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奴才敢問王爺可曾想過,若是當年登基的不是當今皇上,而是被逐出宮的那位爺,現如今皇上和您的處境會如何?”
弘晝原本迷蒙失焦的眼睛,在聽到這一問話後猛地瞪大了,連弘歷也一臉詫異地望着和珅。
和珅稍稍停頓,接着道:“奴才鬥膽假設當年那位爺繼了大統,恐怕今日皇上就沒有機會站在這親王府和您說話了。”
和珅話裏的意思,沒有人會比弘歷、弘晝兩兄弟更明白了:他們的三哥弘時性情暴戾,喜怒無常。每每弘歷被長輩稱贊時,弘時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卻不知積攢了多少怨氣。假若他真的登上了皇位,第一個要除去的,必然是他的四弟——弘歷。
和珅在現代研究愛新覺羅家族史時,就隐隐覺得:或許雍正最終選擇了弘歷,除了他最得康熙帝喜歡這一條原因外,更看重他身上,酷似其皇瑪父的仁厚。都說知子莫若父,雍正帝選擇了弘歷,某種程度上也是為弘時留了一條後路。就像弘歷在雍正帝死後所做的那樣,将弘時的宗籍恢複了,同時善待弘晝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弘晝面上平靜依舊,心裏卻已經順着和珅的話假想下去:他想起兒時弘歷教他讀書習字,在他背不出書時悄聲提醒他;他想起兄弟兩人切磋武藝,弘歷的功底比他紮實,卻總會偷偷讓他贏幾個回合;他想起自己犯了錯,弘歷要求和他一起受罰,兩人一起在庭院裏紮馬步。
在小小的弘晝心裏,弘歷是最好的兄長。可是随着他們逐年長大,先是封王,再是封親王,大家逐漸默認了弘歷是儲君。母妃告訴他,日後見到弘歷要行禮。
他們都出宮建了府邸,一年到頭除了上朝議事,私下裏也碰不上幾面。在朝堂上弘時和弘歷為了差事,時常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好幾次弘晝帶着棋譜去到弘歷府上,卻被告知寶親王外出辦差未歸,次數多了,弘晝也就識趣地不去叨擾了。
再後來,弘時被削了宗籍,弘歷坐上了那個位置。他站在丹陛上,看着高處端坐在禦座上的弘歷,忽然覺得他變得如此陌生。弘晝一次又一次地試探,弘歷究竟能夠容忍他到什麽程度。滿朝文武,只有他一個人敢質問弘歷,也只有他一個人,把皇上的伴讀打了還能毫發無損的。
弘歷對他最夠寬容也足夠好,只是他心裏一直有根刺,就像是非得反複印證:這還是當年那個對他極有耐心,疼寵備至的四哥嗎?可是偶爾他又害怕,弘歷是九五之尊,只要他一聲令下,自己也有可能會像弘時一般,親王爵位毀于一旦。在他心裏,埋藏着一種畸形的期望:為什麽最後坐上皇位的不是弘時呢?如果是三哥的話,那麽他與弘歷便依然平起平坐,兄弟情分便一如既往。
可是和珅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他們是天家的孩子,剛愎自用、嫉賢妒能的三哥,一旦登基絕對容不下弘歷,哪還有什麽天倫親情、兄友弟恭可言。
“四哥……四哥!”弘晝如夢初醒般喚着弘歷,形銷骨立的手臂在榻邊摸索着。弘歷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忙上前一步緊緊握住弘晝的手。
“哥在這兒……五弟別怕,我保護你。”
“小五,背不出來不打緊,哥哥教你。”
“小五,皇瑪父給了我好多新奇玩意兒,這塊西洋表,是用來看時辰的,這個是……”
“四哥陪你一塊跪,正好練練體格,先生說了,咱們滿洲的兒郎,不懼這個。”
Advertisement
弘歷就這樣握着弘晝的手,仿佛回到了年少時候:他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好哥哥,弘晝是那個古靈精怪的跟屁蟲弟弟。
和珅在一旁看着,輕輕地松了口氣,緊繃着的神經松弛下來,掌心才有了痛感。弘歷低聲道:“趕緊去上藥,将禦醫都叫到正廳,朕一會兒就過去。”
和珅領着永璔出了門,将孩子安頓好,又寬慰了吳紮庫氏幾句,方才召集太醫院衆人前往正廳等候。
一炷香後,弘歷見弘晝睡熟,便輕手輕腳地将他的手放進被子裏,悄聲離去。
正廳中,一衆太醫拿不準皇上的心意,惶惑不安間只好向和珅求助:“和大人,我等愚鈍,不通聖意,還望和大人能指點一二。”
和珅笑了笑,勸慰道:“諸位不用驚慌,只需盡力醫治和親王的病即可。皇上看重和親王,和某懇請諸位,但凡有保險的方子,不妨拿來一試。治好了和親王,諸位定有享不完的好處,若是治不好……皇上發起怒來,就是和某也不敢擔保各位的安全了。”
和珅聲音很輕,說出的話卻讓一衆禦醫苦了臉,尤其是太醫院判,眉頭都皺得可以夾死蒼蠅了。
弘歷踏進正廳,就感覺到一種凝重的氛圍,一堆子太醫都低着頭。弘歷一邊吩咐把正廳的靈堂撤了,一邊問道:“依諸位看,和親王此番得的是什麽病症?”
