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2)
如侍讀黃子澄、齊泰;送美人,如當初的仙仙郡主,必要時候還能讓藍顏禍水上馬【胡鬧!】。
【朱棣】一面因為他們一直诋毀朱允炆而生氣,一面嘛……
#我的大臣都八卦#
#論八卦內容和人群等級的辯證性#
#該怎麽直視你,我的允炆【霧】#
這種又囧又雷的感覺只持續了幾天,因為【朱棣】被一個天雷給砸翻了。
誰來告訴他,為什麽【朱高熾】這麽早就要大婚,選太子妃了?!
到底是哪個該死的魂淡提議的?!
正在上朝、身上一涼的滿朝文武:好像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呢……
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朱高熾】這麽迷戀自己,【朱棣】覺得自己的魅力還是很高的。
他本來需要惆悵的只是如何挽回他的允炆的心,但是現在,他需要正視的問題多了一個,那就是,【朱高熾】好像要移情別戀【喂!】了!
【朱高熾】:我呵呵你一臉!
【朱棣】心裏感覺非常的不舒服,不是說戀慕自己嗎?結果大婚這麽早,還是要和張氏那個女人在一起嗎?居然這麽迫不及待?!
【朱高熾】:朕不想再說什麽了。心累。
就算【朱棣】再怎麽不高興,太子妃的人選也還是确定下來了。
最後的太子妃人選并不是張氏,而是馬氏。
嗯,這位馬氏也算是個名人,她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後,是光祿少卿馬全的女兒。
雖然【朱高熾】對自己前世的皇後沒什麽感覺,但是,架不住朱瞻基是她的兒子啊!
要知道,就算有自己的默許,朱瞻基還是幹掉了自己啊!
而且看看胤禩給的那個記憶裏,大明的後代從朱瞻基開始就變得特別的廢柴的感覺……
【朱高熾】非常的不想承認是自己的基因問題,那就只能是教養問題了。
能夠被挑剔的朱元璋看重賜給自己親封的皇太孫,馬氏的品行和身後的家族勢力,肯定比當初連燕王世子都沒有被冊封的朱高熾的張氏要好。而且最後,這位馬皇後可是***而亡,追随朱允炆而去了呢!
這個世界的朱允炆移情別戀【喂!】看上了所謂的仙仙郡主,那麽他的皇後,【朱高熾】就笑納【泥垢!】了。
皇太子的大婚定于永樂二年的九月,這是欽天監計算出來的,那一年最好的黃道吉日。
眼看着【朱高熾】為籌備自己的婚禮而分外忙碌,【朱棣】心底的酸氣就不住地往外冒。
怎麽就這麽早就大婚了呢?那女人的魅力有這麽大嗎?說好的只戀慕朕一個人【喂!】的呢?
當然了,某位皇帝陛下是不會這麽爽快地承認自己吃錯了的,他只是覺得那個馬氏前世搶了【喂!】自己的允炆,這一世居然連那個孽子都搶,實在不能忍!
無辜中槍的馬氏:吃醋的男人真可怕QAQ!
【朱棣】氣得要死,可是他現在只是游魂,只能看着【朱高熾】的行動,卻什麽都做不了。更重要的是,他現在被綁定在了【朱高熾】的旁邊,想要眼不見為淨都做不到。
啊,這真是一個令【喜】人【聞】悲【樂】傷【見】的故事啊!
當然了,今年還只是永樂元年,要到永樂二年的九月還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朱高熾】也不能只顧着處理自己的大婚不是?
于是從沒當過太子的、變成了靈魂以後不需要許多睡眠的【朱棣】有幸觀摩了一段皇太子日常生活記錄。
早朝時間,無論是朝臣還是太子,他們的起床時間其實都比皇帝要早,畢竟不能讓皇帝等他們不是?
早朝以後,按照朱高熾的習慣是先去向皇後請安,接着再練習一會兒“武功”、看一下自己的兄弟們,午膳的時候去向皇帝禀報一下自己處理的庶務,順便蹭個飯【并不是】,【朱高熾】的行程安排自然也是如此。
每隔幾日便有侍讀學士來向太子解釋經傳典籍,太子的東宮的那些門客、官員也要與他商量些什麽東西。
由于朱棣比較信任自己的兒子、又早早将他視作自己的繼承人的緣故,太子在此時就已經為皇帝分擔了許多要務。【朱高熾】難得有這個機會,得到這麽好的父親,自然也是表現得孺慕異常。
朱棣心底自然是很高興,其他人也樂見其成,可是【朱棣】就非常的不爽了。
明明自己才是那個孽子正經的父皇,他倒好,弄得二人的關系父不父子不子,最後還像是自己才是那個惡人似的,怎麽到了這個世界,就和皇帝表現得這麽親近?!
