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回府(中)
果然,第二日一早,玉黎正從寺院後面的竹林裏散步回來,在小徑上就碰到了前來找他的智雪,智雪一臉喜色,有靈氣的雙眼滿是光彩:
“玉黎!你怎麽還在這呢?玉府派人來接你回去啦!”
玉黎愣了愣,但很快恢複了平靜,畢竟他早已料到這個結果了。他笑道:“急什麽,該來的總歸會來的。”
“但是你不是很渴望回去嗎?怎麽也不見你高興?”智雪一邊和他一起走回去,一邊同他說話。
玉黎聞言,腳步滞了滞,随即輕聲笑了笑,沒說話。
渴望回去嗎?是的,他渴望回玉府,然而他并非渴望玉府衆人的親情恩寵,他渴望的,是報複那些在前世哄騙自己、欺瞞自己、将自己視作豬狗草芥一樣踐踏的所謂親人!
一旦回去,也許等着他的是無法修改的命運,也許便是與前世截然不同的一生……但若不曾試一試,他如何甘心?
最壞的結果,左不過再死一次罷了!
他想至此,目光愈發堅定,毫不停留地往自己所住的廂房走去。
兩人走到玉黎的廂房處,便看見有一個穿着華貴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身後跟着一個小厮,一旁,光明寺的主持慧雲大師正與他二人說話,見玉黎來了,三人的目光都朝他投去。
只見一個穿着粗布麻衣的少年,身量不高,但身材挺拔,長相有些過分的俊俏,乃至于有些陰柔的漂亮了,不過他的氣質卻不浮豔,也不粗野,倒有些文質彬彬,一雙漂亮的鴛鴦清眼更是流露出寧靜淡泊的氣質,通身的氣派仿佛不是從小長在鄉野小寺中,倒像是養在高門大戶裏似的,只不過穿着實在是寒酸了,這衣裳,玉府的一般下人也是不穿的。
玉黎十分鎮定地任由來人打量,全然沒有任何驚慌失措或者緊張的表情,一邊朝着三人走去,走近了,先是朝着慧雲大師打了個揖:“主持師父好,不知這一位是?”
他自然知道面前這個人是誰……馮安,玉府的管家,一般百姓見他的穿着,定然會以為他是什麽大人物,不過事實上,他不過是玉府的管家罷了。
慧雲大師便為他介紹道:“玉黎,這是玉府的管家,馮管家。”
馮安今年應該有四十二歲了,長相普通,只有一雙眼睛泛着精光,他是從玉黎的祖父玉之焘在世時就進玉府了,整個人就像泥鳅一樣滑不溜丢,如今在玉府是秦氏當家,他就唯秦氏命是從,前世時,沒少給玉黎下絆子。
他見玉黎不像是扶不上牆的的、見不得世面的人,因此态度早已是極其客氣了,笑着對玉黎行了個禮,道:“老奴見過三少爺,三少爺一晃這麽大了,老夫人可一直念叨着您呢!”
Advertisement
若是前世的玉黎,聽到這話定要感動得無以言語,但此時的玉黎,又怎麽會不知道老夫人到底是因為什麽才“念叨”他呢?因此,他做出一臉喜悅的樣子,道:“可是真的?我也極想念祖母和爹爹的,知道祖母和爹爹定然還記得我。”
馮安聽了,笑了笑,道:“老奴此次,正是來接三少爺回玉府的,老太太、老爺和夫人都吩咐下來了,叫老奴好生接三少爺回去,路上不得有半分的差池,否則老奴便是有是條命,也不夠抵的!”
玉黎面上專注聽着,表情是恰到好處的喜悅和受寵若驚,可心裏哪聽得進他半句的鬼話?又問道:“馮管家,玉黎多嘴問一句,這回去,是回去住幾天?”
馮安一聽,面上露出些紅色來,像是尴尬地笑道:“三少爺這是說哪裏的話!三少爺原就是玉府的人,哪裏還有住幾天再回來的道理?此次回玉府,便是不再回來了。”
“哦!”玉黎面上又露出幾分喜色,随即面色一轉,卻又問道,“怎麽祖母和爹爹突然要接我回去?”
馮安一早就想好了說辭,因此立刻裝模作樣地嘆了口氣,道:“唉,也怪那相士,多嘴巧舌的,老太太本就是不願送三少爺走的,三少爺不在府中這幾年,老太太天天念叨着三少爺,說不知三少爺如今如何了,長成什麽樣了……近幾日老太太身子不爽利,夜裏做夢又夢見三少爺害了病,朝她叫祖母,她便說管不得這許多了,因此跟老爺說了這事,老爺也早已有此心思,故而立刻同夫人商量,派老奴來接三少爺回去。”
玉黎聞言,面上佯裝感動不已,可心中卻是冷笑連連……我是不祥人的時候,你們毫不猶豫地将我送走,可我變成福星了,你們又眼巴巴地接我回去,難不成血緣親情在你們眼中,當真一文不值?
不過也是,這些人心中,除了玉府的前程、自己的榮華富貴,還容得下什麽呢?
