不周,請父皇責罰。”
看着胖蘿蔔頭站起來請罪了,其他小蘿蔔頭也馬上站起來,連那兩個走路還晃悠悠的小蘿蔔頭也站起來了:“是兒臣思慮不周,請父皇責罰。”
“得了得了,你們都坐下。這事就算了,以後別再犯。聽淩蔚說的,你們只要跟朕說,朕能不讓你們來嗎?”黎隸擺擺手。
劉皇後抿嘴笑着。不知道是誰昨晚被兒女們死命的磨着,都沒同意帶人來呢。想着昨晚陛下咬牙切齒的說,非得先知道答案,好轉告給兒女們,以振作為父親的雄風,劉皇後就忍不住樂呵。
“淩大人,一休和尚是怎麽把老虎從畫裏趕下來的?”小蘿蔔頭中最小的一小姑娘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了轉,從凳子上爬下來,一步一晃的跑到淩蔚身邊,睜大着圓溜溜的眼睛,抱着淩蔚的腿撒嬌道。
而小姑娘身後的嬷嬷和宮女都眼觀鼻鼻觀心,跟沒看見似的,都沒阻攔。
淩蔚順勢把小姑娘撈到腿上坐着,還順手撚了塊果脯給小姑娘磨牙。
圍觀許久,目前處于震撼狀态言語不能的黎膺看着淩蔚那膽大妄為,随性至極的樣子,忍不住眼皮跳了跳。
“小公主啊,都說了別叫小民大人了,小民還沒官職在身呢。”淩蔚笑眯眯道。
“可是淩大人比安康大啊。”安康抱着果脯,疑惑的看看淩蔚,又看看黎隸,“父皇說的,比安康大,所以要叫大人。”
淩蔚無語,陛下,你這麽亂教人,小殿下們的禮儀老師會不會哭?
“咳,淩蔚的年紀也不大,叫大人把他叫老了。”黎隸在劉皇後譴責的目光中憋不住了,他只是随便逗逗閨女,怎麽知道閨女就當真了?
“淩蔚雖說未到弱冠之年,但既已考取童生,也該有字了。”劉皇後微笑道,“魯國公常年在外地為陛下盡忠,趕不回來給淩蔚取字,陛下何不幫淩蔚取一個?也算是體恤臣下了。”
“也是。”黎隸哪不知道魯國公到底對淩蔚是個什麽态度?只是還用着這個人,他便忍下了。本以為自己在批複他的奏折的時候委婉的提及淩蔚高才,已考取童生,那魯國公應該知道對淩蔚表示一下。沒想到那人居然牛着脾氣,硬當做沒看見。
真是氣煞人也。
再想想淩韞那熊孩子,黎隸真是覺得心塞無比。
本來想着多相處一段時間,年齡再長大一些,淩韞也該懂事了,誰知道他還是那一副死樣子。真可憐自家那位苦命的姐姐。
不過還好,淩蔚是個好孩子。
“就叫瑾堂吧。”黎隸說道,讓人拿來筆墨紙硯,在上面龍飛鳳舞的寫了兩個字,“既然常樂認在母後名下,也算是朕的親姐妹了,你們叫一聲表哥也是可以的。”
“謝陛下賜字,小民回去就把陛下墨寶裱起來,”淩蔚把小公主從膝蓋上包下來,喜滋滋的謝恩道。
“朕給你寫的這個字是督促你好好練字!就你那一手爛字,能考上童生就不錯了!別給朕丢臉!”黎隸背着手怒目道。
“小民遵旨,一定不給陛下丢臉!”
“好了,別貧嘴了,快給朕說說那個老虎的事。”黎隸笑着指着淩蔚道,“可別是你瞎編的,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淩蔚看着連徐貴妃都忍不住目光炯炯的偷瞟自己,其他一幹小殿下小公主更是把好奇表現在了臉上,他忍不住又把扒拉着自己大腿的安康抱在膝蓋上,擋住一幹視線。
“皇兄,畫上的老虎是怎麽回事?”沉默了許久的黎膺終于忍不住問道。
“啊,這是瑾堂講的故事中的一個。”黎隸笑着解釋道,“瑾堂,快再說一遍。”
“遵旨。”淩蔚抖了抖嗓子,看見安康眼巴巴的把茶端起來,忙接住那杯晃悠悠的茶水,感動的喝了一口,“謝謝小公主。”
“安康也想聽故事,瑾堂表哥不謝。”安康乖巧的笑道。
黎隸臉色立刻不好了。自家閨女居然給那個混小子端茶!自家閨女都沒給自己端過茶!劉皇後忍不住在桌子底下踢了黎隸一腳。注意點形象!小弟還看着呢!
“這是一個聰明的小和尚,一休的故事。因着一休聰慧過人,那縣令又是一休和尚師傅的好友,便經常想點子逗弄一休。”
“這次是縣令新得了一個猛虎下山的畫屏,就想到了一個新點子為難一休和尚,說那猛虎晚上要出來傷人,讓一休想辦法把畫裏的老虎抓住。”
淩蔚停頓了一下,接着道:“但是誰都知道,畫裏的老虎怎麽可能被抓住?縣令明顯是說謊為難一休的。所以如果執着的想着怎麽捉住畫裏的老虎,不如回到問題的最初點。”
“于是一休就讓人拿着繩子和棍子,站在畫屏前對縣令說,好了,現在我已經準備好抓老虎了,縣令老爺快叫人把老虎趕出來吧。”
“縣令只說了讓一休抓老虎不是嗎?所以一休把難題丢回給了縣令。老虎不出來,怎麽抓?既然縣令說老虎會出來傷人,就讓老虎出來啊?”
“所以縣令這次為難,又失敗了。”淩蔚笑道,“小民給殿下們講這個故事,就是想讓殿下們明白一個道理。當遇到不可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要回到問題的原點,多想一想,改變思路,靈活思考。這問題的解決方法,并不是只有一個。”
“所以安康執着的想怎麽把老虎從畫裏趕出來,是想錯了解決的方法對嗎?”安康若有所思道。
淩蔚回答道:“這個故事是講的一休和尚怎麽解決問題,所以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站在一休和尚的角度。這個問題的難點其實是怎麽在縣令說謊的前提下解決縣令的為難,并不是要真的抓畫上的老虎。”
“孤明白了,孤百思不得其解,是因為根本就找錯了問題,自然就得不到答案。”胖太子忍不住點點頭,然後偷瞟自家父皇母後。
黎隸和劉皇後一個看天,一個看地。他們才不會承認,自己也沒意識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