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他的車上有尊漢白玉的彌勒佛,是六指從五臺山的老和尚那裏讨來的,道上的人不信這個,卻也最信這個。那佛笑得福星高照,左手執了個如意,右手撚着一串珠子,正包容萬象地盯着蘇顏看。
她在明暗交替的路燈下轉過頭,摸了摸小佛爺的頭頂,說:“手術那幾天,佩佩也給我找來這個,說是保平安健康。”頓了頓,又說,“可見還是有用的,這些年我過得還不錯。”
話裏還帶着鼻音,楊振遞給她一片藥,又騰出一只手把衣服蓋在她身上:“路遠,你睡會兒,到了我叫你。”
她身子綿綿的,往寬大的衣服裏縮了縮,剃須水的味道很熟悉。他不吸煙,也不喝酒,如果不幹這行,搞不好會是個教書先生。這樣想的時候又覺得好笑,八竿子打不着的行業,怎麽被她聯系到一塊兒的。
其實這些年來,蘇顏過得并不好。起初是恨,不管是日出的清晨還是午夜夢回後失眠,但凡想那些逃亡的日子就會怨恨,爾後是無休止地痛。開始會哭,到後來,眼淚似乎已經幹涸,心痛卻不能停止。
林佩佩帶她治病,給她介紹朋友,帶她走入新的生活。她一一接受,也努力活出個樣子,而忙碌的生活卻始終填補不了內心缺失的一角。她那時覺得楊振就像儈子手,極其殘忍地挖碎她的心,碎掉的部分也被他帶走了,她想補都補不回來。
林佩佩結婚,她當伴娘,美如仙女下凡,人是笑着的,心卻是難過的。林佩佩生孩子,她看着那位不茍言笑的考古學家握着拳頭來回踱步,而自己卻冷靜得像秋天的霜,拼命地想激動,心底卻仍然是難過的。
林佩佩給她介紹了很多人,不管多麽優秀的青年,最終都不了了之。于是教訓她:“你想當尼姑,也得有個尼姑的樣子,這樣算什麽?”
那時候已經流不出眼淚了,也會很開心地笑,她以為她好了,卻在被這樣提醒之後才發現自己并沒好。當時她正撫着撿來的流浪貓,一邊撫一邊漫不經心地說:“佩佩啊,我也想談戀愛來着,可是我不會呀……從那之後,我就不會了。”
自此,林佩佩再沒給她介紹過誰。以前在一起,蘇顏沒覺得楊振有多重要,後來才發現這份愛早已深入骨髓。将深入骨髓的東西從身體剝離本身已是極痛,更何況再往裏添新的東西。
她不曾想過會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在她的生命裏,讓她學會如何去愛,卻也叫她失去愛的能力。
重逢之後,她以為他會殺她,可是并沒有,為什麽沒有?待她這樣的好叫她無法應對,愈加愧對反複的心,倒不如一槍斃了她。
人心總是矛盾的,當初愛他,因他意氣風發、重情重義,而偏偏又正是這份義氣傷害了她。
來往的汽車趁着風,唰地如獅吼,一閃而過。她閉上眼睛,沉浸在過去和現實的交疊記憶裏,兩小時後,隐約能聽見海浪聲,她睜眼看了看遠處立在水裏的燈塔,随口問道:“還記得那裏嗎?”