夜晚的時候,【朱高熾】是要修煉的。他布置的陣法有防護陣和隔音陣,而這防護陣裏嘛,包含有幻陣。雖然被強制綁定在了【朱高熾】的身邊,可是【朱棣】是不願意和【朱高熾】貼那麽緊的,所以自然也是會被陣法影響的。
所以晚上的時候,【朱棣】就只能看見被累成狗【霧】的【朱高熾】早早地便就寝了。
偶爾幾日也就算了,可是【朱高熾】看架勢,是準備常年清心寡欲下去了,【朱棣】再一想到他明年的大婚,心裏就特別的不是滋味,現在便想着要為馬氏那個女人守身如玉了嗎?
實在荒謬!
再一次躺槍的馬氏:都說了我冤了啊!
【成祖】陛下,腦補是病,得治啊!
【朱棣】畢竟是皇帝,也不可能一直都在拈酸吃醋之中度過,雖然他自己完全不認為自己在拈酸吃醋。
他重點關注的,是【朱高熾】最近提出的幾項新策,而據他所知,這邊的朱棣,已經快被【朱高熾】勸服了。
因為當初是起兵篡位當的皇帝,【朱棣】對銀錢之類還是聽敏感的。如今大明經過先帝那時幾十年的發展,雖是有所起色,但是到底根基薄弱了些,國庫也不甚豐盈。
因此【朱高熾】提出除了朝貢之外,允許番邦之人與大明自由貿易,雖是違背了先帝的祖訓,但還能理解。
可是為何他要比前世還要早的提出讓鄭和遠航,而且路線與前世的完全不一樣?
連知曉後面幾十年的事情的【朱棣】都不明白【朱高熾】提出的新策,其他人也很難理解。不過嘛,這裏的人多年來被朱高熾荼【教】毒【育】,潛移默化之下,接受能力倒是比【朱棣】還要高一些。
在朱棣和【朱高熾】的安排之下,永樂元年十月,原名馬三保的鄭和很快就率領船隊出海了。
原本出海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明】、尋找朱允炆【暗】的【朱棣】:總覺得這一世的出海怪怪的。我的錯覺?
他覺得怪的事情還不只這一件。
前世一直對允炆多有懷念的大儒方孝孺,如今對【朱高熾】的評價,何止是高,簡直是絕無僅有。
相比之下,他對朱允炆的評價,就很有些一針見血的味道了。
倒不是他對朱允炆的評價不好,只是相比起來,不好看罷了。
而方孝孺這個人,很是塊硬骨頭,也不會委屈自己說些奉承上位者的話。前世便是如此,即便是跟在救了他的【朱高熾】的身邊,但是還是對建文帝極為懷念,對【朱高熾】幾乎可以說是不假辭色了。
【朱棣】想着,兩邊世界的允炆到底不是一個人,也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在遇到所謂的仙仙郡主之前,允炆看作同一個人,倒也未嘗不可。
方孝孺評價如今的皇太子朱高熾,倒是分為不同的時間段的。
之前的朱高熾,他評價是氣度雍容,令人折服,如今的【朱高熾】,他的評價又加了一條心地仁厚,有容人之雅量。之前的評價倒是沒有變的。
至于朱允炆嘛……
就一句頗有乃父寬仁之風就好了,竟是連仁孝的評價都沒了。
方孝孺沒有像前世那樣時時刻刻,明着是在誇獎【朱高熾】,暗地裏卻在将他與朱允炆相比較,然後懷念自己的舊主,如今這般平心靜氣的客觀評價,倒是讓【朱棣】對【朱高熾】的印象又改變了些。
倒也不是那般無用嘛!