禦醫們左右看了看,還是院判上前禀道:“回皇上的話,和親王形銷骨瘦、兼有咳血之症,血色鮮紅,恐是……痨病。”
弘歷聞言一陣恍惚,一雙眼睛死死地盯着院判,厲聲問道:“你确定?”
痨病就是現代人常說的肺結核,中草藥無法根治,在古時候幾乎等同于不治之症。
院判在弘歷的質問下遲疑道:“這……”
和珅卻不着痕跡地瞟了院判一眼,他知道禦醫是項極有風險的工作。病治好了,皇帝一高興,即刻名利雙收;可一旦稍有差池,保不齊下一秒腦袋就要分家了。因而院判這一席話,極有可能是往重了說。好消息是,弘晝未必就得的肺痨;壞消息是,弘晝此番當真病得不輕。
弘歷沉聲道:“若你們之中有人能将和親王治愈,朕就賜他一處宅子,且官升兩品。”
衆人沉默良久,在弘歷耐心即将耗盡之時,有一人出列道:“微臣不同意院判大人的說法。王爺雖然咯血,且血色鮮紅,然觀其口內,舌紅苔黃,此症狀與痨病不符。兼之肺痨患者,兩頰虛紅,但王爺臉色蠟黃,因此微臣認為,王爺得的并不是痨病,而是肝火犯肺。此病也會出現咳血的症狀,但與痨病相比,是很容易治愈的病。”
弘歷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員,開口問道:“你是何人?”
“回皇上,微臣是太醫院吏目徐傑,此番負責為諸位大人記載病冊,提拿藥包。”
弘歷蹙眉道:“和親王的病,你有幾成把握。”
徐傑應道:“微臣有六成把握。”
弘歷緩緩颔首道:“和珅,領他去開寫藥方吧。”
和珅做了個請的手勢,領着徐傑去了。太醫院判小心翼翼地瞧着皇帝的臉色,吞吐道:“皇上……徐傑不過是個九品吏目,資歷尚淺,實在難當此重任啊。”
弘歷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那照你診的,可有能治愈痨病的方子?”
院判低下頭,小聲含混地答道:“沒……沒有。”
“既然你并無救治的良方,為什麽朕不能讓徐傑放手一試?”
正廳中院判被弘歷一席話說得啞口無言,偏房裏徐傑正反複斟酌藥方。
和珅等了一盞茶的功夫,就見徐傑擦了擦額際的汗,将寫好的方子遞給和珅。
方子裏都是些常見的藥材:龍膽草、黃岑、當歸、車前子等。徐傑指着紙張上方,從容地解釋道:“這一道藥汁名曰龍膽瀉肝湯,王爺次此肝肺俱損,此湯有清肝祛熱的功效。”
和珅又去看另一張方子,這一道的藥材更常見,桑白皮和甘草,就連和珅這個中醫的門外漢也曾聽過。徐傑見和珅看得認真,也漸漸放下了戒備,淡笑道:“這一道名曰瀉白散,主治肺熱咳喘,與龍膽瀉肝湯配合着服用,半月後便可痊愈。”
和珅點點頭,一面将方子交給王府的下人,一面笑道:“徐大人醫術高明,在下佩服。”
徐傑不過是個九品吏目,何曾被和珅這樣品級的官員禮遇過。他受寵若驚地擺擺手,如同碰見知音般打開了話匣子:“和大人,不瞞您說,和親王此番病得蹊跷。我行醫資歷尚淺,可和親王的吃穿用度都是極好的,平日裏也養尊處優,他的肝肺受損卻如此嚴重,實在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和珅笑了笑,挑眉道:“徐大人,行醫者只需對症下藥、專心治病救人。有些事不該問的就別問,你說對麽?”
徐傑一愣,随即連連點頭應是,看着和珅離去的背影驚出了一身冷汗。
和珅走在王府的回廊上,腦子裏卻一直回想着徐傑的話。弘晝的肝肺受損嚴重,恐怕與他常年抽大煙脫不了關系。在清代,因着大煙是王公貴族才有財力吸食的玩意兒,加之吸食過後精神亢奮,被普遍認為是提神醒腦,延年益壽的物什。弘晝身份尊貴,家財豐厚,長期吸食,便漸漸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如果不能戒掉大煙,就算這次僥幸救了回來,不久之後還是會被這“慢性殺手”奪走性命。
這樣想着,和珅不由地加快了腳步。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好多小天使的留言超開心 (/≧▽≦/) 最近三次元在準備考試,加之廢柴作者手速渣,讓寶寶們久等了,想說你們的每一條留言我都會認真看的,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們能喜歡這篇文,希望大家的生活都能夠開心順利(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