楊振把車開得飛快,筆直的燈柱照着前面的車尾,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蘇顏指的那裏,他大概會畢生難忘。燈塔岸邊是碼頭,放了很多集裝箱,當初他就是在這些集裝箱之間追捕,而她帶着一身病躲藏。
“碼頭廢了,去年重建,改成了觀光點。”他朝燈塔看了一眼,亮光隔着老遠的距離,投放到他的眼睛,已變得零星柔軟。她不知道,這些年他曾多少次經過這裏,每一個變動都了如指掌。
Advertisement
車子順着匝道下高速,歷來熱火的城市依舊燈火亮如白晝。楊振載着她經過很多熟悉的地方,不變的道路,更新的只是店鋪的招牌燈箱,那一排排熟悉的舊樓只存在記憶中的小時候,蘇顏感到沒來由的陌生。
駛過兩條主幹道,再拐過三條小巷子,楊振最後把車停在了一排修剪成蘑菇的常青樹前面。蘇顏看着豎在石牆上的校名挂牌,有一瞬間的發楞。她曾擁有的最快樂歲月,都被掩埋在這條小道上。
接近午夜,學校已經沒人上課。幽幽的燈光照着蟬鳴,有飛蛾在蓋型的燈罩下打轉,時光仿佛靜止了。他打開車窗,讓夜風灌進來,看着挂牌說:“這東西換過四次。”又指了指被修剪成小蘑菇的矮樹,“小圍牆拆了,這是去年新種的。”
換過四次?蘇顏偏頭看着他,眼裏有不明的情緒。他也不掩飾:“我經常這時候過來,頭兩年來得早,趕上放學卻不接人,警衛後來報警抓我。”說到最後竟笑出來,“刑學建你還記得?升職成警署長,這人在他手下供職。”他難得一次說這麽多話,靠在車座上,姿态閑散,“回回請我喝茶,後來我專挑半夜過來,圖個清淨。”
蘇顏也開了窗,從車座上起身,楊振的西服滑下去,露出她線條清秀的肩膀。夜風吹散長發,隐約有淺淡的香氣在空氣中浮動,她攏了一下頭發,說:“我離開之後再沒回來過,但是做夢時經常會夢見這裏,巷子後的舍利姆斯小教堂還在嗎?”
“整條巷子都被拆了,前幾年重裝,守門的老頭還住那兒。”
她看了看在燈光下發黃的白色楷體挂牌,抿了抿唇沒說話。車載廣播自動調頻,找到的頻率正好放着一首關于畢業的老歌。蘇顏手枕着敞開的車窗聽了一會兒,笑着道:“要不是你,畢業那天我會收到很多信呢,體委把花都拿到手裏了。”
他歪在座椅裏,抻開的腿無意識地左右晃,漫不經心又篤定地說:“他敢麽!”
這副樣子倒是少見,仿佛真把他們當小屁孩兒。約摸又坐了一刻鐘,他驅車帶她去糖朝,沿路的一切,只要是和七年前不一樣的地方,他多少都會說上幾句。蘇顏的心底微微泛潮,獨自面對物是人非,仿佛能夠摸着時間往前走,卻挽留不住的心情,該是何等無奈。
照舊點的是蘿蔔糕和芝麻湯圓,這次的湯圓卻是楊振自己給自己點的,他拿着湯匙在滾燙的湯水裏攪了攪:“習慣了這味道,聞着還真有點兒餓了。”
怎麽會習慣,他向來不愛吃甜,最開始為了好玩,都是她逼着他吃。時間久了,她都離開了,這味口卻被養了出來。蘇顏撥了撥盤子裏的蘿蔔糕,含在嘴裏咬了一口,不禁感嘆:“味道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永恒的東西吧,這麽多年了,這味兒一點沒變。”
楊振若有所思地停頓一下,說:“這世上能永恒的可不止味道。”
她默默低頭,不再說話。仿佛回到以前的夏天,他陪她上完課,又陪她吃東西,照舊在吃完烏黑的陷料之後,保持整口牙的潔白。恍然間一擡頭,似乎連他眼角淺淡的皺紋也被時光抹平,好像他們還停留在七年前的時光。
他先吃完,靠在椅子上等她,見她慢慢放下筷子才道:“再跟我去個地方。”