一旁圍觀,能看到【朱棣】的觀源和系統:有種槽點太多,不知道該怎麽吐的感覺……
方孝孺的出現還算在【朱棣】的意料之內,可是李景隆這種草包都出現了就讓【朱棣】十分的驚訝了。
李景隆負責的并不是前世朱允炆讓他做的兵馬之事,而是【朱高熾】最新提出的商賈貿易。
畢竟他雖是将門之後,但是出身高貴,他的母親是公主,故而他也算是宗室子弟,而朱元璋對朱明皇族的安置,那些福利簡直超出普通百姓甚至高官的想像,故而便是在不喜豪奢的朱元璋的洪武時代,他也是泡在蜜罐子裏長大的。
這種人,于戰場之上作用不大,可是在玩樂方面,其機敏程度簡直是超出別人的想像。
自從讓他去探查了東海王的消息之後,李景隆的信心也樹立起來了,更願意為朱棣、【朱高熾】父子所用,而後【朱高熾】讓他負責他本算就算熟悉的貿易一塊的事務,他自當是信心十足,并且鞠躬盡瘁了。
故而在【朱高熾】的新策提出之後,一開始由李景隆負責的試行事務就發展的非常好。
一直只在鄙視李景隆是個像戰國時期的趙拓一樣只會紙上談兵的【朱棣】:媽蛋,真的沒想過他還能這麽有用……
當然了,【朱棣】當了這麽久的皇帝,如今又是個游魂,沒有人能阻止他的遷怒。
如今的【朱高熾】重用着李景隆,【朱棣】也不能昧着良心說他這個并不寵愛的太子沒有讓他知人善用實在是沒用,倒只能把怨氣撒在當初的建文君臣身上了。
真是病急亂投醫,不知道這個人擅長什麽就随便亂用,害得他也走眼了!
哼,允炆也真是糊塗,還有,黃子澄、齊泰這幫人果真是極為可恨的!
【朱高熾】的新策在朱棣的支持下、諸多心腹的幫助下順利地實行,而大臣們也敏感地發現,皇帝和當年做燕王的時候差不多,更喜歡軍事上的東西,其餘的庶務都交給了太子處理,要不是太子最後還要向皇帝禀報,看皇帝這縱容的态度,他們還以為皇帝這麽早就要讓位了呢!
大臣們都感覺到的事情【朱高熾】怎麽會感覺不到呢?
他前世當了那麽久的太子,可是還是如履薄冰,不敢行差踏錯半步。可是在此處,在此處的父皇的支持下,他竟是和前世當皇帝的時候也差不多了。
被朱棣的所做所為所感動的【朱高熾】:媽蛋,越來越覺得前世的【父皇】是個渣了。果然我前世是眼瘸了才會看上他的。嘤嘤嘤,果然還是要快點大婚的好!渣渣都退散啊!
他們卻不知朱棣這麽做也是有自己心底的想法的。
朱棣畢竟是新登基的皇帝,對權力的看重怎麽會輕?
可是畢竟之前他的父皇的例子在那裏,有高熾這麽好的一個兒子,當然是要好好培養,也免得日後父子、兄弟相殘。更何況,當初高熾勸說他實行新策的時候,便說還有許多地方未曾臣服于大明,還在對大明虎視眈眈。
朱棣想起大明之前的元朝,那群蒙古人可是有四個汗國呢!
如今只是那元廷被趕回了草原上而已,而且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時刻想着反撲。
【朱高熾】當初給朱棣講述的時候,難免把“胤禩”給他的記憶中的東西帶了出來。
而這“胤禩”,所經歷的也不是真實的歷史,也難免【真的麽?】把他當初擴張的時候知曉的東西弄進來。
所以朱棣的腦子轉起來,想着,若是找到個無主的地頭兒,也可以擴大大明的版圖,或者,這蒙古人本身就和大明不對付,要是大明強勁起來,滅掉逃到草原上的那一支元人也是指日可待,甚至,盡數滅掉其餘的汗國也未可知?
到時候,大明的版圖肯定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朱棣一想到自己的名字能和秦皇漢武并肩,甚至超過秦皇漢武、甚至功績可與三皇五帝相提并論,心下就一陣激動。
按照從民間收集來的消息,更遠的地方的那些番邦人,雖是眸發皆為異色,講的也不知什麽言語,可是銀錢之類的倒也充裕。大明的茶葉、絲綢之類賣到那裏,收回來的利潤高出何止幾十倍。還有他們那土地,據某些知曉的人說,卻是極為肥沃。
世人皆言“蘇湖熟,天下足”,可是那些地方的産量,若是多些人去開發,比這些衆所周知的魚米之鄉産量還要多出不少來。
朱棣如今倒是一心想做不世之君,左右太子也是他的左膀右臂,便放開了手讓他去做了,只留着兵馬讓自己掌控着,給自己留個保障。
他這想法沒人知曉,而且他也有意栽培太子,于是外人看來,便是十成十的父慈子孝,乃是天家極為少有的和諧的景象啊!
【朱高熾】被感動得眼淚汪汪,【朱棣】看着和自己的表現截然相反、把自己襯得十足刻薄的朱棣,氣個半死。
這個自己這麽做,那孽子,以後對自己的觀感豈不是更差了?!
豈有此理!
圍觀二人組:No zuo no die ,why still try?自作孽,不可活啊!
