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七問
電視劇上,當女主遇到困難時,會有男1號、男2號來幫忙;現實生活中,無論你遇到怎樣的困難,你只有一個人,赤手空拳,面對的是千軍萬馬。
只能靠自己了。
儒涯的個性簽名是:孽海無邊,永不回頭。
倒是很應他的人品,可是你做你的孽,不要把我拉扯進去。
打開儒涯的博客,被他藝術過的美女非常多,都是博人眼球的畫面,都是低俗的引入遐想的标題黨。而思憶被藝術的最狠,和人體藝術無異,畫面也最美,關注也最多,被轉發的也最多,評論自然也最多。
前來轉發的人只要稍微用點心,就會知道這個人是什麽德行,但是他們在轉發的時候附上大多是博人眼球的惡語,香豔的畫面,從來沒有想過注解這個人的人品,和這種人品帶來的藝術作品背後的黑暗的東西。
他們和這個儒涯一樣,為了博存在感,博點擊率,不惜犧牲別人的名譽,不管他人的死活。
這個家夥好像被人威脅過,或者知道做這樣事情會帶來讓他承受不住的辱罵,私聊選項已經被關閉,思憶只能在自己的那個所謂的藝術作品後面做長長的評論。
思憶介紹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在後面提出警告,要走法律途徑。
儒涯在後面跟帖 ,居然大言不慚,厚顏無恥道:我願為藝術,成為被告。求你告我吧!求你告我吧!求你告我吧!
沒有一句道歉的話,傷害人還這般理直氣壯。也許當被告正是他所求的,一場官司,不管輸贏,都能助他成名。
思憶在網上搜索“名譽侵犯”的官司,程序相當複雜,取證極其繁瑣。立案、答辯、開庭、判決、上訴,走完全部一般要2年左右。一審的話也要1年左右。怨不得,中國傳統觀念歷來追求無訟社會,主張和為貴,忍為高,餓死不做賊,冤死不告狀,如果真的打官司,她這一年都不能消停,而且還不一定勝訴。
先罵一頓,心裏痛快痛快。
自己的微博也是幾十萬粉絲了,也算有話語權了。
思憶憤怒的寫下:七問。
一問,當初你說你是學生,可憐巴巴的求我,可憐巴巴的讓我幫你完成你的作品,我想都沒想便答應了你,免費幫你完成你的作品,我相信一個藝術創作者的良心,而你卻侮辱了我對一個人的認知,生而為人,怎麽可以如此沒有底線?
Advertisement
二問,藝術的本質是傳達美,看你的博客,到處充斥着肮髒,醜惡和扭曲的東西,傳達給人的是最原始的欲望,最低級的發洩,最醜惡的感官刺激,你的創作和禽獸裝……逼……有什麽區別?
三問,你說,你恬不知恥的說,你願為藝術成為被告,無非是想借此成名,你看過哪個藝術家通過如此肮髒龌龊的手段取得成就,你注定要在又臭又髒的泥淖裏撲棱。你的所作所為,連稱“旺旺”都不配,有什麽資格往聖神的藝術殿堂裏擠吧?
四問,從博客裏得知你出自名校,你也以母校為榮,貴校的教育宗旨是“厚德載物”,你卻利用別人的善心,踐踏別人的尊嚴,侮辱別人的清白,來成就你的所謂藝術,你的所作所為與狼貪狗幸,山野雜育之輩何異?你有什麽臉面提及你的母校?
五問,我警告你要走法律途徑,你卻理直氣壯的求我告你。你想要用成為被告的方式博人眼球,不能名揚四海,就求遺臭萬年。一身人的配件,卻要走屎克螂的旅程,這等追求,呆在廁所裏多好,為何要髒了人道?
六問,轉發的各位,你們的手按下轉發鍵時,你們就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們最該知根源,以你們的智慧可以推測始末,你們在轉發時,為博眼球,極力使用低俗之詞,引人關注,助纣為虐,根本沒有想到由此帶來的傷害,你我都是滾滾紅塵中的芸芸衆生,都是同胞姐妹,遠無怨,近無仇,何苦助力小人,置我于水深火熱。你們有沒有想過,小人作惡無因由,大多随機,今日我受到的侮辱,他日就可能輪到你,或者你的親人身上。
七問,罵我的各位。我從小喜歡曲藝,深感傳統文化的沒落,我唱柳淮戲,只是不想這種藝術在我們這一代手裏奄奄一息,只想我的人生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此外沒有別的目的。你們罵我炒作無底線,你們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嗎?你們罵我肮髒不要臉,你們了解我嗎?心中有佛,看人即佛;心中有屎,看人即屎。很多罵人的人,都是可憐人,生活不如意,或受人欺淩,或處于貧困,或屢受挫折,或無端被害……需要在一個沒有後果的環境中發洩,可是你們這麽罵我,生活就會變好嗎?
奉勸各位,可為旁觀者,勿做助惡人。不信人間無果報。
博客發出之後,點擊非常高,十分鐘破萬,一天百萬,轉載無數,人們對罵人的文章似乎特別感興趣,尤其是罵人不帶髒字的,可是結果卻不是思憶想要的。
支持她的人數變多,但比例依舊。罵她的人依舊罵她。思憶就想不明白,那些人的腦袋是什麽做,事情都已經鬧到這種地步。還有人說思憶炒作,罵她想紅想瘋了。原來世上事,一經網絡發酵,就陷入羅生門,誰也解釋不清楚。
真相,就像剝洋蔥,剝到最後,什麽也沒有,只剩剝洋蔥的人傷心落淚。
我本堅強,奈何世事艱難?
我只是想做我想做的事情,沒有害過誰?沒有想過動誰的利益,為什麽要陷我于萬劫不複?
算了,由她說吧 ,走自己的路。可是,心像沸騰的海,怎麽也靜不下來。
更讓思憶想不到的是,又曝出一條勁爆的消息,消息說思憶要告儒涯,法院已經受理了。
我什麽時候要告他了?怎麽會有這種消息傳出來?
思憶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和自己十分相像的人——安文。
可是他為什麽這麽做?自己跟他又不熟,而且他是一個有主的草。
可是除了他,她想不出還有別的人會做這樣的事。
思憶給安文打電話求證。