去的卻是小廟山,那匹被他改建成墓園的半山。石房子裏有燈火,是駐守墓地的人,他每月按時給他們發工錢。還有大半土堆在周圍,像是停工很久沒有動過,他從車上下來,看了看亮着大燈的吊架車。把她往河邊的石子路上引,邊走邊說:“這裏我買下來,準備蓋個墓園。”頓了頓又說,“原本是為你蓋的……”
走到一面石碑下頓住,“後來,把你父母的碑搬到這裏。”
他從石碑的後側摸出一盒香,掏出打火機點燃,遞給她。半月清淺,在空中劃了一道弧,夜空裏有很多星星,耳旁有蟲鳴蟬叫,清風拂面,倒不覺得這樣的地方有多陰森。
她接過他遞來的香,從裏到外都不如想象中那般難受煎熬。這裏埋葬的是她過世的父母,死于當年那場大海嘯,是天災,沒有過多的痛苦。好在有這麽塊地方庇他們身後事,保他們風雨無礙。
跪拜在地上的那一刻,蘇顏的心中惟有寬恕,像平靜的海洋,她覺得自己已經原諒了楊振。他的車上有尊漢白玉的彌勒佛,是六指從五臺山的老和尚那裏讨來的,道上的人不信這個,卻也最信這個。那佛笑得福星高照,左手執了個如意,右手撚着一串珠子,正包容萬象地盯着蘇顏看。
她在明暗交替的路燈下轉過頭,摸了摸小佛爺的頭頂,說:“手術那幾天,佩佩也給我找來這個,說是保平安健康。”頓了頓,又說,“可見還是有用的,這些年我過得還不錯。”
話裏還帶着鼻音,楊振遞給她一片藥,又騰出一只手把衣服蓋在她身上:“路遠,你睡會兒,到了我叫你。”
她身子綿綿的,往寬大的衣服裏縮了縮,剃須水的味道很熟悉。他不吸煙,也不喝酒,如果不幹這行,搞不好會是個教書先生。這樣想的時候又覺得好笑,八竿子打不着的行業,怎麽被她聯系到一塊兒的。
其實這些年來,蘇顏過得并不好。起初是恨,不管是日出的清晨還是午夜夢回後失眠,但凡想那些逃亡的日子就會怨恨,爾後是無休止地痛。開始會哭,到後來,眼淚似乎已經幹涸,心痛卻不能停止。
林佩佩帶她治病,給她介紹朋友,帶她走入新的生活。她一一接受,也努力活出個樣子,而忙碌的生活卻始終填補不了內心缺失的一角。她那時覺得楊振就像儈子手,極其殘忍地挖碎她的心,碎掉的部分也被他帶走了,她想補都補不回來。
林佩佩結婚,她當伴娘,美如仙女下凡,人是笑着的,心卻是難過的。林佩佩生孩子,她看着那位不茍言笑的考古學家握着拳頭來回踱步,而自己卻冷靜得像秋天的霜,拼命地想激動,心底卻仍然是難過的。
林佩佩給她介紹了很多人,不管多麽優秀的青年,最終都不了了之。于是教訓她:“你想當尼姑,也得有個尼姑的樣子,這樣算什麽?”
那時候已經流不出眼淚了,也會很開心地笑,她以為她好了,卻在被這樣提醒之後才發現自己并沒好。當時她正撫着撿來的流浪貓,一邊撫一邊漫不經心地說:“佩佩啊,我也想談戀愛來着,可是我不會呀……從那之後,我就不會了。”
自此,林佩佩再沒給她介紹過誰。以前在一起,蘇顏沒覺得楊振有多重要,後來才發現這份愛早已深入骨髓。将深入骨髓的東西從身體剝離本身已是極痛,更何況再往裏添新的東西。
她不曾想過會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在她的生命裏,讓她學會如何去愛,卻也叫她失去愛的能力。
重逢之後,她以為他會殺她,可是并沒有,為什麽沒有?待她這樣的好叫她無法應對,愈加愧對反複的心,倒不如一槍斃了她。
人心總是矛盾的,當初愛他,因他意氣風發、重情重義,而偏偏又正是這份義氣傷害了她。
來往的汽車趁着風,唰地如獅吼,一閃而過。她閉上眼睛,沉浸在過去和現實的交疊記憶裏,兩小時後,隐約能聽見海浪聲,她睜眼看了看遠處立在水裏的燈塔,随口問道:“還記得那裏嗎?”