————————————————————————————————————
時間就這麽慢悠悠地到了永樂二年九月,皇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馬氏大婚。
【朱高熾】難得喝得酩酊大醉,腳步踉跄着往寝殿去了。
【朱棣】在一旁看着他因為大婚這麽“失态”,更是醋意橫生了。
沒錯,某死蠢的游魂皇帝現在終于承認自己好像看上了自己的孽子,要不是條件不允許,他還真的想和孽子在床上重修一下舊好。
圍觀黨:呸,人渣!
既然是放下了,【朱高熾】自然也不會抱着什麽為【朱棣】守身如玉的想法。
走完了流程,最後剩下【朱高熾】和馬氏兩個人的時候,【朱高熾】也不客氣地直接和馬氏安置了。
正是所謂“洞房花燭明,燕馀雙舞輕”。
完全不想看他們滾床單、飄到角落去的【朱棣】:嘤嘤嘤,孽子爬牆了!高熾你不要朕了嗎?!
第二天【朱高熾】帶太子妃拜見皇帝皇後的時候,皇後照例表達了自己對他們大婚的歡喜,和對未來的孫子的期盼,将馬氏羞紅了臉。【朱高熾】面上倒是很正常,這馬氏孕育他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他又用不着害羞。
只是他的這番表現落在【朱棣】的眼裏,又是一番醋海生波。
媽蛋,說好的永遠都愛着朕【霧】的呢?就這麽移情別戀【大霧】了,哼!
喂喂,【成祖】陛下,當年到底是誰一口一個孽子叫得歡,把人家的真心棄若敝履的?
圍觀黨:華妃涼涼說的好,這貨就是賤人就是矯情!
永樂四年,接受了太子和皇帝的秘密任務的鄭和終于率他沒有前世巨大的船隊歸國了。
可是相比于前世的散財童子的行徑,這次的鄭和,帶回來了大量的利潤和諸多關于外界別國的信息。
被他描述的信息所震驚的大明君臣:新,新世界的大門,好像打開了!
這時候乃是十五世紀初,即使是著名的地理大發現,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類的也還沒有影,歐洲還是很落後的。但是這并不妨礙接受了太子深切囑咐的鄭和等人深入細致的觀察。
混亂的政治,較為肥沃的土地,貿易的巨大利潤,讓大明的君臣看到了新的東西。
還秉持着君子仁義之道的大臣們還在糾結,他們的太子殿下【朱高熾】就給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年的蒙古人侵占的不只是漢族人的土地,還有那些番邦人。鄭和一路上看到的這些國家,也都深受那幾個汗國的荼毒【霧】,所以早早掙脫蒙古人控制的大明更應該幫助他們【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用武力解決這些問題。
群臣:受教了!
朱棣:好主意!吾兒甚為聰穎!
衆所周知的是,朱棣這人并不喜歡一直待在一個地方不動,要不然,【朱棣】也不會在外征戰多年,就連駕崩都不在京城了。
于是永樂十年的時候,皇帝陛下幹脆利落地将皇位傳給了皇太子,然後帶着自家的皇後跑路了。
和老婆孩子一起面對後宮的太上皇的嫔妃的【朱高熾】:媽蛋,父皇你這人幹事?!
已經當了十年背後靈的【朱棣】:嘤嘤嘤,朕也想和這裏的自己一樣這麽酷炫地和自己的老婆在一起!高熾,熾兒,你快看我一眼啊嘤嘤嘤!