馮安見玉黎被自己哄動了,心中不免想道:畢竟還是十三歲的小孩子,這樣一哄,便輕易信了。他對玉黎道:“既然如此,三少爺趕快收拾東西吧,老奴先去寺中捐些香火錢,稍後再來接三少爺。”又讓身後的小厮将幾套衣物呈上來,道,“這些衣服是夫人吩咐了讓三少爺換上的,三少爺換了再走吧。”
玉黎看了一眼,道:“多謝,玉黎省得了。”
見馮安與慧雲大師走了,玉黎這才拿了小厮手裏的衣物,和智雪一起進了房裏。
智雪阖上門,對玉黎道:“玉黎你瞧,确實是來接你了,還給你帶了新衣裳!”說着,眼睛看着那新衣裳,露出歆羨的神色來,“多好的料子,我連見都沒見過!你快換上,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你穿上,定然更好看哩!”
玉黎在前世嫁給蕭謹言之後倒是見過不少好料子,對于這料子也不看在眼裏,只說:“這不過是收買人心的把戲罷了……好了,你先去換身打扮,将幞頭戴上,等到了玉府,記得改換稱呼。”
“省得,那我先去了,你也趕緊收拾收拾!”智雪說着,笑着去了。
玉黎看了眼桌上放着的三套華貴的衣裳,幽幽一笑,卻并不打算換上……秦氏想亡羊補牢,以為他玉黎見了這些衣服定然喜滋滋地換上,這樣就能讓老太太以為她并未苛待玉黎,一直有銀兩送去,可他偏不如她的意,而且,他非但不穿這三件衣裳,他還要穿得特別寒酸……
現在穿的這身衣裳,就是料子極差,且補了又補,一看就知道是貧寒下等人家的孩子……他今早特意挑了這一身換上的。
他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沒有費多少功夫,原因一自然是因為他早就知道玉府今日會來接他,因此早已有所準備,另一原因也是因為他本就沒有多少家當的緣故。
他知道衣裳等日常用品是沒多大用處了,到了玉府定然會有更好的,因此幾乎都沒怎麽帶,只帶了一些相對貴重或者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安放得最好的,便是他先前抄的五十多卷佛經……這東西,到時候用處大着呢。
準備停當,他便出了門,外面站着等他的小厮見他沒有換上新衣裳,顯然有些疑惑,問道:
“三少爺怎麽不把新衣裳換上?這可是夫人特地為您準備的。”
玉黎笑了笑,俊俏的小臉仿佛帶着天真:“可母親都未曾見過我,怎麽知道我的身量呢?”
小厮連忙說:“二少爺與您一般大,夫人吩咐了制衣師傅按照他的身量做的,也許有差,不過這也算是夫人的一番好意。”
玉黎聞言,唇角的弧度就有幾分諷刺了……二少爺指的是玉府二房,李老太太的二兒子玉章曲的兒子玉海,玉海與他年紀相同,但玉海有些虛胖,穿的衣裳一般同年的少年都會不合适……你瞧,秦氏安得什麽心:她既要叫老太太知道她不曾苛待自己,又要讓他出醜,讓老太太和玉章辭看不上他。
他依舊保持着笑容,臉上甚至帶了幾分歡喜和腼腆:“母親的好意我自然是知道的,但那衣服瞧着特別好,我從未見過這麽好的料子,我舍不得穿……”
小厮見他如此,面上雖不顯,但心中到底有幾分鄙夷:他是管家馮安的得力徒弟,跟在馮安身邊久了,什麽樣的好東西沒見過?心想,我家大少爺平常穿的,都比這好十倍去,這三少爺也太沒見過世面了,到底是鄉野小寺裏長大的,如此上不得臺面。
玉黎見到小厮眼底的鄙夷,不過并不覺得有什麽。他将行李交給小厮,自己前去拜別平時照顧他的慧空師父和主持慧雲大師,慧空師父本舍不得智雪走,但他畢竟真心喜愛智雪,覺得他塵緣未了,亦不希望他在鄉野小寺中蹉跎一生,因此便舍了他讓他跟随玉黎一同去,還囑咐玉黎好好照顧他,若是實在不行,便将他再送回光明寺。
玉黎自然一一答應,且在心中想道:此一去,他不僅要給自己換個活法,更要給智雪掙個出路!
馮安出來見到玉黎,見他不曾換上新衣裳,自然也問了原因,玉黎又拿方才的借口回對他,馮安與方才的小厮反應有點類似,不過他的鄙夷隐藏得更好些罷了。
一切準備停當,玉黎和扮作他随侍的智雪便要乘馬車去京都玉府了。
慧雲方丈、慧空師父等人都出來送他們,玉黎情真意切地與他們道了別,這才上了馬車。智雪并未深想自己此一去會有什麽樣的遭遇,也不曾料到自己未來的命運會如何,因此不曾有太深的離愁別緒,興致勃勃地上了馬車。
馮安和另一個小厮在前面稍小的馬車裏,他們的馬車先行,玉黎和智雪的馬車便也跟了上去。
馬車辘辘遠去,玉黎撩起簾子,最後看了一眼光明寺和這寬闊的天地,随即毫無留戀地放下了簾子,唇角勾起一抹幽幽的弧度,眼神帶着嗜血的光芒……
玉府,我終于要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