楊振把車開得飛快,筆直的燈柱照着前面的車尾,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蘇顏指的那裏,他大概會畢生難忘。燈塔岸邊是碼頭,放了很多集裝箱,當初他就是在這些集裝箱之間追捕,而她帶着一身病躲藏。
“碼頭廢了,去年重建,改成了觀光點。”他朝燈塔看了一眼,亮光隔着老遠的距離,投放到他的眼睛,已變得零星柔軟。她不知道,這些年他曾多少次經過這裏,每一個變動都了如指掌。
車子順着匝道下高速,歷來熱火的城市依舊燈火亮如白晝。楊振載着她經過很多熟悉的地方,不變的道路,更新的只是店鋪的招牌燈箱,那一排排熟悉的舊樓只存在記憶中的小時候,蘇顏感到沒來由的陌生。
駛過兩條主幹道,再拐過三條小巷子,楊振最後把車停在了一排修剪成蘑菇的常青樹前面。蘇顏看着豎在石牆上的校名挂牌,有一瞬間的發楞。她曾擁有的最快樂歲月,都被掩埋在這條小道上。
接近午夜,學校已經沒人上課。幽幽的燈光照着蟬鳴,有飛蛾在蓋型的燈罩下打轉,時光仿佛靜止了。他打開車窗,讓夜風灌進來,看着挂牌說:“這東西換過四次。”又指了指被修剪成小蘑菇的矮樹,“小圍牆拆了,這是去年新種的。”
換過四次?蘇顏偏頭看着他,眼裏有不明的情緒。他也不掩飾:“我經常這時候過來,頭兩年來得早,趕上放學卻不接人,警衛後來報警抓我。”說到最後竟笑出來,“刑學建你還記得?升職成警署長,這人在他手下供職。”他難得一次說這麽多話,靠在車座上,姿态閑散,“回回請我喝茶,後來我專挑半夜過來,圖個清淨。”
蘇顏也開了窗,從車座上起身,楊振的西服滑下去,露出她線條清秀的肩膀。夜風吹散長發,隐約有淺淡的香氣在空氣中浮動,她攏了一下頭發,說:“我離開之後再沒回來過,但是做夢時經常會夢見這裏,巷子後的舍利姆斯小教堂還在嗎?”
“整條巷子都被拆了,前幾年重裝,守門的老頭還住那兒。”
她看了看在燈光下發黃的白色楷體挂牌,抿了抿唇沒說話。車載廣播自動調頻,找到的頻率正好放着一首關于畢業的老歌。蘇顏手枕着敞開的車窗聽了一會兒,笑着道:“要不是你,畢業那天我會收到很多信呢,體委把花都拿到手裏了。”
他歪在座椅裏,抻開的腿無意識地左右晃,漫不經心又篤定地說:“他敢麽!”
這副樣子倒是少見,仿佛真把他們當小屁孩兒。約摸又坐了一刻鐘,他驅車帶她去糖朝,沿路的一切,只要是和七年前不一樣的地方,他多少都會說上幾句。蘇顏的心底微微泛潮,獨自面對物是人非,仿佛能夠摸着時間往前走,卻挽留不住的心情,該是何等無奈。
照舊點的是蘿蔔糕和芝麻湯圓,這次的湯圓卻是楊振自己給自己點的,他拿着湯匙在滾燙的湯水裏攪了攪:“習慣了這味道,聞着還真有點兒餓了。”
怎麽會習慣,他向來不愛吃甜,最開始為了好玩,都是她逼着他吃。時間久了,她都離開了,這味口卻被養了出來。蘇顏撥了撥盤子裏的蘿蔔糕,含在嘴裏咬了一口,不禁感嘆:“味道大概是世界上唯一永恒的東西吧,這麽多年了,這味兒一點沒變。”
楊振若有所思地停頓一下,說:“這世上能永恒的可不止味道。”
她默默低頭,不再說話。仿佛回到以前的夏天,他陪她上完課,又陪她吃東西,照舊在吃完烏黑的陷料之後,保持整口牙的潔白。恍然間一擡頭,似乎連他眼角淺淡的皺紋也被時光抹平,好像他們還停留在七年前的時光。
他先吃完,靠在椅子上等她,見她慢慢放下筷子才道:“再跟我去個地方。”
去的卻是小廟山,那匹被他改建成墓園的半山。石房子裏有燈火,是駐守墓地的人,他每月按時給他們發工錢。還有大半土堆在周圍,像是停工很久沒有動過,他從車上下來,看了看亮着大燈的吊架車。把她往河邊的石子路上引,邊走邊說:“這裏我買下來,準備蓋個墓園。”頓了頓又說,“原本是為你蓋的……”
走到一面石碑下頓住,“後來,把你父母的碑搬到這裏。”
他從石碑的後側摸出一盒香,掏出打火機點燃,遞給她。半月清淺,在空中劃了一道弧,夜空裏有很多星星,耳旁有蟲鳴蟬叫,清風拂面,倒不覺得這樣的地方有多陰森。
她接過他遞來的香,從裏到外都不如想象中那般難受煎熬。這裏埋葬的是她過世的父母,死于當年那場大海嘯,是天災,沒有過多的痛苦。好在有這麽塊地方庇他們身後事,保他們風雨無礙。
跪拜在地上的那一刻,蘇顏的心中惟有寬恕,像平靜的海洋,她覺得自己已經原諒了楊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