———————————————————————————————————————
顯祖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諱高熾,成祖長子也,母仁孝文皇後。
誕時,天有異象,初風雨凄厲、烏雲蔽空,及帝誕,雲消雨散,金光蔽空,仿佛有金龍翺翔其間。
幼而聰慧,太%祖深愛之,親為之名,曰“熾”。
永樂十年,成祖禪位,帝登基,改元“元聖”,威加海內三十載,後亦禪位于太子。
文治武功,無一不精,其治下海晏河清,人人安居,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時人謂之曰“元聖之治”。
我大明威揚四海,統占各洲,自成祖、顯祖二帝始。
仁孝文皇後薨于元聖十八年元月,同日,成祖崩。
帝後感情甚篤,人所共知。顯祖肖似其父,終其生,唯皇後馬氏一人。
顯祖有五子二女,祭五帝,後有異夢,夢老者肖堯帝者進谒,十月後,誕太子。
帝以其故,名太子曰“垚”,意同堯也。
太子繼位,改元“承弘”,意為承先帝之宏圖也。
承弘十年,顯祖于夢中逝,其時為午夜子時,有白光于顯祖所居處直沖雲霄,世人皆異之。
顯祖崩後數日,眉目若生,室內有異香不散,及葬,百獸齊至,鳴吼甚哀。
——《明史·本紀第七·顯祖》
————————————————————————————————————————
由于華夏帝國的前身,華夏的大明朝的第二任和第三任皇帝的惡劣行徑,導致了我歐洲各國不得不為華夏所制衡,發展速度嚴重落後于華夏帝國。
雖然明朝人給當時的歐洲帶來了先進的技術、文明,但是與此相伴而來的,是他們對我們的文化侵略、經濟侵略。
他們打着對抗蒙古人、解救各國人民的旗號,在我歐洲的土地上建立了他們的黑暗統治,這是極為不人道的。
同時,不願意将本土分割的貪婪的明朝皇帝,他們在第二任皇帝成祖探查到了一塊新大陸,也就是現在的美洲之後,就開始了他們的皇族、功臣貴族分封。他們将明朝衆多的皇族、貴族按照爵位分割土地,最後将黑手伸向了我們的歐洲。
歐洲的土地被分割,受到不同的王爺、侯爺等的管轄,即使在後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顯祖又探查到一塊新大陸,即現在的澳洲,他們對歐洲的分割還是沒有結束。
也許值得我們歐洲人欣慰的,只有臨近明朝的“倭國”日本和朝鮮,都因為過度的蔑視、挑釁招來了亡國滅種之禍。
日本、朝鮮的滅亡,他們民族的消亡,正是華夏、大明殘暴的又一鐵證!
歐洲的人民不能再這麽下去了,歐洲的人民要反抗華夏帝國,要奪回自己的尊嚴!
——發表于二零五一年的《歐洲每日記事》最後一版
“奧斯頓,這報紙上說的也太搞笑了吧?現在還有多少的純種歐洲人喲!我們哪一個人祖上沒有華夏血統啊!是哪個想要嘩衆取寵的蠢貨寫的東西?”
“誰知道呢?可能是因為今年的高考的漢語分數已經變成了兩百分,那些‘極端民族主義者’又在叫嚣了呗!”
“噗,與其說是他們恨華夏的‘侵略’,倒不如,說是恨自己的漢文差吧!那個時候,歐洲哪有什麽文明喲,都是黑暗的中世紀啊!真羨慕華夏帝國的那些華夏人啊!”
“唉,與其羨慕,不如早點考過漢語十級,移民去華夏的好!”
“你說的對。還是努力學漢語吧!”
————————————————————————————————————————
【朱高熾】覺得他這一生,雖然前世命途多舛,但是這一輩子,能見到大明蒸蒸日上,子孫孝順,父皇和母後感情深厚,他也算是值了!
不過,他不是駕崩了嗎?那個傻兒子,這麽大的人了,還哭得稀裏嘩啦的。怎麽現在,又活過來了?
這裏并不是地府,這他還是知道的。
感受到精純的先天之氣,【朱高熾】不由自主就開始運行那個功法,困擾他幾十年的瓶頸就這麽突破了。
修煉無歲月,【朱高熾】以為自己修煉了一小會兒,實際上已經修煉了幾個月了,在他突破的那一瞬間,一股吸力将他往外吸去。
【朱高熾】:???什麽鬼情況?!
下一秒,他被一個人重重地拍了幾下。
【朱高熾】:氣死朕了!是哪個混賬東西?!
可是他的話說出口居然是嬰兒的哭聲。
【朱高熾】:O=O!居然又重生了!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是看不到什麽東西的,【朱高熾】自然也是,可是他還有作弊器——神識。
他看到自己年輕版本的父皇急不可耐地接過自己:“高熾!朕……本王的高熾!”
【朱棣】的那個朕說的很輕,沒有人聽清,可是【朱高熾】卻聽清了。
他幾乎一瞬間就确定這是自己最初的那個父皇,自己的……【朱棣】。
死前又收到了“胤禩”的托夢,知道自己的身邊一直跟着一直背後靈的【朱高熾】:媽蛋,怪蜀黍酷愛走開!你那才不是日久生情!你還不快去找你的允炆去,找我做什麽啊魂淡!
看着大公子出生的時候天生異象、而且王爺很重視這位大公子的衆人:大公子以後的前途果然是不可限量啊!而且王爺還這麽喜歡他!
朱高熾:我呵呵你一臉!
朱棣:高熾高熾,我們重新開始吧~
朱高熾:果然還是要裝作沒有記憶,然後娶老婆生孩子的好吧?父皇你還是和允炆堂兄玩去吧,我身板小,hold不住啊!
看來你以後的路還很長呢,棣【渣】爹【渣】爹,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請允許我做一個悲傷的表情啊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